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投資戰疫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戰疫

發布時間: 2021-06-15 21:41:13

1. 現代戰爭,一場戰役一般投入多少人,多少錢。

如果是小規模戰爭,幾億美元,幾個士兵幾把槍,一把步槍就幾千美元,加上護具,裝備,還有導彈部隊,衛星監控 如果是世界大戰,一個核彈,引起核戰爭,地球上就剩下蟑螂了 不引起核戰爭,光拿個步槍突突,光子彈就得幾百億.

2. 諾曼底登陸戰役代號是什麼投入多少兵力由誰指揮

諾曼底登陸戰役代號為「霸王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戰略性的登陸行動。美軍在荷蘭阿納姆附近實施空降。役1944年6月6日起,至7月24日止,投入的兵力為4個集團軍,共39個師、12個獨立旅,以及大量海、空軍部隊,共計287.6萬人,由盟軍司令艾森豪威爾上將指揮。

美軍在荷蘭阿納姆附近實施空降。

3. 淮海戰役時間,雙方投入兵力,戰況,詳細點,謝謝

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
共產黨:1948年11月,中共中央軍委決定由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籌與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和地方武裝共60萬人

國民黨:杜聿明 劉峙 邱清泉 孫元良 黃伯韜 黃維
國民黨
劉峙:徐州「剿匪」總司令
杜聿明:徐州「剿總」副總司令

兵力:先後出動兵力80萬人
戰況: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 1949年1月10日,歷時六十六天。國民黨軍先後投入七個兵團、兩個綏靖區,三十四個軍,八十六個師,共約八十萬人,出動飛機高達2957架次。解放軍參戰部隊華東野戰軍十六個縱隊,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連同華東軍區、中原軍區地方部隊共約六十萬人。戰役中共消滅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前進指揮部及其所指揮的五個兵團部,二十二個軍部,五十六個師、一個綏靖區,正規軍連同其他部隊共555099人,約占其參戰兵力的69%,其中俘虜320355人,斃傷171151人,投誠35093人,起義改編28500人。國民黨少將以上高級將領被俘124人,投誠22人,起義8人。以上戰果還不包括其潰散和逃亡人數。主要繳獲有火炮4215門,輕重機槍14503挺,長短槍151045支,飛機6架,坦克裝甲車215輛,汽車1747輛,馬車6680輛,炮彈120128發,槍彈2015.1萬發。

解放軍陣亡25954人,傷98818人,失蹤11752人,合計136524人。敵我損失比為4.06:1。武器裝備損失計有坦克1輛,山炮、野炮、榴彈炮共34門,迫擊炮、步兵炮共219門,擲彈筒26具,輕重機槍1884挺,長短槍14588支,各種炮彈679943發,各種槍彈2014.9萬發,炸葯(缺雙堆集戰場統計數字)97025斤。在大決戰的三大戰役中,淮海戰役解放軍的傷亡最大,超過其他兩次戰役傷亡的總和,佔大決戰總傷亡的53.8%,各種武器的損耗和彈葯的消耗也最大,其中火炮損耗占總損耗的48.6%;長短槍損耗占總損耗的69.4%,輕重機槍的損耗占總損耗的61.8%,炮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8.7%,子彈的消耗占總消耗的62.7%,炸葯的消耗占總消耗的57.4%。殲敵總數則最多,占總殲敵數的35.8%,繳獲則最少,淮海戰役的激烈可見非同一般。
其中華野殲敵約44萬,約占淮海戰役殲敵總數的80%;華野傷亡約9.1萬,約占淮海戰役解放軍總傷亡人數的67%。

4. 針對疫情發行的國債銀行有哪幾家

針對疫情發行的國債銀行有: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南京銀行、上海農商行、交通銀行和寧波銀行作為承辦銀行。

根據國家開發銀行發布的信息,此次戰疫專題債券總共發行面額為135億元。

向社會公眾零售55億元,引導社會資金通過網路銀行渠道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投資者可以通過以上八家銀行購買戰疫專題債券。需要注意的是,戰疫專題債券並不屬於國債,而屬於政策性銀行金融債。

(4)投資戰疫擴展閱讀:

戰疫專題債券發行信息:

1、戰疫專題債券的發行面額為100元/張,票面利率為1.65%,客戶按100元的整數倍進行認購。

2、國開行2020年戰疫專題債券為1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券,債券債券計息日為2月12日,上市日期為2月14日,首次付息日為2021年2月12日,到期兌付日為2021年2月21日。

3、各銀行承銷額度和認購時間有所不同,例如農業銀行額度為30億元,認購時間為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2月11日(10:00-16:00)。工商銀行額度為15億元,認購時間為2020年2月7日10:00-23:59,2月10日10:00-2月11日16:30。

4、購買戰疫專題債券的投資者還可領取專屬的認購紀念憑證。

5. 疫情來勢洶洶 車企推多項「減壓」政策 與經銷商攜手戰疫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志在打贏這場來勢洶洶的抗「疫」戰,眾多車企更是紛紛響應,捐贈了大量的物資。面對當前出現的員工不能正常復工,經營店不能按期開業,客流急劇減少的現象,各大車企為了緩解經銷商的壓力,推出了不少「減壓」政策,以圖共渡難關。

1.減負釋壓:東風日產迅速啟動返利補貼、貼息降息等針對性的金融財務支持,為身處疫情寒冬中的經銷商減負釋壓,展開務實有力的支持。

2.政策松綁:靈活調整考核機制,結合疫情發展,酌情調整經銷商目標。東風日產在一季度DBS考核取消總部評價成績,取消第三方考核,減輕經銷商壓力,幫助經銷商夥伴輕裝上陣。

3.供給保障:針對疫情特殊時期的物流狀況,東風日產調整物流計劃,排除萬難,保障供給,優先確保疫情影響區域車源供應,同時啟動物流加急方案,實現產銷優化和無縫銜接。

4.平台賦能:疫情蔓延下,線上服務成為更多消費者的習慣。東風日產積極搭建平台,完善線上業務體驗。東風日產官網、車巴巴、東風日產天貓/京東旗艦店全天候24小時提供線上看車及線上金融服務,使消費者獲得優質線上體驗;同時,為了進一步強化經銷商在線上平台業務開展,東風日產在內部「學習強店」平台新增「戰疫加推」板塊,進行針對化的指引培訓,並通過平台推送《數字營銷指導手冊》,為專營店提供短視頻營銷技法、自媒體營銷技法、數營先鋒學習資源等逾10種數字營銷支持與指導。

寫在最後:

如今疫情還在繼續,車企們的援助也在持續進行,此次各大車企針對經銷商夥伴一系列暖心舉措,充分展現了他們作為企業的責任與擔當。除此之外,我們預測接下來還將有多家車企相繼推出針對經銷商的「減壓」政策,因為在「隔離」成為熱議當下,各大經銷商幾乎很難完成考核,而車企的「減壓」政策則恰好讓經銷商在令人寒心的疫情中感到一陣暖流,一起共渡難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大規模投資設廠是在哪次戰役後

甲午中日戰爭之後,其中《馬關條約》中有一條允許日本人在中國投資設廠,之後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掀起了資本輸出的狂潮,中國從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7. 上甘憐戰役雙方投入兵力合多少

上甘嶺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歷時四十三天,雙方在面積僅3.7平方公里的兩個高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戰斗發展為戰役。志願軍參戰部隊依託坑道與敵反復爭奪二十九次,擊退敵營以上規模沖鋒二十五次,營以下沖鋒六百五十三次。最終只失去了537.7高地前沿的兩個班陣地。
戰役中志願軍共投入步兵為十五軍四十五師之一三三團、一三四團、一三五團,二十九師之八十六團、八十七團;十二軍三十一師之九十一團、九十二團、九十三團,三十四師之一零六團,合計十五軍5個團,十二軍4個團,共9個步兵團加上戰役中陸續補充的2000餘新兵,共4.3萬餘人。投入炮兵部隊有:炮兵第二師、炮兵第七師、火箭炮第二零九團,第六十軍炮兵團,共11個炮兵營,計山、野、榴炮133門、火箭炮24門、迫擊炮292門[3] )。高炮部隊有:高炮第六零一團、六一零團各一部,高炮獨立第二十營、獨立第三十五營,計高炮47門。
「聯合國軍」共投入步兵有美第七師3個團、韓第二師4個團、衣索比亞營、哥倫比亞營。地面部隊合計7個團又2個營。(中方認為韓第九師3個團、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參加了戰斗,但沒有對方材料的證明)支援部隊炮兵十六個營又3個連,8個坦克連,以及各直屬隊及第105新兵編練師9000餘人,參戰總兵力約4萬人。共有10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300餘門。坦克2個營,170餘輛。航空兵1個大隊,飛機約100架,共出動約3000餘架次。
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中國軍隊以他們不屈不撓的斗爭扭轉了白馬山之戰的敗局,並且迫使聯合國軍停止進攻。

8. 一江山島戰役中,敵我雙方投入的兵力

我給出一個不是很全的,下面的鏈接是很詳細的,你看看

一江山島位於浙東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兩個島嶼組成,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據守該島的國民黨軍由「一江山地區司令部」所轄之第4突擊大隊、第2突擊大隊第4突擊中隊及1個炮兵中隊共1000餘人。

1955年1月18日,在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的統一指揮下,華東軍區部隊發起了進攻一江山島戰役。這次戰役是人民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的協同作戰。發起進攻的當天,華東軍區出動艦艇188艘,航空兵22個大隊共184架作戰飛機,並以地面炮兵4個營又12個連、高射炮兵6個營擔負火力支援和對空掩護,陸軍則以第20軍第60師第178團及第180團第2營約1個團又1個營的兵力,乘登陸艇在一江山島強行登陸。由於華東軍區戰前已經奪得了戰區制空權與制海權,使台灣國民黨軍方面的海空軍當天未敢出動。在登陸前的火力准備過程中,華東軍區陸、海、空軍的火力有效地進行了協調銜接,在航渡期間更是有效地壓制了大陳島國民黨軍的火力,從而保證了登陸部隊的順利上島。

9. 一場普通戰役大約投入多少個師

一、戰役

為達到戰爭的局部目的或帶全局性的目的,根據戰略賦予的任務,在戰爭的一個區域或方向,於一定時間內按照一個總的作戰企圖和計劃,進行的一系列戰斗的總和。戰役是介於戰爭與戰斗之間的作戰行動 。

二、戰役的分類

1、按作戰的目的和性質分

進攻戰役和防禦戰役。

2、按參戰的軍種分

陸、海、空等軍種的獨立戰役,有陸海、陸空、海空及陸海空等幾個軍種的聯合戰役。

3、按作戰行動空間分

陸上戰役、海上戰役、空中戰役等。

4、按作戰形式分

陣地戰戰役、運動戰戰役和游擊戰戰役以及幾種形式相結合的戰役等。

5、陣地戰戰役依陣地堅固程度不同,又分為

野戰陣地和堅固陣地的進攻戰役和防禦戰役。

6、按地形和氣候條件分

各種地形和氣候條件下的戰役,如江河水網地區、荒漠草原地區、高寒地區、熱帶山林地區等進攻和防禦戰役。

7、按作戰規模分

大型戰役(如大的戰區或方面軍群進行的戰役)

中型戰役(如中等戰區或方面軍進行的戰役)

小型戰役(如小的戰區或集團軍進行的戰役)。

集團軍基本的標准配製為三個師,依此推算,最普通的戰役,應當是二個集團軍級別的對抗,前後應當共有6個左右的師投入戰斗

10. 在接到命令後,朱可夫是怎樣投入戰役中的

接到命令後,朱可夫立即出發去西方方面軍司令部。方面軍司令部臨時設在幾個帳篷內,朱可夫走進帳篷後立即投入了戰役的組織工作。

熟悉朱可夫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意志堅強、處事果斷、具有傑出才乾和天賦的人,也是一個要求嚴格、持之以恆、目標明確的人,所有這些品質對於一個精明強乾的軍事首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在莫斯科會戰最激烈的日子裡,朱可夫的嚴厲粗魯幾乎達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程度。可正是由於他的個性品質,才使他在國家與民族危難的時刻,能夠挑起挽救莫斯科和整個國家的千斤重擔,能夠組織起保衛莫斯科的有效防禦。

朱可夫以他特有的充沛精力和工作效率,開始實施這新的使命。他通過實地考察軍情,制定了一系列戰略方針:莫斯科正西方面組織了一條牢固的防禦帶;加大縱深防禦,建立第二梯隊和方面軍預備隊,隨時聽候調動;組織有效的地面和空中偵察,以加強對方面軍各部隊的指揮;安排好軍隊的物資保障;增強戰士們必勝的信心。最讓朱可夫頭疼的問題是兵力不足,現在的部隊根本無法有效地駐守136公里長的防線。最高統帥部竭盡全力從其他地方調集了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40個炮兵團,以解燃眉之急。

與此同時,莫斯科幾十萬居民不分晝夜地構築保衛首都的防禦工事。他們修築了7.2萬米長的防坦壕、近9萬米長的峭壁和斷崖,設置了5萬多米長的障礙物地帶,挖掘了近12萬米的戰壕和交通壕。這些用居民雙手挖出的300萬多立方米土壤,建立起一個頗為壯觀的環形防禦圈。

前線的蘇軍官兵知道,全國人民都在為保衛莫斯科作最大的支援,這種軍民同仇敵愾的團結精神,是蘇軍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的鼓舞力量和堅強支柱。

11月上半月,蘇德軍隊雙方都作了新的調整和補充,莫斯科附近一場更大規模的生死決斗即將開始。

11月15日清晨,德軍從北面、南面、西面對莫斯科發起了猛攻。

德軍的總的戰役計劃是:第9集團軍牽制加里寧方面軍並進攻克林,從北麵包圍莫斯科;第2集團軍牽制西南方面軍並佔領圖拉,從南麵包圍莫斯科;第4集團軍在西面消滅莫斯科附近的蘇軍。然後入南、北包抄,在莫斯科以東會師並完成包圍,最後幾個集團軍同時配合,正面進攻,一舉佔領莫斯科。

在11月16日以後的幾天里,形勢對蘇及其危險,德軍不顧一切動用強大進攻力量。用坦克開路,對蘇軍實施沉重的打擊,蘇軍的兵力顯得非常薄弱。

雖然在前幾天殘酷的戰斗中,蘇軍損失慘重,但他們卻以頑強的抵抗阻止了德軍向莫斯科的推進。在德軍方面,雖然戰線向前推進了,但是種種不祥之兆卻彌漫在軍隊中。連續作戰的疲憊和日漸寒冷的天氣成為德軍面臨的兩個大敵。最讓德國士兵不安的是,由於戰線過長,使得補給品奇缺,尤其是冬裝非常缺少。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德軍士兵只穿單薄的軍服,凍得瑟瑟發抖,渾身僵硬。

從11月中旬起,其他戰區的蘇軍相繼展開了一些反攻,牽制了德軍的兵力,支援了莫斯科方面的防禦戰。然而,雖然德軍進攻受阻,但是對莫斯科的威脅仍未減輕。德軍繼續緩慢地向前推進,日益逼近莫斯科。

最高統帥部經過仔細的分析,通過了朱可夫的反攻計劃。

在蘇軍大反攻前夕,蘇德雙方在莫斯科附近的兵力情況表明並不利於蘇軍:蘇軍有110萬人、7652門大炮、274輛坦克、1000架飛機;德軍共有170萬人、1.3萬門大炮、1170輛坦克、615架飛機。

但朱可夫分析,德軍人數雖多,可戰線拉得過長(長達1000公里),兩翼的突擊部隊相距200公里,兵力分散。而蘇軍則比較集中,可以集中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打擊敵人。

1941後12月6日早晨,朱可夫的西方方面軍從莫斯科南、北兩面開始了反攻,幾乎在同一時期,友鄰方面軍積極配合,蘇德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戰斗。經過十天的激烈較量,使已經削弱和極度疲憊的德軍遭受重大損失,他們不得不在在蘇軍壓力下節節後退。

希特勒得知德軍敗退的消息後大發雷霆,歇斯底里地禁止前線部隊繼續後退,並答應補充部隊,

然而在蘇軍英勇無畏的進攻下,到12月底,德軍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了。

在莫斯科會戰中,朱可夫指揮的西方方面軍殲敵50餘萬人,擊毀或俘獲1100輛坦克、2500門大炮、1.5萬多輛汽車和其他裝備。德軍被擊退了150~300公里,紅軍解放了1.1萬個居民點,贏得了戰役的全面勝利。

德軍在莫斯科戰役中的失敗,是德國法西斯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遭到的第一次大失敗,它打破了希特勒「閃電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斗爭。在此之後,德軍的有生力量大大削弱,它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戰爭也終於開始走下坡路了。而蘇軍卻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士氣高昂。

朱可夫作為拯救莫斯科的英雄,在這場舉世聞名的戰役中名聲大振,被斯大林稱為「勝利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