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2003年以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數據,尤其是對中亞國家,如有請發到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萬分感謝!
在外管局查找,只能查到2004-2011年和2012年9月份之前的,見下表裡的「1.在國外直接投資」行數據。如果要查找分地域的,建設到商務部網站查找。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年度表)
(單位:億美元)
項目 2004年末 2005年末 2006年末 2007年末 2008年末 2009年末 2010年末 2011年末
凈資產 2764 4077 6402 11881 14938 14905 16880 17747
A.資產 9291 12233 16905 24162 29567 34369 41189 47182
1.在國外直接投資 527 645 906 1160 1857 2458 3172 3642
2.證券投資 920 1167 2652 2846 2525 2428 2571 2600
2.1股本證券 0 0 15 196 214 546 630 619
2.2債務證券 920 1167 2637 2650 2311 1882 1941 1981
3.其他投資 1658 2164 2539 4683 5523 4952 6304 8382
3.1貿易信貸 432 661 922 1160 1102 1444 2060 2769
3.2貸款 590 719 670 888 1071 974 1174 2232
3.3貨幣和存款 553 675 736 1380 1529 1310 2051 2829
3.4其他資產 83 109 210 1255 1821 1224 1018 552
4.儲備資產 6186 8257 10808 15473 19662 24532 29142 32558
4.1貨幣黃金 41 42 123 170 169 371 481 530
4.2特別提款權 12 12 11 12 12 125 123 119
4.3在基金組織中的儲備頭寸 33 14 11 8 20 44 64 98
4.4外匯 6099 8189 10663 15282 19460 23992 28473 31811
B.負債 6527 8156 10503 12281 14629 19464 24308 29434
1.來華直接投資 3690 4715 6144 7037 9155 13148 15696 18042
2.證券投資 566 766 1207 1466 1677 1900 2239 2485
2.1股本證券 433 636 1065 1290 1505 1748 2061 2114
2.2債務證券 133 130 142 176 172 152 178 371
3.其他投資 2271 2675 3152 3778 3796 4416 6373 8907
3.1貿易信貸 809 1063 1196 1487 1296 1617 2112 2492
3.2貸款 880 870 985 1033 1030 1636 2389 3724
3.3貨幣和存款 381 484 595 791 918 937 1650 2477
3.4其他負債 200 257 377 467 552 227 222 214
B. 實現我國企業自主對外投資的基本條件
對外直接投資是我國「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也是維護我國家經濟安全 , 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 主動參與國際分工 , 利用好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 規避國外貿易壁壘 , 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及時掌握外部信息的積極舉措。近二十多年來 , 由於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 ,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持續增長。據商務部統計 , 截止 2003 年底 ,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累計 7470 家 , 投資金額 114 億美元 (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 , 中國累計對外投資金額近 350 億美元 , 約相當於韓國的對外投資規模 ), 目的地多達 167 個國家和地區。盡管如此 , 我國對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研究卻比較有限。本文試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競爭優勢、突出特點、 碰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相關的對策建議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一、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競爭優勢
1、大中型公司具有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 , 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批有競爭力的大中型跨國公司 , 它們具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 , 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 , 在國際競爭中明顯具備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 , 如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石化、海爾集團和首都鋼鐵總公司等 , 在境外市場競爭中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 英國著名的跨國公司問題研究專家約翰?H ?鄧寧教授 , 提出了著名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已成為研究跨國公司經濟活動的主流理論學派 , 被世界公認為是指導跨國公司實踐的權威理論。該理論認為 , 一個企業如果具有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時 , 就完全具備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條件。有學者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 中國企業與西方雄厚實力的大企業相比不具備所有權優勢 , 在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方面也相形見拙 , 所以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不適合於解釋中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行為。 但本人認為以上觀點值得分析和探討。
首先 , 鄧寧所提出的境外投資企業的 3 種競爭優勢 , 並非絕對地超過其他競爭對手的綜合優勢 , 而是一種相對優勢。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今天 , 任何一個企業不可能在某個行業永遠佔有絕對優勢地位 , 並且其相對優勢地位在激烈競爭中也會不斷發生變化。其次 , 中國企業經過幾十年的技術引進、吸收和創新以及自主開發 , 生產規模、技術、產品日益成熟, 已具備了相當的競爭優勢 , 如果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投資 , 是具備相當的所有權和內部化優勢的 , 近年來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所取得的成績即為明證。鄧寧教授的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對中國企業的境外投資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2、小型企業亦擁有比較優勢
發展中國家歡迎外國資本的流入 , 但其能提供的投資環境並不完善 , 市場范圍小 , 從客觀上限制了國際大型跨國公司的進入。我國小型企業尚處於小規模階段 , 可避免與大型跨國公司的激烈競爭 , 適合發展中國家投資環境的需要。另外 , 中國跨國公司派出人員的費用 和出口零部件相對便宜 , 使中國境外加工的產品能以低價佔領國外市場。美國經濟學家威爾斯的小規模技術理論指出 , 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的競爭優勢來自與其母國的市場特徵緊密相關的低生產成本 ;英國經濟學家勞爾的技術地方化理論也證明了落後國家企業以比較優勢參 與國際生產和經營活動仍可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中國企業實現跨國經營 , 開展境外直接投資 , 從理論上說是具有可行性的。應當指出的是 , 上述兩個理論從不同方面闡明了發展中國家企業在跨國經營中的競爭優勢 , 指出了發展中國家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可能性 , 對於指導發展中國家企業境外投資具有重要意義。兩理論有一共同點 , 即強調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具有競爭優勢不是絕對優勢 , 而是相對優勢。這個「相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 一方面相對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 , 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擁有更加適合當地市場條件的生產技術 , 因此 , 在同類型發展中國家市場中具有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 , 相對於欠發達國家的當地企業 ,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又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 , 因而具有競爭優勢。我國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正是具備了這種相對優勢。
3、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我國長期自主開發形成了某些傳統專有技術和高精尖技術 , 如中葯、氣功、園林、烹調、生物工程和航天技術等 , 較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 可以在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中一顯身手。
4、中國的特殊產品和特有渠道
中國特殊產品 , 如中式菜餚和中醫等具有鮮明的特色 , 為特定消費者一一華人所鍾愛。這些華人雖然居住他鄉 , 但有相同的文化語言背景 , 互相之間容易溝通。依靠這種特有的華人渠道 , 在僑民集中的地區直接進行投資設廠 , 生產特殊產品 , 是中國跨國公司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一種特有優勢。福建省是著名的僑鄉 , 絕大多數福建海外企業是通過華僑牽線搭橋建立起來的。
5、政策環境良好
中國與大多數國家簽有投資保護協定和避免雙重征稅協定 , 這為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必要的保護和良好的政策環境。
6、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外匯儲備的增加
目前 , 中國 GDP 總值位居世界第四 , 人均 GDP 突破 1000 美元 , 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甚至超過 5000 美元。截止 2003 年底 , 我國外匯儲備達 4033 億美元。這些為我國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強大保障 , 提高了外商與中國企業開展合資合作的信心和決心。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外匯儲備的增加已成為我國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一項重要競爭優勢。
二、當前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突出特點
1、境外投資企業規模小 , 產業集中 , 生產性企業以合資為主 , 國有企業盈利少
目前我國境外投資企業中平均投資規模約 153 萬美元 , 產業大多集中在貿易領域 ( 約占總投資的 60%), 生產性企業的 70% 以合資為主 , 虧損或持平企業約占 2/3, 盈利企業僅有 1/3 。
2、每年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大 , 但增長迅猛 , 投資目的地國逐漸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
2003 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金額為 21 億美元 , 增長 110%, 其中53% 的投資流向發展中國家 ( 發達國家占 33%, 港澳地區占 14%)。
3、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多元化
我國的境外投資正在從單一的國有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向多種所有制經濟主體對外直接投資轉變 , 從在境外設立流通領域的貿易企業和貿易機構為主向設立境外加工貿易企業和專業市場等形式轉變。特別是民營企業已成為我境外直接投資的「黑馬」。由於產權清晰 , 機制靈活 , 民營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成功率很高 , 如青島金王集團和浙江萬象集團等。
4、在國外設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已成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新亮點
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可以有助於利用國外的技術創新來改進和提高國內產品的技術含量 , 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企業運行模式 , 促使我國產品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 如山東的海爾集團和浙江省的華立集團分別在美國和日本設立了研發中心 , 通過境外產 品開發來推動國內產品的技術升級和出口競爭力的提高。
5、並購國外企業以獲得技術或生產許可證已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新方式
例如 , 三九制葯集團收購日本東亞制葯公司和上海電器集團收購日本秋山印刷廠都是成功的例子。
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遇到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 , 盡管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 但也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歸納起來主要有 :
1、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 , 由於歷史及現實的原因 , 多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在治理結構上的缺陷 , 包括所有者和經營者在目標取向方面存在扭曲 , 責權不對稱 , 對企業經營者的激勵和約束不足 , 使得國有企業在國外市場競爭中缺乏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另外 , 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技術標准以及產品質量標准等方面都與國際慣例有一定差距 , 也使自己在國外競爭中處於劣勢。
2、資金短缺
我國的國有企業由於長期低效率運行 , 基本不具備依靠自有資金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實力 , 而我國的金融體系還很不健全 , 資本市場尚不發達 , 國有銀行體系並未與國際接軌 , 銀行對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缺乏科學和全面的評估 , 存在「惜貸」現象。
3、人才匱乏
跨國經營需要技術、管理、法律、財務和營銷等方面高素質的人才。我國企業由於受傳統體制因素影響 , 人才的待遇和培訓比不上外企 , 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由於缺乏高素質的人才 , 企業在對外直接投資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風險。
4、信息缺乏
由於對有關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行業和產品等信息缺乏深入了解, 企業往往有對外投資的願望 , 卻無法實施相應的計劃。有時即使實施了 , 也會因為信息缺乏而失敗。
5、管理環節過多
我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管理環節過多和審批時間太長 ( 有企業反映 , 有些項目審批時間需花 2?3 年 ) 的問題 , 不利於企業抓住商機。
6、缺乏核心技術
從總體上看 , 同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企業的技術優勢不足。對於許多引進技術缺乏吸收消化 , 創新不夠。即使是當前非常看好的家電行業 , 許多產品 , 特別是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仍然依靠進口。
7、監管體制不暢
目前存在著「重審批 , 輕監管」的現象。對國有企業境外機構來說 , 加強監管是提高經營效率 , 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重要手段。目前 , 境外企業監管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
四、對政府決策的相關建議
目前 , 我國既不屬「資金飽和型」投資國 , 也不是技術創新國 ;對外直接投資尚處發展初期 , 企業對國外環境不很熟悉 , 缺乏必要的境外投資的經驗積累 , 因此 , 為更好地配置有限的資源 , 幫助企業在境外投資中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 我國政府有必要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制定戰略規劃和提供必要的促進、支持和服務。具體建議如下 :
1、結合國內經濟發展情況和產業結構調整 , 制定對外投資戰略規劃 , 明確對外投資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對已確定的重點區位和產業 , 應進行深入研究 ,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戰略規劃 , 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 , 分階段實施 , 以求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穩定的拉動作用。在區位選擇上 , 應優先選擇有資源、有市場、有效益、有優惠政策和雙邊關系友好的重點國家和地區。在行業選擇上 , 應優先考慮資源導向性項目、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家電和輕紡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以及被歐美等國家徵收反傾銷稅而使我喪失市場的產品領域。
2、應當盡快完善相關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相關法律體系尚不完善 , 僅有一些內部規定或實施辦法 , 沒有完備的法律體系。《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經營法》應盡早出台 , 明確投資主體的權利和義務。
3、要大力培育核心技術 , 強化所有權優勢 , 提高對外投資的技術含量。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 , 國家應進一步推動實施高精尖技術產業化。
4、堅持「幫大扶小」的原則。 選擇有實力、管理好、擁有自主品牌的重點企業拓展境外投資業務 , 給予必要優惠政策 , 以充分體現國家的對外投資產業導向政策。同時也應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 取消歧視 , 使其在優惠貸款、信息交流、境外投資保險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待遇。
5、建立並完善促進體系。
一是政府促進 : 重大項目要納入雙邊經貿合作框架 , 利用雙邊經貿混委會 , 及時予以推動和促進。若東道國政府對經濟干預較深 , 我國政府也應做好企業後盾 , 特別是對資源開發型項目更應如此。
二是制度促進 : 建立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制度促進體系。一方面在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企業進行支持 , 逐步放寬境外投資外匯管制。另一方面對企業返回的資源產品應給予進口配額、稅收和外匯等方面的支持。 同時參照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的做法 , 設立境外投資保險機構 , 對境外投資進行政策性保險。
三是人力資源開發促進 : 進一步加大政府或中介機構對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力度。不僅要使企業了解國內外的相關信息 , 而且應大力推廣對外投資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模式。先有貿易或工程承包後開展投資是其中一種成功模式。
6、建立支持體系。
一是體制支持 : 要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 進行股份制改造 , 建立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 , 完善國有企業境外資產的內部治理機構。同時 , 結合《行政許可法》的實施 , 簡化審批手續 , 提高審批效率。審批要做到規范、透明 , 妥善解決目前在審批過程中國務院部門間的協調問題 , 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應對審批制度進行改革 , 逐步將審批制改為審批和備案制相結合 , 對以自有資金或商業銀行貸款進行境外投資的企業 , 原則上實行備案制。
二是資金支持 : 一方面要建立金融服務體系 , 努力解決制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瓶頸 , 充分發揮各商業銀行融資主渠道的作用。 另一方面降低外貿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的使用門檻。同時還應充分發揮援外資金在對外直接投資中的作用 , 建立「雙邊 互利合作基金」, 即從我對外無償援款中拿出部分資金設立合作基金 , 供雙方的「合資合作項目」有償使用。當雙方的合作項目遇到資金困難時 , 經過辦理一定的批准手續後 , 可從基金帳戶中得到優惠貸款 ( 基金帳戶實行優惠利率 , 可以是低息甚至無息 ) 。
三是理論和人才支持 : 一要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研究 , 為對外投資實踐提供理論依據。二要加強人才培訓 , 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國內院校和企業聯合辦學、國內專業培訓以及出國培訓等方法 , 盡快培養建立一支穩定的對外投資人才隊伍。
7、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
一是信息服務 : 參照發達國家做法成立境外投資促進機構 , 如日本的貿易振興機構 , 進一步發揮信息網路的優勢 , 為企業提供國外政治、經濟、法律、社會風俗、市場、產品和行業等方面的信息 , 減少企業在海外投資和生產經營時所遭遇的風險。
二是完善社會中介服務 : 充分發揮法律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作用 , 加強與國外中介組織的合作 , 為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提供法律、財務、認證等服務 , 積極穩妥地通過社會力量幫助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三是各地商務部門和國外的使領館應強化服務 , 為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條件。
8、完善監管體系。實踐證明 , 依靠審批制來實施監管是缺乏效率的。應針對不同的投資 主體 , 制定不同的監管辦法。控制境外投資風險應更多依賴投資主體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對國有境外企業 , 應通過監管國內投資主體來監管境外投資企業 ;對自籌資金的民營企業 , 應從宏觀角度進行監管 , 政府只應起到「守夜人」的作用。
C. 試用壟斷優勢理論解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
市場的不完全行是對外直接投資的根本原因,同時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是對外直接投資獲利的條件。
1、市場具有不完全性
不完全性產生於四個方面:(1)產品市場不完全。這主要與商品特異、商標、特殊的市場技能或價格聯盟等因素有關;
(2)生產要素市場的不完全。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資本市場上的便利及受專利制度保護的技術差異等原因造成的;
(3)規模經濟引起的市場不完全;
(4)由於政府的有關稅收、關稅、利率和匯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場不完全。
2、壟斷優勢
(1)市場壟斷優勢。如產品性能差別、特殊銷售技巧、控制市場價格的能力等。
(2)生產壟斷優勢。如經營管理技能、融通資金的能力優勢、掌握的技術專利與專有技術。
(3)規模經濟優勢。即通過橫向一體化或縱向一體化,在供、產、銷各環節的銜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課稅、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產生的市場進入或退出障礙,導致跨國公司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利用其壟斷優勢。
三、壟斷優勢理論的結論
1、原因分析:在東道國市場不完全的條件下,跨國公司可利用其壟斷優勢排斥自由競爭,維持壟斷高價以獲得超額利潤。
2、結論:對外直接投資是具有某種優勢的寡頭壟斷企業為追求控制不完全市場而採取的一種行為方式。
四、對於不同國家之間直接投資的解釋
1、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可以繞過東道國的關稅壁壘;同時技術等資產可以獲得全部收益。
2、對發達國家之間的交叉直接投資
寡佔反應現象,通過在競爭對手的領土上建立企業來互相牽制和加強自身能力行為的綜合表現。
供參考。
D. 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請從投資國和東道國方面分析
一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消費C、投資I、政府支付G、凈出口NX之和。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涉及投資和凈出口兩方面。如,福特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國資本的外流,一國的資本凈流出NCO增大。對中國來說,跨國投資增加投資I,有利於國家GDP的增長。另外,福特公司來華投資導致美國國內就業崗位的減少,失業率增大,而根據菲利普斯取信通貨膨脹率在某種程度上則會減小。
E.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歷年世界排名或者就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哪裡能查到啊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資料庫http://unctadstat.unctad.org/ReportFolders/reportFolders.aspx
可以查到歷年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或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排名以及金額
F.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投資方式有些什麼
我國對外投資的主要方式是參與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高鐵建設,港口建設和各項基建項目。
G. 近5 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集中於哪些國家,哪些領域
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遇到的主要問題 據調查 , 盡管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 但也出現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歸納起來主要有 : 1、企業體制因素導致境外投資失敗 在我國 , 由於歷史及現實的原因 , 多數大型企業仍是國有或國有控股。國有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簡稱OFDI。是指中國國內投資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設立、購買國(境)外企業,並以控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一般認為,對外直接投資是一國投資者為取得國外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有效控制...
對外直接投資是近代資本主義生產國際化的產物,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已逐漸從貿易主導型轉向投資主導型,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
C 試題分析:我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了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實現,故③④正確;①②與實際不符合。本題答案選C。
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累計572億美元 分布全球163個國家和地區 本報北京9月4日電今天,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0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非金融部分)顯示,截至2005年底,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累計凈額達572億美元,分布全球163...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藉助既有的、行...
在非洲投資的國家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中國、美國、西班牙、葡萄牙等中非關系的發展可分為3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是第一個階段,主軸是政治合作,同時中國給予非洲很多無償的經濟援助;第二個階段是1978年到2000年,中...
1.外國公司可能有的競爭優勢 國外投資所發生的風險及問題,也有它的一些可能報酬。有些工業是以規模經濟著稱,因為全球市場佔有率高的公司有能力以較低的成本結構,進行更 有效率的營運。因此,大型跨國公司因其低生產單位費用,較小型的本地公...
美國
1、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經營輸電、變電、配電等電網資產的特大型企業,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領導班子由中央管理,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為公司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