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简况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目前,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2011年12月,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近百万购车者提供贷款服务。
随后又有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
截至2011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有13家,另外创富汽车金融是“租代“售”模式的代表。
⑵ 发达国家的汽车金融公司发展情况国内的发展情况
汽车金融是主要在汽车的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包括资金筹集、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和交易以及相关保险、投资活动。它是汽车制造、流通业、服务维修与金融业相互结合渗透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而在国外,汽车金融公司早已在多年的市场考验中成熟壮大,发达国家的贷款购车比例平均都在70%左右。截止到2006年,全球41个国家有38.2%的用户是通过贷款买车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成为汽车公司利益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随后又有福特、丰田、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相继成立。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车贷险业务在整个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作用日趋淡化,专业汽车信贷服务企业开始出现,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开始进行全面竞争。
截至2007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主要有9家,其中3家为中外合资,6家为外商独资。截至2007年12月底,已开业的8家公司资产总额284.98亿元,其中:贷款余额255.15亿元,负债总额228.22亿元,所有者权益56.76亿元,当年累计实现盈利1647万元。
金融服务是汽车产品流通和消费的润滑剂,对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私人用车的销售中有70%是通过贷款方式销售,而中国贷款销售仅占汽车销售的20%,还远远未达到这个比例。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达到1500万辆,整个市场销售额至少会达到15000亿元,即使未来20年中国信贷购车比例只有国外平均水平一半,汽车金融业也将有5000多亿元市场容量。在此背景下,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中投顾问2008-2009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⑶ 目前中国的汽车金融市场前景如何,有没有哪些好的发展机会
整体市场: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汽车金融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的美国,当时美国汽车厂商为促进汽车销售,通过消耗自身资金流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开启了汽车信贷消费的序幕。此后,汽车金融在全球各国遍地开花,并成为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链利润最高的一环,所占比重达到24%。
⑷ 汽车金融服务问题
这个问题,有难度。
⑸ 国内汽车金融的现状和前景是怎样的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贷款购车主力,随着汽车购车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信用制度的逐渐普及,汽车金融也有望快速崛起,成为下一个蓝海市场。
汽车市场快速增长也为汽车金融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从2001到2014年,国内汽车信贷市场规模由436亿元增长13倍至6596亿元,未来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总规模约为2000亿元。
不过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整体渗透率为35%,但是相较于欧美市场70%-80%的渗透率水平,仍有巨大的差距。
尽管渗透率比国外低,但国内汽车金融发展速度迅猛。很多汽车金融公司以及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更是以30%-4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汽车产销增长率,汽车金融服务已成为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⑹ 杭州汽车金融服务业现状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总体上说,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政策环境并不宽松,相关管理部门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持审慎态度。为避免金融风险,目前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开办的业务比较有限,对汽车金融公司业务的开展有很多不利。
从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正式批准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中国的汽车消费金融业务实现了飞速发展。2001年,全国汽车消费信贷余额为436亿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截至2012年底,汽车消费金融市场余额已经突破3000亿元。
杭州汽车金融业务发展速度偏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国内个人信用系统自2007年才开始建立,目前完成全国联网、信息共享的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其次,融资渠道狭窄。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有四种融资渠道:银行吸存、银行间拆借、资产抵押和发行债券,但国内汽车金融公司被界定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日常业务资金主要是股东单位3个月以上存款和银行间拆借,直至2008年,汽车金融公司才获准发行金融债。第三,融资业务受限,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汽车零售贷款、批发贷款,而汽车融资业务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严格限制(该限制直至2008年才被打破)。第四,消费者接受度较低。当前火爆的信贷消费是近几年各大银行和市场合力推广才为消费者所熟悉接受的结果,而汽车信贷消费作为新生事物,车贷消费习惯的形成尚需时日。
⑺ 汽车金融的发展
自2004年8月18日,《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起,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已经走过近九个年头。在此期间,我国汽车销量增长近300%,但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却仅仅翻了一番,与国外70-80%的消费比重相去甚远。
此外,近几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数量增长几乎停滞,截止目前总共不过十余家,且大部份都是外资主导。
造成以上局面的原因除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方式不同于国外,主要还在于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资金拆借,导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成本高企。再者,国内汽车市场的不够成熟和信用体系不够健全等都加大了汽车金融的风险。
实际上,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300美元,而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60辆左右,除北京等个别大城市外,均低于每千人141辆的世界平均水平。未来汽车消费潜能巨大,必将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对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将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力地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
作为我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已是国内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截止到2011年底,凭借国际先进的汽车金融管理经验和技术,它的服务范围已扩展至全国30个省300多个城市,为近百万汽车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车金融服务。而2011年车市陷入低速增长,通过周边业务服务来提升新车销量,成为汽车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发力汽车金融即成为车企“救市”的战略之一。据统计,2011年,全国新成立5家汽车金融公司。
⑻ 汽车金融现状及前景
汽车金融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相关融资消息不断,金额屡创记录。汽车金融渗透率低,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增量市场,受到资本追捧不足为奇。据统计,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渗透率。可以预计,一旦汽车金融渗透率大幅提升,行业市场规模将迎来重大突破。
据前瞻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2016-2020年,将是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规模会有大幅增长,到2020年,整个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可以突破2万亿元。
总的来说,汽车金融前景大好,各大参与者都有望受益,但最终要脱颖而出,需要凭着自身良好口碑和过硬的质量服务体系。
⑼ 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大关,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汽车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际汽车金融现状
汽车金融服务是在汽车的生产、流通与消费环节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主要指与汽车有关的金融服务,包括为最终用户提供的零售性消费贷款,为经销商提供的批发性贷款,以及为汽车维修服务的硬件设施投资建厂等,它是汽车业与金融业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
典型的汽车金融公司是汽车制造商附属的财务公司,为自己的品牌汽车量身定做金融服务。如:大众汽车公司设立的大众金融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设立了福特信贷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设立的通用票据承兑公司等,大多成为超过汽车制造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数据显示,跨国车企的汽车金融公司利润收益贡献率,平均占到其母公司利润的30%-50%。
此外,国外的汽车金融公司还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大的银行、保险和财团单独或者联合发起设立汽车金融公司,二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运作灵活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发达国家,通过信贷和租赁买车,是汽车销售的主要方式。欧美国家的汽车消费贷款比例普遍在70%-80%,甚至更高。而在我国,目前这一比例还不到20%。有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大量使用贷款买车的不仅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消费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才是贷款购车的主力。在印度,大约有80%的车辆是通过贷款购买的;而在泰国,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90%。
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现状
1、汽车金融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滞后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700美元时便开始进入汽车消费时代,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居民消费类型和行为也会发生重大转变。2008年度,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2009年度,中国汽车销量已突破千万大关,汽车正走进千家万户,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汽车贷款比例低于20%,在低潮期,贷款比例甚至在10%以下(2006年3.8%,2007年7.4%),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消费者选择贷款购车的比例在10年后会增加到40%至50%,按此保守估计到2025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会有5500亿元左右的市场。通过汽车金融服务来普及汽车消费,对国民经济意义不可小觑。
2、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汽车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
从发展格局来看,我国目前仍处于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商业银行仍然处于主导地位,80%以上的汽车贷款仍由商业银行提供,据调查数据显示,07年89.2%的汽车消费贷款由商业银行提供,仅有6.9%的汽车消费贷款由汽车金融公司提供。
由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汽车金融公司业务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在汽车信贷市场,商业银行仍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商业银行也有着自身的局限:商业银行的最终目的只是获得存贷款的利差,缺乏和制造商的利益关系,不能保证对汽车业连续和稳定的支持;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服务也多限于传统的信贷业务,无法为制造商提供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银行业务种类较多,汽车信贷仅仅是其中一项业务,缺乏汽车贷款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人才等。
目前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刚刚起步,力量还比较薄弱,其优势目前尚未发挥出来,但因其与汽车厂商关系密切、具有风险专业化控制和管理技术,根据国外汽车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汽车金融公司将成为汽车金融市场一股强大的力量。
3、汽车金融公司发展势头良好
在经历了多年的起伏之后,从2007年起,汽车金融市场开始回暖。来自中国银监会的消息称,截至2008年底,中国汽车金融公司总资产达到381.15亿元,首次实现全行业整体扭亏为盈。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金融机构发放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83亿元中,汽车金融公司已占比达20%,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