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證券市場周刊》是不是叫我們炒股的呀我想買一本來研究研究一下啊。
通過紙質媒體的平均銷量推斷,這么Low的小讀本,全年能賣出去千基數的量就不錯了,怎麼夠活呢?叫你炒股他有什麼好處?
就是收上市公司廣告費的同時,再收點韭菜智商稅而已
2. 證券市場紅周刊屬於什麼企業
資料來自企查查:200萬的法人獨資公司
經營范圍彷彿就沒寫從事證券業務,是否違規 ,希望廣大受騙股民及時到證監會舉報
工商信息
查看工商官網快照
法定代表人
劉霄
他關聯20家企業 >
注冊資本 200萬元人民幣
實繳資本 200萬元人民幣
經營狀態 開業 成立日期 1997-10-21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91110105633724797X 納稅人識別號 91110105633724797X
注冊號 110105004722096 組織機構代碼 63372479-7
企業類型 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所屬行業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核准日期 2017-11-06 登記機關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陽分局
所屬地區 北京市 英文名 ZhengQuan ShiChang Hongzhoukan
曾用名 - 參保人數 1
人員規模 100-499人 營業期限 1997-10-21 至 無固定期限
企業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朝外大街22號泛利大廈10層A區 查看地圖 附近企業
經營范圍 出版物批發、零售;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信息咨詢(除中介服務);承辦展覽、展銷,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培訓;購銷文化體育用品、機械電子設備、電訊器材、電子計算機及外圍設備;提供勞務服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3. 證券市場紅周刊怎麼樣啊
挺好的雜志社,存在的時間也很長了,他們新出的電子雜志也很不錯,應該很好賣!
4. 證券市場紅周刊與證券市場周刊的關系及區別
是一個公司發的兩本刊 一個主要是宏觀的 一個是證券股票為主
5. 證券市場周刊與證券市場紅周刊一樣嗎 是同一家媒體的不同名字,還是只兩家媒體啊
不一樣。是同一家媒體的不同刊物。
兩家均隸屬於財訊傳媒集團( SEEC Media Group Ltd. )。財訊傳媒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最具全球視野和國際影響力的主流媒體運營商,是香港上市公司(聯交所股票代碼: HK0205 )。集團多年來成功經營平面及互動媒體,旗下擁有《新旅行》、《財經》、《證券市場周刊》、《新地產》、《成功營銷》、《美好家園》、《中國汽車畫報》、《證券市場紅周刊》、《體育畫報》、《電腦時空》、《秀》、《他生活》、《信息方略》、《視覺》、《動感駕馭》、《timeout消費導刊》北京、上海中英文版等二十餘種刊物,以及財經網、支點網等網路媒體。
6. 有沒有人用過或知道證券市場紅周刊現在對紅周刊的評價怎麼樣
聽說過證券市場周刊,還不錯。
7. 去證券市場紅周刊 工作 怎麼樣
看看自己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如果這個崗位適合你並得心應手,你不妨試試看去嘗試嘗試,或許這份工作非常適合你並成為你喜歡的職業,祝你好運!
8. 誰了解證券市場紅周刊,怎麼樣
我看過,本人認為還可以。因為裡面的內容有對政策的了解,有對企業前景的觀望,有對經濟發展的看法,還有很多散戶寫的文章。你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開闊你的眼界,增加你的知識面。不過你要學會分析,取長補短,學為中用。他推薦的股票不一定都好,但可以參考。主意還是自己拿。
9. 跟《證券市場紅周刊》合作可靠嗎
證券市場紅周刊》創刊於1992年3月,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主辦,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惟一刊物,是中國證券界權威的刊物;其發行量曾為每周100萬份,居全國周刊類之首(國家統計局1999年、2000年全國媒體調查結果)在同類證券周刊中擁有超過60%的市場佔有率。 ★ 《證券市場紅周刊》在中國資本市場擁有最大的話語權,無論是股改、IPO和投資者關系維護方面都不乏經典案例。受眾群體包括基金、券商、銀行、保險、QFII、財務公司、股份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機構投資者以及職業投資人,具有其他同類媒體不可比擬的媒介優勢,影響到證券市場中的新股上市、上市公司市場表現等諸多方面。 《證券市場紅周刊》秉承「實用高於一切」的理念,奉行「影響機構投資者,服務職業投資人」路線。 每期頭條文章和各欄目深入報道性文章,多次引發傳媒界思考,深受投資人好評。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網站爭相轉載。
10. 證券市場周刊和證券市場紅周刊區別和優劣,側重點和價值是什麼,哪個更好沒看過的就甭亂說了
早期剛有資本市場刊類雜志的只有名為《證券市場周刊》一本刊,主要內容是緊貼二級市場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內在的價值,同時因為具備信息披露資質,那很多上市企業都會刊登企業的新聞和解讀宣傳稿和新聞稿.此刊發揮了資本市場監測和監督職能,2007年《證券市場周刊》一刊分為兩刊,紅刊繼承服務,藍刊繼承頭銜,在內容上兩刊有區別,藍周刊注重宏觀經濟解析、政策解讀,後來就專注於上市公司的新聞直到現在紅藍兩個有服務上的重疊,但是寫作方面,服務內容方面兩刊還是有很多區別,例如水晶球的活動是藍周刊辦的,那上市路演宣傳片紅刊在業內做的相對比較專業,所以從IPO企業那可以了解到幾乎很多科創版企業的視頻宣傳片都是紅周刊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