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哪裡可以下載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
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是作為年報的附件而發表的。在主流的財經網站里都有,如和訊可以在每隻股票里的公司新聞---報告期報告,如果該上市有發表社會責任報告在那裡都能找到。而在年報里會說明該企業是否發表社會責任報告。有些企業是證監會要求其發表的,有些是自願發表的。
另外,想看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可以去潤靈環球。
⑵ 企業社會責任成本
淺談和諧消費環境中的企業社會責任
構建一個安全、交易公平、重視節能與環保的和諧消費環境,是實現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三者共贏的基礎和必備條件。每個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公民,都應承擔嚴格遵守法律、奉行高度的商業道德、尊重傳統文化、關注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社會責任。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點和體制轉軌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提出了兩個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思想。一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按照社會組織理論,構建和諧社會涉及到各個主要社會組織的社會責任,包括執政黨和政府組織的社會責任、企業組織的社會責任、事業組織的社會責任、民間社團的社會責任和城鄉基層社區的社會責任等等。
所謂「企業的社會責任」,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概念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相關利益方(消費者、員工、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重視員工合法權益、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等。目前,國際消費者組織、環保組織、工會組織和其他非政府組織都在發起和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活動。
中國消費者協會將2006年年主題確定為「消費與環境」,旨在創建一個良好和諧的消費環境,以拉動消費,擴大內需。構建一個安全、交易公平、重視節能與環保的和諧消費環境,是實現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三者共贏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在和諧消費環境中,每個企業作為一個企業公民,都應承擔嚴格遵守法律、奉行高度的商業道德、尊重傳統文化、關注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社會責任。
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
獲得質量可靠、安全有保障的產品是消費者的基本權利。因此,企業除恪守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准、關於產品(包含服務)質量和安全性的規定,還應針對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升級可能造成的標准缺失或滯後,改進生產技術,確保產品符合當時技術水平的質量和安全性要求。企業有責任及時彌補和消除產品使用過程中暴露出的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產品出廠時的質量並不等同於消費者使用時的質量,因此企業須確保產品的儲存、運輸、展示、改裝、分裝、銷售等環節符合保證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企業應採用通俗的文字,提供正確使用產品的說明與指導,確保非專業人士及低學歷人群同樣可以安全、正確地使用產品。
企業應設立確認產品質量的便捷途徑和退貨程序,降低消費者在購買到不合格產品後的質量鑒定與退貨成本。並且,企業須建立相應機制,以便在產品出現問題時能迅速及有效地向消費者發布警示並回收產品。此外,企業還有責任採取措施保證其產品的銷售過程符合消費者安全與健康的要求。
保證競爭和交易過程的公平合理
競爭和交易過程的公平合理是市場經濟有效性的根本保證。通過企業間的公平競爭和企業與消費者間的公平交易,市場機制優勝劣汰的作用得以發揮,促使企業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改善管理、積極創新,從而實現提高效率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目標。消費者亦能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更高質量的產品。因此,企業在競爭和交易過程中應採用公道的商業操守,在遵守國家關於公平競爭、反壟斷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法律法規的同時,還須做到在經營中不採用任何不正當競爭的手段。
企業在與消費者的交易中使用的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和店堂告示等(以下統稱為「合同」),應恪守公平原則。具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合同應使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如涉及專業術語和名詞亦須作充分解釋與說明。合同中涉及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條款應放在醒目位置或加以提示與說明。二是企業不得倚仗其在市場、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優勢地位,在合同中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之規定。三是合同中應包含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向消費者作出的「承諾」或「保證」,並同時註明該「承諾」或「保證」適用的條件。
企業有義務保證交易程序的設計對消費者公平合理。如:在簽訂合同前,給予消費者必要的審看條款的時間;向消費者交付產品後,給予合理的驗收時間和便利條件;大宗交易(如房產、保險)宜設定猶豫期,賦予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解除合同的權利等等。
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企業還應積極保護及謹慎使用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包括積極通過舉報、訴訟等途徑制止他人以冒用或混淆本企業品牌等手段從事的各類侵權行為;及時就品牌被他人冒用或混淆的情況向消費者作出提醒;謹慎選擇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轉讓或授權使用的對象,並對其生產及銷售產品的質量進行監控。
誠實宣傳和向消費者提供充足資訊
獲知產品的真實情況是消費者的權利。消費者只有在知情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行使選擇權。因此,企業在產品宣傳中的義務並不僅限於法律所規定的「不從事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而是應向消費者提供真實、正確、全面、實用並可比較的資訊。首先,企業在宣傳中所標示的產品價格、質量、用途、購買優惠等資訊須真實有效,如涉及產品的比較,其對象應是同時期的類似產品。其次,企業用於推銷產品的宣傳資料及廣告的內容須全面,不應僅向消費者提供有利於企業的產品特性和技術資料。同時,宣傳中引用的案例、數據應註明來源及相關實驗條件。
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和投訴處理機制
當前,互聯網及各種現代交通、通訊工具的普遍運用使全球市場更趨一體化,企業想取得區域性競爭優勢已相當困難;隨著各種現代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的發展,產品同質化日趨明顯,企業難以通過產品差別細分市場創造競爭優勢;企業為降低成本不斷擴大生產規模,還導致了全球性產品過剩。上述原因使企業競爭的核心正從產品價值逐步轉向客戶需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和投訴處理機制對於企業和消費者都將大有裨益。
在客戶服務方面,企業應創建對產品進行公開反饋的環境,根據消費者的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基礎服務(如:選購指導、技術支持、維修、退換貨服務等)和增值服務(如:產品維護、保養、升級、異地重新安裝以及向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等)。一個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至少須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向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聯絡渠道,如呼叫中心、網站及客戶服務中心等;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客戶服務承諾和流程,該承諾和流程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消費者的需求,更需得到員工的理解與貫徹;三是根據企業向消費者提供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的要求,設置必要的網點、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制定並向消費者公示具體的服務內容和標准;四是客戶服務的檢討和持續改進機制,如開展消費者滿意度調查、進行與消費者及社區各階層的對話等。
在投訴處理方面,企業應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投訴處理理念,建立適應企業規模、符合消費者要求的投訴管理機制,以雙方共同得益為宗旨解決消費爭議,而不拘泥於該爭議的責任歸屬或法律法規對賠償幅度的設定。為避免消費者處於不利地位,投訴處理程序的輔助信息應容易理解和運用。投訴處理應公平、公正、公開、合理,整個投訴處理過程對消費者應是免費的。當投訴不能通過內部機制解決時,應讓消費者知道其他解決消費爭議的途徑。如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等。
尊重消費者的人格權和個人隱私
企業有責任尊重消費者人格權,不應從純商業的角度將消費者視作銷售對象和利潤來源。保障消費者的隱私權是企業尊重消費者人格權的核心內容。信任是交易的基礎,如消費者獲知有關交易記錄和個人信息被企業泄漏給他人,必定會對企業失去信任。因此,未經消費者同意,企業不應在宣傳中使用消費者的姓名、榮譽、肖像及披露消費者的交易記錄。
消費者的交易記錄和個人信息不是企業的資產。因此企業只能在銷售產品、客戶服務和投訴受理的過程中善意地、合理地使用有關信息,而不得將有關信息有償或無償地轉讓給第三人。同時,企業應通過制定消費者交易記錄和個人信息的保密機制,確保各級員工都認識到其重要性及承擔相應的保密責任,並將上述機制告知消費者,以建立企業與消費者的互信基礎。
保證產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隨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工業化不斷推進,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城市化步伐加快,資源供需矛盾和環境壓力將越來越大。因此,企業有責任積極響應政府關於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保證其產品符合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之要求。企業應主動採用國際認可的最新環保標准,在產品設計、用材、製造、包裝和使用等方面遵循環保、循環利用的原則。企業還應積極提升產品性能以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和可修理性,並保證在產品使用壽命期內向消費者提供充足、廉價的修理配件。
建立平等、負責、廉潔的企業文化
員工是消費者的直接接觸者,也是企業向消費者傳遞價值的關鍵。企業應奉行內外統一的經營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准則,以平等、負責、廉潔的企業文化教化員工。企業應在管理中提高「平等機會」意識,使每一位員工都有平等的發展機會。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企業都要樹立負責任的形象,並使關愛社會、保護環境和誠信對待消費者三大宗旨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
尊重傳統文化和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公序良俗是和諧社會的道德支撐。尊重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維護社會的公序良俗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因此,企業提供的產品及營銷手法不得有悖於社會的公序良俗,亦不得詆毀、篡改、混淆民族傳統文化。
⑶ 委託咨詢公司編制一份社會責任報告需要多少費用
這個價格很ok的。只是,有沒有含量而已?這個價格如果是真材實料做出來的話,還是比較ok的。如果是忽悠的,半桶水的,就實在沒必要了。就像樓上說的,700塊 就搞定了。內部消息,這些咨詢公司接到的報告,最後還是承包給專家做。相當於中介。。那這樣的話,就沒必要啦。
推薦一個行家:廣東省社會科學院 黎友煥教授 他和咨詢公司不一樣。
⑷ 企業社會責任責任報告每年發布一次嗎
正常情況下是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國家並沒有出台相關發布標准,披露內容也無統一規范,全憑企業自己自願,是不是每年發布一次,自然也就沒辦法控制。
社會責任報告的概念其實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致使我國將社會責任報告作為自願披露信息,所以國家還未出台相關的法律和法規來對社會責任報告的披露進行一些規范和約束。這樣就導致各企業披露出來的社會責任報告信息種類、數量、質量都參差不齊,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各企業所發布的報告都在描述自己所做的貢獻,完全不考慮利益相關者是否需要這樣的信息。而且還可以看到在報告中企業的有些行為能否作為貢獻來披露都值得商榷。
究其原因,法律並沒有強制要求企業披露對社會的責任貢獻,所以企業就採取有貢獻則大書特書,無貢獻就避而不談的策略。這樣各企業編造的社會責任報告就完全不統一、不規范,相互之間就毫無可比性可言。
而且現在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形式重於實質。很多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僅僅是出於隨大流,是出於自己的聲譽需要而將信息披露出來。特別是同行業的企業,在了解到競爭對手已經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如若自己不發布可能會喪失一些爭取社會資源的主動權。在基於這種出發點的情況下,多數企業是被動披露一些無關緊要或虛假的信息,這必然是質量低劣的社會責任報告。這種社會責任報告看似將該披露的信息披露得非常的詳實,其實都是一些無關緊要、對信息需求者並不具有判斷企業形象、為投資或合作做參考的價值的信息。因為這些企業是追求報告形式上的合理,但是他們忽略了報告本身的作用是用來與其他組織和個體溝通,忘記了報告是用來將自己的信息真實完整地傳遞給公眾的目的。
信息的真實度和完整度不夠。目前還有很多企業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主要是以表彰自己在一段時期內的出色貢獻為主,在其洋洋灑灑的行文中充滿了對自己的溢美之詞。但是,當我們認真讀完報告後發現,真正稱得上貢獻的指標為數不多,能滿利益相關者需求的信息更少。很多企業披露出來的社會責任報告是不完整的,所涉及的有效內容很有限。真正有效的社會責任報告,最基本的應該體現企業在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環境、消費者六個方面的貢獻,而且要強調的是這才是最基本的。在報告的真實度方面,也可以看到還是有些缺陷。
⑸ 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必須披露的嗎
從2009年開始,證監會要求上交所三類共260餘家上市公司必須隨年報一起披露其社會責任報告.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簡稱CSR報告)指的是企業將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戰略、方式方法,其經營活動對經濟、環境、社會等領域造成的直接和間接影響、取得的成績及不足等信息,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總結,並向利益相關方進行披露的方式。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企業非財務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是企業與利益相關方溝通的重要橋梁。
⑹ 什麼是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它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有哪些體系
非常好!感謝支持!
⑺ 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做社會責任報告嗎
以前不是。現在是。
⑻ 哪位大神知道怎麼找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啊
你是需要國內企業的還是國外的?國外的上市公司每年會和年報一並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國內的話,較大的公司可以在網上找到,只是更新不那麼頻繁。由於不是監管的必須要求,所以大部分國內公司並未公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