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分紅型保險陷阱是什麼
分紅險保險的弊端奶爸和你們講解一下:1、分紅不確定
分紅型保險的分紅主要是要根據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而定,因此並不能保證每期都沒分紅,且分紅有多又少,無法確定。
2、業務員誇大預期收益
保險的預期收益可分為低檔、中檔以及高檔來劃分,有的時候保險業務員會拿高檔預期收益來誤導消費者,但其實預期收益病么有這么高。
3、分紅型保險能抵抗通貨膨脹
很多業務員在推銷分紅型保險產品時可能會說分紅型保險能抵禦通貨膨脹,可以在獲得穩健的保險預期收益的同時,有課享受保障,一舉兩得。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影響分紅型保險的因素有很多。
4、分紅型保險保障一般
一般情況下,分紅新保險並不能提供全面的保障,出險後賠付的金額比較低,這也是造成很多消費者覺得分紅險型保險坑的原因之一。
奶爸保大家買保險錢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需求,以及經濟能力。單單投保分紅型保險,並不能提供一個全面的保障,因此在這之前最好先給自己配置好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等險種。
其實奶爸不建議你買理財型保險,原因看這里:《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買理財型的保險》
奶爸保保險咨詢平台,提供保單診斷服務,為用戶提供專業的保單剖析,提供中立保險意見,讓用戶直觀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保單。
『貳』 分紅保險按什麼分紅
分紅保險的定義:分紅保險是指保險公司將其實際經營成果優於定價假設的盈餘,按一定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配的人壽保險產品。分紅保險的起源:1776年英國公平壽險公司首創分紅保險。在北美地區,80%以上的產品有分紅功能。在德國,分紅保險占該國人壽保險市場85%。在香港分紅保險佔比高達90%。分紅保險的運作原理:分紅險起源於保單固定利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和市場收益率變動風險在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共同承擔。例如:在1994年-1999年期間,保單預定利率一般在8-10%左右,因為那個時候的銀行存款也是這個利率。保單的這個預定利率是什麼含義呢?意味著保險公司要按照這個利率給付投保人,那就肯定要求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高於這個利率。但事實上,後來銀行連續7次下調利率,導致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達不到當初預定的8-10%,假定投資收益率是3.5%,那麼保險公司自己要貼補這個差額,對保險公司是很不利的。而假定後來的投資收益率是15%呢,對客戶又是很不利的,所以為了應付這個問題,就把利率(主要是利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由雙方共同承擔,這就產生了分紅險這個概念。意味著投資收益不好時沒有分紅,好的時候有分紅。為了避免分紅在不同年度間的波動,保險公司一般會把紅利在不同年份之間平滑。紅利的來源:死差益:對於以死亡作為保險責任的壽險,實際死亡率小於預定死亡率而產生的利益。利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投資收益率高於預定利率,兩者之間的差額即為利差益。費差益:是指保險公司實際的營運管理費用低於預計的營運管理費用時所產生的盈餘。三種盈餘組成可分配盈餘,其中的70%分給客戶。紅利的領取方式:現金領取:以現金的形式向客戶發放紅利,每年領取。累計生息:自派發之日起,將紅利保留在保險公司以復利方式累積生息,並於合同終止或投保人申請時給付。抵交保費:紅利用於抵交到期保費,若有餘額將按現金領取、累積生息、購買繳清增額保險方式辦理。增額繳清:根據被保險人當時年齡,以紅利作為一次繳清保費,按相同的合同條件增加保險金額。紅利累計生息的方式:復利計息單利:10000元×(1+6%×70)=52000元復利:10000元X(1+6%)^70=590759元分紅是按這個原理來做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股東分紅買保險個稅
分兩種情況
如果股東是單位不需繳個稅
如果是個人分紅需繳20%的個稅
答:⑴所有股東是企業,股東分紅給企業時,不要交個人所得稅,但涉及到企業所得稅,企業與企業之間,稅率不同,要補交企業所得稅率差額。⑵獨資企業,股東分紅不要交個人所得稅。⑶有限責任公司查賬徵收企業,分給個人股東分紅,要交20%個人所得稅。
(註:年終利潤分配,股東分紅的金額多少?是依據董事會的決定,來進行分配的,從利潤分配先轉到應付股利)
會計分錄:
⑴借:利潤分配—股東分紅
貸:應付股利
⑵(支付給個人時)應代扣代交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股利(如股東其名字多,可造一張表統一發放)
貸:應交稅金—代扣個人所得稅(20%)
現金
⑶到月底交稅時(用稅票作為憑證)
借: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企業間股東分紅(企業股東不要交個人所得稅)
⑴借:利潤分配—股東分紅
貸:應付股利—某企業(附董事會決議)
⑵甲企業向乙企業支付時
借:應付股利—某企業
貸:銀行存款
註:將匯款單和收據,作為原始憑證附在記賬憑證內
如果企業涉及到企業所得稅時,
例如:甲企業所得稅率25%,乙企業所得稅率20%,差額5%
收到甲企業匯來分紅款時,假定是10萬元
⑴借:銀行存款100000
貸:投資收益100000
⑵補交5%差額時,10萬元×5%=應補交0.5萬元企業所得稅
交所得稅時。借:投資收益0.5萬元
貸:銀行存款0.5萬元
還剩下9.5萬元,轉到利潤分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