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

发布时间: 2021-06-14 17:30:22

A. 比较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2)汇率可以看作一个名义锚(nomina l a n c h o r ),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2)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要在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manage d f l o a t i n g )。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种工具,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对冲性干预;三是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这种制度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能使汇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同时还可有选择地部分放开资本账户,使资本流动处于可控的状态。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B.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有什么联系

一、汇率制度的涵义与演变
1946年,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伴随着美元的两次贬值,该体系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行的时代。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
纸币的含金量不再是制定汇率的标准,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波动,这就是浮动汇率制,它有这样几种方式:(1)单独浮动,比如美元、日元等。(2)联合浮动,如欧共体国家维系彼此国家之间的汇率稳定,对经济联合以外的国家实行汇率联合浮动;(3)钉住浮动,起初,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不发达国家将本国货币与某种货币挂钩(钉住固定汇率),然后随着该汇率的浮动而浮动,如塞拉利昂与英镑挂钩,后来,不少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为了稳定汇率,制定了本国货币与西方主要货币挂钩的联系汇率制,比如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这种制度在表面上具有浮动的形式,实质上还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固定汇率制。)
二、两种汇率制度的比较
1、浮动汇率制下汇率风险大得多。
汇率波动频繁,幅度较大,首先为国际贸易带来不便,既不利于进出口商核算成本,又为他们支付货款增添了汇率风险。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加速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并使其流向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弊病恰恰是固定汇率制的优势所在,固定汇率制因其汇率的稳定,无论是为国际贸易,还是为外资的流动均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2、固定汇率制明显缺乏弹性,难以实现自我调节功能。
(固定汇率制可能是某段时期能够准确反映该国货币的币值(在一"均衡汇率"的位置上),但由于其它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一国政府在实施各项货币政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磨擦,都有可能导致这个固定汇率制偏离原来的"均衡点",从而对经济产生误导作用,甚至走入恶性循环,引发金融危机。)这在1994年末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均有明显的体现,而这一点正是浮动汇率制可以避免的,汇率浮动会造成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但它又能够通过市场自动调节,在震荡之后重新找到平衡。当然,这需要一个具有相当承受能力的经济基础,因此它为大多数发达国家所采用。
3、固定汇率制要求一国具备大量的外汇储备。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一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被抛售时,为了维持其固定汇率,该国必须在外汇市场用大量外汇储备买进本国货币,从而造成外汇储备严重流失。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维持其固定汇率,汇率将会高于实际币值,这对出口极为不利,长此下去,加大国际收支逆差,必将进一步降低外汇储备。一旦进入这个误区,一国经济将很容易陷入困境。相比之下,浮动汇率制由于对政府干预的要求很低,因而在平衡汇率方面对外汇储备量的要求也不高。
三、从金融危机看汇率制度的选择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活动的影响
1、危机国经济政策的运用
首先,经济政策的相同之处: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被置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首位,经济开放的速度快,程度也很高。国内的开放政策与国际资本的趋利性相呼应,90年代初,这两国逐渐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为新兴市场国家。
(1)商品市场的开放
墨西哥:1992年,墨西哥加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区,由于综合国力的悬殊和市场成熟程度不同,墨西哥对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加大,1993年和1994年的贸易赤字均在200亿美元以上,导致墨西哥政府耗用大量外汇储备来弥补贸易逆差,仅1994年的最后两个月,外汇储备即由17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
泰国:泰国十多年来,一直靠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但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主要是电子产品和服装,1991年至1995年,出口年均增长18.7%,1996年,受世界电子产品需求不足的影响,以及来自韩国和前苏联的挑战,出口增长率降至3%,进口却大幅增加,1997年一季度贸易赤字增长至195亿美元。
(2)资本市场的开放
墨西哥和泰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开放步伐都很快。墨西哥政府于1993年5月颁布的外资法允许外资进入除了石油、电力、铁路等战略部门以外的一切部门,至1994年下半年,墨西哥已有50多家外国设立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机构。与之类似,泰国政府1993年3月批准在曼谷设立期权金融中心,允许外国资本在该中心进行交易,1995年,泰国政府宣布将在2000年前完全实现资本自由输出入。
几乎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以及高利率的吸引,两国的外债总额扶摇直上,投资结构却极不合理。墨西哥1994年末外债达854.3亿美元,泰国截至1997年6月的外债额突破900亿美元,两者均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且其中投资于证券业和中短期投机性资本都接近或达到了外债总额的一半。
其次,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
(1)墨西哥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 抑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墨西哥政府政策运作的重点。为此,它的高利率政策一直没有改变,但国内储蓄率仅20%,由于国内资金紧张,经济发展主要靠外资流入,而外资投向不合理,为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在贸易逆差严重的情况下,坚持1987年以来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汇率长期处于高估状态。这两项政策都严重打击了墨西哥出口的发展和一、二产业的投资。
(2)泰国政府的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
10年以来的历届泰国政府除了追求高经济增长率外,还企求高就业人数的政债,因此奉行扩张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外汇储备维持偏低水平,控制在300亿至350亿美元,只能满足一般性的支付需要,信用扩张、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缺乏管理、房地产和证券业等泡沫经济蓬勃兴起,使得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泰铢实际已发生贬值,而自1984年至1997年6月长达13年的时间里,泰国长时间的汇率控制在24至27泰铢兑1美元的狭小空间内,不能不说是一项严重的失误。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墨西哥和泰国危机前的经济状态是:国际贸易大额逆差,外汇储备不高,外债负担沉重,外资投入结构不合理,国内利率长期居高不下,汇率一直处于高估状态,隐患十分严重。
2、危机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时机
墨西哥和泰国都维持着长期以来的不灵活的固定汇率制度,墨西哥比索和泰铢都实行钉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它们与美元的比价保持固定,随美元汇率的波动而波动。(基于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维护它的基本防线至少有:(1)巨额的外汇储备。(2)弹性良好的经济体系、坚强的综合国力和成熟的市场,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显然,长期实行联系汇率制的墨西哥和泰国缺乏这两道防线。由于贸易逆差持续剧增,必须动用大量外汇储备弥补,造成对美元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高利率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填充了国际收支资本项目中的收入,但又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将近一半的外资具有高投机性和流动性,使国际收支平衡极其脆弱,一旦外资停止流入或资金抽逃,平衡关系将破裂,资金缺口无法弥补。
纵观上述金融危机中矛盾的产生与总爆发,汇率制度与其它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各项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不协调,是危机的主要原因。可见汇率制度的选择及其时机在一国经济制度中占重要地位,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仍是一个难题。
三、几点启示
启示1:正确看待国情。我国现有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从中央银行的实际操作来看,这种"管理"尚属直接管理,基本采取稳定汇率、避免汇率波动的政策,并未按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求关系来决定汇率,因此,这种浮动汇率(尚不属真正意义上的"浮动"。)
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已突破1400亿美元大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已连续几年顺差。在外汇持续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投入大量的本币,购回外汇,这不仅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而且因为投放外汇市场的本币没有商品和劳务作基础,会导致本币的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必然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因此,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若对内物价稳定,对外人民币可能升值,导致汇率波动;若维持汇率稳定,则要承受通胀的巨大压力。汇率稳定与抑制通胀之间存在矛盾。
启示2:协调汇率制度与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的关系,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胀一直被置于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前列,因此汇率稳定与物价稳定同样重要,它们之间的矛盾可以采取其他经济措施来调和。
启示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善汇率形成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汇率制度与其他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使外汇市场具有自我调控功能,货币政策的执行相互独立,真正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使汇率在调控市场中自求平衡,央行也不必为维持汇率稳定大量吞吐本币,这将降低它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难度。在汇率正常波动下,国内经济稳健运行,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

C.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 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2) 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
(3)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2) 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3)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1) 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2)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4) 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
(5) 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D. 什么叫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

以中国为例,2005年汇率改革前,中国一直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汇率政策性固定在一个比值,如2005年为8.2765,这就是固定汇率。2005年汇改以后,人民币走上了市场化的升值之路,这就是浮动汇率。


从下面2003年至今的美元对人民币走势图上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下面是来自网络的名词解释:


固定汇率是将一国货币与另一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固定汇率并非汇率完全固定不动,而是围绕一个相对固定的平价的上下限范围波动,该范围最高点叫“上限”,最低点叫“下限”。当汇价涨或跌到上限或下限时,政府的中央银行要采取措施,使汇率维持不变。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的金本位制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都实行固定汇率制。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没有上下限波动幅度,而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1971年8月15日,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任由美元汇率自由浮动,到1973年,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外汇市场随着各种汇率的不停的浮动而不断发展。

浮动汇率按政府是否干预,分为自由浮动汇率和管理浮动汇率两种。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本国货币的汇率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采取自由浮动汇率的国家几乎没有。由于汇率对国家的国际收支和经济的均衡有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大多通过调整利率、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及控制资本移动等形式来控制汇率的走向。

E. 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

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
(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
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
(2)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
(3)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2)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3)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1)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2)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4)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
(5)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2.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
(1)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3)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4)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5)“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

F. 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什么优劣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下的汇率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浮动汇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相对于固定汇率制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的上下波动幅度,也不承担维持汇率波动界限的义务,而听任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自由浮动.在这一制度下,外汇完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特殊商品,汇率成为买卖这种商品的价格.
不同的汇率制度在面对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国经济产生影响的时候表现不同.一般而言,选择浮动汇率,主要由市场力量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而选择固定汇率,则需要政府来控制资本的跨国流动.
“三元悖论”理论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只能同时达到两个.事实上各国也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目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尚无定论.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浮动的汇率可以帮助减缓外部的冲击;(3)干预减少,汇率将由市场决定,更具有透明性;(4)不需要维持巨额的外汇储备.但是人们对浮动汇率也有一些顾虑:(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往往会出现大幅过度波动,可能不利于贸易和投资;(2)由于汇率自由浮动,人们就可能进行投机活动;(3)浮动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满足这些要求.
固定汇率制度的好处是:(1)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将降低;(2)汇率可以看作一个名义锚(nomina l a n c h o r ),促进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预期的稳定.但固定汇率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1)容易导致本币币值高估,削弱本地出口商品竞争力,引起难以维系的长期经常项目收支失衡;(2)同时,僵化的汇率安排可能被认为是暗含的汇率担保,从而鼓励短期资本流入和没有套期保值的对外借债,损害本地金融体系的健康.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必须要么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要么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否则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如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都是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要在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manage d f l o a t i n g ).实行这种汇率制度可以依靠三种工具,一是货币政策工具;二是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对冲性干预;三是一定程度的资本管制.这种制度既可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能使汇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同时还可有选择地部分放开资本账户,使资本流动处于可控的状态.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G. 什么叫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指一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 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固定汇率是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限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的汇率。在金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汇率波动的界限。二战以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会员国的货币平价一律以一定数量的黄金或美元来表示,成员国的货币汇率,仅能按金平价之比在一定幅度内作上下限各1%的浮动。当某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超过这一幅度时,该国官方有义务将汇率波动限制在规定上下限之内。 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汇率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经常在发生作用外,也包括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 浮动汇率制的主要长处是防止国际游资冲击,避免爆发货币危机;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流动等等。缺点是经常导致外汇市场波动,不利于长期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进行;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基金组织对汇率的监督难以奏效,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依然得不到解决;对发展中国家更为不利。 浮动汇率制指一国中央银行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 货币本身代表的价值、一国国际收支、利息率、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政治、心理、投机等因素。

采纳哦

H.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有什么区别

浮动汇率制(floating exchange rates)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根据市场货币供求变化,任其自由涨落,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原则上不加限制,也不承担义务来维持汇率的稳定,这样的汇率就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的正式采用和普遍实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元危机进一步激化后开始的。

浮动汇率制按照国家是否干预外汇市场,可分为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实际上,今天没有哪个国际实行完全的自由浮动,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

当前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也有的实行钉住政策的浮动汇率制。

I. 什么叫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也被称为联系汇率制度,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兑换比率进行交换的制度。一国政府把本国货币的价值固定对应单一其他国家货币,或一揽子其他货币,或者另一种衡量价值,例如黄金。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称为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两个阶段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鉴于各国对浮动汇率的管理方式和宽松程度不一样,该制度又有诸多分类。按政府是否干预,可以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按浮动形式,可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按被盯住的货币不同,可分为盯住单一货币浮动以及盯住合成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