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看待一支股票的真正價值
遵循格雷厄姆的教誨,芒格和我讓我們的可流通股票通過它們公司的經營成果——而不是它們每天的,甚至是每年的市場價格——來告訴我們投資是否成功。市場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忽視公司的成功,但最終一定會用股價加以肯定。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在准備投資某隻股票時,首先應當對這只股票的實際價值進行一番測算,這樣才能知道買入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才能知道投資這只股票是否值得?在這里,關鍵是估測股票的實際價值。
巴菲特1988年第一次投資可口可樂股票時,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買這只股票?他說,理由有3點:一是它的股東盈餘額是市場平均值的15倍;二是它的現金流是市場平均值的12倍;三是它的市場溢價高達30%~50%。雖然它的凈盈餘報酬率只有,可是他認為,可口可樂有商譽作保證,相比之下這不在話下,所以願意用賬面價值5倍的代價投資這只股票。
他的測算依據是:購買可口可樂股票的那年(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的股東盈餘(凈現金流量)為億美元,與之相比,30年期美國政府公債券的利率是9%。這9%的利率是沒有風險的,而巴菲特也歷來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所以我們可以把這9%作為貼現率來進行折算。
再看當年可口可樂公司的價值是92億美元,公司市場價值為148億美元。從1981年到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的股東盈餘年平均增長率為。如果預測1988年後的10年內,該公司的股東盈餘年平均增長率為15%(這個比率比前7年的年平均增長率還低,風險應該是很小的),那麼1998年的股東盈餘就會在1988年的億美元基礎上增長到億美元。又假如從10年後的1999年開始,股東盈餘年平均增長率下降到5%(這一預測依據就更保守了),這時候用9%的貼現率來折現,能得出可口可樂公司1988年的實際價值在億美元。
既然是預測,上述預測數據隨時都是可以變更的。假如1988年後的10年內,該公司的股東盈餘年平均增長率只有12%,並且之後的年平均增長率仍然下降到只有5%,以9%的貼現率折算,1988年的實際價值也有億美元。
經過這樣一番測算,巴菲特認為投資可口可樂公司是值得的,於是在1988年6月開始購買該股票,當時的價格大約為每股10美元。10個月內,伯克希爾公司共投資億美元,買入9340萬股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到1989年末,伯克希爾公司投資於可口可樂股票的比例,史無前例地達到了全部普通股投資組合的35%。
巴菲特購買可口可樂公司股票後,可口可樂股票在5年內的年平均上漲幅度高達18%,這使得他無法繼續以較低的價格買入該股票。
但巴菲特非常清楚,按照上述測算,1988年前後可口可樂公司的實際價值應該在億美元到億美元之間,而當時可口可樂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價值卻仍然只有151億美元。這說明,該公司的股價還遠遠低於內在價值,仍然非常值得投資。
由此不難看出,在巴菲特眼裡,所謂股價高低是相對於公司實際價值而言的,而不是股價在歷史上曾經達到什麼價位。以比實際價值更低的價格買入股票,就是一種理性投資行為。當投資價格遠遠低於股票的實際價值時,這種投資就是安全的、沒有風險的。
巴菲特始終認為,股市中的交易價格和企業內在價值之間並沒有太大關系。就可口可樂公司而言,它的內在價值主要表現在:企業現金流的預估值以適當的貼現率折算出來的現值。
【投資心法】預測股票實際價值的方法,是以該公司未來能取得多少股東盈餘,通過一個適當的貼現率(通常是長期國債年利率),倒算出目前的內在價值,然後與股價相比較。
Ⅱ 如何評價一個企業的價值
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如何從財務角度評價
一個企業有無投資價值,從財務的角度來評價,取決於其盈利能力的強弱和償債能力的高低。如果一個企業表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償債地力,顯然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但若某個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表現出較大的差別,如盈利能力強,償債能力弱,或者相反,在此情況下,要客觀地評價一個企業的投資價值、則需要作更深入的探討。
一、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何以出現差別
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是企業經營成果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一個決策正確、管理有效的企業往往同時表現為較高的盈利能力和較強的償債能力,這是因為一個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往往能獲得較多的銷售利潤,實現較多的凈現金流量,從而有助於提高其償債能力。而一個企業有較強的償債能力,有足夠的現金支付各項費用時,就可以避免停工待料等問題的發生,從而有助於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在許多情況下,這兩個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某些企業,這兩個方面有時會出現差別甚至明顯的反差。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一種情況是由於銷售收入的實現和銷售貨款的收回在時間上不一致。企業銷售產品有現銷和賒銷兩種情形,如果企業產品銷售全部採取現銷形式,則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會同方向變化,但若企業較多地採用賒銷形式,且銷售的實現和貨款回收的時間不一致,就會造成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指標變動不一致。另一種情況是由於企業費用的發生與實際支付的時間不一致。例如,企業當期的現金流出,沒有全部計入當期發生,而採取分期攤銷的方式逐步轉入本期和以後備期的損益,這樣就會出現當期盈利指標較高,而償債能力指標
較低的情形。如果這些項目的金額較大,就會形成明顯的反差。
二、如何評價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目前,投資者評價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往往依據的是每股收益指標,以每股收益和30倍的市盈率來匡算其二級市場的股價是否處於投資區域。撇開市盈率的高低不論,單純根據盈利能力指標來評價上巾公司的投資價值,顯然是不全面的,還必須結合償債能力指標,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斷。有些上市公司可能盈利能力指標很高,但若其償債能力低下,這樣的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必然要大打折扣,因為這往往會給企業的未來發展造成隱患,投資者購買某公司的股票,是著眼於其未來,因此,投資者必須結合償債能力指標才能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作出客觀的評價。
對於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指標都很高或者都很低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對其投資價值不難作出判斷,而對於於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存在明顯差別的「跛腳」公司,則需要進行具體分析。
1.對於目前盈利能力一般或者較低,而償債能力卻較高的上市公司(表現為凈現金流量較大或者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較高),若其原因在於新投資項目尚未產生效益或閑置資金較多,尚未投入使用,則該類上市公司從短期來看,投資價值不高,但從中長期來看投資價值較高。許多剛上市的新股、當年收益往往一般,甚至由於業績攤薄因素而使每股收益有所降低,但由於該公司償債能力較強,不存在經營資金的短缺,隨著投資項日的逐步完工,盈利能力會逐步增強。所以許多新股的走勢往往是先振盪定位,當年走低,然後逐步走出低谷,甚至創出新高。有些老的上市公司,在一輪投資周期完成後,往往也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2.對於盈利能力較強,但償債能力較低的上市公司,如果其原因在於當期的銷售收入中,有較多的應收賬款尚未收回(即應收賬款的余額較大),則主要應結合應收賬款收回的可能性的大小來評價其投資價值。若應收賬款中一年期的比重較高,且按制度提取了壞賬准備,則該公司發生壞貼損失的可能性較小,該企業仍屬於績優公司的行列。反之,若應收賬款中二年期、三年期比重較大,甚至還有三年以上未轉銷的壞賬(有些企業表現為較多的待處理財產損失),那麼該公司雖然從短期來看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由於發生壞賬損大的可能性較大,金額較多,這樣不僅會直接降低公司的償債能力,也會由於壞賬損失的大量核銷而降低公司未來的盈利水平,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如果今後此種狀況得不到改善.其中長線投資價值並不高。
3.對於企業盈利能力指標較高而償債能力低下的上市公司,如果主要原因在於費用的支付與攤銷的時間不一致,則需結合該項費用的大小及攤銷標準的合理與否來對其投資價值進行分析判斷。一般而言,每個企業都會存在費用的支付與攤銷計入損益的時間不一致的現象,在會計上表現為遞延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待攤費用等。如果該項費用數額不大,對企業經營狀況和投資者的判斷不會造成很大影響,但如果該項費用數額比較大、則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某公司1998年上半年的凈利潤為7 870萬元,每段收益0.72元, 但其年初未攤銷廣告費近3 829萬元,本期發生廠告費6 080萬元,合計達9 909萬元之多,該公司上半年僅攤銷了1 102萬元。盡管公司聲稱該項費用擬分三年攤銷,但1998年上半年的應攤數實際上並未攤足,至少應攤其總額的1/6,計1 500萬兀。即使如此,這種攤銷標准也明顯偏低,只要將該公司與其他同類公司如長虹、康佳進行比較,就不難發現這一點。因此,該公司的這種作法既不合理,也缺乏可比性。假如該公司按照目前上市公司通行的做法來處理,將廣告費用支出當年攤完,那麼該公司1998年上半年凈利潤僅為4 470萬元,每股收益僅為0.41元。這個收益值方使其與其它公司具有可比性。投資者據此才有可能對其投資價值和二級市場股價的定位作出合理的判斷。
Ⅲ 如何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總價值目前股票市值是高還是低
內在價值和安全邊際?
在格蘭姆的《有價證券分析》中雖然有對價值投資的詳細闡述,但對於我們中小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掌握其核心:復利、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和實質價值、特許經營權。投資者須明白兩個概念:安全邊際與內在價值。
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安全邊際:和內在價值一樣也是個模糊的概念。值得一提的是它被格蘭姆視為價值投資的核心概念,在整個價值投資的體系中這一概念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安全邊際就是價值與價格相比被低估的程度或幅度。簡言之,就是低估的時候在窪地,高估的時候在風險,只有在窪地和企業的內在價值之間才是操作股票的最佳時機。還有一點,安全邊際總是基於價值與價格的相對變化之中,其中價格的變化更敏感也更頻繁而復雜,對一個漫長的熊市而言就是一個不斷加大安全邊際的過程,常見的程序是:安全邊際從窪地到內在價值,只有當安全邊際足夠大時總有勇敢而理性的投資者在熊市中投資---這才是沒有「永遠的熊市」的真正原因。對於現在來說,很多股票都在其內在價值之下,也就是處在窪地價格。
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在理論上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雖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都知道,按照這買入股票,哪有不賺錢的道理呢,是非常之好,但是問題在於怎麼知道呢?讓普通投資者失望的是它的評估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一種明確的計算方法,連把價值投資運用到極致的巴菲特都沒有給出,所以說,說它是個模糊的概念真不為過並且股票價格總是變化莫測的,而股票的內在價值似乎也是變化莫測的。
Ⅳ 如何評價一個公司的投資價值
投資價值是指評估對象對於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投資者或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亦稱特定投資者價值。我么可以從以下三個部分來判斷一家公司的投資價值。
第一部分:確定一家公司的總體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業或行業的產品(或服務)趨於飽和、達到或接近供大於求的狀態。在進行投資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企業屬於下列哪一種情況,並針對不同情況給出相應的投資策略。在判斷上,既要重視行業前景,也必須關注企業素質。
1.2 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企業提供哪些產品或服務,企業用什麼途徑或手段向誰收費來賺取商業利潤。比如,製造業通過為客戶提供實用功能的產品獲取利潤。銷售企業通過各種銷售方式(直銷,批發,網購等等商業模式)獲取利潤等等。
1.3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內容包含:股東結構,領軍人物,團隊,研發,專業性,業務管理模式,信息技術應用,財務策略,發展歷史等等。
1.4 經濟護城河(市場壁壘)
我們還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條件來確認企業護城河的真假和深淺:回報率、轉化成本、網路效應、成本與邊際成本、品牌效應。
1.5 成長性
成長性側重未來的成長,而不是過去,要從天花板理論著眼看遠景。成長性需要定性、而無法精確地定量分析。對於新興行業來說,歷史數據的參考意義不大。而對於成熟行業來說,較長時間的歷史數據(最好涵蓋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能夠提供一些線索,作為參考還是很有必要的。
1.6 回報率水平
ROE(股東權益回報率,或凈資產收益率)、ROA(總資產回報率)、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
1.7 安全性
關鍵是現金流與現金儲備。具體包括資產結構、負債結構、運營資本與資本流轉、現金流。
第二部分:估值
企業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估值模式
1)重資產型企業(如傳統製造業),以凈資產估值方式為主,盈利估值方式為輔。
2)輕資產型企業(如服務業),以盈利估值方式為主,凈資產估值方式為輔。
3)互聯網企業,以用戶數、點擊數和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以市銷率為主。
4)新興行業和高科技企業,以市場份額為遠景考量,以市銷率為主。
第三部分:安全邊際
3.1 市場利率。場利率的綜合值,體現了市場整體資金的安全邊際,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投資人的風險偏好。
3.2 利率估值法。「買入價格決定收益率」。收益率=收益/買入價格,把計算公式轉換一下,買入價格=收益/收益率。
3.3 折扣與溢價。估值須根據具體的行業和企業特性來確定,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還是格雷厄姆估值法或利率估值法,無論哪一種估值方法,根據「買入價格決定收益率」原理,買入價格越低,則未來收益率就越高。
Ⅳ 怎樣評價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值多少錢
上市公司直接看市值就可以了
Ⅵ 如何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否真實!!
就看分紅!!!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年年業績好,卻不分錢,那就很可能財報是假的。送股不算分紅,只有發現金,才證明這家上市公司是有錢可分的
一、不看重公司盈利的股票操作者一定會失敗,這是歷史早已證明的事實。所以,你開始思考「如何衡量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否好」,證明你是一個聰明的投資者。
二、具體說到「如何衡量一個上市公司的業績好壞」,內容就太多了,不是簡單的幾句話能說清楚的,需要系統學習「價值投資理論」,你才能知道什麼樣的公司是業績優秀的公司。
三、我簡單介紹一下股神巴菲特選擇業績優秀公司的原則: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公司產品簡單、易懂、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歷史;
4、管理層理性、忠誠,以股東的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成本控制能力較強;8、價格偏低於公司價值。
Ⅶ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
公司沒有上市的時候,股份僅掌握在幾個人手上,公司的信息也不會向公眾披露,所以這些股份很難定價。當公司上市以後,公司股票就有了價格,交易起來更方便,只要不在鎖定期,想套現就能減持套現。
Ⅷ 如何判斷一家上市公司的價值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另一個問題
一個人該怎麼評價他的價值呢
我自己認為,從三個方面可以考慮:1,他對家庭的價值 2,他對企業的價值 3,他對朋友的價值
Ⅸ 如何評價上市公司的價值
研究上市公司,無論是分析其在行業中所處地位、營運狀況及發展趨勢,還是判斷其股票的內在價值和投資收益,或者評價其資產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人們全部採用歷史財會報表的數據,且往往強調這些指標的增長。(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我們在評價上市公司時應當區分企業的「增長」和「發展」概念的不同含義。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可持續發展的量化表現,經常情況下是一個「增長」的概念。但是,企業「發展」是比單純數量「增長」要求更高的概念。 需要防止以犧牲企業 「長遠發展」的代價來換取企業「短期增長」的傾向。發展經濟學認為, 經濟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經濟總量的增長,而且表現為經濟結構,尤其是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錢納里的話說,經濟發展就是經濟結構的成功轉變。
隨著我國總體經濟格局的轉變,企業市場環境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大部分行業的競爭程度空前激烈,幾乎所有企業都面臨市場競爭的考驗。 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立足的根本在於其產品的競爭能力,這就需要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開發新技術,降低成本,調整產品結構,加強管理。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機制轉換不力,有的上市公司,特別是那些有著明確聘用期的總經理,為達到配股資格的衡量標准, 就會出現經營管理上的短期行為,而不去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傻事,他們就會靠擴大債務來支持企業的「增長」。這債務包括帳面上的顯性債務和應支未支、應提未提的隱性債務。企業發展與利潤最大化是矛盾的統一體,利潤既是發展的手段, 又是發展的結果;沒有利潤就談不上發展, 發展也不一定非要犧牲全部利潤不可。然而即使以最大利潤為目標,有時也要在短期內對利潤加以限制,以便將來更多地盈利。這兩年盛行的資本經營, 正是中國企業管理從「實物管理」走向「價值管理」 的一次飛躍。在這個飛躍中,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追求企業的「價值增值」,而不僅僅是凈資產的保值增值。在股票市場上上市公司的市值成為比傳統概念的資產價值更重要的衡量指標。(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在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下, 企業總價值最大化目標會使所有者與經營者追求的財務目標趨於一致,即崇尚真實的利潤,追求企業的整體價值和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