美聯儲加息→中國國內短期資金流出→資金偏緊→長期債券抵押融資→國債收益率上升→國債期貨大跌。
『貳』 為什麼大盤漲國債期貨卻是下跌的呢
因為大盤漲,股票好,錢都去買股票,不買國債了,所以國債需求不足,國債期貨下跌了
『叄』 日經225指數在今天暴跌7.32%。創兩年內最大的單日跌幅。 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大幅暴跌呢
一是消息面上,匯豐銀行(HSBC)周四(5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匯豐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降至49.6,4月終值為50.49。4月數據為連續第六個月處在榮枯線50上方。匯豐PMI初值49.6,創出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中國製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0(4月為51.1),也創3個月來最低。受中國疲弱經濟數據拖累,損及投資者信心,日經的暴跌或是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增長進一步減速甚至惡化。
二是昨夜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於國會聽證會表示支持維持買債規模,言論一度令美股再創歷史高位,但其後聯儲局公布的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委員積極討論及研究削減買債規模,令市況掉頭向下。同時,高盛也預測美國到12月份才會開始減少買國債的規模。
三是23日上午,日本國債市場拋盤大量湧出,長期利率飆升。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較上一交易日大幅上升11.5個基點至1.000%,創去年4月上旬以來的盤中新高。日本央行當天宣布於下周一向金融市場注資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88億元)。日本國債期貨漲幅擴大至1.16%。美元兌日元跌近1%。
上述分析均來自於網上各財經網站,僅供參考。
『肆』 今天國債期貨三個月最大漲幅,不是說利率上升么
目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不對,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經過多少年的努力之後達到發達國家對吧,那麼可以簡單理解,發達國家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未來,然後你在看看現在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率都是多少,低的可憐,還有0利率,還有負利率的,所以說我們國家的利率長期來看一定是下降趨勢,只是短期內為了調控有所波動。
『伍』 國際上最近五年有關國債期貨的大事件有哪些
由於中國暫停了國債20年,很多國債的資料都不受重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外國債期沒有多少研究價值,每個國家的債務體系不一樣,好像美國,不叫國債,叫債券,對全世界開發,中國持有持有不少,而中國的國債,90%都是內銷,都是自己國家的百姓和機構持有,所有國內的經濟經常,金融政策對其影響最大,想做好國債,多點研究銀行的利率,國家對金融政策的變動。
『陸』 關於國債期貨的兩道問題,請大神解釋一下。謝謝。
第一題:期貨價格=CRD報價/轉換因子=95.2906/1.0261=92.867,與這個答案最接近的是B。
第二題:選A、C
『柒』 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的數據圖
我也想找歷史上中國股票數次大跌數據圖!最好是有大盤和個股的!
可惜,這個工作量大,又沒有什麼實質用途,相信沒有人做的!
『捌』 國債期貨合約月份是最近的三個季月,
5年期國債期貨合約月份是最近的三個季月(3、6、9、12季月循環),交割日是最後交易日之後的三個工作日,最後交易日是合約到期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
『玖』 國債期貨3.27事件是怎麼回事啊
1993年開始的國債期貨交易風波,主要是指的3.27風波國債進入期貨市場的始作俑者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在當時來說,股票市場是非常冷清的,絕大多數地方都還沒有開設證券交易,交易的保證金也要求很高,一般至少5萬元,多那個時候的人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值。而有錢的人還都沉在商品市場,對股票市場的風險是絕對害怕的,所以要改變冷清的狀態,創新品種就是活躍市場的最好辦法。
1992年底,12個品種的國債標准期貨合約被隆重推出,1993年上市交易。隨後,北京商品交易所和武漢證券交易中心等十幾家交易所也相繼推出了國債期貨。國債期貨如雨後春筍一下遍布主要的期貨交易中心。當時國債期貨走向火爆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1994年初,一些券商鑽實際利率比國債利率高的空子,違規超計劃賣出非實物國債,以套用社會資金牟利。當國務院宣布查處這類券商時,他們為了補足計劃外賣出的這部分非實物券,紛紛買入流散在社會上的實物券,使國債現貨市場人為製造出供小於求的局面。二是為了配合新國債發行,財政部根據當時物價水平較高的客觀情況,對1992年3年期和5 年期利率比較低的券種實行保值補貼。一時間,國庫券炙手可熱。
當時,國債期貨開戶保證金只要1 萬元,每手保證金只要500元,浮盈還可以再開新倉;一些散戶滿倉帶透支,一路死多頭,由幾萬元翻到幾十萬元,再由幾十萬元翻到幾百萬元,那狂熱絕不亞於一場豪賭,賭成了就是「王」,賭輸了那就另當別論了。
隨著國債期貨虛盤毫無節制的擴大,市場在進入1994年下半年以後,已逐漸淪為超級主力機構堆砌巨資互相抗衡以圖投機暴利的賭場。1995年初,市場盛傳「財政部將對『3.27'國債加息」的消息。從2月初起,當時赫赫有名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和遼寧國發股份有限公司因對保值貼補率和貼息的錯誤預估,聯手對「3.27"品種在148元左右的交易部位大量拋空,企圖操縱市場。2月23日,遼國發及其操縱的幾家公司通過無錫國泰期貨經紀公司大筆拋空無效,又提前得知「貼息」的確切消息後,率先空翻多。這一行為再加上原本就做多的各種機構的推波助瀾,導致期價自148.50飆升,最高至151.98。
後知後覺的萬國證券當即處於全面被套牢狀態,且由於持倉過大,一旦平倉會引發價格更加飛漲,其虧損將達幾十億元,足以使整個公司煙消雲滅。為扭轉局面,其主要負責人授意惡意透支,超限量砸盤,造成收市前8分鍾,700萬手(需保證金14億元)巨單將價格暴挫至147.50。不少多頭也於瞬間由「巨額浮盈」轉眼變成「虧損爆倉」,市場一片混亂。
「3.27」事件從此震驚中外。當晚,上海證交所即發布公告,以某會員蓄意違規為由,決定尾市8分鍾所有成交無效。緊接著證監會和財政部就發布《國債期貨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其後又出台了《關於加強國債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的緊急通知》、《關於落實國債期貨交易保證金規定的緊急通知》、《關於要求各國債期貨交易場所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
然而,這一系列通知雖然都具有震懾力的權威性,但並不能在短期內改變上海證交所的風險控制機制。而且因為對萬國違規的查處進展緩慢,令個別投機商暗藏僥幸之心,所以違規操作層出不窮。終於,在1995年5月,當「3.19"國庫券借保值貼補率的上升連封停板,當「遼國發」及其聯手機構仍然違規打壓時,管理層忍無可忍了。5月18日證監會《關於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緊急通知》的發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金融期貨從此被勒令關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