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菲特创办的是什么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是巴菲特创办的,而是他收购的...
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先在他老爸的经纪公司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进入他导师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公司解散后,26岁的巴菲特成立了巴菲特合伙企业“巴菲特有限公司”,集资10.5万美元。巴菲特是总合伙人,不过他自己只投了100美元。其它7位合伙人每人年获得投入资本6%的固定收益,同时,剩下的利润中,除巴菲特外的其它合伙人瓜分公司利润的75%,巴菲特赚剩下的25%。(说白了就是拿别人的钱赚钱,就是私募基金,如果业绩不好,每年给别人6%的固定收益就能让你喘不过气来,幸运的是,老巴做的很好,每年赚30%多)
由于巴菲特投资业绩极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巴菲特管理他们的投资,于是巴菲特成立了更多的投资合伙公司,后来又把这些投资合伙公司合并为一家。这样,巴菲特挖到了第一桶金。
1965年,巴菲特成立的合伙公司买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9%的股份(在我印象里,那时候的伯克希尔早已是上市公司,主营纺织品...,而不是巴菲特创建的),后来合伙公司又增持到伯克希尔70%的股份。1969年,巴菲特解散合伙公司,将所有资产包括伯克希尔的股票按比例分给所有合伙人,他跟他老婆好像分到了30%多的伯克希尔股票。
再后来,巴菲特发现纺织品公司会占用他大量的现金流,他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转成了一家保险公司(还是收购了一家,记不清了...),因为保险公司可为他带来大量现金流(保险费交了以后鬼知道啥时候赔付)。这些现金流都成为他进行投资的资金。然后,靠着无与伦比的投资技巧及能力,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40多年涨了数千倍。 他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时候每股19元,现在是12万美元多一股...(中间好像从未分红,从未拆细),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由美国证监会特批,10股/手,其它都是100股/手。
巴菲特如此解释不分红:如果什么时候伯克希尔投资1美元,却无法创造1美元的价值的话,那就会进行分红。“我认为如果伯克希尔宣布进行分红的话,其股价很可能会下滑,因为这会被看成承认其投资机会有限。”需要用钱可以自己赎回。
B. 巴菲特投资公式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一套公式,以图复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报,但都徒劳无功。近日,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发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找到了这套公式。论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资历,他们供职的AQR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多只对冲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产品,资产规模达900亿美元。
论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从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来的投资成绩。他们的公式含有十多个单项,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即波动性低于平均水平、价格相对于账面价值(市率,一种值指标)的比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看好利润增长高于平均速度、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当作股息派发出去的股票。
公式的第二部分将会令人错愕:它要求用“保证金交易”来投资这些股票,也就是借钱买股,买进的数量比不借钱能够买到的更多。研究人员发现,要达到巴菲特那样的长期回报,投资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说,借款比例足以让每100美元的投资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
论文作者之一、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公司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说,在巴菲特整个职业生涯中,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平均杠杆率一直与上述水平相当。
采用保证金交易当然可以放大利润。当行情不妙的时候,它也会增加潜在损失。但上文所述的公式是将保证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风险远低于市场的股票结合,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不高于大市。
无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始终存在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风险——如果所持资产跌幅太大,那么就要存入更多的现金。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年里一直能够避开这种风险,虽然严重依赖于杠杆,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报率也就是亏损9.6%,而且其账面价值的波动性也低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明显缺失一个因素,它没有解释巴菲特为什么大量投资非上市公司。研究人员表示,这没有必要,因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现好于非上市公司。
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选优秀管理人员的能力,但研究人员发现,其回报“更多地源于选股,而非他对管理层的影响”。
不幸的是,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这套投资公式散户应用起来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资一大篮子多样化的股票。另外,对于一个依靠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来说,坚守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战。
但是,你或许还是能够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运用研究人员总结出的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有现金,你可以把这些现金加到已经配置于股市的那部分中去。这在事实上是自己给自己借钱,也就相当于做保证金交易。巴菲特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钱,当然也就是这种办法。
C. 巴菲特价值投资
西方人重视现金流和他们的投资思想有关系。西方人购买股票看重公司的分红能力,所以他们最关注公司每年盈利后到底有多少钱能真正用于分红。既然是用于分红的钱,那肯定要从利润中扣除明年扩大生产的钱,也就是再投资的资金;还要扣除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的流动资金;还要扣除虽然销售成功了,但是还没有收回来钱的,也就是扣除应收帐款部分;另外,折旧、摊消部分虽然从利润中扣除了,但是这部分费用并不需要真的花钱,仅仅是会计技巧,所以还要把折旧、摊消加回到利润中去。通过这一系列加减法,就计算出了公司经营一年到底能有多少钱用于分红,学名叫做现金流。
至于怎么判断未来的现金流,前面简述了现金流的计算过程,您要是有经验的话自己应该已经明白了。不过就是根据以前的经营历史,计算出过去平均每年再投资、扩大生产、应收帐款、折旧等项目的比例,再根据以前的历史计算一个利润的年均增幅,然后计算未来每年的利润,按照比例加加减减就计算出将来每年的现金流了,呵呵,很简单。
现金流贴现更好理解了。您投资股票,肯定不能投资国债了,丧失了无风险的盈利机会,肯定需要股票至少给您带来等于国债收益的利润。而且投资股票,风险肯定比国债大,承担过大的风险就需要一个风险补偿额。把国债利率加上风险补偿额就是折现率,计算未来几年的现金流,肯定要用这个现金流除以折现率,这才是股票的真正价格。
呵呵,说起来就这么简单。文字所限,不展开说了。现金流折现的主要思想就是计算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经营风险这三大因素。详细内容只能靠您自己去学习,想走捷径是不可能的。
随便聊聊,供您参考。
D.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4)巴菲特将投资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
E.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什么
被誉为股神,他的投资哲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招式一: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很多投资者认为“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因为他觉得: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一样。“股神”尚且认为自己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很多的投资对象有专业深入的研究,更何况是普通投资者呢?
招式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国有句古话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一个习惯,不熟的股票不做。2000年初,网络股高潮的时候,巴菲特却没有购买。那时大家一致认为他已经落后了,但是现在回头一看,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其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一项投资前都要仔细调研,自己没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仓促决策。比如现在大家都认为存款利率太低,应该想办法投资,觉得不投资就难过。其实巴菲特告诫我们“有些投资热潮,不参与可能比参与更好。”他强调一个投资目标,就是先求保本。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稳定增值的条件。
招式三:长期投资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巴菲特曾说“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相反的例子,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一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可以这么说: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为长抱不动,而不少失败者往往是因为经不起不断买进和卖出的诱惑。
招式四:逆向操作
中国有一种爱拚才会赢的文化,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赚钱,你必须在别人非常贪心的时候非常害怕,在别人害怕的时候贪心。所以投资的时候,第一,你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对抗,因为天性常常会带领你到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第二,你要常常去体察周围的环境。当你感受到环境愈来愈贪婪时,就要勇于说“no”;反之,你要勇于说“yes”。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一种新时代的减压哲学,何仿让减压投资创造我们未来中长期的财富及幸福人生。
F. 巴菲特投资原则是什么
沃伦?巴菲特,是美国极富感情色彩的股市投资奇才。在过去的40多年中,巴菲特为向他的投资公司的几十万个股东创造了3万多倍的高额回报,为美国、英国、德国、印度和加拿大等地的30多万名伯克希尔股东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
巴菲特的一个原则就是“找出杰出的公司”。投资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
第二个原则就是“少就是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巴菲特认为只要有3家公司的股票就够了。他的理由同样是基于一个常识,买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之一无所知的企业。
巴菲特的第三个原则是“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说当你坚信遇到了大好机会时,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大举投资。
巴菲特的第四个原则是“要有耐心”。他有一个说法,就是短于5年的投资是傻子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的一分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局瓜分。
巴菲特的第五个原则是“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选择少数几种可以在长期产生高于平均效益的股票,将你大部分资本集中在这些股票上,不管股市短期跌升,坚持持股,稳中求胜是巴菲特的重要投资理念。(
G. 巴菲特将选哪只中国股
人寿不错但是现在的价格巴菲特绝对不会接受.
你忘了一个还有中国石化600028
H. 什么是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而是运用常识、信息和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投资技巧。在《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中,理查德·西蒙斯深入分析了这些技巧,并向你展示如何在你的投资组合中予以运用。本书的核心部分是一系列深入剖析的案例,引领你感受贝克夏·哈斯维公司和巴菲特的投资决策过程。这种互动式的案例分析涉及的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吉列、迪斯尼、美国运通、富国银行,案例后还有练习题供你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巴菲特经典投资案例》分析和展现了巴菲特对公司及股票进行考察的主要因素,还介绍了非常实用的巴菲特进行重大投资决策的计算方法。通过体验这些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你会逐渐领悟到投资大师的投资技巧和洞察力,并将其运用于你的投资实践中。
I. 巴菲特喜欢投资什么行业
在谈到新的投资机会时,巴菲特表示正寻求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他说道“我对风能或太阳能有很大胃口”,“如果有个人明天进来推销一个太阳能项目,需要10亿或30亿美元的投资,我们准备去做,这种机会多多益善” 。
这已经是“股神”连续四年看好可再生能源,早在2014年的爱迪生电力协会年会上,巴菲特就表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可能还将追加投入150亿美元,用于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