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央行发行大量国债,对于社会资金流动有什么影响
从目的上来看,发行货币是为了增加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适用于经济萧条时期,刺激需求,扩大就业。而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筹措建设资金,减少市场中的流动资金,抑制消费需求。
从影响上来看,过量发行货币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而发行国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间接,但减少国债发行量却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从成本上来讲,国债肯定要比直接发行货币更节省成本。
难或者重大损失时,若无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则极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比如新冠状疫情期间,多家企业倒闭,金融机构受重创。所以企业和金融的违约风险比政府的违约风险大。
而国债是由国家来偿还债务。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是政府发行。通常,国家不容易发生经济体系完全破坏的情况。所以政府具有较强的清偿能力,国债则被认为不存在任何违约风险,几乎为零风险投资。
⑵ 政府发行国债会影响社会的基础货币吗
政府发行国债是从居民手中回收资金,属于货币调节,不会增加基础货币。
但央行购买流通的国债,因为央行没有储蓄的功能,它只有通过增加发行货币量来购买,当于发行等量的基础货币。
央行票据发行同理
⑶ 购买国债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1.国债对经济发展速度的调节效应
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经济发展处于“疲软”状态时,发行国债可以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参与经济建设,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经济发展处于“过热”状态时,发行国债又可以回笼流通中的货币资金,起到收缩社会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国债对社会总需求的双向调节效应,是税收等其他手段所难以替代的。
2.国债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效应
社会经济结构协调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发行国债是非政府财力向政府财力转化,它在增加政府投资能力的同时,会减弱非政府渠道的投资能力。这种投资主体的转化,意味着投资结构的转变,即由政府负责的社会公益设施、基础设施及重点建设设施的比重必然加大,而由企业及个人的一般性产业投资比重则相对降低,表现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会引起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产业、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等的比例结构的相应变化。
3.国债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效应
一般认为,政府发行国债只是货币购买力从认购者向政府转移,对流通中的货币量没有影响。实际上,国债对货币流通量是否产生影响,还要取决于它的认购者、认购国债的资金来源及其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关系。这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居民购买国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居民购买国债的资金主要是手持现金和储蓄存款。从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居民购买国债表现为居民手持现金和银行储蓄存款减少,财政财力增加,中央银行的财政性存款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央行将财政性存款安排了商业银行贷款,则可能引起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如果央行将其专供财政使用,则不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甚至会因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减少,相应的派生存款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也相对减少:如果国家实行财政、货币“双紧”政策,将国债扣留国库不用,则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绝对减少。
(2)企业购买国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企业购买国债是企业资金向财政资金的转化。如果企业用闲置不用的资金购买国债,这种转化不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企业用生产或消费的资金购买国债,则可能增加其对银行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如果没有引起央行的货币发行,则对流通中的货币量影响也不大,如果商业银行自身难以满足企业贷款需求,并且不得不因此而增加其对央行的借款,央行又不得不以货币发行来扩大资金来源,满足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时,则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3)商业银行认购国债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在国债由商业银行认购的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正常的资金来源充裕,或能以压缩其他贷款需求来满足政府财政的需求,都不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如果商业银行原来的资金来源和运用缺乏调节余地,则只能通过向央行申请贷款来满足购买国债所扩大的资金运用,这可能成为央行增加货币发行的诱因,也可能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如果央行并未因此而发行货币,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也不会发生变化。
⑷ 国债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你好,国债太多会过度透支一个国家的国家信用也就是货币,如果出现经济危机或者大规模国债持有者要兑现的话有可能导致政府破产。 政府破产了,国家信用也没了,这个影响不用我说你也明白有多深远了~希望能帮到你。
⑸ 请问:发行国债对股市来说是利好还是利空
昨日晚间,新华社发出通稿,内容是:CZB强调发行万亿国债是中性措施。文中,透露重大信息:“这次特别国债发行本身对宏观经济政策来说应该是中性措施,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后,将增加人民银行持有的国债,增加对货币政策操作的支持,为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人民银行通过逐步卖出特别国债调节货币供应量,缓解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并充分发挥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点的功能。同时,特别国债将更好地满足国债市场的投资需要。随着银行存贷差增加,保险与社保基金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对国债的投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CZB发行特别国债规模较大,人民银行卖出特别国债时,金融机构等国债投资方可以购买,能较好地满足各方投资需要。”
请注意,以上文字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此次特别国债将不会采取此前分析家普遍预测的,直接面向一般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发行,而是在初始发行时面向人民银行,一次发行到位!其后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通过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逐步释放,而这种释放将根据市场态势逐步进行,绝不会一次或几次在短期内倾泻到货币市场上!因此,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将是逐渐的,与人民银行此前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并无本质区别,对股市根本不形成大的利空!
今天出版的中国证券报刊登了CZB官员答记者问文章,内容完全是新华社通稿的翻版,甚至具体字句都没什么变化,充分体现了管理层解释政策、安抚市场的用心!而到目前为止,各大财经媒体、网站、分析师对这样一个重大利好信息却鲜有回应,既有周末放假的因素,也有很多分析师水平不高人云亦云的原因,更有部分做空人士有意忽视这一重大政策利好信号,图谋下周一先知先觉,利用恐慌情绪低位建仓的险恶用心!
另据了解,近期国资委即将公布国有大股东减持股份的规定,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利好,对市场将产生重大的转折性刺激!根据各方面信息,此办法将明确规定,国有大股东即使想减持股份,三年内减持将不得超过5%!考虑到某些公司总股份数量巨大,特意规定,这些大公司的国有股股东三年内减持将不得超过3%,或5000万股!这就意味着,大家先前所一直担心的大非解禁后,国有大股东随意减持的局面将根本不会出现!而大非解禁后的一大部分减持压力将得到轻松化解!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重大利好呢?因为此前,市场在计算大非解禁压力时,是把所有解禁股放在一起来算的!比如,之所以很多媒体提到六七月份是大非解禁高峰期,需要几千亿元资金来消化,是因为他们把中国银行等大股东的几百亿股的解禁股份都算了进去,而此办法一旦出台,三年内最多能卖5000万股,这是多么重大的利好啊!一旦被充分解读,将使市场对于长期牛市的信心极大增强!而就在几天前,还有部分媒体把这条消息当作利空消息来解读,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懂,还是良心坏到了家!
以上一个已经出台将在这几天逐渐明确的重大利好(特种国债由人民银行逐步向市场释放),以及一个即将出台的限制国有大股东减持的特大利好,将使极度超跌的市场迅速企稳,并产生力度大于上一波的反弹甚至反转!部分无良媒体有意忽略利好信息,部分分析师目光短浅置利好于不顾,反映了某些人企图继续阶段性做空股市,在更低位置抄底的良苦用心!但,利好已经出来,而且是以新华社通稿形式发布,反映了ZF稳定市场信心的强烈愿望,下周各大媒体必将做出充分报道和分析,在下周一上午继续恐慌性杀跌的中小投资者将又一次尝到上一波6月5日上午斩仓的苦果!请各大媒体、网站、分析师紧急行动起来,对以上信息给予应有的充分重视!小散户们已经够惨了,千万别再忽悠他们把最后的带血筹码在大涨前献给恶人!
特大利好,特别国债和央票,机构在骗大家割肉,小周小金是在救市
特别国债发行2000亿美圆=15000亿人民币
看上去是要收走市场(银行)14000亿RMB,资金供给会减少。
但是,有一个问题散户都忽略了,机构也忽略了(但我觉得很有可能的是,机构已经知道了,确在装傻,然后拼命唱空,引导大家割肉他们好建仓)。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
特别国债实际上是要取代部分央票!!!
(不要问我什么是央票,自己去BAIDU一下)
看下表,从2006年1月1日到现在,1年半,央行发了共31973亿央票(仅为未到期的,只有1和3年期),3.2万亿,相当于股市市值18万亿的1/6!!!!!!发央票和收准备金不同,准备金是央行无偿从银行拿走的钱,央票是要支付利息的,我算了加权平均,约为3%左右。那么从2006年1月到现在,1年半时间内,央行要支付的利息是931亿RMB,央行用什么来支付?用印刷机。市场上每1年半一下多了931亿RMB,足以让通货膨胀一次上涨10%(这个影响多我没有数据支持,有研究的帮忙研究一下)
所以,如果央行如果不停的发央票,那他就需要不断的印刷钞票,市场钞票一多,价格就上涨,既然粮食,房地都上涨了,股票也需要上涨。但是,ZF肯定不希望通货膨胀。于是:
小周同志和小金同志背着全国人民的唾骂,为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改用特别国债(外汇投资公司债券)来取代央票,特别国债为7年期,而且是投资公司,有盈利来源,是以外国资产的升值产生的钞票来来支付利息,等同于是外国劳动力产生的价值流动到中国,这样就不需要开印刷机狂发钞票。
说一下,央行发钞票支付利息和外汇投资债券收益支付利息的区别,打个比方:
央行发钞票支付利息=骗你说资产注入实际上没有资产注入,而抬升股价
外汇投资债券收益支付利息=有实际资产注入,同时由于价值的升高而股价上升
所以,小周和小金同志的做法是避免了通货膨胀,房价无止尽上涨,粮食不断攀升,ZF考虑的东西不是股市涨跌这么简单,他们最关系的还是人民吃饭的问题,股票跌了最多几个人,当年红小豆,当年国债期货让多少人ZF也没什么事。但是,要是通货膨胀人民吃不上饭,ZF会睡不着觉,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起义,造反全都是因为没饭吃,绝不是因为赌博亏了钱。所以小周和小金这次举动是正确的,你每年也不愿意看着股票上涨50%,结果身边的东西价格也上涨50%吧。
===================
下面,我就说一下特别国债对股市的影响了,
理论上来说,通货膨胀会让股票上涨(粮食房子涨价,企业也是商品,难道不涨价么),通货紧缩会让股票下跌。
但是从实际和中长期来看,我做一个流程图大家就明白了:
1。企业发展好,出口增加,从外国人手里赚了不少外汇
2。企业拿着外汇到中央银行兑换成人民币
3。中央银行开始发愁,我从哪里弄人民币出来跟企业兑换外汇呢?
4A。中央银行对银行发行央票,收来人民币以兑换外汇,然后把外汇全买了美国国债,等央票到期的时候再卖了美国国债来还给银行本金和利息,但是美圆贬值了,央行亏了,于是就拼命的印刷RMB,结果通货膨胀了,股票大涨,物价也大涨,实际上=股票没涨。
4B。CZB对银行发行特别国债,收来人民币帮助中央银行购买企业手里的外汇,等特别国债到期了,用投资收益还给银行本金和利息(前提是没有亏损),于是央行不需要狂发钞票,M0维持现有水平,物价平稳;在通货没有膨胀的情况下,由于外汇投资公司赚取的利润不断回到银行体系,再进入股市,股市大涨。
结论:
特别国债的发行避免了股票短期内狂涨,然后物价跟飞一样也涨,等到央行的印刷机刷爆了,大家都明白了,然后物价跳着涨,你背着一麻袋的钱去炒股票,你背着一车的钱去买盒饭。
特别国债的发行让海外的热钱通过投资海外资产回报持续稳定的流入中国股市(从前是外国人偷偷的进来,投机赚了就跑,让市场大起大落;现在是ZF通过自己的公司一点一点的放热钱进来),这样,中国股市可以长期持续的稳定的上涨。央行的印钞机开始发霉了,物价不再上涨。
p.s.7年以后,万一外汇投资公司亏了,亏得一分钱都不留下,意味着外汇储备,或者说企业赚的外汇没了,但是没关系,因为央行可以印刷RMB,企业只要RMB不需要外汇,印刷给他们就好了。倒是外国人从外汇投资公司拿走了他们的本币,导致他们市场流动性过剩了。
附表:
代码 名称 发行日期 期限(月) 发行总量(亿元) 利率/参考收益率(%) 利息 起息日期 到期日期
0601055.IB 06央行票据55 20060801 12 80.9 2.80 2.26 20060802 20070802
0601058.IB 06央行票据58 20060808 12 171.3 2.80 4.79 20060809 20070809
0601060.IB 06央行票据60 20060815 12 600 2.80 16.78 20060816 20070816
...
...
...
0701067.IB 07央行票据67 20070628 3 300 2.75 8.24 20070629 20070928
0701066.IB 07央行票据66 20070628 36 10 3.49 0.35 20070629 20100629
现在看来,机构6月20号左右就知道人大要审议发特别国债消息,但是不知具体细节,先知的机构先出货,6月22号,后知的机构也开始出货,造成尾市暴跌,后来他们知道详细的细节后,故意夸大利空,乘势对倒下压,制造恐慌,当散户抛掉手中的筹码,机构同吃,这样既拉低了成本,有挤压了泡沫。
⑹ 巨额的国债对经济又起到了什么影响
国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它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者公众对政府的债权。〔1〕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国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着重要作用。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为社会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有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经济内容,有不同的经济现象。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国债对经济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政府行使其职能,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一般来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税收,当政府税收刚好等于或者大于其财政支出时,政府无赤字或有盈余;当税收小于支出时,政府赤字就产生。因此,为了追加收入,弥补财政缺口,政府便发行国债。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其使用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根据乘数效应,在今后年度,必将引至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这部分存款用于政府各项支出,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其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增加,其结果就是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如果社会正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承购政府债券。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这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而商业银行又具备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它表明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创造货币,却能够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信用规模。于是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时,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仅仅是国债本身,而可能是扩大的许多倍。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当财政向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将会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另一部分可用来发放存款。存款的结果又使得社会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环进行,使得信用扩张。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没有减少社会存款,货币供给没有减少,而银行购买债券,政府运用资金,会扩张货币供给。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或者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把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就会增加,即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投放出来,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转让给中央银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的超额准备金将增加,这笔资金随时可以投放出去,扩大货币攻击量。因此,中央银行买卖债券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三)国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首先政府发行国债以后,如果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性支出,就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投资规模。实践中,很多国家的债务收入都是用来作为扩大政府投资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债券能影响资金市场的利率,而当利率升高时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成本提高了。相反,当利率降低的时候,投资就会增加。国债同时对消费产生影响。政府举借国债增加了政府现实可用的资源,如果这些扩大的收入来源被用于各种消费开支,那么国债的直接效应就是增加政府消费。但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债使得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家庭或个人的消费减少。
(四)国债对总供给的影响
不管外债还是内债,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投入生产过程,就能促进生产发展扩大未来的社会支出,从而扩大社会供给量。在举借外债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政府通过外债的发行,拥有了以外汇形式的货币购买力。政府可以进口紧缺的商品物资,从而增加社会供给量。国债还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它是通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表现的。如果国债运行扩大了某经济主体的投资或者消费,又没有减少其他主体的投资和消费,那么社会总需求就会增加。
二、国债在经济中的其他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除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一)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定价均产生重要影响。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风险极低的投资工具,这一特性使得国债利率处于整个利率体系的核心环节,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国债的发行与交易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国债的发行将影响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国债市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某种期限国债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就代表当时市场利率的预期水平,而国债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变化又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变化。
(二)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首先,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为保证经济增长率达到8%而增发2700亿元特种国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唯一合适的工具。国债的总量、结构对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国债规模过小,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变化达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国债品种单一,持有者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持有国债比例过大,公开市场操作就很难进行。
(三)作为机构投资者短期融资的工具
国债的信用风险极低,机构投资者之间可以利用国债这种信誉度最高的标准化证券进行回购交易来达到调节短期资金的余缺、套期保值和加强资产管理的目的。
⑺ 简述发行国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原因
发行国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适度的国债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规模过大对经济发展有负面效应,适度的国债发行可以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国家公债的运用可以影响市场利率。适度的国债可以调节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平衡。
原因: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较优方式。败政赤字出现后,一般有三种方式弥补。一是动用历年的财政结余;二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三是发行国家公债。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将社会暂时闲置的个人公共消费资金集中起来,并改变其使用性质,将其转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或将资金沉淀下来,变一部分现实的购买力为潜在的购买力,从而减缓总需求压力。
(7)国债对社会机构的影响扩展阅读:
在所有的理财产品中,国债由国家信用做为背书,应该是属于最安全的投资产品。称市场称为“无风险投资”。
2019年,国债三年期收益率为4%,五年期收益率4.27%,相比银行定期同期产品并不低。在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的情况下,国债毫无疑问成为了“保本理财”性价比较高的替代品之一。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延长至全月。
而个人投资者可在4月全月,通过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计约13万个营业网点,以及27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储蓄国债,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便利性。
本次发行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在发行期内不得提前兑取,发行期结束后方可提前兑取。而且提前兑取业务只能通过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台办理。
⑻ 国债市场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国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它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者公众对政府的债权。〔1〕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国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着重要作用。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为社会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有不同的经济主体,有不同的经济内容,有不同的经济现象。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一、国债对经济影响
(一)国债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政府行使其职能,必须有一定的财政支出。一般来说,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税收,当政府税收刚好等于或者大于其财政支出时,政府无赤字或有盈余;当税收小于支出时,政府赤字就产生。因此,为了追加收入,弥补财政缺口,政府便发行国债。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其使用权转移到国家手中。根据乘数效应,在今后年度,必将引至国民经济的大幅度增长。
(二)国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发行国债,当中央银行承购国债,会直接地增加政府的存款。这部分存款用于政府各项支出,拨给社会上的部门企业和个人时,其账户所在的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增加,其结果就是货币供给量大大地增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扩张社会货币供给量。如果社会正好处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状况,那么很容易造成很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承购政府债券。在现代银行制度下,这是中央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而商业银行又具备扩张信用和创造派生存款的机制,它表明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创造货币,却能够在中央银行放出货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信用规模。于是中央银行在承购国债时,扩大的货币供给不仅仅是国债本身,而可能是扩大的许多倍。按照存款准备金制度,当财政向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拨款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将会增加。于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另一部分可用来发放存款。存款的结果又使得社会存款增加,此乃派生存款。如此循环进行,使得信用扩张。当商业银行动用超额准备金购买债券,没有减少社会存款,货币供给没有减少,而银行购买债券,政府运用资金,会扩张货币供给。国债的流通对货币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企业或者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把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就会增加,即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投放出来,货币供给量增加。当商业银行将手中的国债转让给中央银行时,商业银行在中央的超额准备金将增加,这笔资金随时可以投放出去,扩大货币攻击量。因此,中央银行买卖债券可以控制货币供给。
(三)国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首先政府发行国债以后,如果将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性支出,就直接扩大了政府的投资规模。实践中,很多国家的债务收入都是用来作为扩大政府投资的;在另一方面,政府债券能影响资金市场的利率,而当利率升高时会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成本提高了。相反,当利率降低的时候,投资就会增加。国债同时对消费产生影响。政府举借国债增加了政府现实可用的资源,如果这些扩大的收入来源被用于各种消费开支,那么国债的直接效应就是增加政府消费。但从个人角度来看,国债使得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家庭或个人的消费减少。
(四)国债对总供给的影响
不管外债还是内债,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投入生产过程,就能促进生产发展扩大未来的社会支出,从而扩大社会供给量。在举借外债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政府通过外债的发行,拥有了以外汇形式的货币购买力。政府可以进口紧缺的商品物资,从而增加社会供给量。国债还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它是通过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表现的。如果国债运行扩大了某经济主体的投资或者消费,又没有减少其他主体的投资和消费,那么社会总需求就会增加。
二、国债在经济中的其他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除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一)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定价均产生重要影响。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风险极低的投资工具,这一特性使得国债利率处于整个利率体系的核心环节,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国债的发行与交易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国债的发行将影响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国债市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某种期限国债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就代表当时市场利率的预期水平,而国债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变化又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变化〔2〕。
(二)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首先,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为保证经济增长率达到8%而增发2700亿元特种国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唯一合适的工具。国债的总量、结构对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国债规模过小,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变化达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国债品种单一,持有者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持有国债比例过大,公开市场操作就很难进行。
(三)作为机构投资者短期融资的工具
国债的信用风险极低,机构投资者之间可以利用国债这种信誉度最高的标准化证券进行回购交易来达到调节短期资金的余缺、套期保值和加强资产管理的目的。
⑼ 国债被大量抛售对国家有何影响
国债是国家因为发生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债券,大量抛售是的国家筹集不到足够的钱来搞经济建设和发张社会工艺或福利事业,国家经济发张就会受阻。 答案补充 同样的道理,如果现在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就惨了,国家都有可能搞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