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说定投是投资理财最简单的方法真的不用经常管吗
不会择时是小白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我们不知道市场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跌,所以我建议小白投资者用定投的方式来均衡风险。下半部分我想说的是定投还能帮助我们普通投资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踏空!
没有人能够预测什么时候会涨什么时候会跌,也没有人能够预测牛市的到来,我们要做的只是坚定的用定投的方式呆在市场中,利用波段来不断的捡筹码,一点点的积累。
所以说 定投能帮助小白投资者的是不会踏空行情,无论在行情好还是坏的时候,无论是买在高点还是低位,我们都不用慌张,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我们终会等到那一刻,等到真正牛市到来的时候一起享受资本的盛宴!
⑵ 基金投资应不应该择时
这个主要看你手上这笔资金过多长时间用,如果可以长期闲置,达到五年以上,择时带来的效果不明显,那么长的时间跨度,可以说没人可以预测。如果一两年之内就要用,择时当然很有必要。
⑶ 投资指数基金需要择时吗什么时候卖出比较合适
任何投资都是要择时的,买指数基金也一样,最好的入场时间是大盘指数大趺的时候,买出的合适时机应该是指数到了一定的高位,涨不动了的时候。当然定投是另一回事,但初入时机仍应该是大盘在低位时。
⑷ 投资择时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想听听光大保德信机智姐怎么说
对于择时,其最理想的状态便是能在低位建仓、高位抛出,抓准每一个大周期中的小趋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择时的难度实在太高,
所以也可以利用光大保德信的择时工具择时宝,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优化择时。
⑸ 长线投资,无论是择股还是择时,都不具备优势
一、从长期来看权益投资是未来的方向
因此如果把投资周期拉得足够长,以股票为代表的权益类投资无疑未来最能够保证增值的品种。
二、中小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的方向在哪里
所有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经理都感叹:在大牛市中,几乎不可能战胜指数基金。所有的统计数据表明,20年长期投资,几乎没有人可以战胜指数基金。
长期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不选股,二不选时,三不选基,让你的投资业绩稳居前1/6,懒人、笨人、忙人、股盲、基盲也能轻松战胜投资专家。
从1957年至2012年,56年总收益35732倍,股神巴菲特的年复合收益率也仅有20.6%。
三、投资指数基金的N个理由
历史数据表明,指数基金长期业绩超过绝大多数基金,指数基金大多数年份排名稳居前列,指数基金持续寿命超过绝大多数基金。
1)主动型基金跑不赢被动型指数基金,1980年至2001年美国共同基金(相当于我国主动型基金)数量超过1万个,只有2073家存活10年以上。这2千家基金选股风格各不相同,都试图超越大盘指数,但10年中这些相对优秀的基金年复合收益率仅9.85%,同期美国所有上市公司加权指数平均年回报率18.26%。
2)选股很难战胜指数,当前A股市场有3500多只股票,需要从行业板块、基本面或者技术面分析中筛选出自己满意的股票难度较大,最关键的是自己精心筛选出来的股票未必就涨的好。
以中国国航(601111)为例,无论是从行业角度来看,还是从基本面及估值看,国航无疑是一只很好的蓝筹股,但同样会面临下跌,国航周K线走势如下图:
3)选时很难战胜指数,到底什么时候入市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左侧交易型,也有右侧交易型,到底什么时候是低点,什么时候是高点,很非常不好判断,因此择时对一般投资者来说很难做到。
4)选基很难战胜指数,只要是评级机构和专家通过各种所谓的模型、指标选择出来的基金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历史数据表明从长期来看主动基金绝大多数都未能跑赢被动指数基金。
5)买指数基金更省事,不用研究宏观行业个股和策略,这对广大非专业的中小投资者来不具备专业投资能力,精力十分有限,因此选择指数基金会更省事。
6)买指数基金更省心,不用关心排名、攀比以及基金经理表现的好坏,尽量减少人为的主观判断。
⑹ 什么是量化投资
量化投资指的是一种投资方法,它是指通过数量化方式或计算机程序化发出买卖指令,以得到稳定收益为目标的交易方式。量化投资是一种定性思想的量化应用,它对大量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结论,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学建模,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契合实际的投资策略。
量化投资是指通过数量化方式及计算机程序化发出买卖指令,以获取稳定收益为目的的交易方式。在海外的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投资业绩稳定,市场规模和份额不断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从全球市场的参与主体来看,按照管理资产的规模,全球排名前四以及前六位中的五家资管机构,都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开展投资决策,由量化及程序化交易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在不断扩大。
⑺ 我2007年9月17日买了中邮成长59002基金 1000元 一直没看过 请问到现在是不是没钱了 谢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590002
2007年9月17日单位净值为1.1062
由于无法确定您当时基金申购的渠道,所有无法确认手续费率,忽略手续费率(最高不超过1.5%)计算如下,0.6672/1.1062*1000=603元,这个大概就是您目前的基金净值。
之所以亏损较大,是因为您当时你买入时上证指数为5421点,距离历史最高点6124仅一步之遥,随后便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您可以登陆您当时申购的渠道查询,进行赎回等操作。
(7)不择时投资扩展阅读:
1、股票型基金,是指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投资股票的仓位不得低于80%。简单来说理解,您买了一只基金就相当于买了一篮子股票,几十家公司全部倒闭的概率几乎为0,而且基金公司有严格的风控体系,所以股票基金几乎不会净值归零。
2、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股票基金,最简单有效风险还相对可控的方式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简称,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额(如500元)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定投优点
(1)定期投资
投资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闲散资金,通过定期定额基金投资计划所进行的投资增值,可以起到强制储蓄的作用。
(2)不用择时
投资的要诀就是“低买高卖”,但却很少有人在投资时掌握到最佳的买卖点获利,为避免这种人为的主观判断失误,投资者可通过“定投计划”来投资市场,不必在乎进场时点,不必在意市场价格,无需为其短期波动而改变长期投资决策。
(3)分散风险
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长期平均下来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资风险。
(4)复利效果
“定投计划”收益为复利效应,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通过利滚利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利效果越明显。定投的复利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展现,因此不宜因市场短线波动而随便终止。只要长线前景佳,市场短期下跌反而是累积更多便宜单位数的时机,一旦市场反弹,长期累积的单位数就可以一次获利。
⑻ 如何择时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
基金投资到底需不需要择时?很多投资者会有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定投,设置的计划开始时间不同,即使定投的金额、扣款的周期是相同的,收益差距也会非常大。
辨险识财专家认为不同类型基金,判断买卖点的方式不一样。
一般来说,基金的类型可以分为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和货币基金,也有以上几种产品皆有的混合基金。
相对来说,债券和货币基金比较稳定,虽然买点对基金的收益率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否“择时”投资,其实对收益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择时”这个概念,对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来说,更为重要一点。
因为指数基金跟股票基金的走势,基本上跟大A直接相关,简单来说,如果能做到低净值时买入,高净值时卖出,那自然是最好的。
1、股票型基金
投资于股票资产的基金需要根据证券市场的变化来进行选择,仓位越高则相关度越大,
因此对于股基来说,基金的回报主要取决于市场行情,然而股基的持仓永远倾向于高仓位持有股票(80%以上),基金不可能为持有人的长远利益而卖出股票,因此在A股估值高位的情况下,基金持有人面临着很大的市场下跌风险。
所以,一个好的买点/卖点,往往出现在指数波动的前后。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当指数出现了20%左右的跌幅后,或者20%左右的涨幅后,是比较好的买点。
相反,如果涨幅已经大于30%,这时候再追高,就很可能被套了。
那么,如何具体判断股票型基金买卖点呢?
买入方法一:回撤买法
优秀的偏股型基金,在牛市中的净值表现特点是涨跌都具有连续性。但当基金净值连续回撤到其周、月同类排名的后二分之一甚至在后三分之一时,买入或可以买到一个相对低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此种方法需要您选择那些长期业绩表现稳健,持续表现优秀的基金,不能只顾着看短期的涨跌。
方法二:启动买法
很多时候,我们看好某只基金,但是没有抄底把握,觉得净值太高,犹豫不决的时候,可以在基金开启连续上涨阶段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果断买入。这样,也许就能分享到基金回调结束后一轮中期行情带来的收益。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或许这只是一轮小行情或者是阶段行情,随后基金有可能再次回撤,乃至跌破先期买入价,但此时你千万不要慌,也不要轻易割肉离场!可以定投补仓或主动大跌加仓,叠加使用效果更佳,通过不断地低位加注,摊薄您自己的投资成本,并耐心等待下一轮行情的启动。
止盈信号一:行情出现高点时
事实上,就算是投资大咖,都不能预测到每次波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以,比较聪明的做法就是提前设置你的止盈点!当基金的收益达到你预期收益(止盈点)时,考虑卖出50%-80%。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1)提前卖出部分基金份额,落袋为安,就算后续行情走低,也不必过于担心;
(2)如果行情继续高涨,你仍持有部分基金份额,从而分享后期涨幅所带来的收益。
信号二:出现连续升息信号时
一般情况下,对于加息的预期,市场上的资金会向货币市场回流,而使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这样一来,流入证券市场的资金流量就会减少,股价可能会出现下跌,那么自然会连累部分权益类基金净值的一并下跌。
信号三:基金经理更换时
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你的基金净值涨幅高低。如果你的基金更换了经理,首先应先观察新基金经理一段时间,如果确实不适合他的投资风格,那么不妨及时卖出规避风险。
2、指数型基金
一般来说,看估值最直接的数据,就是PE(市盈率),针对指数估值目前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分为几个级别:
当PE低于历史估值的30%分位时,为低估值,可以开始配置定投;
当PE高于历史估值的70%分位时,为高估值,可以开始卖出。
简单来说就是将指数的估值作为卖点和买点的判断依据,原理是指数进入高估值的时候卖出,进入低估值时买入。
当然,估值对于宽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的判断效果更好。
但对行业基金,比如医疗、科技的话可能就难一点 ,因为医药指数成分不纯,消费科技估值会一直很高。
举个例子,比如说全指信息指数处于显著的高估值阶段,如果持有相关基金,担心风险,我们便可以考虑将其卖出,转配一些估值较低的品种。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比较好地控制回撤,但缺点就是会错过牛市泡沫部分的收益。
对于如何判断指数估值的高低,则可以借助市场上的一些估值工具。估值工具的操作原理是结合指数PE(估值)所处历史百分位,寻找当前市场上估值相对较低的指数基金,估值水平越低,投资潜力越大。大家可以参考这个工具去判断所持有基金的买点和卖点。
3、债券型基金
对基金中的债券类资产配置进行择时,首先要考虑的最根本因素是宏观经济。只有充分把握了宏观经济形势,才能准确抓住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在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时,需要有一个涵盖多种指标的更为宏观的概念,这就是经济周期。
当宏观经济形势处于衰退期,利率处于下降通道,债券往往走出牛市行情。经济开始复苏,持有股票会更适合。当经济过热,大宗商品与通胀齐飙,利率加速收紧,债券会更加艰难。最后经济进入滞涨期,利率触顶,债券又将迎来新的牛市周期。
此外,有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存在着一定的“跷跷板”效应。如我国,股票市场变化对银行体系资金流动的影响比较大,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的债券需求。当股票的收益率高时,债券的持有者会抛出债券,而投资于股票,债券的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
事实上,在市场的不同时期,配置债券、股票资产的比例是不同的,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投资人需要根据经济周期来选择具有逆周期性的投资标的。比如在经济衰退期,市场更注重价值型股票的投资;在经济复苏期,更注重小盘股、新兴市场股票的投资。
总之,市场行情变化莫测,基金虽然是长期投资,但也不能买完就放着不动,还是得见机行事,根据投资环境和自身财务状况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制定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投资组合。
另外辨险识财提醒:真正的择时一定不是每天判断净值的涨跌,盲目跟风瞎买瞎卖,而是投资前做好对每一种市场变化的安排,有时候补仓也是一种择时!
⑼ 为什么说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停止定投是不明智的
自从去年10月以来,市场开始震荡下跌,去年开始基金定投的基民大多出现亏损,加上后市的不明朗,不少基民现正处于继续还是终止定投的矛盾之中。对此,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定投基民而言,基金定投亏损正是前期买入的价格高了,现在市场下跌正是平抑成本的时候,目前终止定投并不合算。恰恰因为股市波动,基金定投的优势才得以彰显。通过定时定额的投资纪律实现高位减磅、低位加码,长期坚持的投资者一定可以体验到基金定投的好处。
要树立三种投资信念
第一,长期定投不用择时。宏观经济有周期性,股市也有牛熊市。因此,对于打算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来说,在具体操作时也要紧盯股市乃至经济的景气周期。根据多数基金公司的推荐材料显示,基金定投有随时入市的特点,避免择时的烦恼。对定投来说,无论什么时候入市都是合适的。
第二,低位多买,摊薄成本。当市场呈现上涨走势时,基金净值相对较高,此时同额度资金买到的基金单位数量相应较少;而当市场呈现下跌走势时,基金单位价格降低,此时能够买到的基金单位数量增加。从一个较长时间段看,总投资由大量相对低位的基金份额和少量高价基金份额组成,摊薄的结果是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将会比单笔投资的单位成本低,这就减少了套牢的风险。
第三,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基金定期定额投资的另一大优点是具有强制投资的功能,每月投入节余的小量金额,日积月累,长期享受复利的优势。基金公司普遍建议,应以长期投资为核心理念,需要5-10年的持续投资才能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⑽ 指数基金投资的择时方法
记住:基金定投一定要用“成本平均法”来做定投。
定投中国式演进 (理财信誉第一人:柯洛平摘稿)
在中国,定投似乎与高端客户绝缘。《理财师》的调查显示,没有一位理财师认为“百万富翁适合做定投”。近九成的理财师认同定投是大众投资,将重点推介对象定位于中青年工薪阶层。
然而,海外的情况并非如此。在欧美国家,不仅普通的家庭会运用共同基金产品做定期投资,以此积累财富,达成养老、子女教育等长期的理财规划目标,即使是拥有资产百万的富有家庭也十分青睐定投的方式。
简斌介绍,国外富有客户虽然不需要过多考虑养老、子女教育的资金缺口,但是他们会利用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的定投来做资产配置,平滑其他投资带来的潜在损失风险,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并为子女开设基金定投账户,实现巨额财富的代际传承。
而中国的高端客户考虑的是投资、再投资,不断增加财富的绝对数字,理财观念还没有到财富保值和代际传承的层面,也没有切身体会到理财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社会财富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中国财产继承、遗产税等问题都会提上日程。中国高端客户的理财观念会逐渐走向成熟,对定投的认知也会有深刻的改变。
虽然很少面对工薪阶层客户,基金定投仍是沈林灵必备的资产配置工具。“中高端客户往往更能认同定投的长期投资理念,特别是对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有要求,和打算以后送子女出国受教育的客户。”她向高端客户推荐的定投组合中海外基金较多,海外基金具有信息透明、业绩较长且可比、信誉度较高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国家不同、投资方向各异的基金能满足高端客户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而定投则对他们涉足陌生领域的风险起到平滑作用,因而更受青睐。
“长期”有多长?
子在国外,基金定投普遍要坚持10年或20年,最短也要5年。然而刚刚做定投一年多的客户刘女士从未想到那么长远,“初步打算投三年,没什么固定的目标,达到预期收益就赎回一部分,业绩不好也可以随时退出”。
这种想法在定投客户中相当普遍。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特殊性,策因素的主导导致经济周期性不强,短期震荡幅度巨大,长期则走势不明朗,投资者难以判断和把握。因此,原本应该是长期概念的定投,在中国投资者的观念里也变成了不确定,有了收益就赶紧离场。理财师胡茂柱认为,中国甚至还没有适合做定投的市场。
中国式定投,从出发点就偏离了“正轨”。《理财师》调查的参与者中,52%同意基金定投“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近10%的人感觉“机构力推且与个人业绩挂钩,有销售压力。”
在投资者和销售人员都没有“长期抗战”准备的情况下,坚持定投就成为一纸空谈。“资本游戏最能体现人类的本性,成功的人,很多时候要和大多数人的想法相反,行动要逆着自己的本性来,这很不容易”。简斌认为,中国的投资者容易受到指数的涨跌、价格波动,以及周边情绪的影响,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所谓念经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就是这个道理。”
正因为10年、20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理财师在推荐定投的时候更要讲清楚“大方向”,比如,在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情况下,定投的预期收益为正的可能性较大;在通胀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定投的方式更有意义等。
“2009年会不会发生基金赎回潮?有可能,但不会像媒体渲染得那么大。如果客户的心态变化了,理财师就要做好心理抚慰,提醒他最初的目标,告诉他要想达到目标,有两个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是信念,另一个是耐心。”简斌说。
“售后服务”缺失
在《理财师》调查中,绝大多数理财师认同对定投客户进行长期跟踪服务,46%的理财师认为应在销售时就加以明确,48%认为不必硬性规定,视具体情况需要而定。但实际上,与客户进行沟通,提醒客户对定投组合进行调整的理财师少之又少。
在吕稼看来,售后服务是指当基金业绩或者基金公司发生了变化,从维护客户利益的角度出发,应该通知客户做相应的调整;如果业绩相对稳定,只需告诉客户一些市场的基本情况,售后服务可以相对简单。但他特别强调,这种服务没有时间限制,应该一直贯彻客户定投的整个期间。
简斌则补充,“售后服务”包含两层含意,一方面是追踪客户,每隔一段时间做相应测试,观测客户的投资属性、风险承受度的变化。一方面,理财师要协助客户追踪产品,以及产品背后的资产管理人的变化情况。
更值得思考的是,售后服务并不仅仅给客户利益带来保证。沈林灵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去年雷曼倒闭,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的客户坐不住了,问她是不是要把定投停掉。她告诉客户,定投要看长期走势,低迷的熊市正是以低成本投资的好机会,均摊了市场高点时的成本,相当于在收集筹码。客户听从了她的劝解,在今年迎来了较好的态势,对她的信任也加强了。“我很庆幸,这么大的熊市是发生在我为客户做定投的初期,”她说。
长期对客户的关注和维护,有利于建立长久而稳定的客户关系;不断的沟通过程,则是获得信任并提供更多理财服务的良机。定投,无疑是那些有志于以理财为终身职业的理财师维系客户的最佳实践平台。
熊市给了定投一个生长的空间,但它是否能健康成长,则取决于多方努力。定投所遵循的理念,实质是“远见决定财富”。看远一点,才能找到大方向。这一点,投资者如是,理财师如是,金融机构亦如是。
(中国最大第三方理财机构:财商人生理财顾问公司特别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