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澳交所上市公司或將陸續公布財報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澳交所上市公司或將陸續公布財報

發布時間: 2021-06-17 13:23:04

㈠ 澳交所上市股票代碼以什麼開頭

3426891夢見股票大跌的心理學建議
對自己有利的事要適時爭取,別只是悶在心裡。你對情人的體貼,讓對方的心暖了起來。大方的為親蜜伴侶花錢的同時,記得要量入為出。若有與人分工的情形,要隨時掌握好彼此的進度!

上市公司第四季財報什麼時候出

年度報告即將陸續發布。

㈢ 新手進入股票市場,選擇科技類股票還是醫葯類股票呢

醫葯股作為傳統價值股,催化劑主要集中在各大財報季

由於估值較貴以及機構調倉爭排名等因素,醫葯板塊曾經和科技股白馬一起經歷了一次20%+的調整。科技白馬早已再創新高,醫葯白馬們卻還在調整。看起來,目前大家是在擔心醫葯股的估值,但實際上只是缺催化劑而已。

科技股的上漲,長期看是行情景氣度來了。短期看主要是因為大佬(天風等)吹票以及科技巨頭不斷推出新產品等所導致。而醫葯股作為傳統價值股,催化劑主要集中在各大財報季。如今,已經有公司陸續發布年報預告,1月份將會有更多公司將會公布成績單。到那個時候,作為「優等生」的醫葯白馬必將大放異彩。所以,現在正是布局良機。

2、醫葯品牌連鎖

醫葯連鎖業態即連鎖醫療服務、連鎖葯店。鑒於商業模式的相似性,將連鎖醫療服務、連鎖葯店定義為醫葯連鎖業態,涵括眼科醫院、口腔醫院、體檢中心和零售葯店四大類。

1)葯店

關注益豐葯房、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等

2)特色專科連鎖醫療服務

關注愛爾眼科、美年健康、通策醫療等。

3) 第三方檢驗服務商

關注金域醫學、迪安診斷。

最後還是要提醒下大家:醫葯和科技股不同,一般很少漲停。所以,逢低買入後,就不要天天盯著了。過段時間回頭看,可能收益還不錯。

㈣ 請問如何在網上找到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表的案例

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表的案例
前 言
美國自二00一年十月以來,陸續爆發安隆(Enron)的財務報表不實報導、世界通訊(Worldcom)的隱瞞虧損、線上時代華納(AOL LIME Warners)的虛報廣告營收及強生制葯(Johnson)被控隱瞞產品過失,甚至連國際知名的奇異公司(G.E.)、美國國際集團(AIG)、思科(Cisco)、摩根大通銀行及國際商業機器(IBM)等也因為可疑的會計操作實務,而讓投資人起了疑心,弊案酬聞,使得股市狂跌,造成美國自30年代經濟大恐慌以來,最大的投資信心危機。
有鑒於此,美國參議員沙班(Paul Sarbane)提出的著名的沙氏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又稱為「企業改革法」),該法案的重要項目包括:強化主管機關之監督、公司治理、會計師獨立性等,並成立公開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尤其在會計師獨立性及內部控制等議題上,明文規定會計師不得同時為同一客戶提供審計及非審計服務,並加強對公司內部稽核之監控。
會計師查核簽證之功能原在賦予會計師站在保護投資大眾的立場,以稽核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資訊。然而一連串的企業丑聞案,使會計師的公信力受到懷疑,從而影響公開發行公司的財務報告、財務報導准則、會計及審計規范與管制的可靠性。
一九九七年底的亞洲金融風暴,凸顯出亞洲企業仍以家族及集團化經營為主,大陸的」老三案」(深圳原野、海南中水、長城機電)導致涉案會計師事務所解散、相關注冊會計師承受嚴厲的行政處罰;「新三案「(瓊民源、紅光實業、東方鍋爐)則是「所破人亡」,而查核銀廣夏、東方電子的注冊會計師更是鋃鐺入獄,遭受懲處 。台灣在二00四年爆發之博達、皇統、宏達科、訊碟、升技等上市公司高層人員挪用公司資金,進行股價護盤及利益輸送等情事,引發了本土性金融風暴,不僅使一般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更使金融體系的資產品質惡化,投資人信心大受打擊,亦使得簽證這些公司的會計師受到輿論及法律上嚴格的譴責 。
為防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如何建立一套公司治理制度以偵測舞弊,便顯得異常重要。公司治理可分為「內部監控「,及「外部治理「兩類,前者企求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監督機制,由股東會與監督機關善盡監督義務,避免公司經營者從事道德危險之行為;後者則希冀由交易相對人、債權人、市場、主管機關、證卷商、會計師、及社會大眾等共同發揮力量來監督公司經營者追求公司利益。世界銀行於一九九九年提出之公司治理架構如圖一所示:
爰此,本文乃藉由分析財務報表虛假之原因及特點,並從兩岸之經營環境與會計師之責任與獨立性規范之觀點,探求如何落實公司治理制度中,有關兩岸會計師查核簽證之一環。

一、上市公司管理舞弊之原因分析

所謂「虛假財務報告」,是指財務報告中所揭示的財務會計資訊存在嚴重不實或者財務報告的揭露存在重大遺漏。不同的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動機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層面:
1. 股價考量
若經營高層本身就是大股東或有業績預算的壓力,為了使該公司有更高的股價,進而使自己本身持股市值增加,便有強烈的誘因趨使他對財務報表動手腳,從營業收入開始,不論是毛利率、營業費用、營業利益、業外收益等都有可用來「窗飾「財務報表。此與投資人及分析師長久以來非常重視公司的營業收入成長、毛利率變化、盈餘成長及每股盈餘等數字上,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2. 募集資金的考量
對於有募集資金壓力的公司而言,如何從市場上募得較佳的資金條件,企業的營運獲利狀況,是關鍵性的因素,此乃經營高層要對財務報表作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為了能夠順利地從資本市場上募集到所需要的資金,條件不佳的企業若欲配股或增發新股,就會操縱損益,發布虛假的財務報表。
3. 經營管理階層之薪酬與公司績效有連帶關系
企業管理階層之薪酬結構自1990年代發生變化,為獎勵管理階層之經營績效所發放之紅利,從過去之現金紅利制轉變成目前多數公司以股票選擇權作為員工之酬勞。根據統計,企業對於股票選擇權之發放比例在過去十年間成長三倍,其相對應之價值更是驚人,1997年全美前2000大企業所發放之股票選擇權市值約為50億美元,至2000年時,其市值已增加為162億美元,其價值短短三年間就超過三倍。兩岸上市公司的高階經營層通常不會願意自己因業績不好而下台,但在經營環境艱困時,作假帳就變成經營層要維持好獲利績效的選擇項目之一。股票選擇權誘使企業管理階層積極創造經營績效以拉抬公司股價,台灣目前常見的方式包括提早認列未實現收入、隱藏負債、使用其他新穎的會計手法等,以提高公司當年度之盈餘。大陸企業目前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上市公司大部分也是由原來的國有企業改制而成,在管理體制上還帶有原來的一些特點,有些經營管理者在上任的當年會希望公司利潤能有大幅上升,從而展現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績效。亦有部分經理人為達到此種預期,便會著手粉飾財務報告。
4. 資產重組或合並過程中的需要
企業的資產重組和合並,往往涉及很多人的利益,為了滿足不同的利益需要,企業通常會藉改制和合並之機製造虛假的財務報告。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為了維護企業在股票市場的形象,藉合並之名迷惑投資者。
隨著兩岸證券市場的發展,國家對市場的監管愈來愈趨嚴峻,上市公司發布虛假財務報告所需承擔的風險也逐漸加大,通常必須有很大的誘因,才會促使上市以司挺而走險。

二、 產生虛假財務報告的原因及理論分析

由於資訊的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擁用較多資訊的一方就能夠利用資訊為自己謀利,審計的產生即為了減少資訊的不對稱。美國證管會向來以其透明的資訊揭露、嚴密的會計法規及有效率的執法機構,建置堪稱最具效率之市場規范架構。並於2000年8月訂定「公平揭露規則」 (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簡稱Regulation FD),禁止企業與證券分析師於非公開場合接觸時傳遞有關企業內部之重大未公開訊息。惟Regulation FD之實施仍無法完全解決資訊不對稱之問題,證券分析師於安隆、世界通訊案中,不但獲知企業內部之重大未公開訊息,甚至隱而未告或發布不當之研究報告以誤導投資人。致使投資人質疑證管會是否確有善盡主管機關監督之責。
產生虛假財務報告的動機,究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益和風險的權衡」決定了企業為什麼做虛假財務報告;二是「資訊不對稱」決定了企業為什麼能夠做虛假財務報告。
自1990年代全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就替顧客提供管理諮詢服務,即為其查帳客戶同時提供審計與非審計服務。由於管理諮詢服務之公費收入遠較查核業務為高,其潛在之市場讓五大會計師事務所除削價競爭外,對於查帳客戶偏好之會計方法,也漸選擇以默認應對。會計師就此之利益衡量,使獨立性漸受侵蝕。
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一旦被查出,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可能造成公司經濟利益和社會形象的損害,日後成為被稽查的重點對象,造假者個人的經濟利益損失和法律責任的追究等。盡管如此,仍有企業為追求從而鋌而走險。加諸目前企業內、外部監管不力等因素,企業出具虛假財務報告被稽核的比率相當低,且對舞弊案之懲處力度不大。

三、 兩岸財務報告造假的主要手法
大陸有學者針對其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案進行研究 ,本研究更加入近期台灣的舞弊造假手法加以比較。從理論上來說,舞弊最終乃須透過財務報告表達出來。表一說明了兩岸上市司財務舞弊案的造假手法。
表中列示的造假手法都是窗飾財務報告的做法。為了滿足不同的目的,會計人員會靈活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得財務報告符合管理階層之期望。茲將財務會計實務中,茲將常使用的財報舞弊方式說明如下:
1. 虛增銷貨收入
此乃上市公司管理舞弊手法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如大陸紅光實業、黎明股份、銀廣夏等,--為了提高凈收益,從而達到配股或分紅等其他目的,管理當局於是透過製造某些虛擬的銷貨業務,從而高估其銷貨收入。
台灣2004年爆發的地雷股中,亦有多家上市公司以先設立人頭或空殼公司,再由地雷公司與這些人頭公司進行進貨及銷貨的交易,如此一來,就可「憑空創造」經營階層所要的漂亮營收數字,以近期降為全額交割股的升技為例,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升技2004年上半年自Top Rise等3家供應商進貨55億元,占總進貨金額之70%,同期間,銷貨至Sunfine等4家公司61億元,占總銷貨金額之71%,其中有高達41億余元無實際通關證明文件,此外,以上所提及7家進貨及銷貨公司都在香港注冊,且住址皆相同,明顯是設立來作虛灌營收的空殼公司。結果,升技2004年前3季的148億營業收入,近15億的稅後凈利及2.41元的每股稅後盈餘,絕大部份是造假作出來的。
2. 虛增應收帳款
虛增應收帳款可同時虛增銷貨收入。由於會計處理上只要有單據證明銷貨,便可認列營業收入及應收帳款,因此,某些公司為了增加營收,會刻意放寬銷貨政策,例如延長客戶付款期限、給予較多的折讓或利用有關出口貨物優惠政策,虛增收入等,使營業收入在短期間不正常地增加,這對公司的損益表有一定的美化作用。 例如,大陸51黎明弊案中,即為了達到虛增收入、利潤的目的,些擬銷貨業務和銷貨對象,不惜虛開銷貨發票,虛增收入。該公司所屬的營銷不能作進項抵扣的普通增值稅發票,虛增主營業務收入2269萬元,而台灣的博達公司亦利用關系企業製造多起虛擬之交易。

表一 兩岸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的造假手法

虛增銷貨收入 虛增應收帳款 存貨價值的任意調整 會計政策利用 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 費用的轉移和調整
大陸紅光實業舞弊案 ★ ★ ★
大陸鄭百文舞弊案 ★ ★ ★
大陸張家界舞弊案 ★
大陸ST黎明舞弊案 ★ ★ ★ ★ ★
大陸大東海舞弊案 ★ ★
大陸銀廣廈舞弊案 ★ ★ ★ ★
大陸麥科特舞弊案 ★
台灣博達舞弊案 ★ ★ ★
台灣升技舞弊案 ★ ★ ★
台灣皇統舞弊案 ★ ★ ★ ★
台灣宏達科舞弊案 ★ ★
台灣太電掏空案舞弊案 ★ ★ ★
台灣中強電子舞弊案 ★ ★

1997年度大陸上市公司61.12%的應收帳款是其關系人交易 (見表二),其中與控股公司發生的應收帳款關系人交易達95.29億元,占總額的39.71%,與同屬控股子公司、集團附屬企業和兄弟公司之間發生的應收帳款金額為75.13億元,占總額的31.31%。值得注意的是,大陸上市公司關系人交易中應收帳款金額盈餘過大,顯示操蹤現象顯著。

關系人 交易筆數 交易金額(億元) 所佔比例(%)
直(間)接控股公司 291 95.29 39.71
從屬控股子公司、集團 145 75.13 31.31
附屬企業、兄弟公司、子公司 98 26.31 10.96
聯營、參股公司 207 17.47 7.28
合資公司 11 25.79 10.74
小 計 752 239.99 100.00

資料來源:蔣義宏、魏剛著,「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
學出版社。

3. 存貨價值的任意調整
在銷貨收入不虛增的情況下,「盈餘管理」的焦點就著中在成本及費用兩個方面。銷貨成本的調整主要集中在存貨成本的調整,而存貨所包括的層面較廣,設計方法又多,乃為財會人員提供了很多虛擬財報的管道。假若,該產品需求不錯,在通路上的貨品銷售不成問題,對該公司將不會有負面影響,但是,若該產品在通路上出現滯銷的情況,不僅公司未來業績將受影響,之前異常增加的應收帳款,也有可能會變成呆帳,若通路商要求退貨,又是另一筆退貨呆帳,二者皆可能影響公司獲利狀況,台灣多年前生產電腦顯示器的中強電子,就是因此而關門大吉。
另外,台灣2004年中股市最大地雷之一的博達案,自1999年開始,即透過國內外人頭公司,以假買賣的方式做帳達141億元,由於當時手機概念股當紅,博達即大肆宣傳其所生產的砷化鎵未來應用在手機上的商機有多大,成長性有多高,為了圓這個謊,博達透過這些人頭公司,以假銷貨單進行堆貨,在進貨方面,則另外找了7家,自設2家原料供應商配合出貨洗錢,虛灌營收手法的手法與升技案如出一轍。
大陸部分則有麥科特公司透過偽造進口設備融資租賃合約,虛列固定資產9074萬港元;採用偽造材料和產品的購銷合約、虛開進出口發票、偽造海關印章等手段,虛增收入30118萬港元,虛構成本20798萬港元,虛構利潤9320萬港元。又如例如黎明進出口公司擅自將其本應在「委託發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外委加工服裝業務,通過與被委託方對開發票的形式,進行銷貨核算,以虛增888萬元之銷貨收入。
4. 會計政策利用
有時上市司也會利用會計變動或會計制度和准則的漏洞來操縱利潤,如改變短期投資處理損益法及會計原則變動等。尤其在新制度剛出爐,具體作法尚未明確規范時,被利用造假的情況最多,如當企業被允許對各種資產提列減損准備時,這類准備就成為調節利潤的主要方法,此外當制度和准則中的某些特殊情況,需要主觀判斷或估計時,也容易被造假者利用,如或有事項的可能性的判斷,企業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作出是否揭露、如何揭露的決定。所以,在造假方法中,重大事項的故意遺漏也被頻繁地使用。
5. 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
上市櫃公司除了可運用關系人或子公司交易虛灌營收外,亦可與這些關系人或子公司從事財務交易,以達到增加公司獲利或圖利他人之目的。例如:台灣早期的資產股利用關系人交易買賣農地或山坡地等圖利他人。近年來台灣的太電掏空案就成為這種財務操作的代表性例子。根據檢方調查,當時太電副總經理及財務長胡洪九,在民國82年到87年間,設立包括「中俊企業」等146家虛擬企業,再以太電為這些公司作擔保,由這些虛擬企業向銀行大筆舉債,得款後將這些款項轉往海外洗錢,再把債務拋給太電,導致太電損失達新台幣200億元,若折回現值,金額高達400億,大陸部分之關系人交易則絕大部分透過應收帳款產生,如上述之第二點所述。
6. 費用的轉移和調整
所謂費用轉移,是指延遲費用與外界第三者(可能是供應商、客戶,也可能是關系人)交易的入帳時間,以增加本期損益。另外,折舊費用的任意調整,資產減損或報廢時機的選擇,也可用來操縱損益。在大陸百文管理舞弊案中,公司上市後三年運用年度截止日前後之收入、費用的操蹤方法,任意沖減成本及費用、費用跨期入帳等手段,以累計虛增利潤約14390萬元。

四、 公司治理對虛假財務報告的防範

虛假財務報告的審計難度很高,需要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運用高度的正直性和責任感,以保證財務報表之品質。為此,國家的監理機構也應制定完善的審計程序規范,建立責任制度,以約束審計人員的行為。同時,應建立配套的激勵機制,提高審計人員待遇,激勵他們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和水準。以下乃本文針對兩岸制度之建議:
1. 建立健全的外部監管體系
安隆案涉及財報舞弊及資產侵佔,擔任其簽證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Anderson Co.,)因管理諮詢之業務考量,無法客觀地從事審計工作,反倒成為經營層舞弊的馬前卒。因此美國通過沙氏法案,對會計師痛下殺手,不再信任其「自律」,改以PCAOB直接監控會計師工作品質、執行會計師之管理懲處,會計師遂落入「他律」之手。因此兩岸應建立健全審計財稅、證券等監管體系,明確劃分各部門在打擊財務報告舞弊的職能范圍,使之形成有效的監管網路。隨著大陸傳統政府審計領域逐漸向民間審計開放,在增加業務渠道的同時,也自然帶來其他政府部門的監管,例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件」規定的「委託會計師對外資金融機構審計的管理辦法」,要求外資金融機構的設立必須聘請中國會計師,由其對外資金融機構財務報表進行法定審計,同時,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對從事此項審計業務的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品質進行調查,並擁有處罰權。台灣目前已設有會計師懲戒委員會、全聯會評鑒委員會(財政部)、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等,但懲戒、或訂定會計准則,多依證期局之要求,被動從事。且證期局人手不足,形成懲戒輕、會計准則訂定慢。或許,證期局應效法PCAOB,名正言順地讓會計師公會繳械,並撥補足額經費,制定財會准則、
審計准則、強力監督會計師之查核品質、速懲怠忽,才可能遠離博達風暴。
2. 內部監管
董事會被認為是解決管理階層潛在自利誘因及不適任問題之適當方法,其特色是設置獨立董事及各種不同功能之委員會。一般認為,獨立董事制度之功能有三:1.提升經營績效;2.汰換不適任之經營者;3.對違法經營或利益沖突交易等道德危險之監督。目前,美國雖僅有密西根州公司法明文規定公司應設獨立董事,但實務上美國多數大型發行公司之董事會,有半數以上之成員階為獨立董事。
因此,兩岸企業有先建立完善的董事會制度,加強公司治理機制的有效性,從而抑制虛假財務報告。如前所述,亞洲企業董事會的成員大多數是企業的經理層,內線交易現象嚴重。如何提高董事會成員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將是兩岸企業董事會制度急需解決的問題。董事會功能的強化有助於強化企業財務報告體系及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杜絕董事會授權的虛假財務報告的發布。
其次,在健全董事會制度的基礎上,有效建立企業內部管理和會計制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目前已為現代企業科學、有效管理、合法營運的重要標志。只有董事會制度的完善,內部審計才能具有其應有的獨立性,從而發揮內部監督職能,以抑制虛假財務報告的發布。
3. 會計師必須就管理當局對內部控制之評估結果出具查核意見
台灣目前系由證交法及其施行細則、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對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之查證暨公開處理程序」、「對上市(櫃)公司重大訊息記者會作業程序」、「公開發行公司網路申報公開資訊應注意事項」等予以規范,公司應依規定須將重大訊息內容或說明輸入證交所指定之網際網路資訊申執系統,以減少投資人資訊不對稱現象。台灣之公開發行公司如有關系企業者,應依規定編制關系企業三書表,此外,兩岸的公開發行公司除應於財務報表揭露海外投資及大陸投資資訊外,以公司對轉投資公司直接或間接具有重大影響力者,再揭露其被投資公司從事資金貸放、背書保證、重大資產、交易關系人交易等資訊。
4. 同業評鑒方面
台灣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設會有業務評鑒委員會,負責評鑒規則之制定及會計師之評鑒,而評鑒委員會之組成,除會計師代表外,尚包括政府機構代表及學者專家,不會有由會計師完全主導之情況。大陸的財政部門是會計和會計師業的主管部門,有責任整頓會計秩序、加強會計監管。而大陸的會計師協會作為會計師行業的自律性組織,未來將更密切與會計師、政府等有關部門的聯系,進而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五、 小結

當前,兩岸的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夠完善,證券市場、審計市場、經理人員都存在許多問題。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國家審計的監管是必要的。所以,針對虛假財報告審計,應充分發揮國家審計的監督運作,利用會計師的獨立性、權威性,以維護會計資訊使用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做為一個優秀的會計師,必須客觀地評估所觀察的情況及搜集的證據,並對於任何潛在的負面指標或跡象,保持專業上應有的注意,以確保財務報表無重大不實的表達。對於值得懷疑的問題或線索,能鍥而不舍深入了解受查單位之經營、財務情況及產業特性,財務報表之審計目標雖為財務報表的允當性,但會計師揭露重大舞弊仍是責無旁貸的。

參考文獻:
1. 黎明案資料來自《摘自「黎明頭上的光環-財政部遼寧專員辦訪談錄」》中國證券報http://www.cs.com.cn/2001-4-25其餘案件資料來源:http://www.csrc.gov.cn(中國證盟會網站)
2. 林炳滄,如何避免審計失敗,翰中印刷有限公司1997年版
3. 飛草,四類上市司業績基本不可信http://www.homeway.com.cn2001.9.26
4. 孫健,上市公司審計風險分析《中國財經報》2001.3.21
5. 裘理瑾,李若山,病痛思痛,對「瓊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財務與會計》1999年第5期
6. 胡壽齡,從「黎明股份事件」看CPA審計,《財務與會計》2001.5.31
7. 中國上市公司十大管理弊分析及偵查研究,biz.163.com/05/04081/17/1GR60JJi00020QDS.html,來源:網易商業論壇。
8. 李若山,周勤業、方軍雄,注冊會計師:經濟警察嗎?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9. 朱應舞,「追蹤沙氏法案最新脈動」,會計研究月刊,第209期,民國92年4月,PP.92-101。
10. 薛富井,「沙氏法案新發展與我國相關規范探討」,會計研究月刊,第215期,民國92年10月,PP.76-90。
11. 「美國企業改革法案對我國上市司管理制度適用性之探討」,台灣證券交易所,民國92年10月。
12. 丁克華,「沙氏法案為我國立法革新帶來的啟示」,內部稽核,民國92年12月。
13. 黃世忠,「會計數字游戲—美國十大財務舞弊案例剖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4. 蔣義宏、魏剛,「中國上市公司會計與財務問題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15. 鄭朝暉,「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偵察研究」,《審計研究》第6期,2001。
16. 「4招密技 破解上市櫃公司作假帳」,理財周刊第227期。
17. 方順逸、黃培琳、蕭惠元,「借鏡沙氏法案進行修法之探討」,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2004年9月。
18. 陳曉佩,「沙氏法案2004最新發展及其借鏡我國相關規范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3卷第三期。
19. George I. Victor & Moshe S. Levitin,」Current SEC & PCAOB Development」, The CPA Journal, Dec. 2004.
20. http://www.sec.gov
21. http://www.cfo.com
22. http://www.pcaobus.org

㈤ 虧損「79億」背後,快手上市後首份財報隱藏著「驚喜」嗎

剛去香港一個月的快手,交出了第一份公司財務報告。「短視頻第一股」的稱號剛剛被擱置,但財報披露的數據卻震驚了市場。「有這么大的損失嗎?」但是警報還沒有落地,大眾已經發現快手的財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2020年快手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快手全年總收入達到588億元,比2019年的391億元增長50.2%。其中,第四季度總收入181億元,較2019年同期119億元增長52.7%,創下全年新高。

讓外界震驚的是快手的損失。2020年第四季度快手公司股東應占虧損193億元,比2019年同期凈虧損180億元高出13億元。快手2020年期間歸屬於股東的損失達到1166億元,比2019年的損失197億元增加493.5%。

快手作為基礎盤的短視頻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從短視頻到短劇,PUGC中長視頻等。,各個細分類別的軌跡已經不堪重負。嗶哩嗶哩和西瓜視頻正向綜合視頻平台進發,短視頻列入布局類,知乎和好看視頻則致力於知識視頻。最近微信視頻號日均用戶達到2.8億,直播、電商等功能陸續開通。憑借微信用戶的優勢,視頻號也開始加強其在內容領域的存在。

快手可能也察覺到了內容市場各個領域的風起雲涌,先擴資完成IPO落地是手段之一,但真正重要的是上市後如何升級平台。Tik Tok不是唯一追逐快手的玩家,迅速上市並不意味著勝利。巨人之戰到底誰能坐上真正的寶座還沒有揭曉。

㈥ 上市車企陸續公布1月銷量;吉利汽車或與沃爾沃業務合並重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的財務報告何時出來

七月中旬至八月底陸續出

㈧ 請問如何查詢澳交所上市企業的股價及企業狀況

東方財富上就有。

㈨ 全薈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澳洲上市了嗎

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5月18日訊 過去幾周COVID-19疫情快速發展,短短月余,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大增,面對翻江倒海式的巨變,世界正在努力適應陌生的新現實。

兩個月前,澳大利亞正嘗試從災難級的森林大火中復甦,受資源類公司業績萎靡拖累,澳洲股市二月財報季整體不及預期,緊接著,俄國與沙特原油價格戰開打,刺激全球市場出現過山車式的走勢……

一波波重量級事件交疊,並且短時間內密集發生,引得市場波動性驟然上升,重重暴擊之下,市場情緒整體偏向低迷。

自然而然,過去一段時間澳洲IPO市場一片沉寂,畢竟高度不確定性時期,拋售浪潮翻滾的當下,要想逆風上市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勇氣。

不過,如此沉悶氣氛之下,還真有幾個「勇士」。

澳華財經在線證券分析團隊發現,2020年3月13至5月13日,澳交所IPO新股共計10隻,除去7隻信託,成功掛牌交易的僅有3家,分別是:

三隻新股分屬於科技、醫療與食品板塊。

AML3D(ASX:AL3)的特點是手握「黑科技」且即將實現商業化,其首募獲得了包括Perennial價值管理公司(持股5.3%)在內的知名機構投資者支持,出現超額認購。

作為一家邁向增長階段的工業科技股,公司主要運用絲材增材製造(wire 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設計製造大型商用金屬部件與結構物,產品應用領域包括軍事、航空與資源行業。

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2019財年運營收入20.4萬澳元,虧損額68.1萬澳元。不過,憑借行業領先的專利3D列印技術「WAM」,公司即將進入商業化階段。

上市不久,AML3D即發布運營更新公告稱,繼今年1向新加坡擁有龐大海事業務的吉寶公司(Keppel,SGX:BN4)交付1400kg重的導纜孔產品後,即將向新加坡新科工程(SGX:S63)進行另一項產品的交付。

應用專利的WAM工藝列印出的導纜孔部件比正常鑄件強度高出1.5倍。(圖片來源:AML3D)

Atomo Diagnostics(ASX:AT1)是首秀表現最佳的一隻股票,掛牌交易當天暴漲95%,比AML3D早上市四天。

一場全球性疫情為Atomo快速開拓市場提供了極為有利時的時機。

公司總部位於悉尼,主要面向全球市場提供全內置的快速診斷測試(RDT)器械,其專利產品使用簡單,覆蓋HIV、COVID-19檢測、病毒/細菌辨別測試等用途。

疫情爆發以來,Atomo的銷售重點轉向COVID-19快速抗體測試。

澳華財經在線《新股跟蹤》欄目先前報道,由Atomo提供測試盒的一款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測試產品順利獲得歐洲CE認證。

應用該產品只需一滴血、15分鍾,就可辨別新冠病毒確診者血液中是否存在抗體。過去數周,來自法國大客戶NG的訂單總量已達到136.9萬只,將大面積用於法國和英國市場。

Atomo的關鍵股東與支持者包括全球健康投資基金、世界衛生組織、比爾蓋茨-美林達基金等。

Atomo用於COVID-19抗體檢測的產品 (圖片來源:Atomo)

United Malt集團(ASX:UMG)是三隻新股中體量最大的一家,它的上市時間踩得很准:澳股大盤探底的第二天,3月24。

這家在至暗時刻走到聚光燈下的個股大有來頭。

3月16日,穀物巨頭Graincorp(ASX:GNC)全球麥芽業務剝離計劃取得了股東與聯邦法庭的批准,United Malt作為單獨實體實現ASX上市。

United Malt是多家公司組成的集團企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子公司Bairds Malt可溯源至1832年。

作為世界第四大獨立商業性麥芽製造企業,United Malt是在美國、加拿大、英國與澳洲有13個工廠,年產麥芽125萬公噸。主要客戶為釀酒行業,尤其側重精釀啤酒與威士忌釀造行業。

據最新披露,截至3月31日的2020前半財年,United Malt營收與凈利分別為6.26億澳元、2850萬澳元。

United Malt以特殊形式上市,未進行首募招股,但為支持下階段發展,在5月14日公司宣布發起總值1.65億澳元的股權融資計劃,每股定價0.38澳元,較上日收盤價貼水11.4%,

發布方案的次日UMG即宣布機構性包銷部分已經完成,成功募集到了1.4億澳元。

盡管所屬行業不同,敢於在高度不確定時期上市的三隻新股多少有一些共同點。

AL3與Atomo握有經過驗證、即將商業化的專利技術,UMG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業務網路,3家公司盈利前景均較為積極,這符合機構投資者回歸基本面、進行長期價值投資的偏好。而有大型機構作為基石股東加持也是三隻新股的共同特點。

從股價表現看,3隻新股的狀態差強人意,不過,對於打新者而言,澳交所IPO新股投資需要一定的耐心。

專門從事「打新」的OnMarket公司選取過去五年上市的澳交所IPO新股進行分析發現,以相同金額買進IPO新股,按上市1天、1個月、3個月與半年出售所持股份,得到的平均回報率為5.73%、4.62%、9.29%與14.8%。

展望前景,市場信心不振的情況下,澳洲IPO市場還將保持冷卻。

目前,澳交所公布的擬上市新股名單上列隊者僅有一家:從事老年護理物聯網解決方案的InteliCare控股有限公司(ASX:ICR),擬上市時間2020年5月29日,新股發行價0.2澳元,首募目標550萬澳元。

2家撤回上市申請,另外1家是個資源類公司Tartana Resources,上市時間待定。

更多新股詳情請關注本網《新股跟蹤》欄目。

(鄭重聲明: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許可權,任何形式轉載請標注出處,違者必究。圖片來自網路)

Tags: IPO新股打新AL3AT1UMG科技股醫療食品澳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