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物经济的发展问题
发展生物经济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抓住生物资源、人才、市场优势,完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将我国生物经济发展成为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增长速度快、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主要生物技术产品能够满足国内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能力的现代生物企业。具体地说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有关政策和激励机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良好的创新环境。没有对知识产权有效的法律保护,就不可能有巨大的科技投资和领先的科技产业。要强化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和机制。要建立和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尤其是要创建和完善创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公司,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投资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要从财政和税收政策上给予生物产业的发展以支持:设立国家生物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扶持有潜力的生物技术产业的研究与转化;发行一定规模的中长期专项国债,利用国债项目为发展生物高科技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借鉴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对于生物高科技企业在3年或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鼓励和支持生物高科技企业上市融资。要结合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激励机制,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为生物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可借鉴欧洲的伽利略计划的合作模式,建立国家级的生物技术研究的合作平台,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把其他国家生物科技的精英人才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共同为我国和世界的生物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国际合作的起点要高,能够吸引其他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加入,能够为其他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要建立健全国际化产品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为生物技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铺平道路。?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20世纪全球GNP增长了30倍,从1万亿美元达到30万亿美元,科学技术的贡献率由5%提高到60%—70%。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通过知识产权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资本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没有高速发展的科技创新及其有效转化,就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发展和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生物经济本身是科技创新的成果,生物经济要发展壮大同样需要科技创新的哺育。
我国是基因资源的大国,却是基因知识产权的小国,在国际上注册的生物基因专利不多。欧美的生物技术产业目前已占GDP的 15%—20%,而我国则只占5%;我国有一定技术和规模的企业只有200家左右,不足世界总量的1%。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组建国际一流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加强国家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的联合。科技创新要把实施专利、标准作为战略来抓,在战略性生物技术领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切实加强原始创新,把能不能取得专利作为研究与开发重要的考核指标。因为生物基因专利数量有限,别人抢注一条就少了一条,所以应集中优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及时抢注更多的生物技术专利。
重视人才队伍培养
高新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生物经济要充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二是人力资源素质整体不能满足要求,尤其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的技能人才。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培养训练有素的各类人才,造就一支数量和质量都符合要求的人才队伍,尤其要注重培养通晓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全过程的“领军”人物。这是抓住生物经济机遇的决定性因素。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我国生物科技人才队伍具备一定的基础,全球生物技术领域近30%的论文,是华人参与或主持下完成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要通过完善的机制把国内、海外各方面的力量凝集到生物经济的主战场上。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引进国外的优秀人才,借鉴国际先进的科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将相互独立的科技资源统一到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上。
加大资金投入
生物科技领域已进入大规模突破性进展的阶段,生物经济前景可观、潜力巨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必要投入,是获得丰厚回报的基础。目前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投入不足,我国科技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持续发展的劲。以生物制药为例,面对陆地上日益枯萎的资源,海洋生物制药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学科,成为当今世界最赚钱的行业,国际上已有上百种海洋药物进入临床评估。
美国对生物基因类药品的投入累计已达500亿美元,每年仍追加50亿美元。而我国只有10种左右海洋药物进入临床评估,对生物基因类药品累计投入仅为40亿元人民币,无论是药物开发的数量还是技术水平均相差很大。当然,有关方面已认识到生物经济的难得机遇,正努力加大资金投入。如今,国家科技部支持力度最大的高新产业便是生物技术,每年对该产业的经费投资高达130多亿元,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生物技术众多领域的研究开发的需求。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说,中国对生命科学的科研资金投入还远远不够,政府应该为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如果中国不在生物、医药方面大量投入,那么这方面的发现就会在别的国家完成。而假如没有知识产权,中国的医疗成本就会越来越高。?
积极推进产业化
生物技术只有产业化才能形成生物经济。科技研究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经济服务。目前我国科技转化率只有15%,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60%—80%)。生物经济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链条,包括生物技术、生物交易、生物消费、生物金融、生物市场、生物物流等等。当前,生物经济产业化的重点项目为医药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等10大项目,这些主要项目产业化后产值可超过1万亿元。要顺应产业革命所具有的扩散、辐射、示范和加速效应的规律,积极推进生物技术的产业化。
要鼓励和发展形态的生物经济企业,特别要重视发展与生物技术转化相关的企业群体,如生物科技咨询企业、科技转化企业、科技营销企业、科技推广企业、科技品牌企业等,使生物经济发展有一个庞大而分工明确的产业有机群体。鼓励与生物经济产业有关的各种企业群的发展,使各种生物经济企业平衡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是生物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要的社会环境。要改变管理人员重眼前轻长远、企业家重生产轻创新、学者重论文轻实用的做法,积极利用生物技术,集中优势力量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使生物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重视生物安全战略
我国是生物基因资源大国,国外企业对我国生物资源虎视眈眈,珍贵的生物资源已大量流失,保护生物资源迫在眉睫。同时,要认识到生物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可以造福于社会,也可危害人类。2004年10月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委托的梅里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误将H2N2流感病毒样本发送到18个国家和地区的3747个实验室。2006年3月26日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才发现了这个错误,随之销毁了这些样品。否则,稍一不慎可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目前,有超过400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正以其种群数量庞大、传播和繁殖迅速的特点,每年给中国的农业、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0亿元人民币以上。因此,发展生物经济要增强安全意识,要完善相关法规,依法保障生物资源安全。要提高全社会对生物技术安全的认识,有关部门要建立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B. 生物医药前景如何
一、制药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2003年中国制药企业共5082家,生产药品的工业企业约3000家,生化制药企业300余家,其中现代生物制药企业47家;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企业约1600家,其中专门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155家。另外,还有药品批发企业16.7万多家,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医疗机构6万家。这些企业都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二、制药专业就业方向如下:
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C. 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阶段
据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投融资1789起,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事件共53起,仅占3%。要想解决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发展问题,首先就要突破行业内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但是由于产品创新走在了资本和市场的前面,大多数投资机构由于专业范畴所限,在没有销售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支持下,很难看懂初创期项目的价值和前景,因此生物医药类中小企业的融资始终是个难题。
“希望一个专注技术的科研专家同时要懂市场,要懂资本运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这位创业者是个学习能力特别强的人,愿意花时间来彻底搞懂资本运作的关键问题,他也可能会因此耽误时间而影响公司发展的效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公司总经理李一平说。
D. 生物医药的发展
2006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然保持在15%左右稳定的增速,生物医药企业收入增长显著但利润增长明显放缓,竞争趋向于新技术与新领域。专家表示,对于国内的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具备创新能力、拓展融资渠道至关重要。
随着生物医药产品外包的逐渐兴起,生物医药市场开始茁壮成长。但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这些特点造就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由于生物技术产品开发耗资巨大、周期漫长,使融资渠道不畅的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困境。
据了解,在美国资本市场中,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除了以IPO形式上市之外,还出现了反向兼并、合资、外包等多种融资形式。“那些缺乏资金的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在产品未能实现盈利之前,就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创性研究及资本市场远远落后于海外,这导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的局面。
对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专家指出,鼓励自主创新,着重实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业化,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解决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速发展中国具有技术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领域,形成产业突破。
此外,建立良好的高科技投资市场、生物风险投资基金及独立的评估机构是生物医药产业最重要的资本基础。以企业为主导的资本流向,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以发展原创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更需要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及政府的支持,这是发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最紧迫的问题。
中国的生物医药投资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结构,资金的流向以企业为目标,吸引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管理者聚集大量不同专长的科学家,在某个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向横向扩散发展。产业化成果是很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公司的领导者是需要具有知识资本的管理型人才。国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科技的发展思路,使资本朝正确的方向流动,但是需要时间进行转变。而民间资本还停留在原先的概念上,仍旧以大学的科学家为中心,试图以他们为招牌吸引更多的资金。
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尚未实现盈利,但资本仍在不断涌入寻找机会。对于许多风险投资基金来说,生物医药已经成为热门的投资领域,只有那些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才会被关注。
E. 中小型生物制药企业的融资为什么会这么难
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物制药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产业集团。主要成员企业包括:金宇保灵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宇置地有限公司、内蒙古山丹羊绒制品公司等。公司现有员工1335人,是内蒙古自治区先进企业、呼和浩特市AAA级信用企业。1993年3月,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总股本为4520.25万股。1995年,公司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了增资扩股,公司总股本增至6200.25万股。1999年1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总股本增至9700.25万股,其中上市流通股为3500万股,股票简称为“金宇集团”,股票代码为“600201”。2000年12月,公司实施配股,股本增至10921.325万股。2004年6月,公司实施10转10的转增方案,总股本增至21842.65万股。2006年7月,公司顺利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意味着公司逐步进入了股本全流通的时代。截至2007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28081.493万股,总市值已超过40亿元,总资产为13.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9亿元,经营业绩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从1998年上市至今,公司经历了整整十个寒暑,按照“做生物制药全国知名品牌、房地产开发全区第一品牌”的战略目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等方式,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和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力度,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F. 浅谈下中国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
中国生物制药产业前景
创投机构看好中国生物制药领域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让创投机构在中国的脚步变得格外谨慎。但于北京举行的“2008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上,以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医疗领域,却被参会的创投精英一致看好。
眼光盯准生物医疗领域
虽然政府一直在鼓励创新研究,但是国内新药非常少,大部分都是舶来品。“主要还是企业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就是我们双方最重要的契合点。”百奥维达中国基金的合作人李毅在会场上这样表示。
据了解,晨兴创投和礼来亚洲2000万美元投资上海某医药研发外包(CRO)企业后,随后中国CRO企业药明康德就在纽交所IPO,并受到美国资本市场认可。
“基于成本考虑,发达国家企业将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外包其非核心医药研发业务,实际上也给中国制药领域发展起到很大机会。”李毅称,礼来公司、GSA,葛兰素在内的跨国公司都在近期纷纷宣布将在上海投资建造专业研发中心。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医药行业成为医疗健康细分行业的重点投资领域。其投资案例数量为4起,占医疗健康行业总投资案例数量50.0%,投资金额为4963万美元,占医疗健康行业总投资金额78.8%。
创投机构也将面临高风险
与以往投资仅仅关注成长型企业不同,在生物制药领域内,创投把目光放到了一些有非常技术平台的早期企业上。“除了需要拥有优质团队外,我们只有在非常明确市场前景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投资这样的高科技技术公司。”礼来亚洲董事总经理施毅表示。
“今年我们估计投了四个生物制药项目,整体感觉都还可以,但是风险也很大。”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章苏阳说,“实际上,在医药健康投资成功的比例比其他行业低,从我的经验来看,投十个中大概有一到两个是非常成功的,大概两到三个扯平,接下去都是死掉。”
“从国际经验来看,投资生物制药领域成功可以获得几百甚至上千倍的利润,但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包括资金、开发人员稳定性、管理方面的问题,”章苏阳表示,“国内市场失败的原因1/3是市场,管理占2/3。”
更倾向于海外上市
德勤的合伙人费达在接受采访时说,“考虑到市盈率、时间和再融资问题,我们更倾向于在香港、美国或新加坡上市。”他表示,公司一般都会根据行业不同选择不同的上市地点。对生物制药这种比较高技术的企业来讲,去美国上市关注度将更高,而对于做中成药的企业来讲,则会选择在中国大陆市场、香港或者新加坡上市。
已经在海外成功上市的先声药业集团,其首席财务官赵志刚也谈到,应选择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大的区域上市。“不过市场在国内的企业,选择亚太地区上市会更好一点。”他说。
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王一敏表示,整体来说,药品在美国上市需要保持好几年的稳定成长才会被认可和认购,因此如果药品在国内能够持续保持相对好的估值,也可以选择在国内上市。
G. 中国生物医药如何应对挑战:重视仿制药发展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植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在探索中前行,一批优秀的生物制药研发型企业快速发展,海正、恒瑞、药明康得、美迪西、桑迪亚、三生等企业迅速崛起,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制药水准的差距,合作发展模式也已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然而,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制药产业相比,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重视仿制药的发展战略
根据美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资讯机构FiercePharma数据,2014年因专利失效的药品销售额共计340亿美元,高於2013年的280亿美元,低於2012年的550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攀升到660亿美元。2014年有10个专利失效药可以仿制,如诺华将同时失去药物Sandostatin和Exforge的专利。Allergan公司的Lumigan也将在2014年8月到期。WarnerChilcott公司的所有药物基本上都会在2014年到期。因此,适时地选择到期的仿制药,提前作好申报文件准备一定能从中获得盈利的商机。
对於小分子仿制药,开展仿制药品质一致性和临床一致性评价,全面提高仿制药品质是《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也是持续提高药品品质的有效手段,对提升制药行业整体水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药企是开展仿制药品质一致性评价的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仿制药品质一致性评价对确保药品品质安全、促进医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增强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由於我国新药研发和创能力是整个行业的短板,中国制药行业一直保持著“仿制药大国”的现状。仿制药品质一致性评价,实际上是要求企业重新审定产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国家在评价、定价、招标、医保等方面如能充分体现仿制药在保证医疗需求方面的价值,建立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逐步完善仿制药品质评价体系,淘汰内在品质和临床疗效达不到要求的品种,无疑将促进我国仿制药整体水准提升,从而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准。
中国药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应先从仿制药起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专利药目前只占市场流通药品的30%。摆在药企面前一条较为现实的道路是,先从仿制国际药品、提高仿制水准开始。这方面以色列及印度的药企做得都比较好,品质也较高,有的还可以通过美国FDA认证,在国际上通行。
以色列、印度等药企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在专利到期前两三年提前在科研上准备,一旦专利失效马上推出新药。中国药企只有通过仿制进行利润积累,拥有一定的实力後,才有可能慢慢开展真正的原创药,并谋求更高利润。
为避免同质化竞争,中国药企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是认定大品种,跟踪与分析已过期或即将过期产品的资讯,充分利用专利技术、专利失效与权利要求点,同时,也要重视国际智慧财产权游戏规则研究,注重智慧财产权法与仿制药可及性的冲突研究,在智慧财产权上利用相关国际法规以及双边法律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是注意发展战略,应组织医学、药学、经济学、智慧财产权等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这对复杂的生物相似药开发尤其重要。第三是提升综合开发能力,利用国内较低的人力资本及生产成本,联合国外企业研发,迅速积累经验,提升开发生产能力。第四是出台生物相似药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以利於科学研发基础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五是培养医生、药师、患者使用生物仿制药的用药习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使用仿制药替代原创药,降低医药费用支援。最後是重视国际生产认证,积极利用风险投资等多渠道融资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兼并重组形成国际型企业。
重视药物制剂研发
释药技术是发展我国高端药物制剂研发的关键,从产业发展的战略考虑,制剂是高技术产业,是低能耗和低污染产业,更是高附加值产业,也是我国由原料药生产大国向医药产业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制剂产业发展的策略来看,应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创新制剂,采用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并找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结合国际药物制剂发展动态和前沿,我国新型制剂的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重视转型发展。世界医药企业相继压缩研发资金,关闭研发机构,或裁减研发人员,多数企业关注新型给药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的发展。美国2011年新型DDS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35亿美元,与前5年比较,年均增长率近16%。因此可以认为,DDS对於提升研发速度、减少开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提高企业利润方面明显优於新实体药物的研发。如美国小公司Elan公司利用奈米技术开发的Hapamune等5个奈米制剂,连续被美国FDA批准。
其次是鼓励有基础的企业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发挥领引作用。如山东绿叶公司推出的多个新制剂,有的已经被中国FDA和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该公司自主智慧财产权的品种成为国际化的新药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是研究新型制剂的应用基础以及产业化开发。我国DDS研发的短板还有很多,理论、技术、辅料、工艺、设备等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对此加大了支援力度,大大调动了研发机构和企业的积极性。在奈米药物制剂方面,美国FDA已经批准多种类型的奈米药物上市,小公司同样能通过制剂途径开展创新研发。我国虽然是“奈米研究论文”的生产大国,但是我国至今没有一个奈米药物被批准。
最後是加强药用辅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国产药品基本全是仿制药,其中95%以上都是普通的片剂、胶囊等,经常有超过100家甚至200多家企业生产同一品种药品的现象,而生产缓释、控释、智慧化制剂等高端产品的企业却很少,生产儿童制剂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从事研发的专业机构更是寥寥无几。
药用辅料是影响制剂品质,甚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中国药用辅料目前仍然比较落後,一是数量少,二是中国无辅料研究机构,三是辅料品质差,可选择性小。同时,中国药用辅料的品质管理规定和政策出台多、执行难。
笔者认为,我国药用辅料的研发应该从基础、应用、材料、技术和品质等多途径入手,不能依赖外国,建议国家立项研发。此外,应对采用外国的有用材料、技术为国内企业服务减少限制,鼓励国际合作,学习美国采取“公认安全的物质”可以作为辅料的原则,给新药研发更多自由度。
H. 现代医药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现代社会,世界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之间依赖感加强,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企业改变竞争加大,进行供应链的管理。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的供应链管理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应用。众多的企业开始寻找其他解决办法去优化产品的供应链体系。前我国的医药行业供应链虽然在管理技术、流通环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供应链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许多外资注入我国,我国的医药企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很多大规模的医药企业开始与外资合作,跨国医药物流企业逐渐发展起来。
我国医疗企业供应链中存在运营效率较低,市场规模较小、数量众多、集中、集聚率低等问题,而且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资金、交流不畅,使得药品供应链在长期以来都存在混乱现象,从计划与采购、入库与保管、药房药品领用及发药以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的处理等各个方面,药品供应管理都有着很多的缺陷。
药品供应链现状分析
1,医药流通的渠道混乱,不易监管
我国的医药流通渠道主要涉及到医药产品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患者等几个方面,表面看起来只有几个参与单位,但是,却可以变幻出几种不同的药品供应链模式。如医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患者。再如医药生产商-零售商-患者。有些会省去部分环节。这些不同的渠道,给监管部门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对于患者自身的使用方便也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2,供应链涉及面多 目前的医药供应链里,从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商到批发商,然后是零售商,最终到达医院或者药店。一方面造成了价格的不统一,另一方面在产品供应、质量保证等方面也存在隐患。3,医药供应链成本高
从药品原料进入生产车间到制成药品,这中间的费用成本很低,但是药品在到达患者手中过程中的流通费用可以占到总成本的一大部分。虽然医药生产企业及各级批发商、零售商表面看起来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是从隐性意义上说,患者对于高药价所产生的抵触抗拒情绪间接的影响到了药品生产企业及各级流通企业的利益。
目前的医药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1,库存问题 医药供应采购模式中,各级批发商零售商都是根据自己的市场了解状况决定自己的库存,没有形成一个有序高效的库存模式。并且相互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很难实现一个药品资源的有效配置。
2,风险问题
由于涉及了很多的批发商、零售商,各家在运输条件、贮藏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在保证同样的产品出厂后仍然保持相同的品质方面有难度。而药品作为关于患者性命的特殊商品,对于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监管难度的增加使得药品在到达患者手中之前的风险系数一再提高。
3,采购成本问题
在多级批发商、零星分布的药店及医院药房里,由于“各自为政”,相互之间信息不共享等原因,加之在药品采购过程中,生产商、供应商需要进行必须的谈判、手续落实等情况,都使得药品物流成本增加了,进而影响到采购成本。
4,医患问题
药品作为特殊的消费品,在涉及到经济利益时,往往会有不法行为发生。医生作为专业的技术知识掌握者,可以利用这种优势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在给患者开药中,经常出现滥用抗生素、使用昂贵的替代药品等现象,给患者造成肉体上的痛苦不说,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医药供应链发展趋势 在国内医药改革的大背景下,未来医药商业公司可能就是配送公司+信息公司+融资公司,在新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物流定位越清晰明确,战略落地才能更为快速有力。
1. 物流集中度、专业化进一步提升 由于“两票制”实施后药品生产企业需要直接面对省级甚至地市级商业公司,管理难度随之加大,因此生产企业更愿意选择与有实力的集团型商业公司合作,导致诸多中小型医药企业退出市场或加入集团性商业企业,由此行业集中度将会大幅提升,从而推动供应链高效协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两票制”推进,流通企业要主动为上游生产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便利,推动供应链高效协同。 2. 物流网络运营 国家医药政策、市场环境对医药物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销售规模扩张对库容的挑战;全国各地药监部门对医药仓储配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药品零差率、上下游终端将进一步压缩医药流通企业利润,迫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多的外围竞争者涌入医药商业,在保障医药供应的基础上对药品配送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等。随着市场及政策的变化,物流网络扁平化及多仓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3. 医药公司职能转型 从关系维护、渠道拓展、政策争取、垫资、收款、物流配送,逐步向营销服务、药事管理、健康服务、物流专业配送等转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理念将逐步加强,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对于相对封闭、保守的医药流通行业,虽然医药物流有其特殊性和专业性,但是随着社会物流能力的逐步提升,医药企业需要以更加开放、共享、包容的心态积极融入到大的社会专业物流体系里去,利用社会化资源、合资等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如顺丰通过收购四川一家具有GSP资质的企业,在四川、广东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力图进入医药物流行业。
4.物流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 目前除了几家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物流网络、规模、能力、信息化水平较好外,行业整体物流现状与能力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的情况。伴随着去中心化、互联网体验经济的冲击,物流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水平将大幅度提升,行业发展将充分依赖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可控、可管理和可追溯。
I. 上市融资的失败原因
上市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对失败教训的借鉴,在企业准备发行上市阶段尤为重要。怎样掌控资本游戏话语权?如何降低上市犯错率?虽然企业上市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据最近两年的案例,我们依然可以归纳出企业上市失败的十大典型原因。 因为盈利能力问题被否决往往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业绩依赖严重。如税收依赖和关联方依赖,前者的问题常见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该类高科技企业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增值税退税、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有些业绩看起来不错的企业往往在剔除税收优惠后,业绩便表现平平甚至不升反降。
未过会的南京磐能电力,通过分析其招股说明书发现,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金额,占了公司同期利润总额的41.4%、42.29%、29.96%和25.78%,而如果以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基数计算,这一比率还将会更高。
而安得物流则引起关联方依赖的讨论。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在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安得物流与大股东美的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的业务收入占同期业务总收入的8.19%、32.53%、
29.56%、27.47%,关联交易产生的毛利额占总毛利的比重分别为48.18%、42.28%、34.51%、30.82%,被疑净利润对关联方存在重大依赖。
第二,持续盈利能力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这方面的因素比较多,如专利纠纷、合资条款、销售结构变化、未决诉讼、重大合同不利影响等。 主体资格缺陷主要体现在历史出资瑕疵、历史股权转让瑕疵、实际控制人认定不准确和管理层变动四个方面。
历史出资瑕疵。常见于出资人未足额出资或出资的财产权利有瑕疵的情况,2008年被发审委否决的一例个案中,首发申请企业存在无形资产出资问题,公司控股股东以原有申请人无偿使用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经评估作价2.16亿元向申请人前身增资。该公司设立时,控股股东已将其所属科研部门投入该公司,相关专利及非专利技术已由前身公司及改制后的申请人掌握并使用多年,且已经在申请人过往的经营业绩中。因此,相关无形资产作价增资存在瑕疵。
历史股权转让瑕疵。由于不少拟上市企业是经国有企业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来,其国有股权或者内部员工股权在转让过程中,往往出现瑕疵。如国有股权转让,企业需考虑是否获得国有资产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法律法规规定企业上市前职工持股人数超过200人的,一律不准上市;存在工会持股、持股会以及个人代持等现象的公司也不准上市。而在内部员工持股的清理过程中,IPO申请公司很容易因为各种利益问题在上市过程中被举报或遭受质疑。
某些BVI构架的红筹公司在转为内地上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股权转让问题。如未能过会的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界普遍猜测其被否原因是由于海外上市未果,转为在国内上市,在企业类型由外资公司变更为内资公司时,由于BVI股权构架的问题,股权交易复杂且存在瑕疵。
实际控制人认定问题。根据未过会的北京福星晓程招股说明书显示,汉川市钢丝绳厂直接和福星生物医药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为41.97%,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问题是,福星晓程的主营业务是集成电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实际控制人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没有明显作用。而公司第二大股东程毅作为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工作,公司成立时的核心技术也是由程毅投入,因此市场猜测,程毅才是福星晓程真正的实际控制人,公司实际控制人认定不够准确。
管理层重大变动。创业板明确规定:“发行人最近两年内主管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被否决的天津三英焊业,2009年1月12日,两名董事朱树文、卢迅代替因工作变动辞职的李琦、覃西文进入董事会。此时距离公司申请上市不到一年,最终上市失败。 未过会的赛轮股份,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募投资金投向之一是生产半钢子午线轮胎,并说明该产品80%用于出口,且北美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50%。但在赛轮股份上市的过程中,不曾料到2009年国际环境突变,美国政府宣布对产自中国的轮胎实施3年惩罚性关税,其募投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这类风险还包括经营模式变化、项目可行性等,这些都需要企业给予全面的分析论证。如上海超日太阳能募投资金的投向是,将光伏电池片产能从现有的20兆瓦扩充至120兆瓦,增加幅度为5倍,同时电池组件产量增加1.82倍。但在2009年,光伏产业还未复苏,在国内也被认为是产能过剩行业,因此公司募投项目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都缺乏合理解释。
融资必要性不足也属于募投资金运用的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能够自筹解决资金问题,就没有必要上市融资。如前文所述的福星等公司,申报材料时其账面显示资金充足,是“不差钱”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如果仓促上市,往往被怀疑为“上市圈钱”。
此外,募投项目与企业现有生产规模及管理能力不匹配,企业小马拉大车,则会存在较严重的匹配风险;某些投资项目手续不齐,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则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 立立电子早在2007年就向证监会递交了IPO申请材料,于2008年3月5日通过发审会审核,5月6日获得IPO核准批文并完成资金募集。但是,立立电子的上市一直备受社会质疑,被认为掏空另一公司浙大海纳资产并二次上市。证监会在接受举报后,调查发现立立电子在2002年部分股权交易程序上有瑕疵,存在权属纠纷的不确定性。
2009年4月3日,证监会发审委在会后事项发审委会议上撤销了立立电子IPO核准批复,并要求将全部募集资金连本带利退还投资者,开了证券市场IPO申请先批后撤的先例。 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神州泰岳曾在2008年冲击中小板未果,在2009年9月24日的网上路演中,神州泰岳董事长王宁对投资者表示,中小板未通过是因为“对审核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不充分,回答陈述不够清楚,信息披露不够完整,导致委员有不同意见。但是公司本身不存在持续盈利能力及规范运作方面的问题”。
有不少拟上市企业,申请材料未按规定做好相关事项的信息披露。申请文件以及招股说明书准则是对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由于投资者更看重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应当坦诚相待,尤其是对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无论准则是否明确规定,申请人公司均应披露。否则,如果在发审委会议上被发审委委员当面指出问题要害,对上市过程的危害性反而更大。
在另一例个案中,某申请企业在成立之初设计了一套“动态股权结构体系”,把内部员工股东分为三档,股东每退一个档次,折让50%的股份给公司,作为公司的共有股权。为此,公司出现了股份代持和多次内部股权转让,但申请材料中对历次股权转让的原因披露不准确、不完整,且未披露股东代持的情形,上市最终失败。 主要指企业滥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涉嫌通过财务手段粉饰财务报表。
2009年12月23日被否决发行申请的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就遭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师郑朝晖(笔名夏草)的质疑。2006年到200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呈增长态势,但是同期的应收账款及存货量同样高速增长,而预收账款大幅下降。应收账款的上升意味着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并没有增加,且大量的存货将影响未来收益。
夏草还指出,华西能源职工的薪酬和所得税费用在报告期内逐年下降,一般而言,如果企业营业收入处于持续增长时期,这两项指标应该逐年上升。综合多种疑问,表明华西能源有操纵报告期内收益的嫌疑。
因此,企业如果在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出现业绩滑坡,应当暂缓上市步伐,待经营好转以后再择机上市。如果企业股东迷恋于股市火爆的“创富神话”或者迫于资金短缺的压力铤而走险仓促上市,难免偷鸡不成倒蚀把米。 未过会的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公司,据其招股说明书所知,在2006年、2007年的前两大客户中,上海寰誉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系公司董事邱斌配偶张莉控股的公司,2006年销售第二大客户上海天曲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系邱斌控制的公司,其销售收入占航天生物同期销售收入的80%以上。虽然航天生物已经声明上述两家公司已在2009年开始注销,但是仍然难免利益输送嫌疑。
而对苏州通润驱动公司被否的质疑声,则是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其兄弟公司常熟市千斤顶铸造厂为其主要供应商,报告期内,2006~2008年来自铸造厂的采购金额在总金额中的占比一直高达12%以上,上市前的2009年上半年才降至9.1%。而且通润驱动的董事、监事均在关联企业任职。 证监会发审委往往会以“补充公告”的方式宣布取消对该公司发行文件的审核,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多半是“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落实”,但是并不对外公布详情,往往引发坊间对当事公司的种种猜测。
上会前数小时被取消上会资格的同花顺,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同花顺涉嫌“虚假宣传炒股软件,诱骗股民投入资金升级软件”而被举报,存在影响发行的问题。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如果有举报就会尽量核实。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纠纷在所难免,主要是看企业处理纠纷的应对能力。而且,取消这次上会资格,并不意味着企业不能再次上会。待企业补齐材料后可重新上会,并可能顺利通过。如同花顺在2009年9月24日被取消上会资格后,于11月2日再次上会并通过发行申请,并于12月25日在创业板挂牌交易。 企业IPO一般要聘任中介机构,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IPO的成功与否,除了企业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包括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以及服务质量。
中介报告瑕疵往往见于评估报告、审计报告及律师报告。如评估报告未经具备评估资格的评估师签字,或者相关评估机构不具备评估资格,均可被发审委认为是无效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便不能作为企业某个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也可能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要注意审计报告的签名、签字是否有错。律师报告同样如上述情况,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审计、律师、评估部门参与企业上市,否则就是花小钱坏大事。
J. 求科普,国内现在好的生物医药行业自媒体有哪些
每日生物评论呀,我感觉挺好的,各种资讯都还蛮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