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国家开发银行城镇化投融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国家开发银行城镇化投融资

发布时间: 2021-06-12 21:58:04

『壹』 国家开发银行是什么性质的银行呢

是中央金融企业

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国务院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国开行深化改革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市场化运行、约束机制。

努力把国开行建设成为资本充足、治理规范、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资产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的功能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国家开发银行城镇化投融资扩展阅读:

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48亿元,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36.54%、34.68%、27.19%、1.59%。

国开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穆迪、标准普尔等专业评级机构,连续多年对国开行评级与中国主权评级保持一致。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

『贰』 国家开发银行属于什么银行呀

国家开发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 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国务院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48亿元,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36.54%、34.68%、27.19%、1.59%。

国开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截至2015年末,资产规模12.3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连续43个季度低于1%,保持一流的市场业绩。穆迪、标准普尔等专业评级机构,连续多年对国开行评级与中国主权评级保持一致。

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201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7位。

国开行在中国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3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万象等6家代表处。全行员工近9000人。旗下拥有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国家开发银行城镇化投融资扩展阅读:

开行使命分为以下两点:

1、增强国力

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增强国力是开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成立以来,开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有效途径,从支持“两基一支”重大项目到促进城镇化建设,从主动服务社会民生到支持企业走出去,从缓解发展瓶颈制约到助力宏观调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改善民生

1、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开行顺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要求,把基础设施领域的成功经验拓展到中低收入住房、扶贫开发、“三农”、教育医疗、中小微企业等民生领域,以普惠金融服务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与全面进步。

2、改善民生重点解决百姓生产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开行要大力支持共享发展,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加强产品、服务、模式创新,整合各类资源,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民生领域发展,补齐现代化建设“短板”,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开发银行

『叁』 房产税能为城镇化筹钱吗

可以,但杯水车薪,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量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城镇化建设所需投入并不是要求一次性的,而是长期的过程,通过多元融资,能够解决资金问题。产业的部分主要靠市场来募集资金,公共事业和民生类工程,则由地方财政来负担。根据中央安排,要完善地方税体系,逐步建立地方主体税种,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未来将组建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肆』 国家开发银行是否支持国家开发项目融资

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针对国家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重大工程等进行融资,以及组织境内外的金融机构进行银团贷款等融资

『伍』 国家开发银行是做什么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1、负债业务

主要由自有资本、存款和借款构成,其中存款和借款属于吸收的外来资金,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负债是银行由于授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或资本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存款、派生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负债,约占资金来源的80%以上,另外联行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或发行债券等,也构成银行的负债。

2、资产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资金贷放或投资出去赚取收益的活动。商业银行盈利状况如何经营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金运用的结果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般有以下构成 ,其中以贷款和投资最为重要。

3、中间业务

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银行经营中间业务无须占用自己的资金,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信用业务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可以促使银行信用业务的发展和扩大。

(5)国家开发银行城镇化投融资扩展阅读

国家开发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银行。2008年12月改制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国务院明确国开行定位为开发性金融机构。

国开行注册资本4212.48亿元,股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比例分别为36.54%、34.68%、27.19%、1.59%。

国开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截至2015年末,资产规模12.3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连续43个季度低于1%,保持一流的市场业绩。穆迪、标准普尔等专业评级机构,连续多年对国开行评级与中国主权评级保持一致。

国开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中长期信贷银行和债券银行。2015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7位。

国开行在中国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3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万象等6家代表处。全行员工近9000人。旗下拥有国开金融、国开证券、国银租赁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陆』 国家开发银行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或“开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
国家开发银行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瓶颈领域的发展;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以此,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国家开发银行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强有力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先进的市场业绩,提升核心竞争力。

『柒』 国家开发银行校园招聘:考上了有编制吗

2018年国家开发银行校园招聘有编制吗?

银行没有编制的,没有行政级别,银行人员也都是合同工。只有政府部门才有行政级别。

(1)学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海外院校留学归国人员

(部分分行:原则上考虑重点院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本科生也可以放宽条件)

(2)专业:各分行具体专业要求不同,金融、经济、管理、财会类、法律类、计算机类等专业

(3)年龄:少部分要求博士30周岁(含)以下、硕士26周岁(含)以下,本科23周岁(含)以下;

(4)英语:部分分行要求英语六级成绩要求达到425分以上;

国家开发银行是干什么的?

国开行有"两基一支"(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民生金融、国际合作、综合经营四大特色业务板块,是中国中长期投融资和新型城镇化的骨干银行、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以及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目前在中国内地设有37家一级分行和3家二级分行,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和开罗、莫斯科、里约热内卢、加拉加斯、伦敦等5家代表处。

国家开发银行有编制吗?

银行没有编制的,没有行政级别,银行人员也都是合同工。只有政府部门才有行政级别。

(1)学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海外院校留学归国人员

(部分分行:原则上考虑重点院校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优秀本科生也可以放宽条件)

(2)专业:各分行具体专业要求不同,金融、经济、管理、财会类、法律类、计算机类等专业

(3)年龄:少部分要求博士30周岁(含)以下、硕士26周岁(含)以下,本科23周岁(含)以下;

(4)英语:部分分行要求英语六级成绩要求达到425分以上

优先考虑哪些人:

外语突出、有文体特长者、复合型知识结构人才(如本科为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为财经类相关专业)、已取得CPA、ACCA、CGA、CFA、FRM者等。

『捌』 国家开发银行怎么样

简介:国家开发银行主要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民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            国家开发银行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瓶颈领域的发展:支持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以此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国家开发银行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强有力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和先进的市场业绩,提升核心竞争力。
法定代表人:胡怀邦
成立日期:772992000
注册资本:42124836.5382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0000184548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金融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
英文名:China Development Bank Corpration
人员规模:100-500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8号
经营范围:吸收对公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委托贷款;依托中小金融机构发放转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信用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信用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办理结汇、售汇业务;开展自营和代客衍生品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资产管理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顾问咨询;海外分支机构在开发银行授权范围内经营当地法律许可的银行业务;子行(子公司)依法开展投资和投资管理、证券、金融租赁、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玖』 如何创新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人到哪去、地怎么用、钱从哪来”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问题,其中的资金保障是关键一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期限长,社会外部效益强但商业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平稳释放城镇化潜力。
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应当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禀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顺势而为,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城镇化融资能力下降。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须妥善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第一,建议加快研究市政债发行相关工作,建立统一的市场评级体系,探索编制完整的政府资产负债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城投债”从发行人资格和募集资金投向来看,具有市政债特征,但准入条件和债券期限等方面的规定要求与基础设施投融资特点和盈利模式尚存在差距,融资规模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第二,建议按照控总量、可持续的原则,制订城镇化建设融资规划,统筹考虑各地发展条件、政府负债、资金供给等因素,设立动态、包括市政债在内的全口径负债“天花板”,防范地方政府过度举债。
第三,以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为契机,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体系,同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一次建成、长期使用”的资本性支出特点,逐步建立包括跨年度资本预算在内的财政预算制度,着力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透明度。
第四,可从未来新增加的一般预算收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覆盖市政债等政府性债务的风险偿债基金,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局部、突发的流动性风险,稳定金融机构和债券投资者的市场预期。
拓宽市场化、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规划》提出,要放宽准入,完善监管,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不仅为城镇化发展特别是相关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财政风险。
第一,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公私合营政策法规制度,推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公私合作项目运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指导国企、民企、外资等各类市场化主体,通过PPP(公私合营)、BOT(建设―经营―转让)、特许经营等商业模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第二,可参考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配套政策,鼓励设立专门的城镇化投资引导基金和城镇化投资基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推进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运作。
第三,引导利用保险、融资租赁等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化建设,保险、融资租赁等长期、大额社会资金对安全性、收益性有特殊要求,与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现金流相对稳定、资金回收期限长的特点较为匹配,可鼓励创新匹配两者需求特点的合作模式,如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的融资租赁产品或资金信托计划等。
第四,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改革创新现有地方融资平台,可通过注入资源、注入股权、赋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充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本实力,使其发展成为治理规范、财务可持续、以企业信用为主要依托的市场化投资主体。
第五,积极创新项目融资模式,借鉴城市棚户区改造的成功做法,有效发挥政府引导职能,统筹整合地方财政、土地、金融和政策等各类资源,将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有机组合,建立“以丰补歉”的项目综合收益平衡机制,提升社会资金向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积极性,为引导商业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创造条件。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规划》提出,要发挥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政策性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性资金需优先安排社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出,难以独力筹集大额资金支持中长期建设。而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类建设项目公共性强、外部性大、收益性低、回收期长,对商业资金缺乏吸引力,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吸储资金基于期限匹配的考虑,主要用于中短期项目和个人金融业务。这就决定了在现阶段,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支出和商业银行资金,仍需发挥好政策性金融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介于政府财政投资和商业银行贷款之间“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性作用。
第一,进一步发挥现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的主力银行作用,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融资模式,继续在建设起步阶段运用开发性资金发挥好“启动器”功能。
第二,建议进一步完善城镇化中长期投融资的制度性安排,参照国际通行做法,赋予开发性金融机构永久国家债信等级,建立稳定、可持续的中长期金融债发行筹资机制,通过开发性金融资金支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领域。
第三,为管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可考虑由国家开发银行或通过招标确定一家银行,进行“统一评级、统一授信、统借统还”,从总量、结构、操作上防止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盲目举债,避免投融资总量失控,形成系统性风险。
第四,可通过设立专项贷款、专项基金和专项债券等配套政策,弥补政府投资特定项目的资本金以及地方配套资金的阶段性缺口。如每年在全国信贷规模安排中设立城镇化政策性贷款专项规模,着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保障性住房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等城镇化瓶颈领域的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