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舟山金海湾的消费水平如何,说具体点气候如何
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0月
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地方外贸出口、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首位。其中,前三季度全市实现GDP334.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比今年上半年回升0.7个百分点;按三次产业看,一产同比增长0.1%,二产同比增长25.6%,三产同比增长9.2%;全市三次产业占比为7.65:47.78:44.57。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运行基本情况,可以用“三快、四稳、二好”加以概括。
“三快”指的是:
1、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90.6亿元,增长3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71.8亿元,增长46.2%;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430.6亿元,增长51.7%;增速分别比全部工业快8.1和13.6个百分点。船舶工业增势迅猛,实现总产值229.3亿元,增长76.0%,占全部工业比重达38.8%。水产加工业实现产值95.85亿元,下降4.8%。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11.93亿元,增长25.2%,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达51.2%。
2、投资增长快速强劲。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4亿元,增长49.3%;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274.4亿元,增长49.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达133.9亿元,增长58.1%;工业投资额达111.5亿元,增长62.6%,船舶工业投资额达85.8亿元,增长1.0倍;房地产投资额达30.9亿元,增长2.4%。
3、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3.4亿美元,增长68.9%,其中出口23.2亿美元,增长71.6%;进口20.2亿美元,增长66.0%。船舶出口9.95亿美元,增长57.1%,占出口总额的42.9%。从出口市场看,欧盟、日本和韩国等传统市场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而东盟、香港、印度等市场大幅度增长。
“四稳”指的是:
1、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24亿吨,增长27.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894万吨,增长46.0%。全市海运运力达276万载重吨,比上年同期末增长14.2%。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189.27万人次,增长14.9%;旅游总收入80.61亿元,增长19.5%。到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95.28亿元,同比增长22.5%,比上月末增加4.77亿元,比年初增加99.9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753.85亿元,同比增长29.8%,比上月末增加5.93亿元,比年初增加169.96亿元。
2、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4.6亿元,增长3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5亿元,增长28.4%。主要税种增值税(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40%)同步增长,分别增长35.6%、21.5%和45.2%。
3、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61元,增长11.8%;渔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288元,增长16.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分别为5.0%和9.1%。
4、社会消费稳中有升。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7亿元,增长19.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实现22.2亿元,增长23.2%。物价降幅有所回落,9月份为今年月度最低,CPI达4.9%,但消费价格水平仍处于高位。房价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环比涨幅较为平稳,前9个月在0.1~0.3%之间。
“二好”指的是:
1、经济效益运行良好。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得分为286.65分,比上年同期提高64.35分,排名跃居全省第一位,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名次,创历史最好排名。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同比增长81.7%,实现利税总额25.25亿元,增长52.0%,远远高于全省的平均增幅。其中,船舶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29亿元,同比增长1.7倍,全市盈利前10位企业有9家为船舶企业。
2、节能减排完成较好。上半年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左右,化学需氧量净削减448吨,同比削减9.2%,二氧化硫排放量净削减586吨,同比削减4.2%,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确定的计划要求,在全省名列前茅。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自去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发生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出口需求下降较快,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对我国经济影响日益凸现。我国经济出现了增长放缓,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和波动等新情况、新问题。就我市来讲,如果说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受到原材料、劳动力生产成本上涨,利率上升、信贷趋紧,出口退税下降等国内宏观环境趋紧制约,进入三季度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市经济影响也渐渐显露出来,预计,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具体体现在:
1、主要指标增速趋缓,且有继续下滑迹象。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来看,仍是遥遥领先。但增速趋缓现象不能忽视。GDP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分别回落0.9个和1.4个百分点。工业增幅从7月份的52.5%下降到8月份的43.6%、9月份的31.7%,水产加工、服装、纺织、化纤制造、医药制造、玩具制造9月份均出现下降,下降速度有加快迹象。9月份,财政总收入增速仅为10.6%,下滑明显。固定资产投资9月份增速仅为26.7%,相对于7月份48.5%、8月份85.7%,增幅快速回落,四季度可能进一步回落。9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上月末仅增加6.2亿元,为今年以来月增量最少。同时,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回落,分别比二季度下降6.7个点和8.6个点,特别是海运企业景气指数大幅下跌63.7点,滑至不景气区间。
2、主要行业市场波动较大,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双重影响,国际信贷紧缩、消费市场萎缩、进口需求下滑,国内中小企业开工不足、电煤等原辅材料运输市场低迷、出口受阻、钢铁等主要行业亏损严重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主要行业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波动较大,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新困难。这些困难还出现了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的迹象。航运业,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海运业市场需求下滑明显,出现整体快速逆转的现象。今年5月30日,波罗的海综合指数达11440点,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达2886点,均创历史新高。到9月底,波罗的海综合指数为3217点,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为1553点,创历史新低。万吨以上散货船运价从5月份的150元每吨跌到目前40元每吨左右,大部分市场运价跌幅已达到70%以上。加上燃油、工资、流动资金等经营成本高居不下,我市大部分货运企业都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国内从事国际航运的企业已有20%海运航线停运,挤占国内沿海航线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许多企业反应,以前航运市场萎靡主要体现在运价降低,这一次是运价降低了,货源仍然找不到。船舶行业,国际金融动荡已经对船舶金融机构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目前,欧盟、日本和韩国的银行已相继提高了船舶金融借贷利率和风险担保金;世界第三大船舶金融投资银行法国BNP已全面停止船舶融资业务,中断了对海运公司的船舶融资贷款;位居国际船舶金融市场第六位的德国HSH银行最近也决定将船舶金融经营业务终止一个时期;另外还有几家欧洲的船舶金融机构和银行也相继宣布停止对船舶融资贷款。今年1~9月全球船舶新签订单同比下降66.1%,我国新签订单下降34.2%,国内已相继发生退单和终止合同事件。由于船舶合同大都是中长期合同,从目前看,我市船舶行业发展仍然正常,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许多企业手持订单都能维持2~3年业务量。但应该关注的是没有生效的订单(保函尚未发出)要生效可能性已不大;已生效的订单如国外发保函的银行倒闭,订单失效;如原租船的航运公司倒闭,船东要寻找新的租户十分困难,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由于运力过剩,船东在交船时往往采取拖船、故意寻找质量问题等手段推迟交船时间,导致造船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一些以船台出租或来料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因船东放缓造船计划,已出现船台闲置现象。部分大企业也因资金紧张导致经营困难。一些正在建设或刚刚投产的企业会面临接单和资金短缺等多重影响,困难更大。房地产业,继续低迷,前三季度,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仅增长2.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11.1%,远低于前几年25~30%的比重。1~9月房屋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分别下降44.8%和44.6%,其中9月份房屋销售面积下降69.5%。日前,市政府已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但从周边城市看,救市政策并未带来预期效果,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购房者和开发商同时观望现象并未缓解,许多企业已处于歇业和半歇业状态。传统产业,水产、机械、化纤、玩具等传统行业近几年受到国际国内诸如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贸易壁垒、信贷从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各类因素累积效应影响,发展形势日益严峻,发展速度日趋下滑。1~9月水产加工业产值下降4.8%,机械制造业产值仅增长10.3%,化纤制造业产值下降34.3%。
3、投资信心受阻,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随着大陆连岛工程、小洋山国际航运中心、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即将全面建成投产,船舶工业大规模铺点建设告一段落,大型临港石化项目前期周期较长且不确定因素较多,后续的重大项目储备明显不足。新的投资热点和亮点尚未出现,投资持续增长压力较大,这将是我市投资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隐患”。1~9月,限额以上新开工项目128个,同比增加14个,计划总投资79.6亿元,下降46.1%;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增加2个,计划投资额下降59.5%;临城新区投资额16.97亿元,下降18.9%。同时,由于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忧虑,投资者信心不足,许多正在建设项目已明显放缓建设进度,如中远船务总公司已开始收缩投资,决定所有未开工新项目暂缓。金海湾船业、正和船厂、南洋船厂等也已压缩投资规模。此外,隆闻、丰顺、鼎衡等一批项目也出现建设进度放缓的迹象。海运市场出现在建船舶交付日期延迟,二手船交易量明显萎缩,部分船舶有价无市现象,市场观望情绪严重。
4、财政增收压力加大。进入三季度以来,地方财政收入月度增幅呈逐月下滑态势,7、8、9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22%、17.5%、13.4%,降幅之大、速度之缓为近年来罕见。房地产市场萎缩、房地产税收增速大幅回落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房地产企业对政府地块出让热情不高,使政府收入减少,建设资金紧张。海运业萎缩也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减少。
三、下步形势判断
总体来看,我市经济仍处于快速健康运行状态,虽然经济增速将有所回落,但全年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较快的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给我市经济带来实质性的明显影响。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正在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衰退,虽然影响有多深、周期有多长很难预测,但影响在加重、范围在扩大、周期在延长、程度在恶化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我市经济外向依赖度达76.2%,势必受到冲击。从今年广交会上传来消息,欧美客户大幅减少,交易总量大幅减少,大额订单大幅减少且都为短期订单,缺少长期订单,说明国际市场萎缩正在加剧。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少,资金要素制约等影响,我市企业生存环境在今后一段时间将越来越困难。因此,我市经济明后年增速会出现一个回落。由于经济运行有自身的周期和惯性,我市船舶企业目前手持订单量还比较充沛,经济下行底线可能会在2010年左右出现。但同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出现了积极明显的变化,从遏通胀到防紧缩保增长,出口退税、利率、防资本市场波动等一系列政策已相继出台,预计今后将进一步深化、且力度加大。特别是国家可能通过加大政府投资项目和加快核准审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发展,国内宏观环境将出现一个相对宽松的迹象。我市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大规模民间融资和企业间相互担保、拆解并不多见,因此出现由个别企业发生问题从而导致“火烧连营”现象可能性较少。要紧紧抓住四季度和明年这个经济运行的缓冲期和机遇期,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确保经济保持一定速度的较快增长,力争经济运行从“高速公路飚车”平稳进入“快速主干道行车”,避免大起大落。
四、下步工作建议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下步经济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保稳争快促调防止大幅度回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的严峻性,明确工作重点,把“保稳争快防止大幅度回落”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全面开展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增长所造成负面影响的持续性和中期性评估,从各个环节制定应对措施,实施化解方案,提早准备、提前行动,尽可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分析,对每一个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排摸,按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要进一步帮助企业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决心,立足我市实际和企业所需,从土地、税收、融资等多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重点是要梳理一些市级政府权限税收、行政事业收费,建议对一些资金确实困难、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在办理土地证、房产证时,各种费用可以先办后缴,为企业资金解套。进一步减轻有关企业负担,充分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在可能的框架下制定一些政策倾斜,加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要积极向上呼吁,掌握好相关政策出台的力度和节奏,尤其要调整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加大政府投入,加快项目报批,确保投资增长。
为实现防紧缩保增长的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明年将会扩大对基础设施、三农、现代服务业、环保、民生等政府性投资项目的投入,适度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速度也正在加快。(我市大浦口集装箱项目已获核准,金海湾、凉潭矿砂中转、舟山发电厂二期30万千瓦机组等项目审批速度也在提速)要紧紧抓住这些机遇,加快包装推出一些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大陆引水二期、六横至穿山疏港公路、岱山至本岛疏港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和报批工作,抓好金塘大浦口疏港公路、朱家尖大桥复线、220KV联网、舟山北向疏港公路、鲁家峙海底隧道、舟山发电厂二期30万千瓦机组、蜈蚣峙集散中心、临城至虾峙六横输配水工程、岛北污水处理厂、舟山第二小学、新城长途客运中心、笤帚门航道整治、马岙港区公共航道整治等项目的实施工作。要积极向上争取,争取国家国债资金补助。要积极梳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木岙、小李岙张家岙集装箱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惠生海洋工程、太平洋海洋平台工程、中电绿科、中基低速柴油机、朱家尖旅游开发、徐公岛旅游开发等项目实施工作。要积极向上申报,利用国家政策放宽机遇,加快报批速度,确保企业按时顺利投产。
B.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体状况要数据!
2007年1-12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城市名称 生产总值(GDP)
亿元 ±%
上海市 12001.16 13.3
南京市 3275 15.6
无锡市 3858 15.3
常州市 1880 15.6
苏州市 5700.85 16
南通市 2111.88 16.2
扬州市 1311 15.7
镇江市 1213 15.5
泰州市 1202.2 15.7
杭州市 4103.89 14.6
宁波市 3433.08 14.8
嘉兴市 1585.18 14.4
湖州市 895.94 14.4
绍兴市 1971 14.3
舟山市 407 17
台州市 1722.89 14.5
城市名称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
上海市 21938.63 16.1
南京市 5791.55 22.3
无锡市 8945.11 23.6
常州市 4253.91 26.9
苏州市 15914.69 23.3
南通市 4030.92 32.9
扬州市 2590.91 35.8
镇江市 2205.09 28.9
泰州市 2266.59 35.5
杭州市 8350.69 19.5
宁波市 7785.01 25.5
嘉兴市 3338.59 25.7
湖州市 1762.99 28
绍兴市 4868.46 25.3
舟山市 486.08 29.4
台州市 2792.94 27.9
C. 淀海是在那里,经常怎么样
舟山没有淀海,只有定海
定海是中国千岛城市-舟山市的县级区,是舟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定海地处浙江省东北、上海市东南、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中,地理位置介于东径121°38′-122°15′,北纬29°55′-30°15′之间。定海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背靠上海、杭州、宁波大中城市和长江三角等辽阔腹地,属我国南北海运和远东国际航线之要冲,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定海是一座海洋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马岙镇原始村落遗址上,创造了神秘灿烂的“海岛河姆渡文化”。春秋时,定海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开始设“翁山县”。广德元年(736)被撤废县治。北宋熙宁六年(1073)再次设县,更名为“昌国县”。元初升县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改州为县;洪武二十年废昌国县。至清初,先后两度迁民。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设“定海县”。道光二十一年(1841)升定海县为直隶厅。宣统三年九月(1911),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析定海县之岱山、大衢等岛置翁洲县。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废翁洲县,并入定海县,属宁波志区管辖。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定海县辖区分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同年,成立舟山专员公署,领导定海、普陀、岱山及江苏省划入本省的嵊泗县4县。1958年撤销定海、普陀、岱山3县,合并成立舟山县。1962年4月撤销舟山县,恢复定海、普陀、岱山3县,另设大衢县。5月,恢复舟山专员公署。1967年3月,改舟山专区为舟山地区。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舟山地区,成立舟山市(地级市)。3月14日,定海县改称定海区(县级),隶属舟山市。
海上名邑定海,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南侧,东向太平洋,背靠中国最富庶、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沪、杭、甬等大城市隔海相望,雄踞南北黄金海岸之枢纽,扼守江海联运之要冲。共有大小岛屿128个,区域总面积1444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410公里,人口37万。今天,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特别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设,定海将迎来全新的半岛经济时代,为合力打造“古城要塞•休闲定海”拓展了新的空间。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海岛城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把她装扮得风光旖旎,秀丽可人。定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冬暖夏凉,光照充足,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
定海,是舟山群岛的“首府”,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定海的先祖们已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海上河姆渡”马岙唐家敦出土的文物是典型的良渚文化。唐开元二十六年始设翁山县,清康熙二十七年改名定海。定海城内有明清建筑为主的传统民居和深宅大院组成的历史街区并保存完好。还有建筑风格各异的祖印寺、御书楼、了望楼、都神殿等古建筑。作为海防前哨,军事要地,曾发生数十次战争,有明代抗倭战争、南明抗清海禁事件、清代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传说中的春秋五霸吴王流放地。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鸦片战争纪念遗址公园,马岙博物馆。先后开发了半岛渔乐园、东海鸟岛、黄杨尖旅游区、青青世界、富田园、凤凰山岛旅游区、三毛祖居、海上千岛游、摘箬山岛旅游区等。
定海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涌现了朱葆山、刘鸿生(煤炭大王)、安子介、董浩云(一代船王)等一批誉播海内外的杰出人物,这里还是乔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安子介、丁光训(全国政协副主席)、三毛等的故里。另外,定海是“宁波商帮”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人物有朱葆山、刘鸿生、周祥生、刘显哉等。近百位名人曾在此生活、工作,留下了大量的史迹和故居,也留下了一笔历史文化遗产。
定海的明天,将是海洋与人、海洋与文化、海洋与世界联系的纽带,我们热忱欢迎各方朋友前来定海投资兴业、旅游度假,共同感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景,共同创造定海美好的未来。
200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围绕“打造海岛经济强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
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8.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5.5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37.79亿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35.10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8.2:47.0:44.8调整为7.0:48.2:44.8。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226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为2585美元。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据初步测算,2004年,全区海洋经济产出10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3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4%。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预算内总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0%,剔除出口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5.7%。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城镇以上职工8731人,比上年增长2.7%。据劳动部门统计,2004年全区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1万个,帮助实现就业5032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水、资金、人才等资源制约进一步突出,综合竞争实力还不强;农渔民转产转业难度仍然很大,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尚未有效缩小。
农林牧渔业
2004年,全区实现农渔业总产值11.34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农业总产值5.04亿元,增长5.7%;渔业总产值6.30亿元,增长7.9%。在政策、价格、自然等因素促进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回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86公顷,产量 3697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9%和16.3%;蔬菜种植面积5273公顷,产量11.25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 305公顷,比上年增长10.5%;水果种植面积4858公顷,产量 3.91万吨,比上年增长7.6% 。全年实现种植业产值 3.58亿元,比上年增长4.9%。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10.04万头,比上年增长 6.9%;奶牛存栏441头,比上年增长30.0%;家禽出栏89.03万只,比上年减少0.4% ;全年肉类总产量 8386吨,比上年增长3.2%。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 1.37亿元,比上年增长7.8%。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04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0.55万吨,同比增长2.4%,实现渔业产值6.30亿元,同比增长7.9%。海洋捕捞稳中有升。全年海洋捕捞产量8.35万吨,同比增长1.8%,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9.1%。水产养殖发展良好。2004年全区海水养殖面积4.28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养殖产量1.82万吨,同比增长4.0%。全区已建成半岛公司长峙大黄鱼、旭旺养殖场的小沙梭子蟹等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养殖示范基地3个。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5条6.9公里标准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41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05千公顷。2004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80391千瓦,比上年增长0.9%。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共实现工业产值95.24亿元,同比增长28.0%,增幅创近4年新高。工业经济发展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贡献份额为47.2%。
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四大支柱行业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分别完成产值26.40亿元、22.27亿元、18.38亿元、5.71亿元,增速分别为25.8%、33.3%、12.2%、110.5%。四大主导行业产值已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6.4%。盐仓、岑港、小沙、马岙、干览等重点工业乡镇增势强劲,其中马岙镇成为继金塘、小沙之后第三个产值超十亿的乡镇。
规模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全区1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5.07亿元,同比增长24.6%。29家区重点培育扶持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33亿元,同比增长27.9%。2004年末全区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25家,超亿元企业16家,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家和5家。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6.28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利税4.19亿元,增长16.0%,其中利润2.81亿元,增长17.5%。产品销售率为99.7%。列入市考核的1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考核得分192.94,继续位居全市之首。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区25家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88亿元,竣工产值12.50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1.7%和116.7%。实现利润1705万元,同比增长34.3%。施工面积145.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竣工面积57.51万平方米。2004年建筑业地税收入3926.5万元,同比增长68.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9.74亿元,增长49.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03万元,同比下降8.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61亿元,增长3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8亿元,增长29.3%。
民间投资高速增长。全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8亿元,比上年增长33.4%,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81.9%。
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工业性投入8.51亿元,比上年增长30.6%。限额以上工业投资中,机械制造业和船舶修造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分别完成投资1.85亿元和1.33亿元,同比增长32.1%和51.2%;建材业投资增长快速,完成投资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倍。
房地产投资增长迅猛。全年完成投资56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倍。房地产施工房屋面积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9.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4万平方米,增长2.9倍;房屋预售面积2.6万平方米,增长了5.1倍。
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餐饮业零售额3.54亿元,增长12.1%。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私经济零售额为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比重达51.3%。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2004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34.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32.28万人次,国际游客25100人次,分别增长33.5%和160%。全年旅游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177.94万美元,增长160%。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28家,星级旅游饭店15家。
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持续高位运行。全区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交货值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1.77亿美元,增长45.2%,其中自营出口额1.53亿美元,增长52.9%,自营进口额2404万美元,增长9.9%。在出口总额中,居前三位的为水产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0015万美元、3585万美元和917万美元,分别增长51.4%、77.7%和73.3%。全年新增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22家,总数达到105家。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4年,全区引进区外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境外投资项目6个,协议利用外资 118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0万美元。“山海协作”工程初显成效,全年共签定项目4个,协议引进资金1.9亿元。
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年实现预算内财政总收入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剔除出口退税因素,同口径增长2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4亿元,增长18.8%,同口径增长31.8%。全年地方财政支出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3.80亿元,比年初增加10.6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98亿元,比年初增加4.8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1.88亿元,比年初增加10.16亿元,其中定海工业企业贷款7.34亿元,比年初增加1.31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85.66亿元,增长49.0%,现金支出188.27亿元,增长41.5%。
教育和科学技术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4月,定海区被正式批准为浙江省教育强区。中小学布局和教育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撤并小学11所,撤并初中3所。全区共有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3196人,其中高中3所,在校学生2132人;普通小学33所,在校学生数16850人;幼儿园44所,在园幼儿数78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学生入学率99.3%,初中升高中比例继续攀升,达到90.1%。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区学校电化教育设备一类配置达82.1%,校园网拥有率达到71.9%。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现有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 3家,民营科技企业37家。全区2004年共安排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1 项,其中省级35项,市级15项,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的HX型锥形双螺杆塑木挤出机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4年全区有5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新创省级名牌产品5只,市级名牌产品5只。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产品3 只。2004年全区新产品产值2.21亿元,增长54.2%,新产品产值率4%。全年专利授予量32件。科技队伍逐步扩大。年末全区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47人。
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精彩纷呈。2004年成功举办了“闹元宵”民俗民间艺术汇演、“清风颂”文艺晚会、“金色年华”国庆广场文艺晚会以及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等各类大型演出。文艺创作屡屡获奖。诗歌《海》获《2003年中国诗歌精选》入选作品一等奖。文体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区文化中心大楼主体工程已经结顶,临城街道文化楼主体工程全面竣工,马岙文体广场、白泉大胜村文化大院等一批文体活动场所相继落成开放。
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举办了全区渔农村女子织网比赛、乒乓球比赛、健身路径比赛,组队参加了市第三届渔农民运动会、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以及市首届飞镖赛、门球邀请赛等。全民健身活动有声有色。全年各乡镇、街道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和活动达30多项。体育锻炼条件进一步改善。目前全区共有体育路径58 套,晨练点100处,农村门 球场5个。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2004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1个,其中妇幼保健院1所,乡镇卫生院18家,共有床位数472张。全区乡镇卫生院中已有14家通过二级卫生院评审,2家卫生院通过三级卫生院评审。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的各类医护人员315人,占全部在职人数的45%。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积极推进,“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无偿献血工作进展顺利,2004年我区被评为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县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分别达到46.2%和93%。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继续增加。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70634人,比上年末增加2484人,年增长率为6.75‰。全区出生人口2965人,死亡人口1973人,自然增长率2.69‰,比2003年上升1.88个千分点。2004年全区迁入人口8191人,迁出人口6699人,人口机械增加1492人,机械增长率为4.04‰。年末总人口中,男性为 187527人,女性为183107人,男女比例为102.41:100。非农业人口仍有一定幅度提高,年末为150633人,比上年增长2.18%。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1元,比上年增长13.9%,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1%;渔农民人均纯收入6133元,比上年增长16.5%,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1.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0.2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40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3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0.47。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2004年,全区享有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为2826户,人数为3957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230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71.75万元。敬老院建设和集中供养工作扎实推进。2004年全区新建、改建敬老院11所,新增床位518张,至年末全区共有敬老院14 所,入住人数356人;福利院1 所,入住人数 82人,全区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超过80 %。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中所列的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是指批发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零售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
(4)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定海拥有875.2平方公里海域、400多公里海岸线和数万亩滩涂资源。广袤的东海生长着360多种鱼类、60多种虾类和100多种贝类,使定海有了“东海鱼仓”之美誉。每当渔汛来临,西码头中心渔港外万船云集,桅樯如林。夜幕降临,渔火通明,繁如星海。
近年来,定海人立足海洋资源保护,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半岛公司在临城长峙岛海域投资兴建的深水网箱养殖规模居全国前列,小沙镇六角跳围塘深水养殖成为浙江省海水围塘养殖的领头羊。2004年全区养殖面积达到了5万亩,除文蛤、蛏子、贻贝、青蟹、泥螺等传统养殖品种外,还新开发、引进了大黄鱼、美国红鱼、南美白对虾等一批名优品种。
丰富的水产资源使定海的水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全区现拥有水产加工企业70多家,年加工能力在3.6万吨以上。年销售额逾亿元的浙江正龙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了鱿鱼丝等30多种海洋系列产品。2002年,“正龙”牌商标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美国等国外市场,成为继舟山“明珠鱼片”之后又一个知名品牌。
D. 中亿君安金融服务外包(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亿君安金融服务外包(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是2017-11-27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食品厂路78号851室。
中亿君安金融服务外包(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903MA2A22TX0N,企业法人李娜,目前企业处于注销状态。
中亿君安金融服务外包(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知识流程外包,投资咨询,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未经金融等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向社会公众集(融)资等金融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亿君安金融服务外包(浙江自贸区)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