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還有哪幾個省沒有人簽代理代理是只省份、還是只地區代理第一次票要多省投資產品在不損壞的前...
你問什麼產品?
2. 中國哪個省做金融投資的人比較多
江浙滬都比較多吧
3. 今年有多少省投資額均超萬億
不少地方正將今年作為項目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從已經公布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25省份來看,至少有吉林、河北、江蘇、福建、江西、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廣西、雲南等逾10省份重大項目投資額超過一萬億元。
西南地區中,重慶市年度建設項目697個,總投資2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00億元。雲南省2018年計劃安排重點項目1000項,總投資5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237.7億元,較2017年增長24.3%。來源:央廣
4. 今年哪個省投資建設多啊
我覺得那個省都不會少,就像我們河南鄭州,在建地鐵,這一建設就是好幾年,還有很多橋梁、高速在建設,去年好像在商量建一條鐵路和另一條接上。
5. 我們國家現在很多省都有大量的人做』』傳銷『』,不銷售產品,投資69800回報1040萬!!!政府正
傳銷真它媽害死不少人希望國家重視
6. 十二五規劃 哪個省投資最多
俗話說:你不理才,才不理你,但回答這位朋友之前,我首先想要明確的是,理財不是教你賺錢,而是叫你合理的花錢,是教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收入情況支配自己的收入,這點請一定搞清楚,並非你有這種習慣以後就會發大財,而是保證你一直以來的生活質量。好了,下面來說說您的問題,作為咱們老百姓,經常看著自己手上不多的工資犯愁,從支出上說大致包括以下方面:1:每月的生活開銷,包括食物,房租,水電煤氣等開銷2:禮尚往來的人情錢3:服裝,電器以及一些不可預知的開銷4:給老人的家用從收入上說,經常會看著別人幾年前買了幾套房子,如今房價暴漲,或者買了股票獲利豐厚感慨自己又沒貪上好時候,錯過了賺錢的機會。在面對一些開銷的時候,也經常會覺得不想花錢,但算算也沒什麼可以省掉的花銷。我想說的是,無論炒房,炒股,都不是對普通家庭最合理的理財方式。首先,我們應該養成一個好的理財習慣,我基本上同意樓上把錢分份兒的做法。生活開銷所用到的錢是無論如何沒辦法省的。索性我們給個人理財做一個概括,做一個理論上的闡述,先了解個人理財的范圍都包括什麼。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 (一)賺錢--收入 一生的收入包含運用個人資源所產生的工作收入,及運用金錢資源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工作收入是以人賺錢,理財收入是以錢賺錢,由此可知理財的范圍比賺錢與投資都還要廣。包含: ① 工作收入:包括薪資、傭金、工作獎金、自營事業所得等。 ② 理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資本利得等。 (二)用錢--支出 一生的支出包括個人及家庭由出生至終老的生活支出,及因投資與信貸運用所產生的理財支出。有人就有支出,有家就有負擔,賺錢的主要目的是要支應個人及家庭的開銷。包含: 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育樂醫療等家庭開銷。 理財支出:包括貸款利息支出、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投資手續費用支出等。 (三)存錢--資產 當期的收入超過支出時會有儲蓄產生,而每期累積下來的儲蓄就是資產,也就是可以幫你錢滾錢,產生投資收益的本金。年老時當人的資源無法繼續工作產生收入時,就要靠錢的資源產生理財收入或變現資產來支應晚年所需。 包含: ① 緊急預備金:保有一筆現金以備失業或不時之需。 ② 投資:可用來滋生理財收入的投資工具組合。 ③ 置產:購置自用房屋、自用車等提供使用價值的資產。 (四)借錢--負債 當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現金支出時就要借錢。借錢的原因可能是暫時性的入不敷出、購置可長期使用的房地產或汽車家電,以及拿來擴充信用的投資。借錢沒有馬上償還會累積成負債要根據負債余額支付利息、因此在貸款還清前,每期的支出除了生活消費外,還有財務上的本金利息攤還支出。 包含: ①消費負債:如信用卡循環信用、現金卡余額、分期付款等。 ②投資負債:如融資融券保證金、發揮財務杠桿的借錢投資。 ③自用資產負債:如購置自用資產所需房屋貸款與汽車貸款。 (五)省錢--節稅 在現代社會中,不是所有的收入都可用來支應支出,有所得要繳所得稅、出售財產要繳財產稅、財產移轉要繳贈與稅或遺產稅,因此在現金流量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所得稅,在財產移轉規劃中如何合法節省贈與稅或遺產稅,也成為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對高收入的個人更成為理財首要考慮。 包括: ① 所得稅節稅規劃 ② 財產稅節稅規劃 ③ 財產移轉節稅規劃(該項目前境外較多採用) (六)護錢--保險與信託 護錢的重點在風險管理,在指預先做保險或信託安排,使人力資源或已有財產得到保護,或當發生損失時可以獲得理財來彌補損失。保險的功能為當發生事故使家庭現金收入無法支應當時或以後的支出時,仍能有一筆金錢或收益可彌補缺口,降低人生旅程中意料外收支失衡時產生的沖擊。為得到彌補人或物損失的壽險與產險保障,必須支付一定比率的保費,一旦保險事故發生時,理賠金所產生的理財收入可取代中斷的工作收入,來應付家庭或遺族的生活支出,或以理賠金償還負債來降低理財利息支出。此外,信託安排可以將信託財產獨立於其他私有財產之外,不受債權人的追索,有保護已有財產免於流失的功能。 包括: ① 人壽保險: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 ② 產物保險:火險、責任險。 ③ 信託看完了分類,結合我多年的經驗,概括了如下幾點理財方式,只做探討。1:既然想要理財,就一定要理才成為習慣,堅持,積累和敏感是理財的精髓2:把收入分為四份,(以收入2000元,現有存款5000元為例)分別為:一:固定支出(包括生存生活資料消費,老人家用,以及話費,房貸,車貸等支出)預算扣去1000元二:不可預知支出感情消費:同事之間家裡有個紅白喜事,同學聚會等,預算扣去300元電器消費:大到電視,電腦,小到手機,MP3播放器,難免有個壞了或者過時了的情況每月存200元「基金」三:活期儲蓄(剩餘400+感情消費結余+電器消費結余)四:小金庫50~100(每月必存,不可擅用),最好有個固定的款額,便於管理一二項為支出,三四項為收入。這樣,一個月,攢個500應該沒有大問題。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可以動用活期儲蓄里的存款,但第四項不可輕易動用再說說消費觀念。善於選擇實用性強的產品,不要輕易相信商場所謂的打折促銷。以免貪小失大。善於選擇經久耐用的名牌產品,第一提高了你的生活質量,第二,過硬的質量讓你會少付出很多使用之後的維修維護保養甚至更換的費用。善於選擇必需品,不要輕易購買奢侈品善於選擇現在就能為生活提供服務的商品,而不是買了沒處用,譬如還沒有孩子,就先把嬰兒床賣買了,我們要相信家裡的東西要添是永遠要添不完的,也要相信你有時刻把握時尚的眼光,你今天為明天購買的消費品等你真正需要的時候一般都會看不上了。善於延長自己所擁有物品的使用壽命,比如手機,說白了實用就好,對過多的功能的追逐是得不償失的。善於利用過時商品或者說更新後的舊物創造新的價值。如,把不用的傢具商品賣掉,把舊傢具翻新等。善於計算修理壞舊商品或更新他的價值。善於發現並保護好家裡能夠升值的財產,如:古董,紀念錢幣,郵票等善於節約。最後舉些網上很俗的例子,是幾個故事: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學,在社會工作5年後,不約而同積蓄了30萬元人民幣。5年前,他們都花掉了這30萬元。 甲去通州購買了一套房。 乙去買了一輛"奧迪"。 5年後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萬元。 乙的二手車,市值只有5萬元。 兩人目前的資產,明顯有了很大差異,但他們的收入都一樣,而且同樣學歷、基本具備同樣的社會經驗,為何大家財富不一樣? 甲花錢買房是"投資"行為--錢其實沒有花出去,只是轉移在了房子里,以後還是都歸自己。 乙花錢買車是"消費"行為--錢是花出去的,給了別人,二手車用過10年後,幾乎一分不值。車跟房子不一樣,房子10年後,說不定已翻了好幾番。 再看第二個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書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陳老師,我覺得客戶甲有點怪。她說:客戶甲去買一張演唱會的票,300元他嫌貴,猶豫很久,始終沒買,但客戶甲其實並不缺錢。但有一次,有一個著名企業總裁出版了一套"教導管理"光碟,6張光碟賣到天價1500元,客戶甲卻毫不猶豫將它買下來。為何¥300演唱票,客戶甲嫌貴,卻去買¥1500的幾張光碟呢? 解答如下:客戶甲是將學的經濟學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戶甲每花費錢的時候,會先想這花錢是'投資'行為或是'消費'行為? 買光碟,這1500元是"投資"行為,它其實沒有花出去,它增長了客戶甲的知識,讓客戶甲更有智慧,在未來的日子,客戶甲用新學的智慧,會賺回1500元的好幾倍,錢始終還在客戶甲的口袋。但購買演唱會的票,是"消費"行為,是給了別人,再也拿不回來了。希望我費盡口舌的解答能夠讓您滿意,希望您理財成功
7. 民間投資哪個省的人最多
北京、上海最多,你去看看,幾乎每個寫字樓里都有幾家投資公司。
8. 25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情形如何
重大項目投資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進行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5省份對外公布重大項目投資計劃。其中,吉林、河北、江蘇、福建、江西等逾10省份投資總規模均超過萬億元。不過,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投資結構出現明顯變化,「擴大有效投資」成為重大項目攻堅戰的關鍵詞。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環保等成為投資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礎設施投融資方面,PPP立法正在緊鑼密鼓研究制定中,此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也有望加快推出。
對此,徐洪才指出,一些PPP項目過去在操作上有一定失誤和「變味」,地方政府為其兜底增加了杠桿率、債務率。
王志剛表示,PPP項目庫規范有助於防範金融風險帶來的債務風險,避免一些地方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地方政府的債務累積,保證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談到PPP上位法,朱振鑫表示業內期待已久,但考慮到上位法涉及面廣,需要協調多個部門,去年徵求意見後收到了許多有效建議,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中,還需要等待些時日。
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定向邀請專家薛濤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PPP條例立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PPP的規范發展問題,但不能從根本上滿足地方政府巨大的融資需求。
薛濤進一步分析稱,我國基礎設施投融資需求巨大,而地方在舉債模式的規范下,融資手段變得相對缺乏。一些不具有運營屬性,或者運營空間有限的不規范的PPP項目不但沒有解決融資問題,反而增加了遠期的地方隱形債務。而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這類項目交給社會資本做比交給平台做更有風險。
「平台公司融資受挫,加上運營類項目投資范圍有限,只能解決少量融資問題,這個客觀原因也制約了PPP項目提高公共服務效率的目標的達成。」薛濤認為在基礎設施投融資方面,除了PPP之外,需要盡快研究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並完善頂層設計。
薛濤還表示,地方投融資一方面是需求大,另一方面是不均衡。因此,中央和地方財權事權改革需要再推進,進一步完善價格機制。「從宏觀上看,財政平衡需要盡快從依靠周期性城市擴張下的土地財政收入,轉向依靠更穩定長期的財稅和價費。」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