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规模多大的公司才能申请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
没有明确的收入金额但为了符合申请的条件建议申请企业有一亿美元以上的年收入,3年的业务简历以及国际性的业务。千万别忘了采纳阿.
❷ 申请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条件是是什么
申请的企业必须在新加坡设立金融与财资部门或支公司 并且在新加坡聘请专业的财政团队以及达到一定的本地支出。具体的条件将通过商业计划书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讨论和确定。财资中心必须覆盖和提供金融和财资服务给至少3家分支机构。
❸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业务
中信国金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业务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务。
中信国金的主要经营业务,乃透过全资附属公司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进行。该行是一家香港注册及持牌商业银行,为企业及个人提供一系列银行服务及金融方案,并专注于零售银行、企业银行及财资服务。
中信国金透过持有中国第七大商业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5%策略性权益,成为继中信集团以后该行的第二大股东。
在非银行金融业务方面,中信国金分别持有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及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40%股权。前者是一家主攻中国的投资管理及谘询公司,而后者则专注于资产管理及直接投资业务。 于2006年11月,中信国金宣布与BancoBilbaoVizcayaArgentaria,S.A.(BBVA,下称“西班牙对外银行”)组成战略联盟,由西班牙对外银行初步入股中信国金百分之十五权益。该项交易极具意义,既让本集团开拓地区性业务能力,又为旗下商业银行平台建立有效的环球连结。中信国金亦与西班牙对外银行展开第二阶段的磋商,当中包括由中信嘉华并购西班牙对外银行现有亚洲企业银行业务,以及西班牙对外银行增持中信国金权益的安排。
与此同时,西班牙对外银行亦透过另一协议初步入股中信银行百分之五权益。两项交易均于2007年3月1日顺利完成,标志着中信国金集团、中信银行及西班牙对外银行合组的独一无二的“三角凳”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正式启动,合作各方均下定决心,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打造一个以中国为重心的强大联盟,在扩阔客户群同时,有效连结中国内地、香港、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
实施该“三角凳”策略联盟将成为推动本集团未来发展的基石,而中信国金集团亦已准备就绪,正朝发展成亚洲最佳区域性中资银行集团的目标进发。 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中信嘉华﹚为中信国金的全资附属公司。中信嘉华期望透过为大中华及海外客户提供方案,创造价值,将财富管理和国际商业服务提升到超越客户期望的崭新水平,成为拥有最佳国际水平及实力的首选中资银行。中信嘉华在香港拥有29间分行,其他中国网点包括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澳门分行及全资拥有的中国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深圳﹚,海外分行网络则遍及纽约及洛杉矶。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中信嘉华之纯利约9.18亿港元,总资产约897亿港元。穆迪投资及惠誉国际分别给予中信嘉华“Baa2”及“BBB+”的信贷评级。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于1987年由中信集团创立,原名中信实业银行,是中国于1978年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成立的商业银行之一。中信银行现为中信集团最大的附属公司,占集团综合总资产及盈利超过一半。截至2005年底,中信银行位列中国资产第七大银行。中信银行一直在商业银行业务方面拥有强大实力,于2005年11月更名为中信银行,反映该行开始转型,并朝在零售银行市场建立其领导地位的方向发展。中信银行在2007年4月27日成功在香港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标志着该行企业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中信银行的分行网络遍布中国全国各地,在2006年底分行数目达446间,雇用员工超过12500人。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中信银行之纯利约人民币39亿元,总资产约人民币7067亿元。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信资本,前称“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注中国的投资管理及谘询公司。中信资本总部设于香港,办事处网络遍及上海、北京、纽约及东京。其核心业务包括私募投资、资产管理、地产、夹层贷款及结构性融资。凭借中信资本金融专才的技术和经验,加上中信集团的支持及网络,中信资本具备独特的优势,以掌握中国市场特别是投资及金融领域的无限商机。
中信国金持有中信资本的50%权益,余下的50%权益由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持有。
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于2002年中信国金重组时正式成立,专注于管理及追收不良贷款。随着时间过去,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亦把业务范围扩展至基金管理,并透过风险资金及直接投资开拓中国相关资产管理业务。
随着解决不良贷款的历史任务大致完成,中信国际资产管理于2006年12月重新定位,透过引入三名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大大增强其资本实力,凭借各新股东不同而又相互补足的优势,以及从合作中产生的协同效益,中信国际资产管理将在更佳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业务。该三名海外投资者合共持有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扩大后股本的60%股权,而中信国金则持有余下40%股权。中信国金的意向是在可见将来维持其在中信国际资产管理的最大单一股东的地位。
❹ 在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下,能符合而获得8%企业所得税的合格收入是什么
合格的收入必须和金融与财资中心的职能有关如提供财政服务给关联体如安排信用设施,基金管理, 衍生品交易, 现金管理,信用行政管控等。其他收入如关联公司/项目贷款和金融机构存款或投资批准的金融工具以及产品也能享受优惠。你可以采纳我的建议,不懂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❺ 中银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简介
中国银行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7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9位。
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基于银行的核心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系统服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目前,中国银行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多次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10强企业”,被《亚洲风险》杂志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佳银行”。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财富》与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合作评选的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中,中国银行榜上有名。在A+H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后,中国银行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贝莱德与美林投资管理已于2006年9月29日完成合并,而若干投资产品于一段期间内仍将沿用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的名称。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公开交易投资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07年9月30日止管理的资产总值为1.3万亿美元。公司透过提供多元化的股票、定息、现金管理及另类投资产品,为世界各地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管理资产。此外,使用BlackRockSolutions®的投资系统、风险管理及金融顾问服务的机构投资者日增。贝莱德的总部位于纽约市,在全球19个国家聘有5,500多名雇员,并于美国、欧洲、亚洲、大洋洲及中东等主要环球市场雄踞重要的市场占有率。
❻ 请问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是什么
新加坡FTC计划是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所管辖的政策。主要是鼓励跨国企业或规模大的企业在新加坡设立负责企业的财政和融资功能的部门或分支机构/公司。成功申请的企业能享受8%的企业所得税在合格的收入以及符合政策的申请条件情况之下。这是一个5年计划而5年后能申请续签。详情可以参考新加坡福智霖官方网站。感谢您一如既往的对我认可和支持
❼ 有谁知道中国平安保险这个公司怎么样
平安还是比较好的一家公司,是中国老五家保险公司,很多公司的高层都是平安培养出来的,不过他们的投资理财类产品的收益可能比较保守,不过公司各方面还是挺不错的,公司的文化底蕴很好,,
❽ 财资中国的财资管理
现代意义上的财资管理内涵,包括企业和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服务机构“供需双方”两个主要视角。从企业的视角看,它是指公司财务(公司金融)体系在传统的会计内控职能之外,以现金流与流动性管理为基石,以资金风险可控为前提,开展对内的资金营运和对外的资金盈缺(投融资)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创造最大收益、实现产融对接。
财资管理(Treasury Management)是公司财务的核心职能,包括:企业和机构的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和财务规划、流动性管理、短期投融资决策、长期投融资决策、风险管理、退休金管理以及内外部关系管理等职责。
财资管理和会计是公司财务的两大支柱。财资管理以流动性管理为核心,以实现资金在风险控制下的最大盈利为目的,职能范畴涉及企业资金运转的各个方面,承担着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使命。
在大型公司内,财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财务总监(Treasurer)是直接对公司的首席财务官(CFO)负责的高层财务管理者,统管与公司财资相关的职能和运作,地位日益凸显。
财资管理在银行
财资管理服务,作为向企业客户提供的高附加值的融资和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亮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在世界知名的商业银行,如汇丰银行(HSBC)、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花旗银行(CITI Bank)等,都设有财资管理服务(Treasury Service)或其他公司业务部门,专门为企业提供与财资管理相关的综合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包括短期和长期的投融资服务、资金集中、虚拟现金池、供应链融资、结算服务和外汇交易,以及配套的咨询业务等。
❾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斐然业绩
中银国际于香港红十会举办的赈灾损款喜许礼2008获得加许状,以高度表扬中银国际对该之贡献。
中银国际证券荣获香港商报与全球商报联盟颁发“2007/2008 香港最佳券商”及“最受两地投资者欢迎券商”。
在新城财经台“香港企业领袖品牌” 颁奖礼中, 中银国际证券获颁发“卓越证券服务品牌”。
《盛世》杂志“第四届盛世卓越金融企业服务品牌大奖”颁发“2008卓越金融企业服务品牌”给中银国际证券。
中银国际证券在《资本杂志》“第九届资本杰出企业成就奖”中获“最佳证券商”奖项。 在金融时报和StarMine联合发布的StarMine亚洲区2007 年度最佳证券分析师名单,中银国际共有5人上榜,荣获“2007年度十大最具研究实力经纪商”(Top 10 Most Award-Winning Brokers of 2007)第5 位。
中银国际在香港《资本》杂志主办的“第三届资本中国杰出企业成就奖”评选中荣获“资本中国杰出债券发行商” 和“资本中国创意基金产品”。
旗下合资公司中银保诚荣获理柏香港基金2008年度“最佳混合资产基金团队大奖三年奖”,所管理的中银香港保守增长基金荣获理柏香港基金2008年度“最佳美元保守混合型基金三年奖”。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获得《亚洲资产管理》颁发的“2007年度中国最具创新产品奖”。
中新地产集团4亿美元债券2014年到期面息9.75% 获得《亚洲货币》颁发的“2007年度最佳高收益债券奖”。中银国际是该项债券的联席账簿管理人。
中银保诚获得《亚洲资产管理》杂志2007年度最佳市场奖 (2007 Most Improved Retail House)。
在《首席执行官》杂志、人民网、新浪网等机构联合发起和主办的2007年度(第四届)“中国财经风云榜”颁奖典礼上,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名列中国CEO心目中“中国最值得信赖的10大投行”排行榜第5位。 中银国际在国际评级机构StarMine与《南华早报》联合主办的“2005年分析员评比(中国及香港地区)”中一举夺魁。
中银保诚平稳基金荣获“理柏香港基金年奖2006”中的“港元保守混合型”组别的“最佳基金5年奖”。 中银国际被国际权威金融杂志《财资》评为“2004年度香港地区最佳券商”。
2004年11月《亚洲货币》杂志授予中银国际“1990-2004中国地区最佳经纪行”奖项。
2004年中银国际被《新兴市场》评为“北亚地区最佳投资银行”奖。 基于中银国际2003年在证券销售交易方面的出色表现,《财资》杂志授予中银国际“中国及香港地区最佳经纪行”奖项。
2003年中银国际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帐册管理人、联席保荐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的中外运上市项目荣获《银行家》杂志颁发的 “中国年度交易奖”,该项目同时荣获《财资》杂志颁发的2003年度 “最佳新股发行上市奖”。
2002年参与安排的和黄在意大利第三代移动电话项目融资被《欧洲货币》评为“2002年欧洲电讯业项目融资安排年奖”。
2002年度中银国际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帐册管理人、联席保荐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的中银香港上市项目被《国际金融回顾》评为“亚太区证券发行奖”“中国证券发行奖”,被《亚洲财经》评为“年度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被《财资》评为“最佳银行发行奖”。
2001年度中银国际担任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帐册管理人、联席保荐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的中国海洋石油上市项目被《亚洲金融》评为“年度最佳股本融资项目”,被《国际金融回顾》评为“最成功中国企业发行项目”。
2000年担任数码盈科动力收购香港电讯的融资及财务顾问,荣获《亚洲财经》颁发的“年度最佳贷款项目”“年度最佳银团贷款”“年度最佳并购项目”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