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可以買理財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可以買理財嗎

發布時間: 2021-03-19 02:44:36

『壹』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應該比照委託理財嗎

民間借貸「資金黑洞」危機顯現,上市公司恐怕也難倖免於難。滬深交易所日前就「委託理財」和「委託貸款」事宜向上市公司發放問卷調查表,要求上市公司填報今年以來所進行的委託貸款和委託理財情況。
數家上市公司證券部負責人表示,在此之前兩市交易所並沒有就上述兩項目專門發出過調查通知。「因為在例行的半年報中,上市公司都需要對這兩個項目進行披露。」一位資深董秘稱,這次的情況調查具有「摸底」的意味。
銀行理財產品
成為摸底重點
2011年的秋天,對於國內企業老闆來說,身邊颳起的「銀根秋風」比三九嚴寒更具殺傷力。面對銀行借貸無門,手握著從資本市場上融來的大量現金,上市公司成了「民間借貸」的重要水源之一。
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熱衷於將閑置資金大量投入理財和貸款行為。針對這種愈演愈烈之勢,來自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均證實,兩市交易所在上周向上市公司發出了兩份關於「委託貸款」和「委託理財」的在線調查問卷,分別是《關於填報上市公司委託理財問卷調查表》和《委託貸款問卷調查表的通知》。
其中,關於委託理財的問卷情況說明,要求上市公司填報從今年1月1日到8月底之間進行的所有委託理財事項。並註明,填報委託理財事項應包括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
「委託理財資金用途」分為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金融衍生品、其他投資品種。這比在半年度業績報告和年報中需披露的委託理財情況更為詳實。另外,委託理財「報酬確定方式」分為「固定收益」、「浮動收益」和「其他」類別。一券商業資深人士認為,「從這種分類可見,監管層關注的是上市公司投資理財產品的資金是否安全。」
而在「委託貸款」調查表中,交易所要求需「逐筆填列」。在填寫「期末委託貸款余額」項時,該數據的計算公式需列明「期初委託貸款余額+期間發生的委託貸款金額-期間收回(償還)的委託貸款金額」。
同時需要在線填報的還包括上市公司是否接受過交易所的處罰。
其實在今年8月底,深交所已經向上市公司發布了最新修訂的中小企業板信息披露業務備忘錄第30號,要求上市公司參與各類風險投資時,嚴格做好風險控制並完成信息披露義務。依據該備忘錄,風險投資包括證券投資、房地產投資、礦業權投資、信託產品投資以及深交所認定的其他投資行為,其中,證券投資包括上市公司投資境內外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等有價證券及其衍生品,以及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以股票、利率、匯率及其衍生品種為主要投資標的的理財產品,基本涵蓋了目前上市公司理財的各種途徑。
調查或針對
「曲線信貸」
一分析人士表示,區別於上市公司直接購買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委託理財」就是委託第三方投資機構,進行資本市場的投資。雖然同樣屬於財務性投資,但從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情況來看,由於「委託理財」有第三方機構參與,「因此很多上市公司的委託理財,會投資於具有大額擔保的信託產品。」他說道,這就相當於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有擔保的放貸。
上述董秘說,其實這兩類信息在半年報中是必須披露的,「這次再進行一次情況匯總,個人認為一是為防範已出現的小企業倒閉潮、民間借貸資金鏈斷裂等情況向上市公司傳遞的可能性;還有就是受相關監管部門委託進行的行業摸底,同時健全上市公司的徵信檔案資料庫。」
相比半年報披露要求,這次調查問卷要求上市公司在「委託貸款資金投向」中列明資金投入的行業類型,比如「房地產業」。同時還要寫明委託貸款逾期和展期的情況。
「而目前來看,銀監會已明確要求商業銀行向房地產投放的貸款不得展期。那麼不排除一些房地產公司通過向上市公司進行委託貸款,獲得展期貸款。」一大型商業銀行信貸部人士說道。
值得關注的是,在2001年至2004年,由於大量證券公司以及投資企業的資金鏈斷裂,使得一大批做委託理財受託人的上市公司血本無歸。現在雖然有了第三方存託管業務,但是新的危機隱患也從證券公司受託機構,轉向了其他一些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的受託機構。
比如不少上市公司大金額的委託理財都投資於「單一信託」。因為區別於集合資金信託業務,單一資金信託業務的信息無需公開,具有完全的私密性。在單一資金信託中,委託人一般占據主導地位,一些項目甚至指定投資對象,當然也有完全委託信託公司操作的。
如陝鼓動力(8.98,0.00,0.00%)在8月23日公告以自有資金13億元購買四款單一信託理財計劃。海螺水泥(19.74,0.00,0.00%)也與國元信託設立25億元信託理財計劃,以及與四川信託設立7.5億元信託理財計劃,從「公司為該信託計劃的委託人和受益人」來分析,均是採用單一資金信託模式,均不披露具體的投資項目。
但根據現有規定,除非上市公司主動披露,投資者無法知悉具體投資項目,投資資金基本處於體外循環狀態。而一旦發生重大損失,最後來買單的一定還是股東。
查閱上市公司半年報就可以看到,TCL集團(3.84,-0.08,-2.04%)上半年就有4.3億元的資金,以單一資金信託的方式委託專業信託機構進行低風險的投資理財,但公司沒有進一步披露投資的具體項目。
委託貸款年利率
已高達24.5%
而拿閑置資金進行「委託貸款」、坐收高收益的上市公司更是不在少數。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至少有70家公司發布了近130份通過銀行委託貸款的公告,總金額近170億元,其中35家上市公司提出的貸款利率高居不下,總金額近100億元。
其中,時代出版(17.12,-0.34,-1.95%)8月30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該上市公司在今年8月23日與交通銀行(6.34,0.02,0.32%)安徽省分行簽署委託貸款總協議,將自有資金6000萬元委託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貸款,委託貸款期1年,委託貸款年利率高達24.5%,按季付息;本次委託貸款以土地為抵押物,股權為質押物。
今年8月,香溢融通(10.88,-0.27,-2.42%)子公司通過寧波銀行(15.09,-0.26,-1.69%)貸給浙江長興眾望物貿公司和長興縣振宇物貿公司的貸款利率均為18%,而今年上半年,其給杭州地產公司東方巨龍和南通麥之香的委託貸款年利率更是高達21.6%,為當時銀行貸款利率6.31%的3.42倍。反觀兩年前,香溢融通委託貸款給杭州現代聯合投資公司時,年利率還僅僅為12%。
除此以外,香溢融通、武漢健民(26.59,-0.37,-1.37%)等公司貸款年利率也超過20%。盡管上市公司通過銀行委託貸款有著合法、公開的平台,但香溢融通、粵水電(7.74,-0.03,-0.39%)、萊茵置業(5.97,0.00,0.00%)等公司相繼出現貸款合同到期,而還款出現問題,導致合同延期6個月至1年不等,讓人不得不對上市公司放貸產生擔憂。
2010年4月30日,ST波導通過交通銀行寧波分行奉化支行向青海中金提供委託貸款9000萬元,月利率千分之13,期限自2010年5月5日至2011年5月4日,結果時至5月20日逾期未還。2011年5月23日,香溢融通委託寧波銀行分別貸款給宏業建設集團、台州宏業混凝土、臨海市宏業混凝土5000萬元、3000萬元、3000萬元3筆委託貸款,均未能如期收回,結果均展期6個月。還有很多上市公司財報披露巨額其他應收款均是由於委託貸款所致。
而對於生產企業而言,面對還未見曙光的宏觀環境,很難支撐起20%的高借貸成本。一旦生產企業支撐不住,那些報表上的固定資產、應收賬款、存貨都難以變現。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委託貸款的風險均由委託方承擔,也就是說,貸款企業逾期不還款的風險由委託公司自身承擔,銀行沒有義務返還貸款。
但是,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表示,上市公司進行委託貸款和委託理財要分兩面看。雖然發生了借貸關系,必然有違約風險存在。「但是在宏觀經濟不好的環境下,非要拿現金去投入主業,在宏觀需求低迷的時候再擴張產能,這也是很畸形的做法。」他提出,如果能夠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比如抵押品的評估性資產占貸款比例較高)進行貸款,是上市公司在經濟低迷時期,不失時機地做出的正確選擇。「當市場環境明朗後,用利息收入再進行行業的兼並收購,也不失為真正的好企業。」

『貳』 在上市公司投資理財都可信嗎

時下,滿大街除了銀行外,還有一種公司比較多,那就是融資或者投資擔保公司。尤其是今年,這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好地段還呈現出扎堆效應。這些投資擔保公司到底在做什麼?為何突然冒出這么多?
一問:高收益靠什麼來維系
太原市長治路上的投資公司比較多,有投資管理咨詢公司、擔保公司、投資擔保公司。記者調查發現,業務大同小異,並都和錢有關。吸收投資者的資金叫理財業務,往外放款叫借款業務。
山西匯鉑金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理財業務是:投資一年期限5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4.4%;1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5.6%;2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6.8%;30萬元以上,年收益率為18%。
山西贏庄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14.4%以上,宣傳單上以10萬元為例,盈庄理財3個月3600元,6個月7200元,1年14400元。
山西金財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則是「無論資金大小,年收益率均在16%以上。」
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的投資理財產品更為靈活,1萬元就行,2萬元、3萬元均可。年收益率也是最低14.4%,當然資金投入多了,收益也會相應提高。公司的具體文件上,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每個金額級別和不同投資期限的收益都詳細列出來,供投資者參考……
從收益上看,上述的理財業務收益首先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比起銀行一年期3.25%的利率來說,14.4%確實高,比起銀行理財產品5%的收益也高多了。
這么高的收益靠什麼來維系呢?許多人心有疑惑。
二問:拿投資者的錢做什麼
投資擔保公司的業務有一個特點:按月拿息,到期歸還本金。
如果你拿10萬元做投資擔保公司的理財,第一個月的1000多元收益立即就能給你,最後一個月拿回本金。「在我們這里做投資理財,等於每個月給自己發一筆1000多元的獎金,還等什麼?」客戶經理們都這樣說。
既然是投資理財,投資擔保公司拿上投資者的錢做什麼呢?
幾家投資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投資擔保公司就是為了緩解融資難,把資金聚集起來發放貸款給企業,收取一定的資金使用費。說白了,就是民間借貸。至於具體用途,「哪筆錢做什麼不好說,你只要掙了你的投資理財收益就行。」
建設銀行太原學府街支行行長許彤說,就融資時限等方面來講,上述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就資金的安全性來說,國有大型銀行和上市公司的銀行應該是更可靠。別的不說,單說投資收益率,如果投資擔保公司給個人投資者的年收益率最低是14.4%的話,按慣例,他們給客戶放出去的貸款利息會達到3分。客戶要還投資擔保公司的利息,經營利潤要更高。如此高的用資成本,什麼企業能夠擔負?許彤笑著說,正規經營的銀行利潤率達不到這么高。
在古交開發房地產的劉兆輝表示,使用投資擔保公司資金的基本上都是短期周轉的。比如樓盤快封頂時,短期融資,封頂後就可以預售回款。他們的錢不敢長期使用,成本太高。從事煤炭交易的段女士說,做成一筆買賣,自有資金不足,民間借貸資金短期周轉一下,很方便。因為時間短,資金使用成本總量不多,覺得還能接受。
三問:投資者的錢有保障嗎
投資者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資金是否有保障。這一點,各類投資擔保公司都說絕無問題。
記者調查了解到,投資者和這些公司簽合同,有的是簽三方合同,投資者、擔保公司和用錢的公司三方簽,如果用錢方不能如期還本付息,擔保公司負連帶責任,要給投資者本息;有的是簽雙方合同,投資者只和投資擔保公司簽,不管他們把錢拿去做什麼,到期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
記者還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開在大馬路上的投資擔保公司,注冊資金一般都比較多,5000萬元或者3000萬元。在不太起眼的地方的公司,注冊資金就要少了。還有不少公司在寫字樓裡面,因為公司除了租金外,裝修也花不少錢,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公司,花不起這么多錢。既然門面和裝修都花那麼多錢,公司肯定是要往回賺的,絕對不會做幾筆就收攤。所以,投資者做投資理財,還是要看公司的資金實力,否則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收益。
另外,很多公司都是今年新開的。山西鑫盛達投資擔保有限公司7月16日試營業,別的幾家公司也都是今年的營業執照。營業不滿一年,投資理財的收益到底如何?「公司有嚴格的保密措施,為的是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大多數工作人員會這樣解釋。
據了解,上述公司開業之初半年內做投資理財,資金最有保障。公司需要客戶口口相傳,用好的聲譽帶來更多的客戶。
四問:民間借貸合法合規嗎
有人疑問,這些公司從事的業務,合法合規嗎?
記者調查的那些投資擔保公司都說,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對我們是支持的。有的客戶經理給記者看報紙,上面登著省政府金融扶持地方經濟的措施。有的給記者發簡訊,說可以上網看看國務院金融改革十條中的第三、第九條,就是鼓勵擔保行業發展的利好消息。
滿街的投資擔保公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先說利率。我國對高利貸的認定是法定利率的4倍以上,4倍以下是民間借貸,國家允許民間借貸;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又實行了利率差別化政策。簡單說,就是參考股份制銀行的浮動幅度,4倍正好是14.4%。上述公司不約而同以14.4%為底線,正好在邊界線上,合法。
事實上,各公司都會根據投資者的資金數量、理財時間長短給出更合適的資金使用價格。至於他們給借款方的資金使用價格到不到高利貸的水平,只有雙方知道。從用款企業的角度來說,資金緊張時,高利貸也成,否則資金鏈斷裂,企業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諸多類似公司存在的原因。
再說投資擔保公司投資理財業務的合規性。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博士劉成虎表示,從公司本身的成立來說,都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不是無照經營。事實上,不管是融資性擔保公司還是非融資性擔保公司,國家規定都不得從事吸收存款、集資收款、發放貸款等業務。目前市面上的各種投資擔保公司吸收客戶資金,成了不是銀行的銀行,確實是違規超范圍經營。
有的公司厚厚一沓復印件中,除了工商局的營業執照,就是代碼證、稅務登記證、銀行開戶許可證等,沒有關鍵的銀監局的《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只是很多投資者沒有關注到這一點。
劉成虎說,從古到今都存在民間借貸,既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還給理財客戶帶來了可觀的利益,對各方都有利,是國家扶持的行業。7月5日,國務院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嚴密防範金融風險,防止民間融資、非法集資、國際資本流動等造成的風險擴散。他建議,投資者在做理財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機構。

『叄』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好嗎

可以提高公司資金的流動收益,只是一個預期的非主營的收入增加的希望,投資也有風險,浮動收益的話,也可能導致公司投資的虧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肆』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益的節節攀升,不但吸引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伍』 上市公司能在證券公司開戶做理財嗎

上市公司是可以在

證券公司開戶做理財的。

『陸』 上市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可以買嗎。據說由銀行監管

兄弟聽我說,由銀行監管是扯淡的,銀行就是銀行,不是政府部門,哪來的監管權。這家上市公司說是銀行監管就是明顯的忽悠不明白的人的。如果說是銀監會或金融監管局等部門監管的還差不多。區區一個理財產品會驚動這樣的部門?不會!所以到底這家上市公司的理財產品有沒有被監管畫上大大的一個問號

『柒』 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好嗎

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理財通,使用你的智能手機打開微信,然後點擊下方的我進入到個人微信設置界面,找到錢包選項,找到理財通選項,進入到騰訊理財通界面,然後就可以購買你喜歡的產品了,第二天就開始計算收益了,非常的實用。

『捌』 【請問】上市公司利用可用自有閑置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是利好(即利多)還是利空需要根據上市公司投資的理財產品的市場行情具體而定。分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利好(即利多)時:對多頭有利且能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和因素。 比如降息對房地產板塊就是利多。比如2012年6月7日,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次日地產股板塊集體漲幅超1%。

利好(即利多)對多頭有利,它能刺激股價行市上漲,利多的具體表現如公司利潤增加、股息增加,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利率降低等。

2、利空時:對空頭有利,且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消息。比如2010年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重大利空消息,導致13日滬指跌2.8%,深成指跌2.97%。

利空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8)上市公司可以買理財嗎擴展閱讀:

利空與利多,從來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勢不兩立還不說,有時還真假難辨。市場人士一般把利空分為實質性的利空,例如調高印花稅,就帶有政策調控的意味。而有的只是市場傳聞之類的利空,那就經不起考驗了,晚間有關方面人士一澄清,第二天股指就高開高走。

利多也具同樣的道理,也有實質性和非實質性之分,例如降低印花稅,就帶有政策鼓勵的用意,股指便會一沖上天,但也有傳說中的利多,一旦沒有兌現,不用說,所涉及的個股便跌跌不休。這種真假利空利多「騷擾」股市的例子,舉不勝舉。

多頭當然喜歡多出些利多,而空頭唯恐利空少了;多頭有時會利用利多出貨,也利用利空來吸貨;空頭也會利用利多反手打壓,真是一對股市中的活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