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為什麼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好多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為什麼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好多

發布時間: 2021-06-16 15:25:56

❶ 高新技術企業中,無形資產應該占總資產多少比例算是正常

以後准備上市的話,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的話,最好控制在30%左右啊!
中小企業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無形資產評估的時候一定要找證券評估資質,否者的話,以後准備上市的時候還要找證券評估資質的所來復核!
相關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1999年12月頒布實施,2004年8月被修改,以下簡稱「老《公司法》」)第24條第2款規定,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2、199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批轉的《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若干規定》規定,以高新技術成果向有限公司或非公司制企業出資入股的,高新技術成果的作價金額可達到公司或企業注冊資本的35%,另有約定的除外。
3、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於1997年7月聯合頒布的《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2006年5月被廢止,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作價總金額可以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20%,但不得超過35%。出資入股的高新技術成果作價金額超過公司注冊資本20%的,需報省級以上科技管理部門認定。公司股東持省級以上科技管理部門出具的有關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的審查認定文件和其他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公司設立登記或變更登記。
4、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於1998年5月聯合頒布的《〈關於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若干問題的規定〉實施辦法》(2006年5月被廢止,以下簡稱「《<規定>實施辦法》」)規定,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入股,作價金額超過有限責 任公司或科技開發型企業注冊資本百分之二十的,由技術出資方或企業出資各方共同委託的代表,向科技管理部門提出高新技術成果審查認定申請。科學技術部負責審查認定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企業;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科技管理部門,負責審查認定在本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
5、《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登記注冊管理辦法》第三章第13條:5、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設立公司和股份合作企業的,對其高新技術成果出資所佔注冊資本(金)和股權的比例不作限制,由出資人在企業章程中約定。企業注冊資本(金)中以高新技術成果出資的,對高新技術成果應當經法定評估機構評估。這樣是為什麼該問題在中關村甚是泛濫的原因。
6、從上述規定可以總結如下:1)老公司法對於無形資產出資比例的規定是有例外條款的,當然例外規則的制定許可權沒有明確,不過一般理解為國務院。2)我們暫且認同不管是國務院辦公廳轉批的文還是原科技委員會和工商總局出的文都是有法律效力的,那麼如果新公司法之前無形資產出資比例超過20%的話需要有三個限制條件:①出資的必須高新技術成果;②出資比例超過20%但是沒有超過30%;③出資必須有省級以上科技部門的審查認定,並且審查認定文件作為工商登記的必備文件。

❷ 怎樣看待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上市公司用於生產商品或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用於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特許權、租賃權等。無形資產的突出特性在於沒有實物形態,它只表明公司擁有一種法定權利,或者是表明公司擁有獲得高於一般受益水平的能力。
根據無形資產的特點,依照會計准則,公司對內部開發研製的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成本計價,但必須是可辨認的、能夠確指的取得無形資產的支出,才能作為成本入賬,否則,即使公司擁有某項無形資產,也不能將其本金化,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如商譽,除公司合並外,不得作價入賬。
由於無形資產不存在物質磨損,因而也不必計提折舊。為正確計算公司的經營損益,按照謹慎性原則,無形資產從開始使用的年份起,凡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應按使用年限平均攤銷;對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一般應在十年之內攤銷。如果無形資產的價值受外部條件的影響,使用效使用期有明顯變化的,應當將永久性下降的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投資者在分析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時,要看記入無形資產的內容是否確切,無形資產的攤銷期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如專利權,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影響了專利權的實際使用年限。此外,還要看無形資產的利用效果如何。

❸ 無形資產占總資產多少比較合理,為什麼

以後准備上市的話,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的話,最好控制在40%左右啊!
中小企業板和主板最好控制在20%左右啊!無形資產評估的時候一定要找證券評估資質,否者的話,以後准備上市的時候還要找證券評估資質的所來復核!

❹ 上市公司用無形資產增資所佔比例是多少

百分之20不到,2000萬凈資產,只能增400萬,對於上市公司來說400萬沒什麼作用。杯水車薪!

❺ 哪家上市公司的無形資產佔比大就是專利很多

蘋果,谷歌,三星。。。。太多了。

❻ 企業總資產中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各自所佔的比重關系,稱為什麼

1.主板上市,公司無形資產比例不得超過總資產的20%
2.創業板上市,創業板一般不超過40%就可以
無形資產增資的時候必須找證券從業資格的評估機構,負責需要復評!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❼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年報裡面沒有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年報以實體說話 無形資產太容易作假

❽ 為什麼企業一旦上市,都會突然有很多人買他的股票,實現融資的的目的

公司用各種金融工具來進行融資,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取得的效果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能夠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無形資產就難以估計了.
國內的證券市場是不大成熟,但是每一家上市資格獲得者無疑也是本行業在
某地區的佼佼者才對,也許與世界上為我們熟知的大公司是沒辦法比的.
當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的,一級市場的認購用的原始股票的價格,二級市場
一上市,就會無形獲得較大的漲幅,如果你注意過,新股發行的時候,
往往開盤價格就是原始股票價格的幾倍了,在加上第一天股票的漲幅不受限制,
認購時候的持有者和第一天購買的持有者往往獲得極大利益.
股市被鼓勵發展,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給有前途的公司融資發展的機會,
不是前期宣傳什麼的作用,LZ的看法實在是很偏頗~~

❾ 為什麼企業一旦上市,都會突然有很多人買他的股票,實現融資的的目的

公司用各種金融工具來進行融資,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取得的效果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它能夠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無形資產就難以估計了.

國內的證券市場是不大成熟,但是每一家上市資格獲得者無疑也是本行業在

某地區的佼佼者才對,也許與世界上為我們熟知的大公司是沒辦法比的.

當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市的,一級市場的認購用的原始股票的價格,二級市場

一上市,就會無形獲得較大的漲幅,如果你注意過,新股發行的時候,

往往開盤價格就是原始股票價格的幾倍了,在加上第一天股票的漲幅不受限制,

認購時候的持有者和第一天購買的持有者往往獲得極大利益.

股市被鼓勵發展,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給有前途的公司融資發展的機會,

不是前期宣傳什麼的作用,LZ的看法實在是很偏頗~~

❿ 知名品牌為什麼是企業的無形資產

報載:1997年底,湖南株洲日出江南集團公司以8000萬元
巨額廣告費摘取了中央電視台新一屆飲品類廣告標王桂冠,加
上其它媒體上投入的廣告費,該公司為太子奶一個產品所投入
的廣告費用超過億元。可是,令人大吃一驚的是,該公司花億
元廣告策劃的太子奶,竟沒注冊商標。如果有企業趁機注冊「
太子」商標,無疑該公司的億元廣告費用將「打水漂」。幸甚,
一位有識之士及時提醒了該公司負責人。該公司負責人「聞之
出了一身冷汗」,趕緊為「太子」申報了「戶口」。

不少企業領導對廠房、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備加關注,
而對名牌產品的商標注冊等無形資產就不那麼重視了。

有些企業稀里糊塗吃了「明」虧後悔了,還有的企業吃了
「暗」虧卻不覺,這更讓人痛心疾首。君不見有的響當當的國
內名牌以十分低廉的價格作價進了合資企業,原本「熠熠閃光
」的名牌被打入冷宮,因為合資後的企業用的牌子姓「洋」了。
為了保護民族工業,爭創更多的名牌產品,企業的決策者在重
視有形資產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對無形資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