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如果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就极有可能被投机资本冲击
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维持在固定的水平上,当汇率上涨超过上限时,政府会投放本币从而使本币供应增加价格下降,相反当汇率下跌,政府干预的手段就是动用外汇储备购入本币,使本币的需求增加从而价格上涨。我们所说的忽然政府支撑不住了主要是指汇率下降时的情况,因为汇率上涨时,政府是提供本币,对他们来说,本币的数量是无限的,根本不用担心,如果没了还可以打开印钞机,但是下跌动用的可是外汇储备,你应该学过外汇储备管理吧,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是有一个适度的规模的,所以如果本币持续贬值总会出现政府也无能为力,只能放任本币的下跌,此时对于国内经济一定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都纷纷想把自己手中的现金变成物品,银行出现挤兑,看看津巴布韦的那个通胀,还有索罗斯攻击泰铢这个案例更能够说明固定汇率制下忽然政府支撑不住了,改为浮动汇率制,会照成恐慌。实行浮动汇率汇率制的国家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市场机制健全,不会造成投机资本的攻击。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国外发生通货膨胀时,通过一价定律及国际收支盈余所带来的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将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尽管不存在通过一价定律及国际收支盈余造成国内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压力,但由于各国政府不再受国际收支的“纪律约束”,政府就有可能利用膨胀政策发展国内经济,让汇率去承担国际收支失衡的后果,这将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各国物价水平的上涨存在刚性与棘轮效应,结果将导致世界通货膨胀率的加速。
从理论上来说,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是经济因素,比如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其经济规模、其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其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程度,以及国内通货膨胀率高低。如果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高、经济规模小、或者进出口集中于某些产品或某几个国家,一般倾向于采取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相反,而采取浮动汇率制度较为合适。
B. 我国是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吗08年金融危机我国调整汇率了吗
我国自2005年起实行有管理的有浮动区间的浮动汇率制度,08年危机期间收窄了浮动区间
C. 固定汇率所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
固定汇率的弊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D. 固定汇率制的缺陷有哪些
固定汇率的缺点
在固定汇率条件下,要维持汇率不变,必须处理好内外平衡问题: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便能够使汇率维持不变和控制总需求以便接近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的状态。实行真正的固定汇率制度需要各国付出很大的调整代价。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不能及时地通过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自动达到平衡,而往往引起该国大量黄金外汇外流,国际储备大大下降。此外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会在国际间传导通货膨胀。因为价格一律是商品交换的普遍规律,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该国货币对内贬值而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不能及时调整汇率,必然因国内物价上涨引起其他国家向该国大量出口,导致出口国出现贸易顺差,这样出口国货币供给量因外汇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国一方面商品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与固定汇率制度密切相关。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法定平价及汇率波动的上下限都是确定的,因此汇率并不能总是正确反映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通过干预来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必然使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脱节,影响到币值对内和对外的同时均衡。
⑴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⑵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⑶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E. 谁能告诉我最近二十年发生的全球或者某个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
1.1990年开始的日本金融危机;1990年—1991年美国经济危机;1992年的英国金融危机,即英镑阻击战;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最终席卷整个亚洲(最初是发生在泰国,而后席卷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东南亚);1997年的俄罗斯经济危机;1999年巴西经济危机;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2.近20年来爆发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要属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3.举例:(1)1997年六月以来,由于泰国出口持续疲软,泰国于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美元就下降了17%,而泰铢随后成为了欧美投资家的炒作对象,逼迫泰铢不断贬值,而后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纷纷受到冲击;随后导致台湾放弃守新台币汇率,随后香港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韩元兑美元一落千丈,跌倒1008:1,由于日本在韩国有很多金融类的公司,直接导致大批日本公司破产;1998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使得美欧等国的强烈反对,IMF同时撤回对印尼的援助,是印尼国内发生大暴乱(1998年印尼屠华事件的根本原因),印尼盾大幅贬值;1998年8月,金融危机刚刚要平息,国际投资家又开始对香港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使得香港恒生指数大幅下跌,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使得国际银行家惨败;而同时国际银行家又向俄罗斯发动新一轮的攻击,俄罗斯央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由于在香港和俄罗斯国际银行家的惨败,基本上使得这次金融危机结束;
(2).布什总统上任之前,美国经济达到顶峰,由于布什政府不断的发动战争,使得美国财政赤字日益明显。到2007年,美国民众、房地产公司以及几大投行之间产生了互不信任的关系,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而后部分投资银行因欠债太多,而在外资金又收不回来,导致银行破产;银行的破产使得房地产公司直接受到牵连,紧接着其他银行以及银行的一些债权人等纷纷受到波及,以及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与美国金融关系密切从而受到波及,金融危机终于在2008年全面爆发;而后全球股市大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最新的货币政策来改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这一波金融海啸来的太迅猛,使得很多国家猝不及防,在第一波金融危机后,冰岛宣布国家破产,而后欧美各国不断出现大罢工的现象;随着冰岛的破产,使欧元区债务危机失去严重,在第二波金融危机过后,希腊接近破产边缘,国内罢工不断,给世界金融危机再次蒙上阴影;而第三波金融危机正悄悄的来临,再次使得爱尔兰、西班牙与葡萄牙和希腊出现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F. 货币危机只发生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吗如果不是,还会发生在哪些情况为什么。
狭义的货币危机,只有固定汇率制才会发生。
广义的货币危机,浮动汇率制下,汇率也可能在一时间内,波动非常大。只是是完全放弃了当局的货币了。
G. 固定汇率的弊端
固定汇率的弊端:不能灵活反映外汇供求关系,使汇率的市场性丧失或削弱;汇率市场性的丧失或削弱又使其不能反过来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自动调节功能大大降低,因而只能由政府调节。但政府确定汇率的弊端十分明显:一是受到主观影响,如果政府调控能力不强还会出现重大失误;二是受到客观因素的牵制,汇率的确定和变动涉及到各方面利益,政府不得不充分考虑;三是受不同政策目标的牵制,汇率目标可能和其他目标相冲突,若汇率水平脱节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蒙代尔三角”理论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兼顾,只能牺牲其中之一而保证实现另外二者。因为假如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下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会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的上升带来对本国投资收益的增加,大量的外国资本会流入,造成本币升值的压力,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要卖出本币买入外币进行干预,这样紧缩的货币又被扩张了,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坚持固定汇率就要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固定汇率制都曾发挥过它的积极作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实质就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对于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和建立稳定的经济贸易联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我国以前的情况来看,资本自由流动不存在,通过政府调整可使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固定汇率制的利大于弊。亚洲国家高速发展的90年代,固定汇率制对于稳定投资者预期也曾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如果经济泡沫膨胀,经济增长减慢,贸易赤字上升,投机资本冲击的情况出现,此时固定汇率制的不利影响就远远超出了它的有利方面。
H. 为什么一国爆发经济危机会被迫放弃固定汇率政策从而导致货币贬值那
固定汇率是需要守的,如何守就是用国家储备的外币,例如美元。
一国爆发经济危机,外资逃离。以x国为例子
x币:美元=4:1 就是4元x币能换1美元
一个外商有2000万x币,要换成美元就是500万美元
贬值后x币:美元=5:1 这样换成美元就是400万美元
在国家储备不够,的情况下只能这样。
请采纳,需要分问问题
I. 什么因素导致1971年固定汇率体系的崩溃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世界各主要货币由于受投机商冲击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
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