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國債負債的因素
國債的適度規模客觀存在,但在具體實踐中,卻往往很難把握其具體數量界限。某些國家現行的關於國債規模的警戒性指標,諸如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GDP)不超過60%;國債依存度(當年債務收入/當年財政支出)不超過20%;國債償債率(當年債務償還額/當年財政收入)不超過10%;當年財政赤字/GDP比例不超過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經驗指標,並不一定與其他各國的具體情況吻合,特別是難以適應對各國某個特定時期國債適度規模的判斷。這就需要從國債規模的影響因素出發來進行必要的分析探討,以求科學認識國債發行的需要和可能,進而討論和決定較為適宜的國債規模。
在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來看,諸如經濟的發達程度、當時的經濟周期區位、經濟的增長率和效益指標、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水平、全社會投資規模和結構合理性程度、財政收支狀況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國債適度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國債的管理水平與結構狀況,諸如籌資成本、期限安排、品種搭配、償還方式和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與使用效益,均會構成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
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
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國債政策措施應首先注重促進宏觀經濟的均衡發展。從我國現階段情況看,與國債規模相關的首先是赤字問題,在赤字完全以債務彌補的情況下,政府赤字債務規模的合理確定就成為合理確定國債規模的關鍵。從理論上說,只有當年赤字債務額與當年凈儲蓄額相等時,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宏觀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債務額。當然,這是從靜態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慮政府赤字開支的擴張效應(即帶動相關社會投資的增加),那麼實際的赤字債務額要小於靜態的社會凈儲蓄額。具體情況如何,則要視赤字開支擴張效應的大小而定。如果當年赤字債務額超過社會凈儲蓄,那麼可能會產生兩種後果,即或者成為通貨膨脹的直接動因,或者對社會有效投資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從長期來看,這些後果均會對社會資源配置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徒增國家財政的未來負擔。反之,若當年赤字債務額遠遠小於社會凈儲蓄,又未能夠有效調動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那麼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利用不足(即未達到充分就業狀態),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會阻滯財政收入的增長。
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
另外,如果社會投資在總量上達到一定規模,但在結構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那麼就必然和理論上所說的社會有效投資規模存在著相應的偏離度。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債務籌資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我國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著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實際上體現著社會有效投資的不足,從而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國債籌資的形式來形成有效投資以矯正投資的偏離度。當然,政府行為是否能夠達到這一點,則取決於政府的效率和經濟預測、決策、管理水平的高低。政府對投資偏離度的矯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政府直接投資或舉債貼息引導投資等),也同樣會影響因此而引發的國債規模。政府究竟應採取何種方式或方式組合,要視當時的具體經濟環境和諸種影響制約因素,以效率為基點而定。
政府管理水平及信譽
再有,從社會經濟總量方面對國債適度規模進行的探討,還必須結合政府管理與財政實際運行狀況。這是因為政府或財政作為國債的負債主體,其本身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也制約著國債規模的擴展。政府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為缺陷,往往導致對社會經濟形勢預測不準、決策時滯大,乃至於決策失誤,不但影響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而且有時也會加重政府的債務負擔,並影響政府信譽。總的說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舉債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是以宏觀的、社會綜合的效益為主,而不是具體的微觀經濟效益的簡單加總。這使得政府債務資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或未來增加的潛力與後勁)、社會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來提高的空間)、社會基礎設施的擴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公共服務的改進等方面。問題在於,政府決策者的行為並不總是直接體現為社會效益與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但確實決定著政府信譽的有限性(盡管我們常常認為政府的信譽是最高的),而且,就應債主體來看,仍然存在著私利和公利的協調配比問題,以及對政府的認知和評價問題。這樣,即使在國債資金運用較為合理的條件下,國債的依存度和國債的負擔率的評估仍然聯系著社會對政府信譽的主觀評估,也同樣體現為國與國之間政府信譽的相互評估指標。國債規模的警戒性經驗指標實際上反映了對政府經濟行為的信任度指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規制政府行為的指標。
2. 國債規模的衡量指標
國債償債率(10%以內)
國債依存度(警戒線20%)
國債負擔率(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發達國家不超過60%)
國債債務率
3%的赤字率,60%的債務率
借債率(國際以10%控制上限,我國按照西方的經驗3%-5%)
3. 公債的償債率是指
償債率是指一國當年還本付息額對當年商品和勞務出口收入的比率,這是衡量一國還債能力的主要參考數據。償債率是衡量外債償還能力的一個最主要的指標,也是用來顯示未來債務償還是否會出現問題的一個「晴雨表」。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收匯主要用於進口原材料、技術設備、必要的消費品和其他支出,用於債務還本付息的不應超過20%。國際上一般認為償債率在20%以下是安全的,超過這一警戒線,就有發生償債危機的可能性。
4. 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總額占()的比例。
B
答案解析:
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到期還本付息的國債總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例。
5. 請盡量在6月2日晚前幫我回答,謝謝
我.....看不懂,建議你問問股票的高手。這個.....木辦法
6. 衡量國債負擔的主要有哪些指標
衡量國債規模(限度)的指標主要有:國債負擔率、國債依存度、還本付息率(國債償債率)
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又稱國民經濟承受能力,是指國債累計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比重。這一指標著眼於國債存量,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對國債的承受能力。國際公認的國債負擔率的警戒線為發達國家不超過6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
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當國債發行規模過大、債務依存度過高時,表明財政支出過多依賴債務收入,財政狀況脆弱。國際上關於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國債依存度,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
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某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即當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部分所佔的份額,該比率衡量的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中央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中央政府的償債能力越強。公式:國債償債率=(當年還本付息支出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
7. 國債償債率 含義
國債償債率:是指某年的國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率,即當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償還債務的部分所佔的份額,該比率衡量的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中央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中央政府的償債能力越強。可用公式表述為:國債償債率=(當年還本付息支出額÷當年財政收入總額)×100%。
8. 公債規模衡量的指標有哪些
公債規模的衡量指標[1]
1.絕對量指標
一般來說,衡量公債絕對量的指標有以下幾種。
(1)公債總額,也稱公債余額,是指政府現存且尚未清償的債務總額。這一指標反映了政府的債務總規模。在沒有短期公債的情況下,公債總額是當年新債發行額與歷年公債累計余額之和。
(2)公債發行額,是指政府在某一年度內發行債務的數額。這一指標是從政府收入角度衡量公債數量。在平價發行的情況下,如果不考慮發行手續費等因素,公債發行額就是這一年的公債收入。
(3)公債還本付息額,是指在某一年度內政府對公債的償還額。這一指標是從政府支出角度衡量政府的債務負擔。只有當公債發行額大於公債還本付息額時,政府才有公債凈收入可以利用。
2.相對量指標
對公債規模的衡量除了可採用絕對量指標外,還可以採用相對量指標。而且由於相對量指標綜合考慮了公債數額與國民經濟和財政狀況之間的關系,所以,相對量指標更具有普遍意義。國際上通用的公債相對量指標主要有三個,即公債依存度、公債負擔率和公債償債率。
(1)公債負擔率。公債負擔率是指公債余額占當年GDP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債負擔率=
當年公債余額
× 100%
當年GDP
這一指標反映了一國宏觀經濟對政府債務的負擔能力。一般來說,公債負擔率越高,國民經濟承受債務負擔的能力越大,財政的償債能力也越強。
(2)公債依存度。公債依存度是指當年的公債發行額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債依存度=
當年公債發行額
× 100%
當年財政支出額
該指標包括兩種計算口徑:當分母是國家財政總支出時,稱為國家財政的公債依存度;當分母是中央財政總支出時,稱為中央財政的公債依存度。這一指標反映了一國財政支出對公債的依賴程度。公債依存度越大,說明財政的基礎越薄弱,對債務收入的依賴程度越高,財政潛在的風險也越大。
(3)公債償債率。公債償債率是指公債的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收入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債償債率=
當年公債還本付息額
× 100%
當年財政收入額
公債償債率指標反映了財政還本付息的能力。公債償債率越高,扣除公債還本付息支出後,可供財政支配的收入份額越少,財政收入的壓力越大。
除上述三個指標外,衡量公債的規模還可以採用一些其他的參考指標。例如公債發行額占當年國民收入的比重、公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等等。
9. 求國債償債率
年份 國債償債率
2000 20.82
2001 24.92
2002 23.24
2003 31.37
2004 29.32
2005 27.45
2006 36.23
2007 29.53
2008 23.98
2009 22.26
2010 15.56
2011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