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權結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權結構

發布時間: 2021-06-17 13:02:40

1.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銀行沿革

中國信託信商業銀行前身為中華證券投資(股)公司,成立於1966年,於2002年5月17日起隸屬中信金控。營業項目包括存款、放款、保證、外匯、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信託、信用卡、現金卡、證券、債券、自營期貨、衍生性金融產品、應收帳款承購、保管箱、電子銀行以及公益彩券代理業務等。為擴大營運規模,中信銀行先於2003年12月與萬通商業銀行合並,2004年7月購並高雄縣鳳山信用合作社,再於2007年5月順利標得花蓮區中小企業銀行。此外,為使團隊運作發揮更大效應,中信銀行於97年4月26日正式合並中國信託票券金融(股)公司。2013年12月20日經母公司中信金控股東臨時會審議通過收購日本東京之星銀行(The TokyoStar Bank, Ltd.) 股權,並於2014年6月5日完成100%股權交割,中信銀行正式成為東京之星銀行單一股東。
至2014年底台灣地區分行據點共計147家,103年6月東京之星銀行加入後,海外分子行據點擴增至100處,居台灣金融同業之首;區自動化櫃員機(ATM)達5,184台;另合並存款規模擴充至新台幣1.73兆元,合並總資產規模更高達新台幣2.16兆元,高居台灣所有民營銀行之首。

2.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境外分支機構

九龍分行
香港分行
廣州分行
上海分行
新加坡分行
紐約分行
斯里伯魯德分行
新德里分行
胡志明分行
東京分行 東京之星銀行
中國信託(菲律賓)商業銀行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印尼)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加拿大)
美國中信銀行 北京辦事處(Beijing Rep. Office)
曼谷辦事處(Bangkok Rep. Office)
河內辦事處(Hanoi Rep. Office)
洛杉磯代表人辦事處(Los Angeles Rep. Office)
仰光代表人辦事處
悉尼代表人辦事處

3.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創業機會結構

當前,我國經濟處於「轉方式調結構」關鍵時期,國家正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量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蓬勃興起。同時,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在利率市朝、互聯網金融、金融脫媒等沖擊下也面臨著轉型壓力。商業銀行要落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國家戰略,真正將轉型規劃落到實處,就必須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能力,而投貸聯動是一項重要的有益嘗試。

開展投貸聯動的戰略意義
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參與創業投資的重要形式,它是指商業銀行在創業投資機構VC/PE對創業企業評估、股權投資之後,以債權形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形成股權投資和債券投資之間的聯動融資模式,實現商業銀行、創業投資公司和創業企業之間的共贏。

一開展投貸聯動是解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途徑。目前,銀行貸款作為企業的間接融資方式之一仍是我國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但該融資方式主要在大中型企業間發揮作用。初創期、成長期的中小企業由於固定資產少、缺少可抵押資產、經營發展前景不明,在金融分業經營環境下,商業銀行難以取得與高風險相匹配的高收益,因此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投貸聯動通過商業銀行和通過VC、PE等風險投資機構的結合有效降低了銀行授信風險,擴大了銀行收益,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打開了空間。

二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當前金融業深化改革,特別是利率市朝即將完成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傳統的利差盈利模式難以為繼,因此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制定了轉型發展規劃,而轉型關鍵是風險控制能力和金融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投貸聯動可以為商業銀行進一步拓展業務領域,開創規模巨大的藍海,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儲備大量優質客戶資源,培養大批忠實客戶,鎖定企業發展各階段及上下游一攬子金融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投貸聯動還可以豐富商業銀行收入來源、完善利潤結構,除可以獲得傳統資金結算與沉澱、利差收入外,還可以獲得財務顧問收入、類股權投資超額回報、其他中間業務收入等;同時,開展投貸聯動使商業銀行學習風險投資機構先進的管理經驗,培養科技和金融復合型人才,建立專業行業金融服務團隊,與國際先進銀行接軌,應對金融開放後的全球化激烈競爭。

三投貸聯動是商業銀行落實監管部門中小企業融資「三個不低於」要求,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商業銀行通過開展投貸聯動可以創新企業融資方式,有效地提升專業能力,更好地與企業需求相對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商業銀行債權和風險投資機構股權結合,可以發揮各自優勢,與企業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深入實體經濟各環節,在資金、管理、經營等各方面對企業提供多方位支持。

此外,投貸聯動可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銀行間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限促進民間資本轉化為投資,緩解流動性過剩壓力;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培育優質上市公司,夯實資本市躇礎;更好地促進風險投資機構在我國的發展,壯大我國VC/PE市常

我國投貸聯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創業投資的現狀。近年來,隨著金融和資本市場領域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求新的發展加速劑,同時越來越多的游資希望獲得更寬敞的投資渠道,「風險投資」漸成新寵。同時,在互聯網金融、利率市朝沖擊下,商業銀行以息差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嚴重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各大銀行紛紛涉足風險投資,開始了轉型之路。但由於現階段我國銀行從事股權投資業務主要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限制,除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國內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可通過其子公司國開金融或國開證券開展直接投資業務外,其他商業銀行無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不能像國外銀行一樣在其境內直接進行股權投資。

目前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主要通過與風投企業合作,以「貸款%2B股權投資」聯動的模式曲線進入股權投資基金領域。例如,興業、浦發、招商等銀行紛紛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貸款+PE」的業務模式,為中小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也紛紛通過其境外子公司曲線涉足股權投資基金領域,其中建設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建銀國際、工商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工銀國際、農業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農銀國際、中國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中銀國際、交通銀行通過境外子公司交銀國際。

由於前述監管政策的限制、金融市場的不完善以及商業銀行自身等原因的影響,與國外相比,我國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還比較單一,主要來自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資和一些金融機構,作為大量信貸資金的擁有者,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的涉足還非常少,能通過業務創新,將業務發展壯大的更是少數。從整體上看,我國商業銀行參與股權投資基金領域的廣度和深度都還比較低,參與方式相對單一,自主創新還很不夠,商業銀行對風險投資的支持力度不夠,也難以獲得風險投資帶來的大量利潤。

二 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投貸聯動」曾被視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利器,然而「投貸聯動」的進展卻不像預想的那樣順利,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特點。科技型中小企業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的經營、發展、收益都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時刻面臨著各種風險,除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傳統風險,還存在逆向選擇、管理風險、道德風險等非傳統風險,風險種類多,風險程度高,這種高風險與商業銀行的安全性要求背道而馳。風險投資機構由於回報率高,10個項目中只要1個成功就可以獲得巨大成功。商業銀行提供貸款後,承擔了高風險,但放款時可以確定的收益只有貸款利率,一般是基準利率上浮10%-20%。雖然可以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簽訂協議通過附加期權條件在未來分享部分股權溢價收益,但是一則收益回報仍要比風險投資機構低很多,二則按照當前風險投資期限一般在5-7年看,收益回報期限過長,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大,這使得商業銀行參加投貸聯動的積極性相對不高。

其次,在國家政策層面還有諸多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明確禁止商業銀行對企業的直接股權投資。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給同一家企業提供資金,兩者承擔著相同的企業經營風險,但風險投資機構對這筆投資的預期回報是數倍甚至更高,不同的收益回報預期卻承擔相似的壞賬風險。如前所述風險投資期限一般在5-7年,但目前監管部門在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方面尚沒有配套措施,這也使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時面臨後顧之憂。同時,當前國家對商業銀行收費監管要求越來越嚴格,在與風險投資機構分享部分股權溢價收益方面也面臨定價方面的困境。由於缺少法定依據,商業銀行承擔一定的政策風險如罰款。

再次,傳統的信貸理念一時難以完全扭轉。由於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多數局限在具有風投背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但這些企業多為輕資產公司,缺乏足夠不動產作抵押,而且當前尚未實現盈利,而銀行投貸聯動業務,實質是以企業的未來現金流作為抵押。現實是很多商業銀行授信審批部門還是以企業過去3年是否盈利、貸款抵押物是否充足作為貸款依據,等於還是以企業過去的現金流作為依據。傳統的信貸理念,尤其是授信審批模式對貸款考核標準的「堅持」,也是制約投貸聯動業務快速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

最後,缺乏暢通的合作平台。開展投貸聯動,商業銀行需要整合內外部資金、客戶、服務、人才等多方資源,構建開放式合作平台。目前我國在風投機構和商業銀行之間還有一些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開放式合作平台遠未形成。如基本的信息共享機制,工作人員業務交流機制等等,將這些相應機制建立起來並具體落實到銀行和風投機構的日常合作中,將極大地推動投貸聯動模式在中國的發展。

投貸聯動的主要操作模式及矽谷銀行案例
(一)投貸聯動的主要操作模式。總結國內外銀行業實踐,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模式。1.商業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模式。目前,國內銀行較為普遍採用此種模式。一方面,商業銀行憑借自身廣泛的客戶資源,為風險投資機構篩選推薦優質企業,並為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包括財務顧問和託管在內的綜合服務;另一方面,商業銀行通過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在風險投資機構對企業已進行評估和投資基礎上,以「股權+債權」模式對企業投資,形成股權投資和銀行信貸聯動。此模式下,商業銀行依託風險投資機構的專業知識和投資能力,能有效控制風險,提高客戶服務能力,獲得新的業務機會。根據與風險投資機構合作的程度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一是投貸聯盟。有的銀行叫作投貸通、投融通等,實際上是「股權投資+貸款」的聯動模式,即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風險偏好、信貸管理理念及行業投向、取向等因素,篩選並與主要股權投資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跟蹤和適度介入合作范圍內機構推薦的企業,建立與股權投資機構信息共享、風險共擔機制,對於股權投資機構已投資進入的企業,給予一定比例的貸款及相關金融產品的支持,並同時鎖定被投資企業包括顧問服務、未來配套業務及資金結算等全面業務,實現股權與債權的結合。該操作模式類似於美國矽谷銀行投貸結合早期產品的雛形和早期階段。
二是選擇權貸款,即銀行在上述投貸聯動基礎上,為分享股權投資背景下債權介入帶來的超額回報,而與股權投資機構建立的一種更為深入的創新型合作模式。選擇權貸款具體為「貸款+選擇權」,是指銀行在對企業提供傳統的授信產品基礎上,同時與銀行合作的股權投資機構建立一定的選擇權,即在貸款協議簽訂時,約定可以把貸款作價轉換為對應比例的股權期權,在客戶實現IPO或者股權轉讓、被並購等實現股權增值或溢價後,由投資機構拋售所持的該部分股權,而實現收益由初始約定比例與銀行共享和分成。
該種操作模式規避了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直接股權投資限制,並在實現貸款利息收入的同時,可以享受股權投資的超額溢價收益,與其貸款資金進入階段所形成的高風險程度形成合理配比。從本質上看,商業銀行的該種獲利邏輯實現了與投資機構相同。但受限於風險管理制度、業務發展理念的不同以及專業人才的匱乏,目前開展此類業務品種的國內商業銀行數量和成功案例較少,尚處於初期和摸索階段。
2.商業銀行集團內部投貸聯動模式。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商業銀行在境外設立下屬直接投資機構,再由該下屬投資機構在國內設立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在集團內部實現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投貸聯動。具體來說,商業銀行向本行集團境外子公司在國內設立的等股權投資機構推薦優質客戶開展股權投資,根據客戶不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產品支持,提升本行綜合化金融服務水平。
在大資管時代,商業銀行還可通過投資銀行業務部門聯動信託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發行非上市公司股權收益權類或股權投資類理財產品,向高凈值客戶募集資金入股目標企業,獲得股權收益。
這種模式能充分發揮集團優勢,縮短決策鏈條,降低溝通成本。但是這種模式需要藉助境外子公司或者資管機構,並非是最直接的投資方式。而且,這種集團模式更適用於規模較大的銀行,對於中小銀行而言,並不都具備綜合化經營條件,適用性受到限制。
3.商業銀行設立股權投資公司模式。該模式嚴格來說也是集團內部投貸聯動的一種,但與上述模式相比,是更為直接的投貸聯動。美國的矽谷銀行通過其集團旗下資本投資公司直接對高科技中小企業進行投貸聯動。我國的國家開發銀行目前也可以通過其旗下的兩家拿到人民幣股權投資牌照的子公司直接進行股權+債權的投貸聯動業務。但由於前述我國商業銀行法的限制,國內其他商業銀行尚不能開展此類業務。但鑒於國務院在《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試點投貸聯動業務。同時,銀監會正在推動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機制的研究,此種方式可作為商業銀行探索投貸聯動的一個思路。
此模式下,商業銀行可在集團內部對投貸聯動的風險控制、收益分享、資源共享等進行更緊密的機制安排,在考核激勵上也更加靈活與市場化。但集團內部需建立風險隔離機制,防止因股權投資公司經營不善將風險擴散到集團層面。
4.向風險投資機構發放貸款。此模式下,由商業銀行直接向風險投資機構發放專項用於目標客戶的貸款,合同約定貸款只能用於目標客戶的流動資金需求或固定資產需求,不得進行股權投資。商業銀行通過對風險投資機構發放貸款間接實現了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支持。
(二)矽谷銀行案例。從國際上看,有很多探索投貸聯動業務的實踐經驗值得我國商業銀行學習和借鑒,其中矽谷銀行就是重要的樣本之一。
成立於1983年的矽谷銀行,注冊資本只有500萬美元,在最初運作的十年間名不見經傳,二十世紀90年代初獨辟蹊徑開創了投貸聯動模式,由傳統銀行成功轉型為為科技創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榜樣。據統計,美國所有的創業企業中有75%被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過,而這些被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過的企業中過半數是矽谷銀行的客戶。自1993年以來,矽谷銀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高達17.5%,遠高於美國銀行業12.5%的回報率,並且貸款損失率不到1%。
矽谷銀行之所以能夠蛻變為世界著名的科技銀行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一是准確的服務定位。矽谷銀行將客戶目標鎖定在了三類中小企業上,分別是處於初創期和擴張期的中小企業;必須是創業投資支持的中小企業,並與創業投資公司合作;特定行業的中小企業。
二是進行了業務模式的創新。矽谷銀行率先打破了債權與股權投資的邊界,開創了投貸聯動業務的先河,在提高收益的同時降低了風險;同時,矽谷銀行還模糊了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的界限,即矽谷銀行不經過創投公司,直接為科技企業投入資金;以及矽谷銀行不接觸科技公司,將資金投入創投公司,由創投公司回報給銀行。
三是對風險控制方式進行了創新。在風險隔離操作中,矽谷銀行將創業投資與一般業務分割開來,其成立了兩家專門公司管理創業投資基金,進一步保證了風險的隔離。同時,為了分散風險,矽谷銀行對項目進行了投資組合,主要包括四種組合方式:不同行業的項目投資組合;不同階段的項目投資組合;不同風險程度的項目投資組合以及不同地域空間的項目投資組合。

商業銀行投貸聯動制度體系及業務流程構想
商業銀行開展投貸聯動需制定一套制度體系,保證業務規范運作。主要包括建立與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機制、組建專業化運作團隊、建立專門的授信申報與審批流程、建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體系等。
(一)建立與風險投資機構的合作機制。一是建立風險投資機構的准入審查機制。根據資金實力、經營業績、公司治理機構、實際控制人及管理層從業經驗等維度制定準入標准,對符合準入標準的經風險控制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納入合作名單,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名單應定期重檢,對不再符合準入標準的客戶不再開展新增業務,存量業務應加強貸後管理、增加風險控制措施,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性。
二是建立貸前調查合作機制。商業銀行在貸款投放前應要求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客戶盡職調查報告並承擔盡職責任。商業銀行要對風險投資機構調查的過程和方法進行必要的復核,在合作初期階段及重要客戶可派員共同參加風險投資機構的客戶調查,並盡可能要求風險投資機構對貸款提供連帶保證責任。
三是建立投後管理合作機制。商業銀行應根據貸款規模大小及對本行的重要性程度選擇部分客戶,與風險投資機構一同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但不佔有董事或股東席位,不對一般經營事項發表意見。對因為人員不足等原因無法參與經營管理的,應要求風險投資機構定期提供企業的投後管理報告,並安排專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審查分析,判斷信貸資金風險狀況並提出相應的管理建議。
(二)組建專業化運作團隊。商業銀行要挑選熟悉小企業管理、創投業務的行業專家組成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牽頭組織並專門具體運作。客戶及市場的拓展由基層營業機構負責,也可在重點城市專門設置一些專業化支行,作為投貸一體化試點專業營銷部門;客戶准入、授信審批和貸後管理分別由投資銀行業務、授信審批部、風險管理部負責,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設置專崗負責。
(三)建立專門的授信申報與審批流程。一是制定目標客戶選擇標准與准入流程。商業銀行應將客戶范圍限定在國家政策鼓勵的創新型企業,重點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客戶准入由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負責。
二是制定申報與審批流程。一般業務流程為:基層行根據客戶選擇標准篩選目標客戶,報送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經中心初審合格後,對符合標準的向客戶推介投貸聯動方案,並優先向本行集團內子公司推薦,聯合制定貸款+股權服務方案;子公司無意向或暫不能辦理的,向外部風險投資機構推薦制定貸款+股權服務方案。
三是風險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應各自履行內部審批流程,雙方主要申報材料共享。商業銀行內部申報審批全部通過業務生產系統,通過「打標簽」方式進行標識,以便於單獨考核。
(四)建立專門的風險控制體系。商業銀行要建立專門的業務台賬,考核單戶、單機構以及各經營分支機構業務開展情況,建立一整套完備的風險與收益評價系統。
一是對單戶、單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的風險與收益評價。應可以計算出通過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每個授信客戶或每個股權投資機構為本行帶來的總體收益、付出的總經營成本並可以計算出經濟資本佔用等具體考核數值,為業務決策和經營考核提供依據。
二是本行該類產品體系授信風險總體評價。包括各行業投向、授信品種分類匯總、風險暴露總量以及與經濟資本配比、佔用情況等等,以便於銀行把握總體風險和發展方向。
三是建立貸後管理體制辦法。明確投貸聯動業務發展中心、風險投資機構(或子公司)及項目經辦機構各方具體業務職責,切實做好投後、貸後管理工作,確保投貸聯動業務健康發展。

4.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大事年表

1966年成立,名稱為中華證券投資公司。
1971年改組,改名為中國信託投資公司。
1992年改制,改名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2003年12月,與萬通銀行合並。
2004年7月,購並鳳山信用合作社。
2012年4月12日,在上海浦東設立上海分行,標志著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正式進入大陸市場。
2015年5月26日,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將認購台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3.8%股權;同時該行下屬境外子公司將向中信金控之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出售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有限公司100%股權。
2015年8月6日,廣州分行正式掛牌成立,是該行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家分行。
2016年3月21日,悉尼辦事處開幕,是該行在大洋洲第一個分支據點。

5.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的銀行資料

台灣第一大信用卡發卡銀行。
台灣島內分行據點共 147 家。
自動提款機5,184台。
存款規模: 1.73兆新台幣。
總資產超過2.16兆新台幣。

6. 有人了解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嗎

中山國際銀行是國際性銀行,某政府單位是第一大股東。中華聯合銀行是全國性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兩家銀行都已得到國家批復,很快將掛牌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