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论述国际投资的起源和发现历程
国际投资的起源和发展
一、形成和发展阶段
形成过程: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本—国际生产资本
1、初始形成阶段(1870年—1914年)
1870年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
特点:
(1)借贷资本和证券投资形式占主导地位,约占国际投资总额的90%左右
(2)投资国主要是欧洲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债权国为英、法、德
(3)东道国主要是当时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4) 投资产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
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年)
特点:
(1)国际投资总额有所增长,但幅度不大
(2)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了变化
(3)官方投资规模扩大。
3、恢复性增长阶段(1945—1979年)
特点:出现第三次工业革命
(1)美国对外投资霸主地位进一步确立
截止1960年底,美国、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的累计额分别为662亿美元、220亿美元、115亿美元、31亿美元、5亿美元;到1970年底,美国、英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的累计额分别为1486亿美元、490亿美元、200亿美元、190亿美无、36亿美元。
(2)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提高
(3)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对外投资舞台
到1969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跨国公司达到1100个。印度、韩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中国台湾省以及中东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对外投资。
4、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特点
(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2)美、日在国际投资中地位发生变化
80年代后期,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在1985年结束了其长达67年的债权国地位而沦为债务国,其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3)国际投资重点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4)发达国家资本对流形成大趋势。
5、高速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FDI的规模剧烈波动
(2)经济高增长地区成为FDI的热点
90年代,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再度上升,成为世界头号对外投资国,而日本在国际投资中地位则下降。
(3)跨国公司在FDI中所承担的角色日益突出
(4)FDI 的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
(5)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要方式。
二、“二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性因素
2 生产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物质基础
3 追求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内在动因
4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1)纳税优惠政策
税收抵免(Tax Credit)
税收饶让(Tax Sparing)或税收豁免(Tax Exemption)
税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资国对海外公司的投资收入,在汇回本国之前不予征税 。
(2)提供信息服务和情报
(3)实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5 东道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国际投资的助推器
A、财政激励
B、金融优惠(赠款、贷款担保与补贴等)
C、建立经济特区、科学园区等
D、提供法律保障和投资承诺
E、其它措施:如提供信息、为技术合作与技术扩散提供便利等。
6 金融市场一体化和交通通讯国际化——重要条件
7 国际投资环境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国际直接投资新动向及发展趋势
1 FDI规模总体上持续增长,但势头有所减缓
1990年OFDI存量为17214.6亿美元
2000年OFDI存量为60864.3亿美元
2003年OFDI存量为81968.6亿美元
2007年OFDI存量已超过15万亿美元
2010年OFDI存量为18万亿美元
2、发达国家资本双向渗透占主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见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前10位)原因:
(1)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
(2)集团内部相互投资增加
(3)发达国家投资环境优越
3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受到青睐
转向服务业的原因分析:
A. 它体现了服务业在经济整体上的地位上升:2001年,该部门平均占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72%,占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2%,占中东欧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7%。
B. 许多服务是无法交易的,它们只能在消费当地生产。因此,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是将服务带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方式。
C. 各国已放宽了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限制,使增加流入量成为可能,尤其是进入以往对国外关闭的行业。
D.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中东欧国营公用事业的私有化浪潮。
4 国际投资方式灵活多变,跨国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形式
跨国战略联盟(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跨国企业,在共同投入互补性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形成协调运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按形式分:
(1)合并式联盟
(2)互补式联盟
(3)项目式联盟
按具体内容分:
(1)股权式联盟
(2)产销式联盟
(3)技术式联盟
组成战略联盟的原因:
(1)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2)分摊巨额研发费用和投资风险
(3)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国际竞争地位。
5 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FDI能力增强
典型代表:
(1)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较富有的国家和地区
(2)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海尔案例)
(3)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
6、国际投资政策自由化成为大趋势,双边和多边投资协调合作取得新进展
投资政策法规变化的影响:
(1)改善了市场进入的条件
(2)改善了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
(3)改善了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
(4)相对降低了国际直接投资风险。
7、 跨国并购投资潮起潮落
(1)跨国并购投资金额巨大。
(2)跨国并购涉及领域广泛。
(3)跨国并购区位分布不平衡,欧美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并购较多。
(4)跨国并购动机趋向长期化,善意并购呈现上升趋势。
(5)跨国并购方式多样化,“强强”联合逐步取代“强弱”联合。
四、国际间接投资发展趋势
1、总体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国际间接投资继续大量流向发达国家,新兴市场也受到投资者青睐
3、国际间接投资主体机构化趋势
4、国际间接投资种类衍生化趋势(双刃剑)
5、国际间接投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银行信贷比重下降,债券、股票融资增多)
② 金融危机后,随着国际经济秩序的恢复,各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是否会越来越紧密
联动较弱关系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独立造成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放开的加深以后涨跌联动就会强化的~
③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一)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表现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l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
l 国际直接投资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
l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活跃;
l 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
l 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
l 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直接投资形式。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l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l 从资本供给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和资本的逐利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l 从资本的需求角度来看,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以及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国民经济,构成了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
l 贸易不完全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④ 金融危机多久才会恢复
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 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语与其说是偶然的因为一个突发事件(次贷危机),不如说是美国经济在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的平台上运行了5年多的经济增长阶段,忽视了投资风险从而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其实个人觉得这也是必然的。 首先由于“次贷危机”,具体背景不知道你清楚不清楚,我大体介绍下: 次贷危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松了贷款条件,推出了前松后紧的贷款产品。而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 至于这次危机的影响范围: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众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由于无力偿还贷款,他们将面临住房被银行收回的困难局面。 其次,今后会有更多的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由于收不回贷款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最后,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许多投资基金买入了大量由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它们也将受到重创。 美国“次贷危机”将使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加大,从而对全球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挑战。
⑤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2、从资本供给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和资本的逐利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3、从资本的需求角度来看,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以及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国民经济,构成了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
4、贸易不完全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⑥ 中君国际啥时候能恢复正常
今年4月15日,据社交财经报道,一家名为“中君国际”旗下的电商平台豪享拼疑似以“系统升级”为由出现提现返利困难,或存在崩盘跑路的嫌疑。随后,有诸多消费者跟舆情观察网反映相关情况。对此,舆情观察网就消费者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坚信更有人怀疑”
“冰火两重天”的豪享拼会员
公开资料显示,豪享拼号称与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是一家准上市公司。未来三年目标是店长超过100万、消费者超过千万、销售超过300亿、资本市值超过500亿,是未来中国极具潜力和竞争力的第五代社交电商领军企业。
舆情观察网注意到,在应用市场查询豪享拼APP,网友对该软件打出的评分仅为2.7分,网友评论称,豪享拼是违背网络销售法则的平台,远离此平台。因为他们是靠不断拉人头做买卖的,是典型的传销模式。同时有网友说,目前中君国际豪享拼对外认购原始股,必须要投入三万三的会员费才能认购。家人已经投入三万三的会员费,还要花钱认购原始股,网友质疑其行为涉嫌非法集资。
4月10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反应称,豪享拼虚假发货客服联系不上不给退款。该消费者反映称:“4月1日其在豪享拼平台购买美白丸,4月7日显示发货但是直今也没有任何物理信息显示的物流单号,无法查询包裹在哪里。微信支付的365元,但是支付完之后平台页面上显示支付金额0元,但实际已经扣除了消费款。”目前该投诉正在处理中。
由此可见,豪享拼平台似乎确实出现了问题。
某投资人告诉舆情观察网,尽管很多人已经焦虑不安了,但是现在问题还不大,因为目前还是有不少人被蒙在鼓里,依旧很相信中君国际。会员们的热情度依旧十分高涨,坚信平台不会崩盘跑路。该投资人说,“投入了10万元可能真的血本无归了。不过自己还不是最惨的,听说有不少人不惜用房子贷款来投资。”这里存在一个共同现象,就是所有参与的人几乎都是经过朋友推荐的。该投资人介绍说,尽管公司的说法是系统升级导致的提现困难,但是很多会员并不相信,希望公司方面给出具体的说法。但是至今公司方面也没有人出面解释。
⑦ 什么是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有何特点
一、定义: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二、国际投资的特点: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三、发展与特点:
简述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1、国际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2、国际间接投资也得到迅猛发展。
3、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对流,即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势。
4、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
⑧ 国际投资的发展特点
简述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1、国际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2、国际间接投资也得到迅猛发展。
3、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对流,即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势。
4、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