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KPI绩效考核的标准如何设定
然而解决制定KPI绩效考核指标的人选问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区分目标和指标,指标一般是指我们所说的一些利润率、销售额、费用节约率而目标是指利润率是多少、销售额是多少、节约率提高了多少,这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先设定考核标准与目标,这样下来就有可能兼顾全公司的统一性,各个层次考核者制定标准的灵活性,是得不那么死板,还可以符合每个部门的实际情况,不会使之腹水东流,指标和目标自然是两个体系,指标使用科学的方法给公司一个平台,目标是有上司直接下发命令制定,止痒直接为KPI绩效考核提供的技术性的平台与框架,使之行之有效。
❷ KPI设置哪些指标
KPI的设置根据公司的部门配置不同,所以指标也会有所不同,主要是要把考核每个部门的关键性指标抓住就好,这样才能起到调控考核的作用,真正把KPI的重点抓住,促进公司各部门的沟通,促进公司良性发展。如在考核仓储部门是就要重点考核 账实相符率,原料的周转期,周转率等指标。在考核生产和计划部门时就要考核 生产计划达成率,产品准时交货率等指标。
❸ 如何设置KPI指标
http://wenku..com/view/72780def172ded630b1cb6c1.html
财务会计指标
序号 指标 指标定义 功能 考核依据
1 万元工资销售收入比例 财政年度内的全部销售收入与当期全部工资成本的万元数的比值。 检测万元工资的投入产出效率,鼓励公司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
2 产品毛利率 产品毛利/产品销售收入 检测公司当前经营模式的效率
3 利润总额 一个月内内完成的利润总额 检测公司的经营效果
4 利润总额增加率 (本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 检测公司不断优化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追求利润最大化
5 资金沉淀率 一个月内内流动资金用于固定投资和弥补亏损的资金占用额占全部流动资金总和的比例 检测流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效率
6 资金周转率 一个月内内流动资金的周转率 检测公司周转情况
❹ 企业如何合理设置KPI绩效考核指标
企业KPI绩效考核的四大指标设置策略
一、业绩指标:
是考察各部门及各员工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既定目标的一种可量化的指标,该指标完成情况是与员工的薪资挂钩的,同时也是可以进行比较的,相对主观的。
适用群体: 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利益的人群,其创造的效益是可衡量的,可见的,可量化的。
例如:
1.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
2. 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
3.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
二、任务指标:
特指我们工作中的开展每一个工作事件,或者简单的描述就是一件事情。在KPI指标中更多是用一句描述性的话进行表现。例如:4月底完成2013年“地产腾飞”春季大型招聘会。任务指标的来源于固定的工作任务,也有临时性发生的工作任务
适用群体:其适用于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岗位,可以通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对岗位进行评价。
三、行为指标:
是考察各部门及各级员工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和一定职责范围内关键工作行为履行状况的量化指标,是对各部门和各级员工工作行为管理的集中体现。这类考核指标主要侧重于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考核,包括员工工作中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
适用群体:
1、此类指标适用于无法直接产生绩效结果的岗位,如一些辅助性岗位和服务性岗位;
2、指标必须是可以观察到的,那些不能观察到的指标不能作为行为指标。
例如,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度,这样的指标是内部的心里活动,不易衡量和验证,因此就不能作为行为指标
四、能力指标:
能力与知识、经验和个性特质共同构成人的素质,成为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素质与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例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服务能力、执行力等,不同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侧重点也不一样。服务性岗位更多的关注服务能力,而环卫工人更多的关注与执行力,是否按照公司的要求按质按量清扫了所辖区域的卫生。
实际应用中如何去构建KPI?绩效考核结果如何应用?这些可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后续将围绕 “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方案要解决哪些问题” 逐一跟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参考资料:企业KPI绩效考核四大指标的设置策略bj.cs360.cn/jixiao/2115530.html
❺ 金融机构绩效考核系统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简单粗放的绩效考核模式弊端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如经营行为短期化、经营风险滞后显现等。如何推动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显得日益重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的现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法人层面上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都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绩效考评的目标。但在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面上,对待绩效考评的指导思想呈政绩化、短期化倾向,与商业银行法人层面上的绩效考评目标不一致。究其根源,主要是中国特有的银行管理体制,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架构的不完善。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出于任期内政绩的追求和考核压力,急于扩大存贷款规模,追求短期效益,掩盖不良资产,以图把成绩放大,而把问题和风险缩小,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法人层面上的绩效考评目标缺乏连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上,考评指标较侧重规模扩张与短期效益。这些指标虽包括存款规模、贷款规模、发卡量、中间业务、不良资产控制、当期利润等,但更多的指标则是倾向于财务指标,对风险与质量指标、管理指标相对重视不够。在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和当期经营利润的过程中,忽略了业务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平衡。(二)在绩效考评计划制定上,缺乏对银行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对绩效考评的理解,简单地认为是对部门、分支机构、员工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如此导致盲目地自上而下制定计划、并将计划指标层层分解、层层加码,严重脱离现实。(三)在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上,片面通过员工利益的最大化来体现绩效的激励作用。激励手段变成单纯的收入奖励和职务升迁,没有将个人利益和银行长远发展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工资奖金直接挂钩,激励方法手段简单、刚性强、弊端多,员工缺乏不断开拓创新的动力,极不利于提升商业银行可持续的竞争力。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强有力的目标导向。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要将其落实到实处,转化为各分支机构、各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考评体系。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求转变为可以量化的目标体系,借此强化各分支机构、各部门的绩效意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导向和工作导向,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有利于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合理分配出资人、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或组织安排,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合理配置和行使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权责分明;建立良好的评价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明晰信息披露和分析机制。(三)有利于加快引入先进的考评方法,达到业务盈利性与风险性的平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引进先进的绩效考评指标与方法,经济资本法、平衡计分卡、经济增加值等先进的绩效考评技术方法,进一步促进商业银行在先进的绩效考评技术方法指引下,达到短期财务指标和银行长远发展战略的结合、业务发展和业务创新能力的结合、业务发展与人力资源的结合,促使商业银行达到业务盈利性与风险性的平衡。引进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将使银行对绩效的度量由原来简单的量化和经验判断,逐步向以先进的量化模型进行科学测算为基础转变,银行的绩效管理水平将得到大大提高。(四)有利于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在绩效考评激励约束机制上,将绩效考评当做激励员工长远发展的手段和引导员工自我发展的依据,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商业银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对工作和目标的热情。现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所面临的金融竞争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激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在员工的激励约束上发挥极大的效力。只有建立良好的绩效考评体系才能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使员工更具有归属感和使命感。(五)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规避风险,推动业务健康、稳健的发展,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应该涵盖平衡计分卡中的“内部业务流程”中的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能不断健全银行业务制度,完善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防范案件发生,堵住漏洞,规避风险,建立良好的金融执业规范和金融秩序,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业务有效、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的基本思路(一)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按照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正确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科学合理绩效考评体系的前提条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国际上对银行业监管要求的日趋严格,商业银行必须顺应经济新形势的发展,结合发展战略目标,根据央行和银监会监管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同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符合各分支机构实际的绩效考评体系,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要体现以下要求:一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体现银行的发展战略;三是体现当代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四是体现商业银行的实际行情、分支机构的差异、不同层次及不同地区的差别。(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理顺委托代理关系,逐步解决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商业银行经营者个人利益短期化和经营者利益高于商业银行法人利益的问题。商业银行董事会在战略决策上应将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引导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同时董事会应排除外来干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要求任命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以减少其在任期内对政绩的追求,急于扩大存贷款规模、追求短期效益等非理性行为。商业银行监事会应对银行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对有损银行稳健经营、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考评体系要及时制止。商业银行在内部组织架构上应朝矩阵化方向发展,实现垂直化管理,建立机构水平线考评和产品业务考评相结合的模式。(三)引进先进的绩效考评技术方法和技术支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的信息支撑。引入先进的绩效考评技术和方法,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体系,如360度考核法、关键事件法、平衡计分卡、经济资本法等,不断提高绩效考评的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加快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引人管理会计方法,建立科学的内部定价系统和内部转移成本分析系统,清楚列明每个部门、每个小组、每个员工在考核期间业务开拓、成本耗费和收益创造等多方面的详细情况,对利润中心和费用中心进行量化分析,为综合经营计划的编制、分解和监控提供依据,为绩效考评机制的有效推行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四)引入资本约束下的理性发展机制,树立管理出效益和风险补偿的理念,完善绩效考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的激励机制。商业银行应将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绩效考评的最终目标,将拨备后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绩效考评的中间目标,将提供有竞争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作为绩效考评的操作目标。商业银行应在绩效考评中引入资本约束下的理性发展机制,强化资本观念,树立资本占用、资本制约规模扩张和资本覆盖风险等经营理念。树立管理出效益和风险补偿的理念,绩效考评指标内容和权重向经营效益、资产质量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倾斜,效益指标应体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情况。制定绩效考评计划时应注重协调与沟通,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确保指标计划既符合全行的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又适应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在考评计划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全员参与制,增强员工对绩效考评的认同感。在完善绩效考评激励约束机制时,应将个人利益和银行长远发展相结合,在给予被考评对象当期物质奖励报酬的同时,应关注员工长远利益和个人发展。(五)逐步构建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为核心效益的考核指标,实现风险控制与效益增长平衡的绩效考评指标设置。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指标包括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RAROC通过预期损失来调整盈利,运用RORAC考核能对风险预算超出银行承担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得到有效的遏止。经济增加值(EVA)为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运用经济增加值体现了商业银行持续的价值创造力,不计资本成本的短期行为实施者将得到有效的行为制约。两指标构成商业银行核心效益考核指标,同时在资产质量、经营效率、业务创新、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对分支机构进行全面考核,促进商业银行均衡发展。(六)加强绩效考评的反馈工作是构建科学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工作。商业银行应从单一的绩效考核向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回报和绩效改进的全过程转变,重视绩效管理前期规划、绩效偏差的过程控制以及考核之后的反馈与改进。通过绩效考评的反馈工作,对今后的绩效考评体系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发挥其真正的激励机制与效力。
❻ KPI怎么设置
KPI就是通过几个关键指标,来衡量工作结果的好坏简单,粗暴,但也很有用。简单说就是老板预先和你约定好几个目标值,以月/季度/年为统计周期,当你每个周期结束后,复盘你这几个指标完成情况。没达成目标值,就扣绩效奖金;达成了目标值,就加绩效奖金。
KPI设置主要着重于3个方面的重点:
1、用AARRR模型梳理你的用户生命周期;
2、整理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3、知己知彼,看看行业怎么设定(参考招聘启事)。
用户运营KPI设置流程:
KPI规划:规划要来源于业务逻辑,我们业务的核心,是与用户相关工作。用户运营指标库:关键工作关键节点的数据评估指标;岗位工作内容:各岗位在用户运营中的角色指标分配:将指标库指标按岗位职责相关度分配。
AARRR模型将用户划分为5个阶段:吸粉、活跃、留存、收入、裂变。
其中活跃和留存由于性质比较接近可以统归于1个部分,因此基于AARRR模型,可以将用户运营KPI分为以下四类指标:
用户引流指标:获取新用户的规模、效率;
用户活跃/留存指标:在某一段时间内,新用户与品牌产生持续互动或购买行为的评估;
用户收入指标:在某一段时间内,用户为品牌贡献的收入;
用户裂变指标:用户通过自有关系网,将品牌传播给亲朋好友的效率、数量或金额。
用户生命周期分为:活跃、沉默、沉睡、流失、死亡。
其中活跃到沉睡实际上AARRR模型已经包括,我们能从生命周期中得到的KPI指标就是流失类指标。
流失预警:统计时间内有多少用户满足了预流失用户的定义标准;
流失指标:统计时间内有多少用户流失;
流失挽回指标:统计时间内有多少流失用户再次与品牌发生互动或购买。
(6)金融机构kpi指标设置扩展阅读:
关键绩效指标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KPI可以是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表现的量化指标,是绩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80/2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
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❼ 公司用KPI考核,请问各部门关键指标设多少比较好,谢谢。
每个部门的关键指标不超过2-3个且关键指标的权数应在60%(工作的质量,工作数量)。
关键指标在每个部门的工作日志,或生产报表上能体现。否则将会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成为形式,或整人的工具。
其他辅助指标应在3-4个。如:团队精神,工作习惯,人员流失率,领导力。
因为所有指标都将分配落实到部门的每个人员身上,并将季度review,年度考核。
❽ KPI指标应该如何选择和设立
哪些指标是等级型的?哪些指标是描述型的?每个公司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指标的选择和设立。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一般遵循下面的过程。⑴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依次建立各级的指标体系。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并确定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从而建立企业级KPI.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再将KPI进一步分解为更细的KPI.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绩效考核的要素和依据。⑵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对工作进行衡量或评价;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指标解决的是我们需要评价“什么”的问题,标准解决的是要求被评价者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⑶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工作绩效以及是否适合于评价操作。指标的确定,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⑴通过努力在适度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并有时间要求。⑵指标是具体的、数量化的、行为化的、具有可得性。⑶可衡量化,可操作性,现实的、可证明的、可观察的。⑷不能量化的,描述细化、具体,可操作。2.指标的权重关于指标的权重,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指标设置的系数值,也可理解为哪些指标是公司级指标?哪些是部门级指标?事实上,指标的系数值与指标所处的“地位”是相关联的。公司级的指标,其系数值比较大;而部门级指标,一般不设置系数值,不纳入公司员工月度奖金和薪酬绩效考核,只是部门日常工作的体现。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挑选部分指标作为公司级指标,并设置相应的系数值。
❾ KPI 如何制定指标
考核对企业绩效的提升的支撑作用应该是非常有限的。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至少会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一、 不能够有效的支持企业的目标和绩效,甚至会把企业带到错误的方向。比如,如果绩效指标基本上是以各个职能部门为单位设计,各个部门为了自己的绩效就很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从而企业陷入混乱和低效率中。而实际上,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空白地带往往是企业绩效改进的最大空间。
另一个方面,备受批评的仅仅关注财务指标的“历史”做法也反映了人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然,现在有很多的比较实践的绩效指标设计和考核的方法,但是,要真正应用,是相当困难,除了特别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的决心和意识的,找企业应该量化的事情是更为重要的。
二、 不能够执行。在企业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新的管理方法、工具往往不能执行。不能执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指标设计不合理。在一个销售型企业中,有一个“每周拜访客户30次”的指标。这个指标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家企业本身的管理对员工的支持、员工本身的素质并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完成了这个指标就可以带来企业希望的效益。我们也询问了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实际上,这个指标只是写在纸上面,没有执行,因为大家都做不到。虽然设计绩效指标是绩效考核中的一个关键内容,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设计出真正有价值的指标。因为很多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会有不自觉的意识:每件事情都需要设计一个指标来考核它的完成情况,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各种管理资料中找到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指标(实际上往往并不能够照搬),而忽略了这些事情的真正目标:企业需要完成什么任务才能够生存、竞争?虽然,不同的企业、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关注的绩效目标极有可能是不同的,设计的绩效指标也可能会不同。
但是,一个能够反映企业需要到达的目标的绩效指标系统应该有以下几个标准:
1) 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目标;
2) 大多数指标是能够量化的
3) 能够激励人们良好业绩的指标标杆
4) 并非是越多越好。四条标准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观点:量化正确的事情,并且是我们有限的精力能够做好的事情。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应该理解的哲语:并非所有可以量化的事情都值得关注,也并非所有值得关注的事情都可以量化。
以上信息来源于http://www.chinahrd.net/knowledge/info/7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