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間債券市場都有哪些業務
簡單的說,一級市場有債券的發行招投標,二級市場的主要結算業務包括現券交易、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遠期交易、債券(雙邊)借貸等。
此外,包括央行貨幣調控的公開市場操作、財政部的國庫現金存款業務等。
具體可以瀏覽中央結算公司的網站:www.chinabond.com.cn
祝新年快樂!
2. 債券的承銷和分銷在業務中的角色和流程中有什麼區別
1、債券承銷是指投資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按照客戶的要求將債券銷售到機構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投資者手中,實現客戶籌措資金的目的的行為或過程。債券分銷是指債券承銷商在債券分銷期內,將其所承購債券轉讓給其他市場成員的業務。
2、投資銀行獲得債券承銷業務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與發行人直接接觸,了解並研究其要求和設想之後,向發行人提交關於債券發行方案的建議書。如果債券發行人認為投資銀行的建議可以接受,便與投資銀行簽訂債券發行合同,由該投資銀行作為主承銷商立即著手組建承銷。
3、債券承銷與股票承銷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成員並不一定單純是投資銀行或全能制銀行中的投資銀行部門構成,這是因為許多限制商業銀行參與投資銀行業務的國家,對商業銀行參與債券尤其是國債的承銷和分銷的限制比較寬松。組建承銷商確定成員的責任後,便進入了債券的發行階段。嚴格來說,債券的發行與股票的發行並沒有太多的差別。
4、代銷是指發行人委託承銷商向社會銷售債券,承銷商按照規定的發行條件在約定的期限內盡力推銷,到了銷售截止日期,債券如果沒有按照原定發行數額全部銷售出去,則其未銷售部分退還給發行人,承銷商從發行人那裡收取委託手續費,但不承擔任何發行風險。採用代銷方式,發行者仍有發行失敗的風險;而中介機構雖然承擔的風險小,但其收人也相對較小。因此,這種方式在各國都較少採用。
3. 什麼是債券分銷
債券分銷是在財政部、國開行或進出口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時,企事業客戶向銀行提出認購申請,並簽訂分銷協議。客戶在一級市場買入債券後,持有一段時間後在二級市場上賣出,或持有到期獲取利息收入。
在發行過程中,承銷人的分銷總額以其承銷總額為限,如發生超賣,中央結算公司將不予辦理過戶,並書面報中國人民銀行和發行人。
(3)辦理首筆債券分銷業務擴展閱讀:
適用范圍:
在中國境內具有法人資格的商業銀行及其授權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經批准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分行。主要機構類型有國有商業銀行、 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外資銀行、證券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等。
參考資料:華夏銀行官網 債券分銷
4. 債券的承銷和分銷在業務的角色和流程中有什麼區別
這個問題很有質量,
債券分銷是指債券承銷商在債券分銷期內,將其所承購債券轉讓給其他市場成員的業務。在財政部、國開行或進出口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券時,企事業客戶向銀行提出認購申請,並簽訂分銷協議。客戶在一級市場買入債券後,持有一段時間後在二級市場上賣出,或持有到期獲取利息收入。辦理程序:每個銀行都不太一樣,但大體程序差不多1、每期債券投標前,客戶根據我行發送的發債信息及投資預測分析並結合自身需要,確定是否分銷債券;2、客戶有投資需求時在招標日前將分銷的額度、可接受的利率等要素通過「代理系統
」編制「債券分銷意向書」,發送或通過書面方式傳真給我行;3、債券發行日,如果客戶中標,我行與客戶簽定債券分銷合同;若客戶落標或仍有投資需要,我行如有分銷額度,可與客戶簽定債券分銷合同;。4、分銷繳款日,客戶根據債券分銷合同將債券分銷款項劃入我行指定的銀行帳戶,我行在繳款次日將債券過戶給客戶,客戶可以通過電話直接查詢債券是否到帳。
案例2000年6月21日財政部發行第6期記帳式國債,期限5年,年利率3%,按年付息,發行手續費2.2‰,兌付手續費0.5‰,如果客戶分銷1000萬元,假設其獲得發行手續費1.1萬元(手續費比例由銀行與客戶具體協商),第一年客戶獲得利息及發行手續費收入31.1萬元,第二、第三、第四年客戶每年分別獲得利息收入30萬元,第五年客戶獲得利息及兌付手續費收入30.5萬元。五年客戶共獲得收益151.6萬元,與同期金融機構存款相比,五年共增加收益48.1萬元(以單利計算)。
債券回購——抵
5. 債券承銷時,是否一定要找一家分銷商,分銷費率一般是多少
找分銷商就是做做樣子,看起來承銷能力很強大,其實還是主承銷商在銷售
6. 債卷分銷是什麼意思
一般企業發債的一般都量大,所以設立主承銷商和若干輔承銷商,也叫承銷團,承銷團一般由各個券商,銀行構成,承銷團負責協助主承銷商辦理各種發行手續,向公眾出售債券。協助出售債券的過程就是債券分銷。
7. 工商銀行發展史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工商銀行)在中國擁有領先的市場地位,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價值。
2005年是中國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4月21日,國家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革,注資150億美元,隨後中國工商銀行順利完成了財務重組和國際審計。2005年10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480億元,全部資本劃為等額股份,股份總數為2,480億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各持1,240億股。
經過財務重組、發行長期次級債券、資產組合優化等工作,中國工商銀行資本實力顯著增強,資本充足水平大幅提升。2005年末資本凈額3,118.44億元,加權風險資產凈額31,522.06億元,核心資本充足率8.11%,資本充足率9.89%。資產質量顯著提高。
2006年1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與高盛集團、安聯集團、美國運通公司3家境外戰略投資者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獲得投資37.82億美元; 2006年6月19日,工商銀行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社保基金會將以購買工行新發行股份方式投資180.28億元人民幣。工商銀行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業已形成。
一、實力強勁
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各項業務經營態勢良好,財務實力大幅增強,資產質量顯著提高。截至當年末,中國工商銀行通過18,764家境內機構、106家境外分支機構和遍布全球的1,165家代理行,以領先的信息科技和電子網路,向大約250萬法人客戶和1.5億多個人客戶提供包括公司銀行、個人銀行、資金營運、電子銀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本外幣全方位金融服務。
2005年末,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總額人民幣64,541億元,各項貸款人民幣32,896億元,各項存款人民幣56,605億元,實現營業凈收入1,505.51億元,實現凈利息收入1,378.58億元,當年實現凈利潤337億元。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達到0.59%和13.3%。成本收入比40.71%,達到國際銀行業先進水平。
2005年,工商銀行大力發展中間業務與資金業務,實現非利息收入126.93億元,增加17.19億元。其中手續費凈收入105.46億元,主要得益於電子銀行、投資銀行、銀行卡、資產託管等業務40%以上的大幅增長。
2005年末工商銀行信貸資產在總資產中佔比49.7%,首次低於50%,出現了根本性變化。信貸投放保持適度增長,各項貸款余額32,895.53億元。非信貸資產32,482.45億元,在總資產的比重增至50.3%。債券投資主要投向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和國債。負債總額61,966.25億元,其中各項存款余額56,604.62億元。
隨著信貸風險管理和控制的加強,新增貸款保持較高質量。加之2005年財務重組剝離不良貸款6,350.02億元,不良貸款大幅下降,不良貸款余額1,544.17億元,不良貸款率降至4.69%。
中國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為世界金融界所矚目。從1999年開始,中國工商銀行年年入選《財富》世界500強,多次被《歐洲貨幣》、《銀行家》、《環球金融》、《亞洲貨幣》和《金融亞洲》評選為"中國最佳銀行"、"中國最佳本地銀行"、"中國最佳內地商業銀行",並連續被國內媒體評為"中國最受尊敬企業"。2005年標准普爾評級公司連續兩次提升工商銀行的信用評級,2006年7月,穆迪評級公司將工商銀行的綜合財務實力評級的前景展望由穩定調升為正面。
二、業務多元
1. 公司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運營著中國最大的公司銀行業務,支持了眾多基本建設、基礎產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以及中小企業的發展。2005年中國工商銀行積極構築統一營銷平台和分層次營銷體系,繼續重點加強石油石化、電力、電信、公路、鐵路、民航和港口等重點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領域營銷;適度和有區別地增加城市基礎設施、高新開發區建設、房地產業等行業貸款投放;有選擇地加大對現代製造業、現代物流業、環保產業和新型服務業、文化產業、醫療衛生等新興行業的信貸投放,積極拓展跨國公司、中小企業信貸市場,行業結構和客戶結構持續優化。在鞏固和發揮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大力拓展現金管理、投資銀行、資產託管和各類理財等高成長性、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新興中間業務,發展銀團貸款、財務顧問、結構化融資、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等高端業務,產品結構和收益結構日趨合理。
2005年末,對公存款余額25,438億元,對公貸款余額27,622億元,主要集中在中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新增搭橋貸款、備用貸款和內保外貸等業務。境內銀團貸款余額723億元。
工商銀行與國內外12家保險公司簽訂全面合作協議,與140多家證券、期貨公司簽訂各類合作協議,與國內45家銀行機構正式建立代理行關系,支付結算代理業務和代理清算業務規模繼續擴大;「銀關通」、「銀財通」、「網上銀財通」和「銀稅通」系統不斷完善。
2005年工商銀行繼續鞏固人民幣結算第一大行的地位。人民幣結算量185萬億元。推出 「財智賬戶」 品牌,整合服務提升品牌價值。年末現金管理客戶數累計達17,663戶。
全年實現投資銀行業務收入20.18億元,首批獲得短期融資券主承銷商資格,成功發行了3隻融資券。工商銀行擔當財務顧問的張裕集團股權轉讓項目被全國工商聯並購公會、全球並購研究中心及中國並購交易網評為「2005年中國十大並購事件」。
2005年末託管資產2,132億元,實現託管業務收入2.63億元。證券投資基金託管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保險資產託管、企業年金託管、QFII等其他託管業務持續推進,首家開辦證券化託管。在國內託管銀行中率先通過SAS70國際內控審計認證,分別榮獲《全球託管人》雜志和《財資》雜志評選的2005年度「中國最佳託管銀行」稱號。
全年累計發放委託貸款430億元;代理國家開發銀行監管貸款、資金結算321億元,代理中國進出口銀行出口賣方信貸業務及結算業務137億元。
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以下簡稱「金交所」)128家會員單位中85家的資金清算,清算金額542億元,位居金交所資金清算總量第一;擁有黃金代客客戶130戶,代客黃金交易量29噸,代客鉑金交易量3.2噸。
首批取得企業年金基金賬戶管理人和託管人資格,是國有商業銀行中惟一獲得兩項業務資格的機構。截至2005年末,管理個人賬戶29.6萬戶,託管年金基金43億元。
中國工商銀行與瑞士信貸、中國遠洋集團合資建立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邁出了多元化經營的新步伐。
2. 個人業務
工商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居國內首位,構築了以個人結算、銀行卡業務、個人理財類產品為主的個人中間業務體系,並擁有最大的理財客戶規模和銀行卡客戶群。2005年,工商銀行在居民儲蓄、個人貸款、個人中間業務、銀行卡等眾多零售金融服務領域繼續保持主導地位,客戶結構得到持續優化,網點綜合競爭能力和多渠道綜合應用水平顯著提升。連續第三年獲得了《亞洲銀行家》雜志「中國最佳國有零售銀行」稱號。
2005年末,儲蓄存款余額31,166億元,個人貸款余額5,274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593億元,個人貸款余額繼續保持同業第一位。
2005年實現個人手續費凈收入59.93億元,占手續費凈收入總額的56.8%。個人結算、銀行卡業務、個人理財類產品銷售構成個人中間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面向高端個人銀行客戶,推出簡訊賬單、理財課堂、銀行管家服務等新功能與新服務,年末「理財金賬戶」客戶總數達到188萬戶,增長51.6%。主要代理業務領域繼續保持行業領先,代理銷售憑證式國債市場佔比31.2%,為最大分銷商,代理銷售開放式基金707億元,代理銷售保險產品保費總計322億元。
年末,銀行卡總發卡量14,522萬張,銀行卡總消費額2,410億元。實現銀行卡業務收入23.46億元。發展基於晶元的EMV多功能信用卡,信用卡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3. 資金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在資本市場表現活躍,積極參與銀行間市場資金運作、票據市場資金運作、債券市場資金運作和外幣資金營運。
2005年,工商銀行首批取得企業短期融資券主承銷商資格,辦理了市場首筆債券遠期交易,推出「工行債市通」法人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了首期350億元次級債券。
全年通過銀行間市場回購、拆借等方式融出資金16,131億元,融入資金1,400億元;央行票據交易量6,619億元,全年現券買賣交易量1,886億元。
2005年票據融資交易量首次突破萬億元,達10,076億元,票據貼現余額3,928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的11.9%。實現票據貼現利息收入90.45億元。
全年實現債券投資利息收入440.84億元,債券投資交易價差收益4.29億元。
4. 電子銀行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自助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網上銀行個人客戶、企業客戶、電話銀行個人客戶均居同業首位。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子金融服務商,2005年實現電子銀行交易額46.8萬億元,業務筆數佔全行總量的26%,業務收入4.21億元,增長79.1%。中國工商銀行四分之一強的業務是通過非櫃台渠道辦理的。
中國工商銀行是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服務提供商。2005年推出網上銀行專業版銀企互聯、通用繳費等多項新產品和 「工行財e通」與「U盾」證書等品牌,實現了網上銀行本異地賬戶的統一管理。全年網上銀行交易額42.2萬億元,個人客戶數和企業客戶數分別達到1486萬戶和32萬戶。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年交易額達到116億元,較上年增長1倍,連續第三年贏得美國《環球金融》雜志評選的「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和國內網上銀行調查、評選的多項大獎。
電話銀行率先在國內推出全國電話銀行異地漫遊以及香港與內地的互動漫遊服務,建立了南、北兩大電話銀行託管系統,全行一體化電話銀行范圍擴展到26家。
截至2005年末,工商銀行擁有ATM機18,270台,自助銀行1,473個。全年共有1.41億筆交易通過自助銀行網路完成,交易總額達1,340億元。
5. 國際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不斷推進跨國經營,加快建立本外幣、境內外業務均衡協調發展的經營格局,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提供信貸和融資服務。
截至2005年末,外幣總資產612億美元,境外分行及機構實現稅前利潤總額1.8億美元。年末,各項外幣存款余額291億美元。各項外幣貸款凈額291億美元。組建國際結算單證中心。全年辦理國際結算業務2,928億美元。
2005年代客外匯資金交易量為1,432億美元,其中結售匯業務量1,052億美元,代客外匯買賣業務量304億美元,代客理財與風險管理業務76億美元。首批獲得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資格。
截止2005年末,工商銀行與114個國家和地區的1,165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在全球各主要金融中心設有106家分支機構和控股銀行。
境外控股機構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工銀亞洲」)年末總資產1,154億港元;實現稅前利潤12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為0.91港元;全年平均普通股股本回報率為11%、平均資產回報率為0.9%;資本充足率為15.7%,不良貸款率為0.9 %。2005年 10月,工銀亞洲宣布與華比銀行的整合已全部完成。
三、科技先進
數據集中工程、全功能銀行系統和數據倉庫三大科技項目,是工商銀行搭建國際先進水平金融信息技術平台的基礎。2002年10月完成的數據集中工程,是我國金融系統數據集中的開創性工程。工程完成後,全行所有經營數據集中於北京、上海兩個數據中心,使業務處理效率與穩定性有了可靠保障。
2005年,工商銀行以強化客戶服務和經營管理信息化為核心,實施數據集中、數據中心整合等一系列工程,推廣和優化全功能銀行系統,成為國內首家完成全行數據和信息處理集約化,擁有統一、標准、規范的核心業務應用平台的大型商業銀行。
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引領金融服務產品不斷創新。成功開發投產法人和個人客戶信貸管理系統,成為國內首傢具有自動信貸控制體系的銀行。自主研發了個人理財、國際結算、外匯匯款等優勢產品,不斷完善現金管理、銀行卡等高端業務系統。不斷優化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各類自助服務渠道。工商銀行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33項,USBKEY數字證書等9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
四、管理規范
1、公司治理
中國工商銀行實行統一法人授權經營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總行是全行的經營管理中心、資金調度中心和領導指揮中心,擁有全行的法人財產權,對全行經營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負責。全行實行"下管一級、監控兩級"的管理模式,在授權和授信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了現代商業銀行的風險、資金、信貸、內控和人力資源等管理體制。
2005年通過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依據「三會分設、三權分立、有效制約、協調發展」的原則,設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聘任了高級管理層。不斷強化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獨立運作、密切配合、相互制衡、有效監督的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企業的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
2、風險管理
中國工商銀行具有國內領先的風險控制能力。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實行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在內, 貫穿風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處置、補償全過程的全面風險管理。2005年風險控制的重要舉措包括:
信用風險管理。明確法人客戶積極進入類、適度進入類和限制進入類行業;建立貸款大戶風險監控體系和長效機制,建立重點關注客戶名單和風險應急機制;促進信貸業務區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施有別於大客戶的小企業信貸政策;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客戶融資風險總量控制。針對個人客戶信用風險,開發個人信貸管理系統(PCM2003系統),實現由電子系統記錄流程中各崗位的操作與管理行為。建立消費信貸審批中心,制定個人客戶統一授信制度和管理辦法。
流動性風險管理。引入國際通用的流動性風險計量模型,設計適合本行實際的風險計量方法和標准。
市場風險管理。建立了貸款定價模型和利率核心指標,起草了利率風險管理暫行辦法;上收了雜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許可權;成立了外匯資金業務中台;年底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
操作風險與內部控制。2005年成立操作風險管理委員會,初步建立操作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建立操作風險管理報告制度。制定《中國工商銀行內部控制規定》,編制《中國工商銀行內控體系建設五年規劃》;重新設計、優化公司和個人信貸等業務的運作流程;建成反洗錢電子監控系統並投入運用。
五、基本信息及業務范圍
中國工商銀行注冊地址是中國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55號,法定代表人: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
負債業務:人民幣儲蓄;外幣儲蓄;儲蓄旅行支票;外匯借款;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入;發行金融債券等;
資產業務:短期、中期和長期人民幣和外匯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外匯轉貸款;住房開發貸款;具有專門用途的貸款;消費性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委託貸款和特定貸款;票據貼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認購業務;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出;項目貸款評估和信用等級評定等;
中間業務:人民幣現金結算、轉賬結算;國際結算;代理業務(代收代付;代理企業債券、股票、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行、清算、兌付、託管;黃金現貨買賣、交易清算、實物交割、租賃黃金、黃金項目融資;黃金清算交易;企業年金業務;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代理保管有價證券、有價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或其它金融機構業務等);人民幣及外匯銀行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資信調查;資產評估;金融信息咨詢;行業信息網服務;開立人民幣存款證明);外匯中間業務(進口開證;進口代收;匯出匯款;來證通知;議付;托收;匯入匯款;結匯;售匯;旅行支票;代客外匯買賣;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外匯存款證明;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為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項目開立周轉金賬戶);融資類和履約類擔保業務;商人銀行業務(融資顧問和銀團貸款安排;企業財務顧問;企業海外上市);個人理財服務;投資基金管理、託管和銷售;其他受託和委託資產管理;企業資信評級及其它中間業務等。
8. CD債債券分銷為什麼不走DVP交收的
DVP是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的一種結算方式,稱為「券款對付」。
「券款對付」,即DVP(Delivery Versus
Payment)結算,是指債券交易達成後,在雙方指定的結算日,債券和資金同步進行相對交收並互為交割條件的一種結算方式。此前,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結算方式包括見券付款、見款付券、純券過戶等,均不能實現資金和債券的同步交割,使交易雙方處於不平等地位,且容易造成匯劃速度慢、資金清算不及時等問題。而「券款對付」方式大大改進了這一缺陷,使資金交易效率得以顯著提高。
現券買賣、買斷式及質押式回購等債券交易的結算都可採用「DVP」結算方式。在海外市場,高效率、低風險的「DVP」結算方式早已成為防範結算風險和避免結算糾紛的國際通行做法
BP是指基點用於金融方面,債券和票據利率改變數的度量單位。一個基點等於1個百分點的1%,即0.01%,因此,100個基點等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