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房地產泡沫與美國國債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房地產泡沫與美國國債

發布時間: 2021-06-16 08:38:24

『壹』 與美國和日本對比分析 中國房地產泡沫還能走多遠

1. 商品房供求:居住需求和投機需求,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
商品房和所有商品一樣,價格由供求決定。供給過程也就是商品房的生產過程,包括土地購置、新開工、竣工、庫存等。供給受需求引導,因此我們重點分析需求。
商品房需求包括居住需求和投機需求,分別對應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居住需求主要跟城鎮化、居民收入、人口結構等有關,它反應了商品房的商品屬性。投機需求主要跟貨幣投放和低利率有關,它反應了商品房的金融屬性。
2. 商品屬性的基本面:城鎮化、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齡結構
過去幾十年中國房價持續上漲存在一定基本面支撐:經濟高速增長、快速城鎮化、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50歲購房人群不斷增加和家庭小型化。1978-2015年間,中國GDP年均名義增長15.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13.2%。1978-2015年間,中國城鎮化率從17.92%上升到56.1%,城鎮人口從1.7億增加到7.7億,凈增6億人,其中20-50歲購房人群不斷增加。家庭小型化,根據五次普查數據顯示,1982年平均每戶家庭人數4.41人,2000年為3.44人,2010年為3.1人。
但是,2000-2016年間尤其2014-2016年房價漲幅遠遠超過了城鎮化和居民收入增長等基本面數據所能夠解釋的范疇。城鎮化和居民收入只能解釋房價上漲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要靠貨幣超發來解釋。
3.金融屬性的驅動力:貨幣超發和低利率
美國、日本、中國等經驗表明,貨幣金融政策經常導致住房市場大幅波動,低利率和貨幣超發推動房價上漲,所有房價大周期見頂以及房市泡沫崩盤都跟貨幣緊縮和加息有關。比如,2007年的美國、1991年的日本。
利率政策調整導致住房市場大幅波動:美國。上一輪美國房地產泡沫,開始於2001年美聯儲的低息政策刺激:2001至2002年度,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累計降息4.75個百分點。直至2002年11月,基準利率降至1.25%,美聯儲的低息政策一直延續到2004年。在此期間過低利率刺激抵押貸款大幅增加,從而造成了房地產泡沫。
隨後美聯儲的連續加息則刺破了美國房地產泡沫。2004至2006年度,美聯儲連續加息17次,累計加息4.25個百分點,直至2006年6月基準利率升至5.25%,而美國標准普爾/CS10個大中城市房價在2006年6月到達歷史高點之後就開始了連續下跌,說明聯儲加息政策是刺破美國房產泡沫的主要原因。
利率政策調整導致住房市場大幅波動:日本。1986-1987年度,日本銀行連續5次降息,把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2.5%,不僅為日本歷史之最低,也為當時世界主要國家之最低,日本央行維持低息政策長達兩年之久。低息政策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空前繁榮,反映在土地價格的迅速上漲上。
與美國相同,央行隨後的加息刺破了日本房地產泡沫:1989年5月31日,日本央行加息0.75個百分點,此後的15個月內,日本央行再度4次加息,將貼現率提高到6%,連續加息對日本房地產市場造成了巨大打擊,東京圈城市土地價格開始了長達15年的持續下跌。
利率政策調整導致住房市場大幅波動:中國。2008年以來,中國經歷了三輪房價上漲周期,2009、2012、2014-2016年,都跟降息和貨幣供應增速加快有關。這三輪房價上漲周期,政策都試圖通過放鬆貨幣金融環境刺激房地產以穩增長。

『貳』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會和美國一樣後果嗎,

華生:在肯定中國經濟基本面,肯定在這個發展階段上中國經濟增長潛力還是很大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確實面臨著很大的危險。這個危險在一定意義上可以和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相提並論,美國次貸危機也是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由於房地產泡沫破裂引起的。
當然,中美兩國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美國房地產泡沫引起的原因是向太多的缺乏支付能力的人提供了住房,當房價下跌、他們不能還本付息時,成為造成整個金融系統崩潰的導火索。但中國不會這樣,中國買房子的人大部分是用現款,一家幾代人湊出來的錢,消費貸款風險也在可控范圍內,問題不會出現在最終消費者支付能力上。
但我們有自己獨有的問題。我們有龐大的以土地抵押融資的地方債務,大量資金經過各種理財產品,用信託方式流向房地產。這樣的情況下,泡沫的爆破點會和美國一樣,即當房價一旦下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開發商的資金鏈就會斷裂。所以如果中國來一場由房地產引發的金融危機,一定也是和美國一樣從房價下跌開始,只不過我們的房價下跌不會直接讓購房者破產,但會直接影響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以及信託資金和給開發商的償付能力,從而引起金融危機。
這個多米諾骨牌效應是:一旦房價下跌,所有的抵押品就貶值,所有的本金和利息償還就變得困難,資金鏈條就會斷裂,就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巨大震動和海嘯。這可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茶杯里的震盪,而是真正的金融海嘯。
過去十多年的房價地價上升已經使很多人形成了思維定式,認為在中等城市以上,特別是大城市、一線城市房價會只升不降。但世界上沒有價格永遠上升的市場。任何東西物極必反,現在北京的房價已經可以和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比肩了,我們已經把幾十年後人均GDP增加5倍10倍的房價提前達到了,今後的房價還往什麼地方漲呢?當房價停止上漲的時候,我們依賴於高房價的土地財政、房地產金融的危機就會被觸發,它帶來的危險我認為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中國這樣的政治、文化、歷史傳統的國家,有著這么濃厚的投機文化。如果這次流動性短缺的金融風波能夠讓我們警醒,嚴肅認真地考慮如何避免、化解乃至應對一場可能的金融風暴,那麼這一次的虛驚就沒有白費。我們將來就會免去深深地懊惱和悔恨。

『叄』 8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和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從開始到結束的詳細信息,推薦本書也可以

你想在網路知道問清楚,還不如自己看書看資料。我哥們研究日本房地產泡沫都寫了篇論文了,十幾頁A4紙。

簡單說一下,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從1985年開始,到1989年結束。《廣場協定》的簽訂使得一直弱勢的日元開始強勁上漲。但受益於日本經濟的轉型,日元的飛速升值並沒有影響日本的貿易順差。當時世道欣欣向榮,股市大漲,間接帶動了日本的地價上升。當時日本實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日本的股價和地價漲幅遠遠超出了實際的經濟增長水平。1990年,日本股價和地價暴跌,泡沫破滅。

美國的房地產泡沫是主要是兩點:1.金融機構的所謂「創新」,製造了很多無法償還的貸款。2.房地產市場一直以來的上漲趨勢使得美國人樂觀地認為房價永不下跌,有人借款炒房,有人為房屋申請二次按揭進行消費。借款方有了(金融機構),貸款方有了(消費者),一筆一筆原本並不存在的資金就被金融機構」創造「了出來。這個過程一直持續,直到大量次級貸款(借給信用較差的人的貸款)無法償還,金融機構的資金鏈斷裂為止。這就是所謂的次貸危機。

『肆』 美國房地產泡沫是那一年破了的是如何破的求詳細答案

2006年開始由於長時間經濟繁榮,房地產,證券市場積累了大量泡沫,美國尤其多各種高杠桿的金融衍生產品,對於經濟泡沫推波助瀾,這種危險終於在2007年爆發,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已經嚴重到大家都有所警覺,實際也就離崩潰不遠,(大家都不玩了自然就開始跌,越跌越恐慌),具體體現在了次貸市場破滅上,具體網路詞條都有我不贅言,然後蔓延至整個華爾街,跟著股票市場大跌,銀行投資公司基金全面收縮,調度海外資金回國維持流動性,這也就引發全球股災,2007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中國稍晚數天,之後由於房地產股市破滅,導致市面流動性緊缺,影響實體經濟,於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意願不足,引發就業率下降,物價下跌,工廠停工,外貿下滑等一系列後果,2008年基本全球都在一片悲鴻中度過,經濟指數和股票指數一樣跌倒谷底。

『伍』 日本或美國金融危機後如何應對房地產泡沫 採取了哪些措施急!!!

美國之所以能基本避免住宅價格如同股市一樣大起大落,原因是有一套抑制房地產泡沫瘋狂增大的機制,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住房貸款利率。
美國的貸款利率幾乎是每天都在變動,尤其是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變化,勢必影響到固定貸款利率。而長期國債的走勢,與美聯儲短期利率和金融界對長期經濟發展趨勢的評估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連,尤其是一旦美國的央行利率發生變化,貸款利率馬上跟著調整,這就為中央銀行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利和靈敏的杠桿,藉以調控房地產價格走勢。
其次,美國的炒房代價很高,這就將一般人拒絕在炒房圈之外,大大縮小了炒房人群,壓低了房地產泡沫的破壞力。美國人賣房,手續非常復雜,一般要有代理,而買賣各方的代理,一旦成交要從各自的客戶手上收走相當於房價3%左右的手續費。以獨棟樓接近於全國均價20萬美元計算,買賣雙方成交後,要向中間代理支出1.2萬美元左右的手續費,這還不算買方貸款要支付的2000美元上下的手續費,以及過戶前檢查房屋、房產注冊、房價評估等繁多的小額收費。一般而論,當一棟中等價格的獨棟樓最後過戶到買方手上,買方要支付的各種明暗費用高達1萬美元上下。如此高的費用,嚴重製約了大多數人炒房。因此,如果大多數美國人都能炒房,房價的起伏波浪將非常巨大。
第三,房屋本身的維持費用相當昂貴。擁有房地產就得年年上稅,一般稅率在1%到1.5%之間,中產階層的住宅費用一般每年都要在4000美元上下。除此之外,房子還要上保險,因一旦房屋失火或被水淹等,保險公司就要賠款,從而,銀行可照常收回自己的貸款,因此,要貸款買房,給房子上保險就成為了放貸銀行的第一要求。一般房子每年的保險費也將近1000美元。
第四,美國政府的稅收政策只對房屋擁有者的第一套住宅傾斜,如貸款利息可以抵稅等。如果是非自住房屋,則在貸款利率、出租上稅等多方面,都將無法享受第一住房的優惠,從而大幅度增加了投資性住宅買賣和維持的費用,明顯降低了房地產投機的吸引力。
第五,房子出售後的盈利,自用住宅可享受50萬美元的盈利免稅,但非自用住宅出售時的盈利就得作為收入納稅。
第六,美國關於住宅業的統計非常及時、詳細,每個月新開工多少套樓房、不同地區中間房價的月變化指數、房價上升和收入上升對比,以及房價上升和租房費用上升對比指數等等,每天都可在政府及相關網站上查到,且比較准確,這不但給政府決策部門提供了政策調控的重要依據,也增加了民眾買房的信息量和透明度,有效地降低了商家炒作或壟斷的成分。
日本是亞洲率先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國度,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和房地產市場的培育已日趨理性和規范。目前在被人稱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東京市中心,相當於上海靜安寺的中心區域內,買一套新建的40層高的公寓單元,兩間朝南,帶停車位的房子,實用面積9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20平方米),價格不過4000多萬日元,合人民幣360萬元,即建築面積算每平方米3萬元人民幣,而日本白領收入相當於上海的五倍,可見上海靜安寺的房價之高。

然而,日本房地產市場發展到今天這樣的情況也是經過幾輪發展和調整後逐漸形成的。日本最大一次房地產泡沫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當時日本的房地產上漲速度飛快,很多投機者利用迅速上揚的股票的賬面利潤投資房地產,導致房價飆升。最終,由於日本中央銀行升息力度的不斷加大,在股市崩潰的同時,樓市的泡沫也同時被擠破。隨著投資者大量拋售股票以填補土地市場的損失,或者拋售房產以彌補股市損失,促使日本的股市和樓市價格在短期內直線下降,跌至低谷。直到21世紀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才得以恢復,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給世人很多警示,其一是市場經濟環境下政府如何做好對房地產市場的風險預測和調控;其二是房地產更多的是用於解決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的產品,而不應過分看重它的投資回報;其三是避免受高漲的房地產市場的誘惑和吸引,動用高利和高額貸款來購買或投資房地產。另一方面也說明,投資者應該用唯物主義的觀念去看待事物,必須對一切財產泡沫背後的神話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那個神話就是價格會永遠不斷上漲。日本政府在吸取教訓和重塑房地產業的過程中,推出了三大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改革措施:一是通過增加國債來投入建設代價昂貴的公共配套項目,恢復房地產及其他經濟部門的活力和提高房地產的附加價值;二是放寬限制,為了刺激經濟,日本開始放鬆對金融行業的諸多限制,幫助投資者建立房產投資信託,主要用於設立商業地產投資的互助基金;三是政府調整了建築標准以便於開發商的房地產項目開發,比如高度限制,並縮短了建築方案的審批時間,鼓勵節能建材的大量使用。實踐證明,這些改革措施的實施為日本的房地產市場注入了資金,增強了活力,減少了再開發的難度,降低了市民進入房地產的門檻,使日本的房地產業邁入了新一輪的可持續發展周期。

『陸』 房地產泡沫的各國泡沫

由於在經濟衰退時期房屋價格仍然在上漲,有些報告認為衰退還沒有沖走市場上的過量。現有房屋中
間價在2003年於12月比前年同期上升8.4%,總值達到15.14萬美元。匯豐銀行的證券經濟學家莫瑞斯在有關報告中說,價格上漲造成不可持續的形勢,尤其同收入相比。由於匯豐銀行是美國最大的抵押貸款債權人之一,莫瑞斯的報告引起某些人的不悅。莫瑞斯說他的看法是根據公開的經濟數據而不是根據銀行抵押業務方面的信息。
但類似莫瑞斯這樣的懷疑者是少數。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房屋市場仍然有堅實的基礎,那是由於移民購買者的強烈需求、低利率和房屋供應緊張造成的。賓州威切斯特咨詢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贊迪說,2001年可能是個相當一段時期的高水平,「但支持房屋市場的因素仍然存在。我認為不會出現廣泛的價格崩潰。」
摩根斯坦利經濟學家波納在一次會議上發表題目為《房屋價格:即將破滅的泡沫》的報告中說,有些參與者爭論說房地產市場肯定要解體,破壞消費者財務並促成經濟衰退。
波納承認,過去五年,房屋價格比以往任何時候上升都快,那些追蹤泡沫的熊派指出,日本股票市場日經指數在1998年達到最高峰之後一年多,日本房地產市場才開始出現裂縫。但波納不認為崩潰就要到來,盡管他預計房屋價格上漲幅度今後幾年將下降到2%-4%。他說,泡沫將在舊金山、紐約、邁阿密和聖地亞哥等高價城市存在下去。他說,2004年現有房屋供應僅僅相當於4個月的銷量,而新房屋供應也只有4個月的銷量,按照歷史標准這些都是很低的數字。
匯豐銀行的莫瑞斯在《美國房地產周期:另一泡沫》的報告中則利用房地產價值和收入的比例作為證據。他說,這一比例就等於房地產業的「價格收益比」。
根據他的計算,目前的房地產價格與收入比值為1.6,同人們的收入相比比較昂貴。這個水平大體上相當於1989年的比率,那是上一次開始房地產價格長期下降的一年。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大部分時期,房地產價格與收入比值通常都在1.2。
莫瑞斯說,目前的房屋高價格被特低利率所掩蓋,特低利率允許消費者降低債務負擔,住上超過他們實際購買力的房屋。今年的利率上漲將引起房屋市場價格下降。他並不認為美國所有地方房地產市場都有問題。房屋價格與收入比率在新澤西、佛羅里達、德克薩斯和伊里諾斯等州仍然相對較低,因為那些地方的收入增長超過房屋價格上漲。但在其他州,尤其是在加州、華盛頓、俄勒岡、密西根和明尼蘇達等西部和北中部,房屋價格與收入比率很高。
在所有城市中,舊金山、波士頓和西雅圖看來風險最大;達拉斯、亞特蘭大和休斯頓由於收入增長超過房價,則是人們最能買得起房屋的地方。但令人驚奇的是,雖然紐約房屋很貴,但人們比20世紀80年代更能買得起。莫瑞斯還說,高檔房屋問題更大,尤其是那些價格超過30萬美元的房屋。 1985年9月,美國、聯邦德國、日本、法國、英國五國財長簽訂了「廣場協議」,決定同意美元貶值。為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日本中央銀行採取了非常寬松的金融政策,鼓勵資金流入房地產以及股票市場,致使房地產價格暴漲。美元貶值(大量增發美元)後,大量國際資本進入日本的房地產業,更加刺激了房價的上漲。受房價驟漲的誘惑,許多日本人開始失去耐心。他們發現炒股票和炒房地產來錢更快,於是紛紛拿出銀行的積蓄進行投機。
到1989年,日本的房地產價格已飆升到十分荒唐的程度。當時,國土面積相當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日本,其地價市值總額竟相當於整個美國地價總額的4倍。到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美國全國的總地價。一般工薪階層即使花費畢生儲蓄也無力在大城市買下一套住宅,能買得起住宅的只有億萬富翁和極少數大公司的高管。
1991年後,隨著國際資本獲利後撤離,由外來資本推動的日本房地產泡沫迅速破滅,房地產價格隨即暴跌。到1993年,日本房地產業全面崩潰,個人紛紛破產,企業紛紛倒閉,遺留下來的壞賬高達6000億美元。
從後果上看,20世紀90年代破滅的日本房地產泡沫是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的一次。這次泡沫不但沉重打擊了房地產業,還直接引發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受此影響,日本迎來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經濟衰退,陷入了長達15年的蕭條和低迷。即使到現在,日本經濟也未能徹底走出陰影。
人們常稱這次房地產泡沫是「二戰後日本的又一次戰敗」,把20世紀90年代視為日本「失去的十年」。 全球不良資產解決方案公司(Global Distressed Solutions)的總裁傑克·羅德曼(Jack Rodman)認為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即將崩盤。羅德曼指出,北京約半數的商業房產目前處於空置狀態。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在電腦中存有55棟空置寫字樓的幻燈片。他稱,還有10多棟這樣的寫字樓尚未來得及拍照。羅德曼說:「我拍這些照片的目的就是想讓人們明白供給已經嚴重過剩。」
在旨在促增長的政府官員的極力推動下,中國的各家銀行去年提供了相當於1.4萬億美元的貸款,其中大部分用於建造摩天大樓以及其他商業地產。如今,中國內地遍布空置的樓宇。北京去年第三季度的寫字樓空置率達22.4%,在房地產經紀商世邦魏理仕公司(CB Richard Ellis)追蹤的103個市場中位列第九。這一數字還不包括即將投入運營的項目,比如建成後將成為北京第一高樓的國貿三期74層大樓。紐約對沖基金尼克斯聯合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創始人詹姆斯·查諾斯(James Chanos)稱:「一個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固定資產投資泡沫正在形成。想要以溫和的措施抑制泡沫膨脹是非常困難的。」
政策制定者們為此憂心忡忡,他們正試圖抑制推動房地產業發展的資金供給。2010年1月27日,中國銀監會要求銀行界控制貸款的增長。銀監會在其網站上發表通告說,各銀行應該「嚴格」遵循房地產貸款政策。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表示:「中國當局顯然正在努力抑制過多的銀行貸款。」
2010年2月12日,中國央行第二次調高了銀行准備金率。此舉應該有助於減少銀行所持有的可以用於新貸款的資金金額,以減緩貸款增速。
如果中國政府無法為市場降溫而導致房地產泡沫破裂,那麼不良貸款將會激增。上海市有關官員在2010年2月4日表示,如果房地產價格下滑10%,那麼上海的債務拖欠抵押量將增至原來的3倍。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駐北京的分析師朱夏蓮(Charlene Chu)表示,由於向國有企業的一些工業貸款已被用於房地產投資,因此情況可能會比預想的還要糟。她判斷說:「隱藏的房地產風險要比我們看到的多很多。」

『柒』 美國加息能刺破中國房地產泡沫嗎

短期內不會,長期會不會還要看美國的情況。泡沫破裂的充分必要條件是中美兩國其中任何一個國家,大幅提高利息,即加息。一旦加息,將導致大量資金迴流到各自的銀行中去,造成房市資金短缺,從而降價。導致泡沫-破裂。中國自己自然是不會玩這一手的。就看美國了。美國現在基本是0利率。為了刺激經濟增長以擺脫債務危機,美國不敢加息。加息的話,還沒等中國這邊崩潰,他自己就先完蛋了。說白了,美國加息,就是一招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的招。可美國現在連這三千都沒。美國財政部聲明至少超低利率政策將維持到2013年。2013年之前,中國房產泡沫破不了了。2013年之後,就要看美國的恢復情況了。如果恢復得好,說不定會加息給中國一下,如果恢復不好,低利率時間會更久。然而咱們的ZF現在增大房屋保障性供給,以保證大夥有房子不會亂,然後通過政策限制來限購商品房,保障房市降溫不降價。最後商品房圈子裡都是投資客。真正大夥住房子都在保障房裡住。如果能在美國緩過勁來之前,做到這一步,中國即使房市崩了,損失的也是炒房客手裡的閑錢,真正老百姓的利-益是受不到損失的。

『捌』 美國房地產泡沫是怎樣形成的

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貸危機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盪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丙戌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捲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當地人很少全款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可是在這里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買房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就被定義為次級信用貸款者,簡稱次級貸款者。

隨著美國住房市場的降溫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貸還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購房者的還貸負擔大為加重。同時,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也使購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過抵押住房再融資變得困難。這種局面直接導致大批次貸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償還貸款,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玖』 為什麼說美國連續加息會擠破中國房地產泡沫

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影響人們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從而加速這些城市房價的調整。

美聯儲加息最有可能打擊的是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中國的房價泡沫比較嚴重,尤其是二線以下城市,在人口凈流出的大背景下,房價有向下調整的壓力,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影響人們對中國經濟的預期,從而加速這些城市房價的調整。

但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引發中國銀行業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在於,中國的房貸政策很嚴格,首付比例較高而且一直被嚴格執行。

(9)房地產泡沫與美國國債擴展閱讀

總體上看,美聯儲加息對中國金融形勢的短期影響不會很大。

首先,由於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龐大,且資本項目下還不能完全自由流動,中國也已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因此中國不會出現貨幣危機。

其次,資本流動本身也不會引發中國的股市危機。中國目前面臨「資產荒」,市場上不缺資金,缺的是可以投資的資產,因此資本外流本身不會對中國股市造成大的影響。

『拾』 彭博:為什麼美國國債不會永遠是一個避風港

200年金融危機爆發時,股票收益的波動性急劇增加,股市暴跌。同時,美國國債價格迅速上漲。從那時起,債券價格和股票價格之間主要表現為負相關的關系。 這是有道理的:在困難的時候,我們拋售股票,並購買安全的國債,其價格應該成反比。這也意味著,在美好的日子中,我們購買股票並出售債券,因為我們認為國債和股票之間應該始終為負相關。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從20世紀60年代到上世紀末以來,股市和長期國債之間的關系是主要是正相關的。只是在新的千年裡,股票和國債之間的關系轉為負相關,而且是強負相關,尤其是在過去兩年的經濟衰退期。 我們考慮到,投資者在任何時間都不知道他們處於哪種通貨膨脹機制中,但他們至少可以利用歷史資料和統計數據找出其中最有可能的一個,就像任何熟練計量經濟學家那樣。 歷史資料對利用歷史數據來建立對經濟制度的信心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他們對當前的經濟制度缺乏信心,任何新的觀察數據都會導致長期前景預期的大修改。 股票和長期債券的價格取決於這些預期,因此,前景預期的大修改意味著大的價格變動。市場消息的不斷流動導致投資者信心的變化,從而產生市場波動和價格的共移性(同向或反向)。投資者觀察到的數據越多,其不確定性也就降低。但投資者的不確定性也可能隨著異常值的出現而增加。我們考察這種洞察力,並利用的股票和債券的數據以了解投資者的信念,尤其是他們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的信念。 在用我們的模型描述過去十年的情況之前,我們應該看看20世紀70年代末的狀況。我們的估計表明,當時的投資者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美國是否會進入一個持久的滯脹期。任何高於預期的消費者物價數據(CPI)都被作為一個跡象,表明美國進入了低增長、高通脹的時期。低增長的預期使股票價格下降,高通脹的預期使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因此,這種由數據驅動的投資者信念波動導致股票和國債價格的共移現象,並增加了兩者的不確定性。 在最近的經濟大蕭條期,股價和債券價格發生了負相關的共移。市場現在畏懼通貨緊縮,因為它帶來經濟的低增長,就像在大蕭條期中那樣。在這種情況下,高於預期的CPI數據對經濟來說是好消息,因為投資者將它們作為通貨緊縮可能被避免的一個信號。 通貨緊縮時期 股市因為CPI高於預期而歡呼,國債收益率因為通貨膨脹加速的預期而上升。因此,這種由數據驅動的關於經濟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的信念導致股票和國債價格的反向移動。有關通縮的較大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股票和債券的波動性,就像我們在數據中觀察到的那樣。換句話說,通貨膨脹的信號作用顯著地改變了股票和債券的相關表現。 我們的模型也表明,投資者可能有一個比較強的信念,相信美國經濟在2001年可能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表示了這樣的顧慮,然後央行決定降息(降至了當時的歷史低點),一些評論人士認為這是隨後5年中出現房地產泡沫的原因之一。 我們的模型中有許多關於股票和債券表現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員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為什麼新的千禧年帶來了 「美聯儲模型(RISKPRE)」——股票收益率與國債收益率之間的正相關關系¬¬¬¬——的崩潰。我們的模型顯示,通脹的信號作用正好預測到這一點:當進入通貨緊縮時期的概率增大時,國債收益率將降低(因為預期通貨膨脹率較低),但股票的收益率將上升(因為預期經濟增長速度較慢)。 同樣,股票和長期國債之間的關系從正相關變為負相關,意味著美國國債從一種風險投資變成一種避險投資。 也就是說,最近購買長期國債的投資者往往會獲得較低的平均回報,因為國債的對沖屬性已經抬高了它的價格。國庫券現在被認為是一個避風港。然而,它並非永遠如此,僅僅只是在通貨膨脹時期回來之前如此。(子問) (亞歷山大大衛是卡爾加里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彼得羅韋羅內西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大學金融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