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奇虎360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奇虎360公司的盈利点有以下几点:
盈利点一:NOD32及卡巴的代理服务,从中收取代理费,每年能收入亿级RMB。这一点是网民们众所周知的,不过这一项在盈利中已经不是重点了。
盈利点二:360网址导航。这是奇虎360的盈利大项,每年有亿级RMB进账。
盈利点三:浏览器的搜索,也就是奇虎论坛搜索。每年也有千万级RMB装口袋里。
盈利点四:奇虎360旗下的奇酷、广告的代理及与游戏方的合作等业务也有亿级的票子。
⑵ 奇虎360到底是怎样挣钱的请求业内人士、360员工回答!如果方便能否列出每年大致收入项目、金额和开销!
gkcc1988回答的基本正确,杀毒软件一般就是拿软件赚钱,像毒霸,购买毒霸就要花钱。但是360不收钱,免费使用。所以钱从哪里来了,那就只有广告费用了,广告收入的形式就有很多了,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大型广告公司接广告,还可以直接从厂家联系广告业务,还有软文嵌入式广告,收取合作网站的各种费用,给大型信息公司做专项服务的费用等等,这个就说不清了。
费用就是 gkcc1988所说的那些了。
如果国内有1亿人使用360.那么你算一算,每一个人每天使用360杀毒软件,每一次展示广告为1毛钱,甚至一分钱,100000000*0.01=1000000元。每天收入100万,一月3000万,一年了?
这只是一项,呵呵,不算了,你自己想想。
⑶ 360公司将领投哪吒汽车D轮融资,这是要造车了吗
4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360已向哪吒汽车发出投资意向书,有意领投哪吒汽车的D轮融资,并成为哪吒汽车第二大股东。目前,该投资还需要等双方签约正式协议后方可生效,上述知情人士未透露360的具体投资金额。
互联网造车前景
过去,燃油车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等等,是汽车技术最难啃的骨头,也是国人看不起国产车的一大原因。 现在汽车电气化趋势,则使得动力系统只需依赖电池+电机完成,绕开制造难题,直奔软件、生态、5G、智能驾驶的未来。 单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这些玩家显然也看中了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可以讲故事的空间。 新能源的发展现在是风口行业 ,未来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的加入,会让汽车进入智能汽车时代,方方面面都会带来很多便利。
⑷ 360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融资
股权,增发,再股权
⑸ 关于360奇虎上市的融资规模问题
募集资金和市值是两个概念,公司有融资需求的时候就会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也就是说募集资金只是公司用来进行收购或者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市值是对整个公司的估值,因为360上市以后,公众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觉得14.5美元的发行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由于大家都看好,买的人多就自然会抬升股价。
⑹ 奇虎360如何盈利,和资金来源
这种都是靠广告费来支持的,只有用户多了,在上面打广告的人才会多,所以都是先烧钱后赚钱的.
创业者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都引进了战略投资者或风投。
⑺ 奇虎360等三公司被判赔偿一千万元,它们被判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奇虎360的产品侵权使用了其他公司的地图资源。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低奇虎360涉及侵权的案件进行了宣判,要求360、秀友的公司,向地图公司四维图新公开道歉,并且赔偿对方公司经济损失一千万。起诉方四维图新公司表示,奇虎360的未经同意的情况之下,擅自将自家公司的电子地图资源上传在自己的网站,涉及侵犯四维图新公司的知识产权。该法院一审时期的判决是认定,涉及此案件的电子地图,不属于著作权规定的保护范围,所以一审判决奇虎公司不构成侵权行为,所以将四维图新公司的诉讼驳回。
近些年来,互联网知识产权的案件越来越多,大多是一些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不仅是小公司,就算是360这种大公司也不能幸免,而且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判决罚款也越来越严了,所以未来大公司的团队要更加注重版权的问题。
⑻ 奇虎360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最普及的 就是在360安全卫士里面的装机必备 有一个软件排行榜 里面的每个软件 都是靠竞价排名来获得排名的(类似于网络)
另外 如果你用360安全浏览器 里面也有很多广告 没有被屏蔽的广告 就是给360花钱的了
其他还有很多增值服务 比如360浏览器的上面有了一个充值的业务 如果用户通过这个充值 那么360就和银行来进行分摊费用
其他还有一个类似于“棒棒堂”的远程在线杀毒业务 就是远程帮助用户处理电脑的安全问题 也是新的业务模式吧
360现在还没有特别完善的盈利模式 主要是还是靠风投的钱 想在杀毒产品上做增值 但是杀毒软件是一款相对安全的软件 不像腾讯QQ那样一天运营很多次 因此这条线一直想做 但是没有做成
360现在已经是国内客户端市场第二的互联网公司 用户达到3亿多 如果他们想到一个新的模式来收费 那么未来不可限量...
⑼ 奇虎 360 回归 距离下一个 bat 有多远
历时近10个月,奇虎360(以下简称奇虎)私有化进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3月30日奇虎在集团总部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其私有化协议获得股东批准,私有化财团将花费93亿美元收购奇虎在外发行的普通股。
在美5年,奇虎也曾风光无限,现在怀着一肚子 “委屈和谋划”,踏着私有化的浪潮,回归国内。美国资本市场真的亏待了奇虎?亏待了中概股?
回眸过去,现今市值曾仅低于BAT和京东的奇虎,在互联网规则混乱的年代,一路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坐上互联网安全领域的头把交椅。但时代早已今非昔比,移动端大行其道,互联网安全也需 “中国牌照”,在 BAT 巨头们赛道布局日渐完善之际,“财小气短”、总是慢半拍的奇虎能否比肩 BAT?此时尚无定论。
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对于奇虎是极度欢迎的。
上市5年,美国亏待奇虎了?
(奇虎在美5年的股价变动)
好像没有一家中概股是不感到委屈的。
从2011年到2014年,美国资本市场甚是看好奇虎的。2011年3月IPO之际,在上市首日收盘价报34美元,较发行价大涨134.48%,市值接近40亿美元,一度超过新东方、搜狐、盛大,位列所有中概股第6位。历经3年,2014年3月,达到最高峰,每股124美元。但好景不长,在股价登顶后开始下滑,2015年上半年股价近乎“腰斩”。
2015年6月17日,奇虎宣布其董事会收到创始人周鸿祎的一份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提案。当时,周鸿祎在内部信中称,“这是在反复考虑当前全球及中国资本市场环境后,做出的主动战略选择。
今年3月30日私有化决议被股东会通过,迈出关键性一步。其董事长周鸿祎当天发了条朋友圈说:“从公司初创期、3Q、美国上市、美国退市,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幕幕的。Mark一下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五年弹指一挥间,继续向前。” 去美国,奇虎360的上市与宣布退市,中概股的资本市场都呈现复杂的态势。
过去十年,中概股一直处于赴美上市的蜜月期。但2011年却是华丽开幕,惨淡收场。2011年包括奇虎在内有13家企业赴美上市,总融资额达19亿美元。但有近40家中概股公司遭遇集体诉讼。奇虎也难逃波及。自 2011年11月起,做空界的 “战斗机” 香橼连续5次对奇虎发布质疑报告 2012年7月 新的做空机 Anonanalytics 质疑奇虎导航页流量造假,导致奇虎股价大跌7.46%报16美元。由于奇虎业绩被普遍看好,它依旧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股价逐渐攀升。
在奇虎股价走下破路的2014年,中概股悲喜同来。一方面,2014年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共有15家中概股成功上市,总融资额为254亿美元,可谓是中概股的丰收年。但另一方面,2014年集中爆发的空方机构做空中概股更是让多只热门中概股短期内市值大幅蒸发。中概股在美国投资者中口碑不好,已经接近2011年中概股危机时的水平。
在2015年上半年的多数的时间里,与最高值相比,奇虎的股价近乎 “腰斩”。2015年6月,周鸿祎在内部邮件中说。“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认为,奇虎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奇虎的公司价值。” 事实上,2015年 去美国IPO的热度跌至谷底。2015年总共虽说有超过十家中国公司成功在美IPO,但多数是小型规模,年度IPO总的融资额不超过五亿美元。回归之风达到顶峰。包括奇虎在内,中概股宣布私有化的数量超过30家。
彼时,中国股市大动,但依旧阻挡不住奇虎要回来的决心。继6月17日发出要退市的宣言,奇虎再次出声是在2015年12月18日,它宣布已经与买方团达成最终的私有化协议,买方团将以约93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奇虎。3个月之后,其私有化协议获得股东批准。
业内熟悉的套路,中概股回归主要需经历在美退市 (私有化)、拆除VIE结构转变成内资公司、国内上市三个步骤。其路程之复杂,本文作者已在《猜想网络回归:回归路径、分拆业务、上市版块大PK》有叙述。
这三步何时完成?2016年1月,腾讯科技爆出私有化的项目主承销商华泰联合证券披露了一份私有化路线图。这似乎给出了答案:在2015年底确定私有化资金,2016年3月中旬资金全部到位,并完成私有化下市。
(图片来源腾讯科技)
当前,注册制暂缓,战略新兴板前景不明,壳资源一涨再涨。外界都说,奇虎回归后,落地难,纷纷猜测奇虎哪种途径回归。对此,奇虎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在注册制和战新板厄运宣布之前,此份资料就直接显示奇虎再拆除 VIE架构后,要借壳上A股。具体的时间安排是,预计在2016年12月底通过A股审批,并于2017年3月完成股权交割。
新浪中国概念股显示,包括传统行业在内,在美上市的企业达到215家,单信息技术就有65家。此外还有新东方、易居中国、一嗨租车、宜人贷等诸多企业。2016年,奇虎将带动新一轮的中概股私有化高潮?
市值达千亿 安全领域奇虎雄霸A股
资金对于奇虎的私有化几近疯狂。在周鸿祎公布私有化要约之后,各路资金开始抢食 “有限的” 私有化额度。即使奇虎方面重重设限,仍然阻挡不了这些资金的热情。一筹资机构人士的表态此次奇虎筹资额度的竞争激烈程度 “前所未见”。
这背后是对奇虎上市后通过高市盈率来套利的期待。
去年中金分析认为,如果奇虎回归A股上市,其市值将高达3800亿人民币 (613亿美元),相当于市值扩大近七倍。这还只是 “保守估计”,没有对奇虎的领导力等给出溢价。
更有投行人士认为,如果按照乐视约190倍的市盈率估算,奇虎的估值应该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私有化财团对奇虎的整体作价为94亿美元,两者之间看起来利润空间巨大。
2016年奇虎在美市盈率接近37倍,当前市值约有 93 亿美元。纵览国内资本市场,互联网安全概念股(如下图),其市盈率一般在10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0余倍。
(互联网安全概念股 )
回归,互联网安全领域,奇虎无疑稳坐头把交椅。透过市值看业绩,奇虎以免费的安全软件为最底层支柱, 360浏览器、360网址导航、360团购开放平台、360安全桌面等互联网平台。
从公司营收和利润来看,奇虎从上市时2011年第一季度的2290万美元营收,攀升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3.844亿美元。把时间轴拉的更长远些,其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1689万美元到2014年1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2014年净利润是2009年的53倍之多。
( 奇虎360财务数据)
尽管奇虎基于 PC 端的盈利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然落后,但其强大的盈利能力依旧让中国资本市场欢欣鼓舞。这是奇虎多年的打拼奠定的。
当下,“流量变现” 早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盈利的共识。但在2005年 至 2010年 间互联网企业如何变现,业内一片混沌。奇虎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即 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第一步,用免费的业务网络了 PC 端的用户流量。2011年 活跃用户接近 4 亿人,2015年 这一数字达到 5.4 亿人。第二步打通用户流量与盈利之间的通道。在线广告和基于搜索引擎的收入、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是其主要的盈利来源。以 2015年 第二季度为例,其在线广告营收为 2.939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71.6%,同比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搜索创收业务贡献进一步增强。同时,其互联网增值服务营收为 1.222 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游戏平台业务。
对于未来的营业数据,奇虎预计,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的营收增长率分别约为 30%、100%、33%、30%;毛利率预计分别将达到 80%、58%、57%、57%;而净利增长率分别为 29%、11%、55%、45%,后市看好。
这更基于奇虎的多元化发展,其中一项就是奇虎给中国资本市场讲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互联网安全的故事。
信息安全成为国家战略的话题。2015年5月,陌陌、网易、支付宝、携程、艺龙等互联网企业因各种原因接连出现服务中断的现象。360 互联网安全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超过 37%的国内网站存在漏洞,利用网站漏洞的攻击以近 5 倍速增长。这涉及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政府系统。
“企业级安全市场拐点已经出现”。引领这场行业变革的将是中国的企业级信息安全市场,信息安全市场将经历一个从 2C 到 2B (企业、单位等) 的过程, ABIResearch 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当前的规模为 49 亿美元,预计到 2017年 将翻一番至 98 亿美元。有业内人士预计,目前国内网安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未来可能催生万亿级别市场。
蛋糕之大难以估量。2015年 奇虎开始加重企业安全服务。组建了专门的企业安全集团,发布用大数据做安全漏洞的预测与回溯的 “360 天眼” 产品,转战偏蓝海的 B 端市场。
奇虎也正在从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安全公司,逐步向安全互联网公司转变,为用户提供线上至线下的安全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故事也只能在中国资本市场讲。有业内人士称,这涉及诸多央企和国企,涉及国家经济与安全,若奇虎不回归,背后有海外投资者的身影,如何参与?
谁掌握了入口谁就有主动权。奇虎牢牢掌握着互联万安全的入口。
奇虎360离BAT还有多远?
纵览中概股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市值近 2000 亿美元,网络也接近 670 亿美元,就连现在还在战略性亏损的京东其市值也超过 350 亿美元。回归后的奇虎手握互联网安全武器,能否成为下一个 BAT 巨头?
(2016年4月在美互联网巨头市值)
然而,奇虎必须面对的是,它在 PC 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日益减弱。PC 时代,用户一定会通过 “某入口” 进入一些常去的网站,而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被 APP 取代了,其使用频率和时间就降低了。
在移动时代里,建立生态圈是互联网巨头图谋之事。在过去两年,奇虎也在多远化探索,探索的方向包括智能硬件、文化娱乐、企业服务、教育、金融等领域。
(图片来源IT桔子)
但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大把大把 “烧钱” 的地方。BAT 三巨头疯狂用资源和资本实力去侵占各个移动互联网领域。先看 2014年,根据 IT 橘子的统计,2014年 阿里巴巴投资并购约为 170 亿美元、腾讯约为 70 亿美元、网络较为谨慎为 15 亿美元、小米为 32 亿美元;与之相比,奇虎仅为 7 亿美元。
再看 2015年。综合 i 黑马和 IT 橘子的统计,2015年 阿里巴巴投资了 100 家,共计金额约 1020 亿元人民币;腾讯 66 家,共计金额接近 620 亿元人民币;网络 24 家,共计金额约 74 亿元人民币。奇虎在 2015年 的投资金额粗略估计约为 8 亿元人民币左右,投资公司数量相比 2014年 同比减少 60%,金额降幅约 80%
比起 BAT 动辄十几亿、几十亿元的玩法,奇虎财力难以望其项背,在战略上也多显瞻前顾后。
这体现在具体的战略实施中。在各大领域,尤其是在移动端口,奇虎总是慢半拍。它在手机、智能路由器、儿童手环等多个硬件领域布局寻找 “新入口”。 以手机为例, 在手机智能硬件已是红海的当下, 2014年 奇虎高调进入手机行业,却以失败告终;2015年 在硬件方面的最大动作也是推出全新智能手机品牌 “奇酷”,但是市场反响一般;其在手机浏览器、移动搜索、手机分发等领域发力,或被站稳脚跟的竞争对手,或恰逢财大气粗的入局者所挡。
又以互联网金融为例,2013年 周鸿祎表示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在一次小企业公益讲堂上他说,对于电商、金融领域没有什么积累,也心存疑惑,为什么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都奔着金融去呢?2015年9月 周鸿祎 “醒来”,奇虎才开始涉足其中,瞄准支付、理财、众筹,主打金融安全。但外界的疑问是,互联网金融大热的今天,奇虎进军该市场还能吃到糖吗?
以互联网安全为核心,加之多元化路径的探索中,由于很多行业里奇虎都还是新军,在做法上还是相当谨慎的:即与该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打算强强联手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自 3月30 起,奇虎私有化进入倒计时,资本市场给予奇虎数千亿估值。对于前文所述的 3800 亿的市值,中金的方法是将奇虎 360 各项业务按照 A 股类似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进行估值,然后进行加总。其中包括 360 PSP 业务估值 1400 亿人民币、搜索业务 1100 亿人民币、游戏业务 740 亿人民币、企业安全业务 420 亿人民币、智能手机业务 140 亿人民币、净现金 10 亿人民币,加起来就是 3800 亿人民币。可以想象,一旦回归 A 股,奇虎的 “财小气短” 将有所缓解,各项业务或将加速发展。
回顾奇虎创业历程,自 2005年 成立以来,先定位搜索技术提供商,战败后转战免费杀毒软件,通过免费运动,逆袭上位。由杀毒软件向平台型公司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奇虎一路拼杀,先后与 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络、雅虎中国、腾讯恶战。2010年 腾讯 QQ PK 奇虎的3Q大战,行业内人士依然记忆犹新。因此,有人评说,在本世纪头十年,在规则混论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注定得通过打来解决问题,比如地址栏插件只能有一个存活,安全软件客户端只能有一家。
也因此,由于过往的经历和业务的相似性,对于奇虎的私有化,有这样一段话被媒体广泛引用,“有互联网分析人士指出,不管是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这都有可能是历史上用意最为复杂的一份私有化要约,因为这不只是奇虎一家公司的事情,几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节奏都会受其影响,一些不想与之发生任何关系的公司如网络、腾讯等,此时也被迫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应对举措来制衡。”
对于奇虎来说,现如今向安全互联网企业迈进,并呈现多元化探路。业内的共识是,尽管手握互联网安全入口的武器,其面临的挑战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将 5 亿用户有效迁移,通过更多样化的盈利平台,去收获真金白银,此役是否能顺利通关,直接决定它能否成长为下一个 BAT 巨头。
⑽ 奇虎360的盈利模式是怎样的
360安全卫士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是原来周鸿祎的奇虎旗下一款防治和清理恶意软件的一个工具,现在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子公司。周鸿祎称获得3.6亿元投资,可是业内都是说左手倒右手。
原本360安全卫士只是一个恶意软件清除的软件,后来加入了查杀木马的功能。至于360安全卫士的效果如何,我们今天不去讨论,毕竟那么多的装机量在那,讨论这个也没什么意义。
咱们就说说,360安全卫士的盈利模式。这个可能会给很多的人一些启示。
360安全卫士一开始就打着免费的旗号,现在360的老大周鸿祎又放出话来,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那奇虎360安全卫士投入不多也不少的那些钱做什么。当然是广告,奇虎-360安全卫士的老总周鸿祎,也就是3721之父,恶意软件之父周鸿祎。他更真实的身份其实是卡巴斯基(Kaspersky)杀毒软件的代理商。可能一开始周鸿祎就没想过把360安全卫士做的那么大,他当时可能就想的是怎么卖卡巴斯基-Kaspersky杀毒软件。于是就想出先搞个简单的免费软件奇虎360安全卫士,让在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的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简单的用用。因为中国的网民网络知识不太够,一下子使用杀毒软件可能都困难,一款免费且简单的360安全卫士当然正中下怀。
接着就是配合卡巴斯基(Kaspersky)推出半年免费杀毒软件,培养用户的习惯,因为各款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而且普通用户很难适应更换杀毒软件。最终成为的卡巴斯基(Kaspersky)的用户。特别是熊猫烧香那段时间里,周鸿祎把免费3个月卡巴斯基送到用户手里解燃眉之急,而自己得到用户口碑,卡巴也得到了用户量,最终卡巴在3个月的免费期到了之后是稳赚不赔,因为杀毒软件和硬件有很多的区别,多少的用户量不会增加什么成本,反而有利于病毒分析等等。所以这种借助事件的营销炒作是十分成功的。
如果说奇虎360安全卫士的诞生是因为卡巴斯基(Kaspersky)的推广,那么奇虎360安全卫士做其他软件的广告可能是周鸿祎第二个收获,就拿我做过的Windows优化大师,单价是5元装机一个。本来就是安全防护类的360安全卫士做这样的广告自然是不在话下。还有就是,360老是告诉你这个软件不安全,那个软件不安全。要用哪个,不用哪个。普通的网民根本无法辨别,只能跟着走,就是360安全卫士忽悠你也没办法。现在到360安全卫士的主页还能看到瑞星杀毒软件的广告,显然360安全卫士成了网民的安全软件入口。就像门户网站要依靠网络和谷歌一样。
不过周鸿祎最大的收获还是他的360安全卫士平台,这个才是他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平台,也许360安全卫士还和什么木马清道夫等等之辈一样,混迹在边缘角色。不过这也显示了周鸿祎这个从技术员出身做到IDG合伙人,确实不容易。在中国做技术的没几个爬上来的,腾讯QQ的马化腾其实不是做技术的,而原新浪创始人王志东也因为(大家看到这几个字也是图片做的,咱也不敢写字啊!)加入新浪接手CEO后被逼宫踢出新浪,等等说明中国并不是一个技术人才能做出事业的国度。所以,不管周鸿祎是用什么手段能混到现在的位置,确实只能是佩服。
360安全卫士没有花一分钱在网络上做广告,这个我是认可的。如果是网络广告要我也会和周鸿祎一样的选择:绝对不做(当然是指360安全卫士这个产品,毕竟现在的网络公信度很低,而且网络虚假点击早已不是秘密,各大门户不也是有小黑屋或是大黑屋点广告,更不谈民间的互点广告)。周鸿祎把广告放到哪了?
当然是CCTV!!
做网络多的人电视都不看了,当然不知道。而普通网民一定是看的。经常在CCTV中看到某某恶意软件、病毒这类的新闻。不要他们说,放几个片段,加上个奇虎360安全卫士的LOGO就够说明一切的了。甚至有几次CCTV2的经济半小时节目直接放的关于奇虎360安全卫士的内容。这里老大哥瑞星还选择的是网络广告和电脑销售从业者宣传为主的两种广告形式,显然不如周鸿祎智慧。
所以做广告还要上CCTV,网络广告说实在的存在太多的虚假点击!做流量!而且可信度比较差。
最好的广告是电影广告(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宝马不就是这样做出了的?
第二当然是CCTV的非“广告”广告。这样的广告覆盖面虽然不如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广告,但是多放几次,那个影响力还是没得说的。
所以周鸿祎的成功和史玉柱倒是用几分相似,都是摆平CCTV,这次315批判网游,不就没批评史玉柱的征途和巨人,这两个游戏可是目前很迷惑青少年的哦(不少成年人还沉迷其中~)。没办法这个东西在CCTV5做过广告的,况且史玉柱的脑白金,黄金搭档可是CCTV的广告大户啊。
还是那句话,要想做互联网,先做CCTV。国内有个被人家包养的女人不就靠CCTV的宣传做了个视频网站,是谁就不说啦,不过估计和CCTV的台长关系不一般。
总而言之,口碑决定装机量,装机量决定你的收入。而谁又控制你的口碑了?是你自己还是?
做产品+忽悠+炒作。当然你还要有你的产品,千万不要单一网络,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