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货币互换上的问题
按当时的汇率1英镑=1.5000美元,A和B 借的款都是一样的,但是要知道汇率是不断变动的,在5年的时间里,汇率有可能从1英镑=1.5000美元,变成到1英镑=1.6000美元,这样一算A手里的英镑相对美元来说就是值钱了,B手里的美元就算是贬值了;或者有可能变成1英镑=1.4000美元,A手里的英镑贬值了,B的美元升值了。所以,他们都是以不同的投资方式 为自己手里的钱来保值的,当然当时他们谁也不会预估到未来的情况。不知道楼主明白了没有。
『贰』 什么是货币互换机制
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
1 货币互换概述
2 货币互换优点
3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4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5 货币互换功能
6 货币互换的定价
7 货币互换实例
货币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满足双方意愿
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互换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大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这里介绍3种。
(1)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
(2)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长期期汇预约(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使用货币互换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现存的现金流量。互换交易的宗旨是转换风险,因此首要的是准确界定已存在的风险。
第二步是匹配现有头寸。只有明了现有头寸地位,才可能进行第二步来匹配现有头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保值创造与现有头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风险,这就是互换交易中所发生的。现有头寸被另一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头寸相抵消。因而通过配对或保值消除了现有风险。
互换交易的第三步是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过互换交易转换风险,在互换的前两步中先抵消后创造就可以达到目的。与现有头寸配对并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是互换交易本身,识别现有头寸不属于互换交易,而是保值过程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货币互换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货币互换功能
(1)套利。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所需级别、收益率的资产,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的资金。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主要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进行搭配。
(3)对货币暴露保值。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经济活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开始以多种货币计价,货币互换可用来使与这些货币相关的汇率风险最小化,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保值,锁定收益或成本。
(4)规避外币管制。现有许多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使从这些国家汇回或向这些国家公司内部贷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互比互换可解决此问题。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货币互换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从世界银行换得优惠利率的美元
『叁』 利率互换与外汇互换的异同有哪些
利率互换指交易双方同意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一定名义本金额,相互支付两个不同... 1、客户与银行签订《代客外汇理财业务总协议》; 2、客户向银行提出需求,银行...
外汇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相互交换不同币种但期限相同、金额相等的货币及利息的业务外汇互换交易主要包括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这些互换内容也是外汇交易有别于掉期交易的标志,因为后者是套期保值性质的外汇买卖交易,双面性的掉期交易中并为包括利率互换。
1.货币互换交易
货币互换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向对方提供一定金额某种国家货币的本金,并在互换交易期限内相互逐期支付利息,在期满日再将原货币交换给对方的一种交易方式。
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胶、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实业投资、贸易等经营项目的公司,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
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形式,是指外汇现货和外7[远期同时发生的互换交易。这里需要理解的一个问题是:外汇的现货买入和远期售出,实际相同于本币的现货售出和远期买入。借入一定时期一定金额的外汇,那么在期满日就需要发生一次本币和外汇的互换交易。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借入1年期1000万英镑,在1年后该公司需要用美元兑换1000万英镑及1年期的利息金额,偿还给对方。在1年的借款期内,美元与英镑的汇率可能会发生变化,该美国公司可以采用外汇远期交易方式来规避其外汇风险,不过远期交易的金额需等于借入金额加利息金额的总和。因此,货币互换与远期交易的结合形式,一般的情况是某家公司或有关机构借入(或购买)一定期限一定金额的外国货币,并同时做该外国货币相同金额的一笔远期交易,以规避期满日时本币短期位置的外汇风险。
以近期互换市场的发展看,互换交易的运行有这样几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1.互换市场参加者的构成由直接用户(End-user)向金融中介(Intermediaries)转移。互换市场主要由两部分参加者构成。一部分是直接用户,另一部分是金融中介。两者运用互换市场的目的不同。直接用户运用互换市场的主要目的是:
获得低成本的筹资;
获得高收益的资产;
对利率、汇率风险进行保值;
进行短期资产负债管理;
进行投机。
直接用户包括银行、公司、金融和保险机构、国际组织代理机构和政府部门等。金融中介或银行间运用互换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手续费收入,或从交易机会中获利。它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些银行和证券公司。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来说,互换交易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脱离资产负债表的收入来源。从互换市场实际构成中可以看到,直接用户参与交易的金额要大于金融中介参加交易的金额。1988年底,利率互换总的未偿名义本金额10.102亿美元中,直接用户互换金额是6.689亿美元,国际互换商协会成员银行间的互换金额是3.413亿美元。进入90年代,随着公司收购兼并浪潮的减退,运用互换市场的杠杆性交易以及与兼并有关的互换交易不断减少,直接用户对互换的需求增长幅度减少。相比之下,金融中介对互换的运用增加较多。1990年底时,在总的利率互换未偿名义本金额中,直接用户和金融中介所占比重分别为61%和39%。到1991年上半年,银行间新安排互换额已达3.354亿美元,占新安排的总利率互换名义本金额的44%。
2.互换交易者对伙伴风险(Counterparty-risk)方面的考虑更加敏感。互换市场有双重特征。一方面,互换市场具有批发市场特征。交易双方遵循预先确定的规则,由屏幕进行交易,大约有1/3的利率互换和1/4的通货互换都进行着较为标准化的交易;另一方面,互换交易由场外交易方式进行,具有零售市场或随意性特征,每笔交易需要分别安排。这虽然对交易双方来说更具有灵活性,但往往因这种个别安排或直接用户的套头动机使互换市场有较大的不透明性,加之各国当局对这种场外交易的法律规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潜在的风险很高。1991年1月,英国上议院通过一项法令,规定政府当局,包括地方当局官员参与互换交易以及与之有关的交易是非法的。这项法令使许多参与互换交易的银行蒙受损失。
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银行业陷入普通的危机,银行破产案以及信用等级下降情况甚多,这给互换交易参加者带来潜在的伙伴风险。市场对伙伴风险增大的反应是,新安排的利率互换期限普退缩短,较长期的互换要有那些具有更高信用级别的机构来安排。为减低互换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和支付风险,国际互换商协会也在“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修订本中,对会员在交易存在期内的信用风险加以控制。标准协议运用一系列条款,如陈述、约定事项、违约事项和终止事项、非法事件、信誉改变事件和银行资本改变等,规定交易双方有关信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为减少交易对手支付方面的风险,标准协议在“总协议”中规定轧差支付的支付方式,即交易双方在交易支付日将所有同种货币的互换交易收入与支出相互轧抵,由支付金额较大的一方支付轧抵后的差额。“利率和通货互换协议”是互换交易中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法律文件,运用这一协议的市场参与者,通过上述风险管理条款能减低互换交易中财务及信用风险。但从市场总体看,由于场外交易工具本身都缺乏统一的协议会计制度和财务公开系统,即使交易者们更为关注对手的财务状况,谨慎行事,也难以有效地避免交易过程中由伙伴风险带来的损失。
3.在利率和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美元标值的和有美元一方参加的互换占总互换额的比重明显降低。1988年底,以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为7282亿美元,占同年总利率互换末偿本金额的72%,其他通货计值的利率互换仅占总利率互换的28%。1989年,美元计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利率互换的66%,而包括日元、英镑和马克等在内的其他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已占总利率互换额的34%。到1990年底,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只占总利率互换的55%,其他货币计值的利率互换额比重已达45%。这其中,以瑞士法郎、英镑和加拿大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增长最快。
1991年底,美元标值和其他非美元通货标值的利率互换额占总未偿利率互换频的比重已分别达49%和51%,美元标值的利率互换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已发生了逆转,这其中,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意大利里拉标值的利率互换增加员为明显。在通货互换的货币构成中也反映了同样的特点。有美元一方参加的通货互换虽然仍是通货互换的主要业务,但在非美元通货间安排的互换额增长较快。互换市场中美元作用的降低与市场结构变化有关。近年来,互换业务的直接用户逐步由美国市场向欧洲的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以及亚洲的非金融公司转移。新的直接用户多以非美元互换作交易。同时,非美元货币的较高利率水平以及币值较强的易变性,也促进了非美元互换业务的扩大。
『肆』 本币的本币汇率
本币汇率,是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的价格,在中国大陆,本币汇率就是人民币汇率,如果是美国,本币汇率就是美元价格。外汇汇率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指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可以理解为价格两字,在不同的标价法下的意义不同,直接标价法下(即以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标价方法,中国就是这种表示法)外汇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
本币互换协议
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标志着人民币结算由此前仅限于边贸领域开始向一般国际贸易拓展。专家认为,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是顺应市场需求的自然结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助于稳定贸易需求,同时能够促进系列本币互换协议做实。
2008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此次上海市和广东省4城市成为首批落实试点城市。央行有关方面负责人日前指出,实现人民币贸易结算,是市场对人民币结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顺应形势的自然结果。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汇率都经历了剧烈波动,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对贸易融资产生了较大冲击。汇率的剧烈波动和贸易融资的萎缩,都对贸易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在美元和欧元汇率剧烈波动中,我国企业和贸易伙伴国企业普遍希望使用币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从而规避使用美元和欧元结算的汇率风险。因此,推行人民币结算能够使进出口企业实现双赢,有利于稳定贸易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为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人民币结算也为互换协议搭建了一个做通贸易的平台,促进货币互换做实。
央行表示,与有关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系列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同时,还体现了对货币互换的创新,即支持互换资金用于贸易融资。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的进口商品。
在当前全球经贸增长乏力、外汇市场波动加剧、贸易融资萎缩的情况下,总金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系列互换协议的签署,为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资金来源。人民币参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的推行,使得互换货币可以从中央银行进入商业银行,进而进入企业,这为有关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通过互换协议获得的对方货币提供了一个回流渠道,有助于促进货币互换做实。
人民币结算试点的落实,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协调进行。除了人民银行牵头策划,还需要海关、税务等部门就人民币报关、出口退税等配套政策共同推进。监管层需要对贸易进行真实性审核,确保人民币结算建立在真实贸易基础之上。银行方面,需要提供好跨境贸易的结算服务,企业需要根据实际贸易情况进行计价和结算的币种选择。同时,贸易伙伴国家政府是否有意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也是影响人民币结算推进的一个因素。
『伍』 如何理解现在国际上的“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概述
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在互换交易中占主要地位。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满足双方意愿
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互换交易形式除上述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两大形式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式,这里介绍3种。
(1)平行贷款(parallel loan)。
(2)背对背贷款(back-to-back loan)。
(3)中长期期汇预约(medium and long-term foreign exchange contract)
货币互换的交易机制
使用货币互换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识别现存的现金流量。互换交易的宗旨是转换风险,因此首要的是准确界定已存在的风险。
第二步是匹配现有头寸。只有明了现有头寸地位,才可能进行第二步来匹配现有头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则,即保值创造与现有头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风险,这就是互换交易中所发生的。现有头寸被另一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头寸相抵消。因而通过配对或保值消除了现有风险。
互换交易的第三步是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过互换交易转换风险,在互换的前两步中先抵消后创造就可以达到目的。与现有头寸配对并创造所需的现金流量是互换交易本身,识别现有头寸不属于互换交易,而是保值过程的一部分。
货币互换交易价格的报价
货币互换报价的一般做法是:在期初本金交换时,通常使用即期汇率,而在期末交换本金时,则使用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计算出两种货币的利差,用升水或贴水表示,与即期汇率相加减,得出远期汇率。目前流行的另一种货币互换报价方式是:本金互换采用即期汇率,而不采用远期汇率。货币互换的利息交换则参考交叉货币利率互换报价。
货币互换功能
(1)套利。通过货币互换得到直接投资不能得到的所需级别、收益率的资产,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资的成本较低的资金。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主要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币种进行搭配。
(3)对货币暴露保值。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许多经济活动开始向全世界扩展。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开始以多种货币计价,货币互换可用来使与这些货币相关的汇率风险最小化,对现存资产或负债的汇率风险保值,锁定收益或成本。
(4)规避外币管制。现有许多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使从这些国家汇回或向这些国家公司内部贷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互比互换可解决此问题。
货币互换的定价
与利率互换不同,货币互换交换本金,货币互换可以看成是不同币种债券的组合,然后再加上一个外汇市场交易。
货币互换实例
第一份互换合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那以后,互换市场有了飞速发展。这次著名的互换交易发生在世界银行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间,它由所罗门兄弟公司于1981年8月安排成交。
1981 年,由于美元对瑞士法郎(SF)、联邦德国马克(DM)急剧升值,货币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汇兑差额,所罗门兄弟公司利用外汇市场中的汇差以及世界银行与 IBM公司的不同需求,通过协商达成互换协议。这是一项在固定利率条件下进行的货币互换,而且在交易开始时没有本金的交换。
世界银行将它的 2.9亿美元金额的固定利率债务与IBM公司已有的瑞士法郎和德国马克的债务互换。互换双方的主要目的是,世界银行希望筹集固定利率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低利率资金,但世界银行无法通过直接发行债券来筹集,而世界银行具有AAA级的信誉,能够从市场上筹措到最优惠的美元借款利率,世界银行希望通过筹集美元资金换取IBM公司的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债务;IBM公司需要筹集一笔美元资金,由于数额较大,集中于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不妥,于是采用多种货币筹资的方法,他们运用本身的优势筹集了德国马克和瑞士法郎,然后通过互换,与世界银行环的优惠利率的美元。
『陆』 货币互换在期末交换本金时的利率是起初还是期末的,市场还是约定的或者远期的汇率
货币互换,实际隐含着本金和利息的一起交换。
货币互换,一般偶是起初交换一次本金,期末时再次交换本金和相应的利息。
因此,货币互换期初交换时采用的是市场即期汇率,期末交换时采用的汇率是期末两个币种获得本息的比值,就是同期限的远期汇率。
『柒』 汇率,外币汇换差额
汇兑损益的概念你好像还没有搞清楚。
用当日汇率入账:
购汇:汇兑损益=(中间价-卖出价)*购汇额
结汇:汇兑损益=(中间价-买入价)*购汇额
〉0 为收益, <0位损失。
(银行给你做的业务用的是买入与卖出价,而你入账的中间价,这就是产生汇兑损失的原因。
而选择当月月初的汇率,道理是一样的,主要还是比较入帐汇率与银行买入/卖出价。
『捌』 谁能简洁回答什么是货币互换 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谢谢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同时也进行不同利息额的货币调换。简单来说,利率互换是相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而货币互换则是不同货币债务间的调换。货币互换双方互换的是货币,它们之间各自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改变。初次互换的汇率以协定的即期汇率计算。
货币互换的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货币互换的条件与利率互换一样,包括存在品质加码差异与相反的筹资意愿,此外,还包括对汇率风险的防范。
货币互换优点
①可降低筹资成本
②满足双方意愿
③避免汇率风险,这是因为互换通过远期合同,使汇率固定下来。这个互换的缺点与利率互换一样,也存在违约或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如果是这样,另一方必然因利率、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
这里须注意的是,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可以分别进行,同时也可结合同时进行。但操作原理与上述单个互换一样。
『玖』 中国与俄罗斯货币互换约定的汇率是多少
今天是一人民币 8.7卢布,去银行的话应该会低一点。8.5.8.6这样子
『拾』 各个国家的货币兑换差额是怎样产生的
人均比,说得简单点就是人均占有量
打个比方,美国现有100元,但人数只有5人,而我国同样也有100元,但可能有10人还多,那么我们的人均占有量就比他们低很多,所以也就出现了差额,比如现在的英国,他们国家现在总人口才6000多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移民),还没有咱们的一个省人口多,你想想他们的人均占有量得有多高,这就是问什么他们的英镑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