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繼承中華千年文化遺產.品味人生無窮藝術蘊味
復刻千年運河繁景榮華 傳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
2012年6月30日,由京杭大運河文化促進會(籌委會)、CCTV4走遍中國、泰禾集團、中和仁信聯合主辦,會員單位元懋翔,熊氏琺琅,晟蓮升協辦的「京杭大運河文化之旅」大型紀錄片啟動儀式在運河岸上的院子——驪宮成功舉辦。
京杭大運河文化促進會(籌委會)是由一批熱衷於運河文化的政府領導、海外華僑、社會各界專家學者、藝術家、民族企業等自願組成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旨在「挖掘運河歷史價值,傳承運河千年文化」。京杭大運河文化促進會(籌委會)本次特別邀約啟動儀式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局長岳頌東、CCTV4《走遍中國》主編陸鏑、泰禾集團總裁助理,品牌總監沈力男、京杭大運河文化促進會(籌委會)秘書長,中和仁信董事長金岳霖、中國頂級收藏家張又旭、美銀美林香港(控股)主席,天智投資主席曲哲,曾服務:HSBCMD&ViceChairman,安永,德勤Partner。「榮寶齋」第十代傳人,北京菊聲京劇社社長張新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滄州市委常委、河北省外經協會副會長尹廣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工藝美術系主任林樂成、熊氏琺琅第三代傳人熊松濤、國際不二茶熏學會常務理事,茶密集團董事長悟義、元懋翔董事長曹家祥、晟蓮升董事長陳艷妮、中國商業聯合會李軍、玫瑰谷酒業集團董事長官心怡、元懋翔首席設計師曹荻明、天盈投資董事長馬健、香港嘉寶集團董事郭馥宣等30餘位嘉賓出席活動。
京杭大運河始鑿於春秋戰國時期,歷經隋、元兩代而全線貫成,北起北京,南迄杭州,全長共1794公里,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作為世界上歷史最久、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共同作為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徵,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京杭大運河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因年久失修,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正在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再不加強保護,或許這個在中國版圖上流淌了2500年之久的古老運河,終有一天它的完整和輝煌都將真正成為歷史,這對於中華民族來說也將是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如何對大運河科學有針對性地搶救性保護和怎樣實現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現在亟待解決地緊要問題。
自2006年3月始,有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的提案,至2011年4月,大運河的申遺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大運河沿線的北京、河南等8個省35個城市的大運河遺產將整體申報世界遺產,並爭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值京杭大運河申遺之際,由京杭大運河文化促進會(籌委會)、和CCTV4走遍中國聯合拍攝「京杭大運河文化之旅」大型系列紀錄片,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讓更多人了解運河的歷史、自然風貌、人文藝術,環境保護和民族文化。屆時全世界將會來一起共同見證這條古老運河的無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