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微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
第一,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置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企业员工个人存款。员工以其个人存款投入企业运营中,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一则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二则可以帮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和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可利用股权进行筹资。如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中小板,进行上市。如果小微企业无法达到上市门槛,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筹集资金,如杠杆租赁或售后租回等,这样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但同样可以更新先进设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有限资金另作他用,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利用金融租赁进行融资,限制条件少,手续也简便易行,这样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进行使用,变现能力明显增强。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较好地运用了金融租赁这一手段。还有一些其他方式,如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等。
第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国外的小企业贷款相比较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就差1.5个百分点到2个百分点,而我国大概要高6个百分点到8个百分点,政府可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第三,设立统一、高效的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并加强、完善对其宏观管理。一些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如日本在通产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美国设立了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贸易工业部设有小企业服务局。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企业分属于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的主管部门,管理比较分散。可以把目前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进行剥离合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权威机构。
另外,需建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由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全部资金需要,加上资本金不足等先天缺陷,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中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部门,或者调整有些地域性银行的信贷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点小微企业。这些在很多银行现已经得到实现。如农业银行在2011年1-10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940多亿元,增幅达20.42%,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的9.17个百分点,高于全行法人客户贷款增速的12.68个百分点。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为北京市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第四,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机构难于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进行,但各家银行评级标准不尽一致,社会上更是缺乏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和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着手,规范社会信用程序,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由此强化和引导小微企业对资信评级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信用风险较大,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体系,为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的后盾。如建立“小微企信用信息数据库”。除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外,该数据库还应包括企业上缴税费、为职工购买社保、水电费支付等非财务信息;该数据库可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及其他行为的记录统一集中和处理,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该数据库信息应满足时效性要求。还要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以福建省为例,全省现有40家左右的专业担保机构,如福建省中科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宏发担保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组建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60个,共筹集担保资金76亿元。
第五,加强小微企业间的联合。如日本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事业组合加强联合,在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有组织地进行合作;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关系。
第六,与其他政策,如税收政策等相结合,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
总之,小微企业要走出筹资困境,既要注重“强身健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走向市场,大胆使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惟有如此,小微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②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有上面解决办法
小微企业以其数量众多,在解决就业、税收贡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又是经济生活中的毛细血管,润滑着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受到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累积和记载没有得到较好地实施,影响了小微企业持续融资的机会,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
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财政部《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7〕43文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2018年4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推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的7项减税措施,其中包括: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实施期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6号):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继续对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为激励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小微企业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明确,1、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2、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银监会也先后出台“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倾斜信贷支持力度,“三个不低于”是指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广义小微企业贷款总余额达30.7万亿(含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个体经营性贷款),比2016年新增4.0万亿,增速15.1%,较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在经历2015年的相对低点后,逐年逐步回升。2017年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达1520.92万户,较上一年增加172.8万户,增速13%,较2016年大幅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整体稳步上升,贷款余额增速与贷款户数增速双双回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8)》)
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银行,互联网贷款公司、小贷公司、部分消费金融公司、P2P公司和民间借贷,其中银行类机构服务的小微企业,一般偏向小,而非银行类机构贷款客户会进一步下沉,偏向微,包括个体工商户、非执照的个体经营者。银行在向法人主体、个人主体发放的用于经营的贷款,一般都能够进入人民银行的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而非银行机构大多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或已经接入,但并没有上报,或虽上报了,但没有准确分类。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征信服务机构,重点关注小微企业主在不同贷款机构申请贷款的查询次数统计,由于没有后期的贷款质量表现记录,这些统计数据就成为拒绝贷款的判断理由。由于部分小贷公司贷款的不规范,部分银行金融机构将客户通过小贷公司的融资次数设定为准入门槛,但假使这些银行金融机构同时可以获得客户可信的贷后表现信息,他们将有可能不再设定这种带有一定“歧视”的政策。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在大多非银行贷款公司难以接入人民银行企业、个人信用数据库的情况下,新设立的信联理应承担起责任,督促信联所接入机构严格按照数据报送要求报送相关数据,同时要求各接入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对贷款进行科学准确的分类,确保在信联信用数据库系统中的经营性贷款的准确识别和统计,实现数据共享,让更多的机构敢于为小微企业融资。对于已经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银行、非银行机构,要仔细甄别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确保上报的贷款分类准确,为小微企业信用数据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③ 小微企业融资难怎么办 有什么方法解决
小微企业融资难,可以多扩展一些渠道,比如银行信贷、新四板、各种民间金融机构和互联网融资平台、众筹平台等。
④ 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的现状分析,提出新疆小微企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新疆加大改善小微企业投资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疆;小微企业;融资;解决途径 小微企业地位重要,在新疆地位尤其重要,解决小微企业发展问题更有其特殊意义。目前,新疆小微企业占到全疆企业总数的99.8%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0%,纳税占35.9%,就业比重达73.2%。但是,新疆许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贷款难、利润薄,专项扶持资金范围较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刻不容缓。 1 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截至2012年年底,新疆中小微企业63907个,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6%。其中:民营企业60176个,占总数的94.2%。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170.07万人,占全区企业从业人员的72.3%。在营业收入中,中小微企业为9239.69亿元,占全区企业的63.9%。在资产总额中,中小微企业为14041.33亿元,占全区企业的63.5%。中小微企业创造的增加值2306亿元,占全区GDP的31.3%。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70%左右。在工业技术与创新中,自治区90%以上的专利授予中小企业,其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区的76.5%。 2012年年末,自治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数比列为3.2:15.7:81.1。从业人数的比例为:40.8:34.0:25.2。主要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中小微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单位的60.9%,主要在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和批零业,共计吸纳从业人员116.30万人,占中小微的68.4%。二是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三产业的中小微企业44387个,营业收入5333.56亿元,分别占全部中小微企业的69.5%、 57.7%。其中,贸易业企业25836家,占中小微企业的40.4%,占第三产业的58.2%。三是传统行业的企业数居多。批发和零售业占38.7%,其次为制造业占17.0%。四是超六成企业集中在乌市、巴州、阿克苏和昌吉州四个地区。五是外资企业比例低。 2 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 与发达省区相比,新疆小微企业起步晚、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管理弱,且以劳动密集型和服务业、涉农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型企业少。新疆小微企业需要后发赶超,离不开有力的融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很多方面的难题。 2.1 已出台的部分政策较难落实 大部分民特企业目前达不到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条件,发放的高于或低于基准利率的民特企业贷款均无法享受2.88%的国家贴息政策。此外,按照政策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备案登记和1万元贴息创业贷款扶持,但在实际上民生类科技项目政策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2.2 融资成本较高 当前,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往往超过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50%以上,有些超过1倍以上。担保费率一般为贷款利率的一半左右,同时,办理抵押登记、评估、公证等产生的各种费用,使小微企业总体融资成本较高。 2.3 贷款抵押标的过于单一 目前,由于抵押标的物主要是房地产,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尤其是商贸企业,因其固定资产较其他行业少,厂房无产权,难以符合金融机构的抵押条件而无法获得贷款。 2.4 民营担保机构风险大 由于受所有制的限制,民营担保机构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 3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新疆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只占全部贷款的13.6%,与全国平均占比21%还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新疆银行业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3.1必须在理念和认识上有所更新、有所突破 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成本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不比大企业金融业务低。各行要从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入手,不断总结经验,挖掘潜力,尽快建立起鼓励员工愿做、敢做、会做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机制和环境。同时,要根据各自的优势,瞄准适合自己的商圈、园区、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力度培育各自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群,在长期合作中建立平等、互信、互利的伙伴关系,从而创造并实现新的价值。 3.2 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要求 一是继续强化“六项机制”建设和严格遵循“四单原则”。二是按照“两个不低于”的要求编制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三是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高效化原则,将本行有关优质资源集中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四是借鉴并推广现有经验,拓展担保方式,主动加强与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五是拓宽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主动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结算、理财、咨询以及帮助发行小企业集合债等为一体的套餐式金融服务。 3.3 突破性的改革自治区可以积极争取国家允许新疆率先进行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
⑤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不难,难的解决完它的问题之后不引起其它的问题和危机,
⑥ 论小微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融资渠道单一
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内源融资,包括业主自有资金、向亲友借贷的资金、风险投资以及企业营业后积累的资金等来源。二是外源融资,其中又可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形式:间接融资是指以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中介的融资,包括各种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募集资金以及通过向租赁公司办理融资租赁的方式融通资金。但多数小微企业的筹资仍然为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合资、投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利用率低。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而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因为机构相对较少,加之不能吸收存款,其贷款资金大多为资本金,面对小微企业庞大的融资需求,实在是杯水车薪,难以应付。
(二)融资成本较高
商业银行考虑到风险的因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会相应上浮,加上登记费、评估费、公证费、担保费等,小微企业的融资总成本比大中型优势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至数倍。这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要高于资金成本才不致亏本,很多小微企业就是因为其利润不足以支付其利息支出而陷入了资金困境。在长三角地区,有些小微企业更是将民间借贷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最终企业难以为继。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所引发的小企业及微型企业融资问题更是引起了多方关注。
(三)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少
目前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10%左右,全国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仅占银行短期贷款的14.4%。这与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上缴税收占50.2%是极不相称的。但银行作为盈利机构,要做抵押贷款,小微企业没有足值的资产抵押;要做担保贷款,没有担保机构愿意为小微企业担保;要做信用贷款,小微企业又存在信用低的问题。加之受国家投资导向政策的制约,小微企业符合国家信贷政策支持的产业不多,所以商业银行面对这样的“三无”客户往往会考虑到本金收回的风险而最终选择放弃。
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第一,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摆脱小微企业长期依靠外部资金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的被动局面,通过加强自身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和企业信用等方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进行长期规划。如盘活企业内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出租或出售闲置资产,实现结构优化。同时企业也可通过其企业内部来筹集资金,如筹集企业员工个人存款。员工以其个人存款投入企业运营中,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一则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二则可以帮企业有效管理员工和筹集资金。
另一方面,可利用股权进行筹资。如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置的中小型公司聚集板块——中小板,进行上市。如果小微企业无法达到上市门槛,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筹集资金,如杠杆租赁或售后租回等,这样中小企业在自身积累率较低的情况下不但同样可以更新先进设备,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有限资金另作他用,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资金利用率。同时利用金融租赁进行融资,限制条件少,手续也简便易行,这样将其流动性较差的物化资产转变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进行使用,变现能力明显增强。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中较好地运用了金融租赁这一手段。还有一些其他方式,如发行小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等。
第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危险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国外的小企业贷款相比较大企业的贷款,利率就差1.5个百分点到2个百分点,而我国大概要高6个百分点到8个百分点,政府可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来解决一部分问题。
第三,设立统一、高效的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并加强、完善对其宏观管理。一些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如日本在通产省设置了中小企业厅;美国设立了永久性的联邦机构小企业管理局;英国贸易工业部设有小企业服务局。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企业分属于各级政府及各个产业的主管部门,管理比较分散。可以把目前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进行剥离合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权威机构。
另外,需建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大银行的运作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可以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考虑到我国的现实情况,由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全部资金需要,加上资本金不足等先天缺陷,可在现有的金融机构中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部门,或者调整有些地域性银行的信贷投向,突出支持地方重点小微企业。这些在很多银行现已经得到实现。如农业银行在2011年1-10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加940多亿元,增幅达20.42%,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的9.17个百分点,高于全行法人客户贷款增速的12.68个百分点。包商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专门的信贷部门,为北京市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第四,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金融机构难于有效控制小微企业贷款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主要由银行的评级机构进行,但各家银行评级标准不尽一致,社会上更是缺乏权威性的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政府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和银行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必要从法律法规着手,规范社会信用程序,尽快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的和具有权威性的小微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由此强化和引导小微企业对资信评级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小微企业管理水平和信用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信用风险较大,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和体系,为小微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坚强的后盾。如建立“小微企信用信息数据库”。除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外,该数据库还应包括企业上缴税费、为职工购买社保、水电费支付等非财务信息;该数据库可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公、检、法等职能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及其他行为的记录统一集中和处理,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该数据库信息应满足时效性要求。还要成立相应的担保和保险机构,有效控制担保风险。以福建省为例,全省现有40家左右的专业担保机构,如福建省中科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中联信担保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宏发担保有限公司等。目前全国30个省(市、区)组建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60个,共筹集担保资金76亿元。
第五,加强小微企业间的联合。如日本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建立事业组合加强联合,在采购、生产、销售、流通等环节,有组织地进行合作;中型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建立长期的分工协作关系。
第六,与其他政策,如税收政策等相结合,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2011年12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免征2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
总之,小微企业要走出筹资困境,既要注重“强身健体”,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发展,走向市场,大胆使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筹资渠道、多元化筹资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国家和政府也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惟有如此,小微企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