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融资模式 » 企业投融资过程税务风险应对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企业投融资过程税务风险应对

发布时间: 2021-06-14 06:08:05

① 如何防范企业投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措施
在明确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之后,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保证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提升企业信用等级,提高融资水平
企业提高融资水平,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的信用等级上升,才可以在融资方面获取到更多的资源。那么,如何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呢?首先,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与经营管理制度,高层管理者要重视企业的管理,从员工的发展出发,制定合理化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员工有效完成工作,保证公司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效运转,同时在财务上要建立透明机制,账务公开化,发挥群众的力量来监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其次,企业在对外经营方面,要秉持诚信经营理念,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诚信与信誉,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
(二)建立科学融资结构,有效规避融资风险
控制好企业的融资风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予以规范:第一,尽管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是有多种选择的,但是无论企业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在加上在其中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因素干扰,更加需要做到对各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予以权衡,从企业自身发展出发,考虑到经营成本、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将资金的投放和收益结合起来,在融资之前做好决策,以免出现失误。第二,企业需要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融资结构体系,使得各种融资方式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优化融资结构,从而有效规避融资带来的风险。
(三)提高管理力度,做好企业融资风险防范工作
做好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树立风险意识,认识到在企业的发展中风险是在所难免的,要端正态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还要做好各项财务预测计划,合理安排筹集资金的数量和时间,从而提高资金效率。其次,如果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是受到利率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就需要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研究利率的实际走势,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做出合理的安排。

② 税务机关在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问题

这问题有点大,建议看下下面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从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其制度设计原则与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思路基本一致,遵循五大原则。

全面、合法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基于法律文件、行业内的准则规范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确保其合法性。若企业的制度设计违背了法律规定,那么内部控制的运行将会失效,从而造成企业的不良发展,使其陷入困境。其次,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次和过程当中。从层次方面来看,企业中的每一员工都需要受到内部控制的制约,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都必须遵守企业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从过程方面来说,企业应当对其管理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加以控制,包括计划、决定、执行、监督和反馈等,保证控制过程的有效性,尽可能地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制衡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在业务流程、权限分配、机构设置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关系,同时企业还需要兼顾运营效率。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监督检查部门持续保持良好的独立性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中税务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公平和公正的前提。企业中各个层级的职员都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利。制衡原则具体包括授权和牵制原则。

牵制原则是指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时,任一事项的完成都必须由相互制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来完成。授权原则要求企业在基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具体操作规章手续,根据岗位的不同需求,赋予每个职工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权限。

协调配合原则。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税务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协调配合原则。为了避免扯皮和脱节现象的发生,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必须与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各方面协调同步的工作,从而降低企业内耗,确保企业运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为了使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工作顺利运行,其基础是协调配合原则。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流畅性为协调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倘若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与相关人员之间沟通不顺畅,那么控制活动即使设计了再清晰的目标和措施也无济于事——因为信息不畅会直接影响责任人不能与相关部门沟通达成一致,从而导致实施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保证信息交流与沟通流畅的前提下,税务风险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要协调一致,以保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企业在实行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争取低成本高收益的控制效果。企业为了保证在经营过程中收益大于其成本,体现税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应在税务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若企业实施税务风险控制活动的花费大于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那么该控制活动是不经济的。企业成本应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并且只有在风险控制方案耗费的成本低于其能获得的收入时,该风险控制方案才是合理、可行性的。

重点监控原则。对企业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即为企业的重点监控原则。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时应对其投入大量精力,影响范围广的重要点进行把握,对影响程度有限的一般控制点无须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控制。通过分析企业涉税过程中的关键税种,对其进行识别和评估,从而发现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税务风险,通过及时采取应对控制措施,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③ 企业怎样进行税务风险防控

我们发现,在众多服务的企业中,尽管纳税人所在的行业不同,同时也由于管理要求不同、财务核算关注点不同,面临的税务风险点大都不同,但究其根本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税务风险管控能力薄弱,税务风控仅仅依靠财务部门的能力,没有形成贯穿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1.现象:财务会计权责不清
从我们的服务经验来看,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各自生产经营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过程中,对管理要求和财务核算的关注点也不同,因此,各行业所呈现出来的税务风险点都不同。就比如金属结构制造业的企业,税务内控机制缺失、财务核算部门总是“单打独斗”就是这类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痛点。
在我们服务企业中,有一家金属结构制造企业的企业是有限股份公司,也是一家家族企业,部门的主管、财务出纳都是“自己人”,负责了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工作,而决策经营、重大事项都由牵头人说了算,聘请的财务人员只是辅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而像这一类家族企业,“自己人”常因不懂财务核算,没有建立对应的材料出入库保管账簿、产品出入库保管账簿等,而且又完全依赖于以会计账簿核算存货购销存的方式来做账,这样是很难保证账实相符的。
另一方面,财务会计不参与企业经营活动,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货物及产品进行流程监控,却独自包揽了全程经营核算业务,完全凭票入账,等到税务稽查时,面对税务机关的询问,又常常不能自圆其说,而这样的情况要规避税务风险是有一定难度的。
2.现象分析:企业内控环节薄弱
在最近对一家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的企业进行纳税评估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家的产品销售毛利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产品销售毛利率。在与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费用上升,产品销售价格又没有对应上涨,这才导致了产品销售毛利率大幅降低。
但经过实地察看,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该企业用简单化的成本结转方式,处理账目时简单地将一次投料对应一次产出和一次销售来做账,忽视了分批分次投料,产品产出时间各不相同的因素,更没有考虑到当月无论何时投入原料,均不可能当月完全产出产成品这一方面。这也让企业操作错误,同一批次未完工产品或非同一批次未完工产品,都简单地一并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这样就虚增了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导致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极其不匹配。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岗位的缺失,生产管理与财务核算脱节,而财务核算的监控作用又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被迫简单化处理。我们认为,目前有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仍未将税务风险防控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全过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仍流于表面。
因此自会计小编建议:重视起来,真正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税务风险防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内部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基础之上。
从我们服务经验来看,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核算关注重点不同。对订单式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建立《销售合同执行情况登记备查簿》,详细记录好合同的标的、金额、完工日期、发货日期、承运方式、运费金额、运费发票、付款方式、销售发票开出日期及金额、货款到账日期及金额等项目,实现货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有效监控,以便管理人员清楚整个环节流程,也便于发现问题。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重视并建立起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即从企业组织机构、制度、环节衔接等各个方面关注税务风险防控。企业的法人、材料管理人、生产负责人、产品销售人、财务核算人都应该要重视税务风险,建立起健全且具体的税务风险流程控制制度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中来,并且强化财务核算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改变财务核算部门“单打独斗”、独自应对税务风险的情况,将税务风险管控防线扩展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效税务风险防控链条,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税务风险的目的。

④ 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风险管理。而在这个当中,税务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是重中之重,也是老板们最为关心的内容。因此,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控制好各个环节,避免企业产生相关的风险。
因为我国的税制体系本身比较复杂,再加上各种细节的要求,会让风险管理存在一些困难,财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多加注意。以下就企业税务风险防范说说个人的理解。
*票的风险

企业日常的经营中,会有收到发票,也会有开出发票。
对于进项发票而言,出现最多,最严重的情况可能是没有取得相关发票和取得了不规范的发票。
没发票,成因相当复杂,但是对于企业的纳税可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包括增值税的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的计成本。因此,如果没发票的,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对于全员发票规范的管理,对供应商的分析与筛选,对于供应链的改变等等,通过多种方法“多管齐下”,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际当中企业取得不规范发票的情形也是相当多。一般对于发票,需要关注发票的名称,发类型,填制日期和编号,经济业务内容,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填制单位名称及经办人的
签名及盖章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11项经济业务是必须要有备注栏的,章盖对了没有,该附的清单是否齐全。
对于开出的发票而言,一是注意切忌触碰虚开发票的红线。二是要注意把握开发票的时间节点、此外,如果错开了发票,那么要按照规定来进行作废或者红冲。
*账的风险
企业任何的问题,最后都集中反映在账簿上。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检查机关总是从检查账簿着手。一看账,就基本上知道企业的底细了。
一般来说,账上可能存在的风险是没有按照税法或者准则的要求来记录。比如,收入确认的时点不对,该做进项转出的没有做等等;也有可能是记录不够规范,比如该有的附件没有,用错科目等等;最为严重的,当然是涉及到虚假记录的违法行为。比如不开票的收入不做记录,存货、货币资金严重账实不符,给客户大量回扣等等。对于这样的风险,一定要注意防范。
*表的风险
这里所指的表一个是财务报表,一个是纳税的申报表。
对于企业报出的财务报表,企业最好先进行自查。是否存在严重背离常态或者逻辑的情况。比如,各项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是否合理。假设同行业的毛利率都在45%,而你的企业却常年在10%,那么就需要想想是什么原因,是否正常。对于一些企业,常年报出的报表都是亏损,但却仍旧在经营,这也要注意。如果有关部门来检查,发现机器开足马力,工人干得热火朝天,那么这一定是不正常的信号。所以,企业报出去的报表,要符合常规和逻辑,不符合要知道是什么原因。
对于申报表,如果企业已经开业很久,但却一直长期零申报。那么可能也是一个异常信号。企业先要自查原因。此外,开票的收入是否都已经进行申报。一些税前扣除的项目,是否都取得
了相关凭证。虽然有些项目已经改成了备查制,而不是审批制,但是一旦做了相关申报,资料就要随时留存备查,否则,就是不实申报了。
*款的风险
这里的款,指的是借款和不合规的资金款项
企业最常见的借款问题,是股东和企业之间的,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联公司之间的借款。这几个借款涉及到是否应该缴纳增值税,利息费用是否可以税前扣除,以及股东的超期借款是否应该视同分红缴纳个税的问题。因此,在处理时,一是要注意形式,比如不要高于同期金融机构的利率,要签合同;二是要注意税收规范,该交的税要交;三是要注意时间,不要长期挂账,避免增加税收或者被怀疑侵占公司的资产。
对于不规范的资金,企业要尽量予以避免。账外“小金库”也是税收风险的必查点。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倘若税银联网,那么这样的设置将会无所遁形。
因此,对于相关的税收风险点,企业应该做好充分地自查。意识到风险后,要尽快制定方案进行整改。之后的税收征管手段,会让企业的情况越来越透明化,唯有通过正规的途径节税,才是上策。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唯有在工作中细心揣摩、谨慎行事,才能防微杜渐,帮助企业远离风险。

⑤ 如何应对公司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

企业面临的税务风险这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建议你找一个资深的财务专家咨询

⑥ 企业从哪几个方面建立涉税管控制度

(一)企业税负估算与分析制度 1、流转税税负测算 (1)增值税估算与分析 (2)消费税估算与分析 (3)营业税估算与分析
2、所得税估算与分析
(1)企业所得税估算与分析
(2)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税额数量分析 案例2:房地产税收贡献策算与分析。
3、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及其他税种税负分析 案例3:租金税负计算与分析
4、税负估算与分析制度设计要点
(二)税收政策的执行与应用制度
1、剖析规范性文件的生效时间 2、中国税收政策的本质
3、税收政策执行与应用制度设计要点 4、税收政策的收集检索技巧
5、通过案例透视税收政策的贯彻与应用技巧 6、过度期税收政策的衔接 7、税收文件更新与清理技巧 8、税收政策执行应用的成功案例 附:《企业税收文件管理办法》
(三)企业票据(发票)管理制度
1、合法扣税票据的内涵及应用规则 2、企业票据存在35个常见问题 3、如何确保经办人合法获取票据
4、企业票据(发票)管理制度设计要点 5、利用票据进行税收筹划案例 6、哪些情况下应申请代开发票 7、无票业务事项咋税前列支? 注:提供企业票据(发票)管理制度
(四)经济合同涉税管理制度
1、小合同大智慧
2、经济合同自保条款示范
3、经济合同审核与管理制度要点办法

4、主要12种合同签约注意问题及涉税条款规范 5、利用经济合同税收筹划方法与技巧 注:提供经济合同涉税管理制度范本 (五)纳税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度
1、企业涉税风险与识别 (1)税收收入风险识别 (2)税收政策风险识别 (3)税收管理风险识别 (4)税收政策风险识别 (5)税收成本风险识别
案例:虚拟外购“筹划”风险大 2、评估测算税务风险 (1)税务风险的评估过程
(2)税务风险的评估三步骤及关键因素分析
——一种量化税务风险好方法 3、纳税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度要点
(1)避免、保留、减少、利用策略税务风险 (2)税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 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 用好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 化解业务流程隐含的潜在风险  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 会计核算中怎样规避税务风险
 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与防范税务风险  利用纳税评估降低税务风险

(六)企业涉税成本控制制度设计
1、企业涉税成本失控严重性分析 2、企业涉税成本控制制度设计要点 (1)投融资过程税收成本控制 (2)资产营运过程的成本控制 (3)成本费用核算过程的成本控制 (4)收益分配过程的成本控制
(5)并购重组过程的成本控制
3、企业涉税成本控制制度案例分析
(七)预约定价制度
1、新税法的一项新制度——预约定价安排 2、预约定价制度要点
3、关联企业之间贸易往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预约定价制度范本
(八)企业税务文化制度
1、税务接待制度 2、建立沟通机制
3、学习“万科”先进税务文化案例 4、企业税收贡献分析
(九)税务争诉调处制度
1、税务纠纷原因分析 2、处理税务纠纷的技巧 3、如何分析税务稽查结论
案例:企业收到税务稽查事项告知书怎么办?
(十)涉税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如何维护纳税人的保密请求权 2、涉税资料档案法律要求 案例:企业电子涉税档案如何建? (十一)涉税制度的执行与反馈
1、执行力的培养
2、制度的宣传与教育培训 3、制度的检讨与修订
综合案例:房地产涉税制度体系示范。

⑦ 企业在应对一些税务风险该如何处理

企业面对的税务风险大部分来自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常见税种,推荐焦点财税的财税管控课程,这个课程会很详细地给解答疑问,帮助你去快速处理这些风险因素。

⑧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投融资风险管理

任何融资行为都有可能带来风险,着名的太子奶因融资不当,从融资开始到企业倒闭也不过仅仅9个月时间。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在融资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各种风险,特别是在今年金融紧控形势下,融资风险可以说存在于各家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根据多年的投融资经验,投融资专家张雪奎教授总结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条:
1、国家经济政策所导致的融资风险
一般而言,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极不稳定,一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它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中小企业不能根据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做出敏锐的反应和及时调整,将会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进而影响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如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其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风险都较大,如果企业经营得不到正常的资金供给,企业就难以为继。又如,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市场上资金的供应减少,受此影响,中小企业通过市场来筹集资金的风险增大。要么筹集不到资金,要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数量减少,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链连续性,并进一步增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据投融资专家张雪奎教授所知,今年大量企业遇到这种情况,融不到资金是企业经营困难,融到的资金成本过高,造成还贷压力过重,致使企业难以放手经营。
2、经营的不稳定性导致的融资风险中小企业对外界经济环境的依存性较大,因而中小企业除对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外,国家经济制度安排,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也将增大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那些经营不佳或销售渠道不畅,或竞争实力不够或难以实行多元化经营来分散风险的中小企业往往首先受到市场的冲击。而经营风险的增大又使中小企业的经营稳定性遭到破坏,进而更难满足市场融资的条件,融资更加困难。
3、管理水平低下所导致的融资风险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的管理观念落后,内部管理基础工作缺乏和管理环节薄弱,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市场的潜在需求研究不够,产品研制的技术力量有限,对市场的变化趋势没有预见性等。由于管理上的种种缺陷,致使中小企业的后劲不足。高开业率和高废业率是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从而使得商业性金融机构非常谨慎。在我国,中小企业5年淘汰率近70%,约30%左右的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仅有三成左右具有成长潜能,七成左右发展能力很弱,能够生存十年以上的中小企业仅占1%.因此,中小企业无论是进行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会面临诸多融资障碍,融资风险往往很大。
4、信用危机所导致的融资风险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财务做假账、资本空壳、核算混乱,有的中小企业抽逃资金、拖欠账款、恶意偷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形象。相对于大企业的很多信息的公开化和容易以极低的成本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不透明的,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很难通过一般渠道获得,因此,银行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或投资人要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就不得不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质量。这一方面加大了银行或投资人贷款和投资成本,另一方面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困难,中小企业的融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1、融资风险“潜伏期”识别融资风险“潜伏期”的警兆是指建立在大量资料分析基础上的反映融资风险大小以及是否带来财务危机的先兆。这个信息资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二是与企业相关联的外部市场所处行业的信息。潜伏期的融资风险主要是企业对融资活动的控制风险,主要反映企业是否可以融到资和是否正确融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除了内源融资以外,在外源融资中,债权融资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其融资风险的预警中债权融资风险要特别关注。从融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控制角度综合分析,将潜伏期警兆分为:外部融资市场的成熟度不高;融资主体自由度不高;不进行融资方式分析;不关注资金成本;融资活动不符合融资的优序排列;企业同期平均资产收益率略低于债务资金成本率。
2、融资风险“发作期”识别“发作期”融资风险的警兆一般呈现出景气警兆的特征,即反映财务景气的程度和状况。这可分为财务警兆与管理警兆两方面:
财务警兆包括:(1)资不抵债,这意味着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偿债危机,有被清算重组、变卖资产的可能。(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这表明企业获利能力的原动力出现故障,没有新经济来源以抵消资金成本。(3)存在大额的逾期利润。这表明股权融资面临巨大风险,无法保障资本投入者的投资回报。(4)信用等级下降,这是偿债能力下降的必然结果。(5)融资活动受到严重阻碍,面对好的项目,无法获得外部资金支持。
经营管理警兆包括:(1)主营产品核心竞争力下降,属夕阳产业产品,这表明企业的盈利严重下降,并且没有发展前景。(2)管理混乱,人力资源短缺,这表明经营业务不景气,难以得到内外部人员的认可。
3、融资风险“恶化期”识别恶化期的警兆表现是发作期的警兆未能得到控制,融资风险进一步转化为企业财务危机或者财务危机的结果。其表现如下:(1)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如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大大超过100%,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等。(2)已经不具备偿债能力,即不仅无法偿还借款,并且得不到债权方的展期许可,很可能会被借款人接管企业或进行清算。(3)企业出现非季节性的异常的停工、停产现象,这是企业破产的先兆。
3、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方法
1、从财务分析入手,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小企业限于其人员素质问题,财务分析的能力较差。因此,为防范融资风险,企业财务工作人员、资金运作人员就应加强日常财务分析。
2、从企业管理入手,加强企业投资融资项目的审核与管理:(1)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的管理工作,在设计组织结构时,既要职责明确,还要建立经济业务处理的分工和审核制度,特别是严格规范财务工作体系。(2)对每一个资金运作项目都应有科学的严谨的可行性评价,不能盲目投资,也不能盲目融资,虽然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现状,但具体到个别企业的资金管理部门应从个体实际出发,越是困难的企业面对融资时越要谨慎,关注融资成本、融资顺序与融资方式。(3)加强企业信用管理,这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非常欠缺的方面,完善财务工作中对偿债工作的监督与控制,健全各类融资活动的后续跟踪管理。(4)建立并实施融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于企业融资风险的预警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分析与加工等程序应该是时时进行的,因此要求企业具备一套比较完善管理机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人员不多,资金实力不雄厚,考虑到预警的成本问题完全可以不设专门的职能部门来执行预警系统。只需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赋予每一个员工实时收集信息、传递信息的责任,然后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兼任预警机构人员。
3、从融资方式入手,加强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融资渠道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信用水平、社会认可的程度等不同,需要不同的金融市场来帮助企业融集资金。
4、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法
1、在创业阶段,在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上,科研人员、创业人员等私人资本的资金已经不够,资金的需求逐渐转向风险资本,此时,创业者也可能会请求银行给予贷款,但可能性较小即使能得到此类贷款,也大都是短期借款,且数额不大,同时,此阶段由于企业的获利能力较差,如果所借得短期贷款过多,其负债率越高,利息负担越重,资本结构就会越不合理,严重的可能产生财务危机。该阶段需要的是长期资本,换言之,企业需将股权出售。所以创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是股权融资,最优融资策略是吸引风险投资。
2、在成长阶段,这时由于中小企业已经度过生存难关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已基本明朗,企业形象、产品品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信誉,社会各界投资者对其投资已产生诱惑力。该阶段的融资方式是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相结合,此阶段企业的成长资金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自我积累、风险资本和借贷资金。
3、在成熟阶段,企业的最优融资策略是债务融资,此时,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追求稳健经营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企业,需要扩大客户群,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为银行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当中小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稳定,资产收益率高,资产规模较大,可抵押的资产越来越多,此时,银行也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中小企业贷款。因此,该阶段当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成为企业资产的主要来源。
对于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或可转换债券、增发新股、新股配售等方式进行融资。

⑨ 如何应对税务局发现企业税收风险

税务局其实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不通情理。当然,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笔者根据别人的和个人的想法,总结了几点,供财务人员参考:

第一点,熟悉国家有关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条款,你要自己先做好准备工作,有些你不必问税务人员,很多东西在在网上都能查找到,你实在要问,你也得先了解一下相关知识,要明白,一个连起码税务知识都不懂的财务人员是不称职的;

第二点,熟悉税务机关的办事流程——省的到办事的时候跑冤枉路。打电话请教不如当面请教,挑一个好的时间去面谈,如果实在没时间去,打电话时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最好,周二~周四效果比周一和周五好,因为这些人周一上午一般开会比较多(尤其是节假日后第一天上班,别想找到他们),周五下午也找不到(多半提前溜了,或者跟几个领导开一周工作会议总结去了)。去之前可以先打电话确认一下是否有空,将心比心,要是我没空的话,人家来烦我,我虽不会把情绪放在脸上,也是一肚子的恼火;

第三点,相互尊重,在尊重税务人员的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份尊严,在办事的时候嘴巴甜一些,嘴甜的人不吃亏,别去了税务部门就哭丧着脸,人家不爱看;税务专管员是税务局管理企业的最直接的人,因此轻易不要去得罪他们,对他们也要表示最够的尊重,想问什么问题最好一次性问个清楚,一个专管员通常管理上百家企业,不可能为一家企业的一个问题纠缠不休。最后一条,按时提交申报表和要求的其他资料,配合好他们的工作才是搞好双方关系的基石,如果不小心弄到黑名单上,大家面子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