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过热的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表现
1.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与采矿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大量的消耗我国的各类自然资源,在中国当前投资结构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过猛,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居民对于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潜力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对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量投资来满足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原料需求。虽然我国在逐步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但现有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目前尚未完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额逐年增高,而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占当年GOP的9.2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
3.股市投资过热
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涨达到四倍,虽说当年998点的股指并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但是在高过4000点后,又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股指将于2008年突破6000点,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t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民众入市炒股几乎成为无视股市风险的大众活动,股市的热度可想而知。
但是,股市这样的情形是否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复苏和兴旺,不是结构性的优胜劣汰,而是良劳不分的普涨乃至疯涨。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并不少见,股价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B. 最近有什么投资热点吗
新能源车、次新股、疫情题材,这三个是湖南金证推荐的最近热点,另外,双十一即将来临,电商、网红经济、字节跳动都有机会活跃。我已经跟他们投了好几年,每段时间都会推出热点投资推荐,我一直关注着,可以去官网看看,还有很多机会情报可以参考。
C. 什么叫投资过热
投资过热是指投资以及投资形成的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因而导致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投资超过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投资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甚至会血本无归。
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表现有:
1.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与采矿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大量的消耗我国的各类自然资源,在中国当前投资结构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过猛,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居民对于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潜力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对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量投资来满足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原料需求。虽然我国在逐步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但现有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目前尚未完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额逐年增高,而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占当年GOP的9.2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
3.股市投资过热
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涨达到四倍,虽说当年998点的股指并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但是在高过4000点后,又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股指将于2008年突破6000点,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t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民众入市炒股几乎成为无视股市风险的大众活动,股市的热度可想而知。
但是,股市这样的情形是否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复苏和兴旺,不是结构性的优胜劣汰,而是良劳不分的普涨乃至疯涨。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并不少见,股价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2我国投资过热出现的原因编辑
1.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投资增长存在惯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建设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某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在设立之后,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未来的投资额与前几年的建设项目数量和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施工规模巨大,就需要在未来几年持续投入,将会形成较大的投资惯性。
“十五”时期,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民间投资得到明显恢复,外商投资依然活跃,在各类投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年均增长20.2%(按累计法计算),比“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9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5万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5.6万亿元,超过71981一2000年20年l’ed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如此巨大的投资总额和增长速度将会产生很大的投资惯性,因此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仍将会保持较高的投资额。
2.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1性较高
进入12世纪以来,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前进,全国形势良好,个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地区间的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剧,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一些周期短、回报高的工业项目。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良好,一些城市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在中西部地区早日成为新的增长中心,多进行一些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投资,引起了地区结构不合理,重复投资严重,资源严重浪费。
3.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建设投资需求增大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村城镇化、乡镇城市化、城市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足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这些进程发展的基础,这就形成了较大的投资需求,而且随着这些进程的加速,潜在的投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4.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使房地产投资过大
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大的利润的,这就使其成为了一个吸引投资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存在较大需求的,尤其是广大的居民对于中小型住房的需求,单从需求角度考虑的话,高需求必然导致高价格;另一方面,是对于房地产的投资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有效供给,建行研究部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07年前五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2007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拥有高利润的投资对象,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额,但是,这种盲目的增加投资的方法是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的问题的,必须加以限制。
5.流动性过剩使股市非正常升温
从最常用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Z(广义货币)与GDP的比率来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确存在,这一指标目前高达165%(按照2006年底数字,GDP为20.9万亿元,MZ为34.6万亿元),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都实为罕见。流动性过剩将会使大量的闲置资金进入投资市场,造成的一个危害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大量资金会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其表现就是股市价格上涨,投资者竞相追逐高额回报,纷纷进入股市,形成股市泡沫。
6.商业银行间竞争加剧使得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放款积极性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中国的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就面临的很大的竞争,不仅中外资银行之间竞争激烈,中国内部的商业银行也竞争激烈。商业银行首先是一个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必须要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来赚取利润,并且由于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大量储备存款,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通过对于各种贷款项目的争夺展开了,商业银行的放款积极性使得各类投资的盲目性加大,企业会因此过渡依赖于银行贷款或者有相当一些条件不足的企业获得贷款,表面上投资过热,实际上将会导致被投资项目的利润降低,而且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监管也容易被忽视,容易诱发商业银行坏账。
D. 投资过热有什么危害
投资过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
哈耶克认为,要找出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清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不是通货膨胀,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过度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他认为物价上涨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关键看其原因何在。如果是货币数量过度增加而引起的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如果不是货币数量过多,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物价上涨,就不是通货膨胀。在哈耶克看来,并不存在“成本推进”等供给因素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只要货币数量不增加,无论是较高的工资,还是较高的石油价格,或是一般进口品的较高价格,都不能抬高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
因此,哈耶克的结论是:只有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从这个定义出发,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过多。
货币数量过多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那么,为什么货币数量会过多呢?哈耶克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执政者把发行货币看作是力量的象征,是实现政府意志的保证。增发货币不仅可以给政府带来丰厚的利益,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而且是执政者追求个人名望的一项保证,是权力的标志。因此,执政者本身就存在着增发货币的内在冲动力。
第二,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增发货币提供了条件。哈耶克认为,仅有执政者的货币发行冲动,而没有政府垄断发行权这一条,政府的意志就不会得以实现,而在政府垄断发行的条件下,政府的意志就很容易实现了。
第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哈耶克认为,政府具有内在的货币发行冲动,货币的垄断发行又为这种冲动变成现实提供了条件。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理论基础为之助威,政府的行为是会有所收敛的。在这个问题上,凯恩斯恰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给政府实现自己的意志提供了借口,使政府“名正言顺”地持续推行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哈耶克尖锐地批评了凯恩斯。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危害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对这些危害人们一般概括为物价上涨,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等。但实际上,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后果, 是对于市场机制的破坏。这种破坏首先造成了对资源的错误引导;其次导致了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1.关于通货膨胀对资源的错误引导
哈耶克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之所以起重要作用,是由于一切价格都以货币表示,一切交易都以货币为交换手段,市场通过货币把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有关的当事人,使各生产者,消费者按照市场的指示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中立性或者说货币的稳定性是市场信号真实和顺利传递的前提保证。只要排除货币干扰,每个人就能在自由交换经济中根据获得真实的信息并作出选择,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市场将调整对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资源将被引导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中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正常发展。而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2.关于通货膨胀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不可能在长期内解救大规模失业。他认为,失业是由于各种商品和劳务需求的分配同生产那些产品量的劳动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之间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的调整,矛盾可自行缓解。当然,新的矛盾可能再度出现,但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种矛盾总是可以解决的。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均衡的神奇功能不是简单的头脑或聪明的科学家所能测算出来并加以取代的。哈耶克认为:“人们决不可能知道决定这样一种市场秩序的一切因素,因此也不可能知道要有什么样特殊的价格和工资结构才能使各处的供求相等。”因此,任何人为地调节市场供求的努力都成为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力,不仅不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他认为,失业表明相对价格和工资的结构已被搞乱(通常是由于垄断的或政府的价格制定所引起),而要恢复一切部门劳工供求的一致,就需要改变相对的价格和工资,转移一些劳工,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货币的稳定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货币稳定,就能及时、顺利、真实地传递各种市场信息,调整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正确地引导劳工的部门转移,恢复劳工市场的均衡。但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能增加就业的效果是暂时的,一旦通货膨胀结束,或当它不再按足够的比率增加速度时,这些就业将会消失,并将引起新的失业。因此,用增加总需求的办法来保证长期内充分就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哈耶克看来,由于通货膨胀一方面改变着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的货币分配,另一方面引起对物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这样,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追加的货币供应,必定导致对各类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相对力量的变化,对需求的这些变化,必定导致相对价格的进一步变化,和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向与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在内)的分配的改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通货膨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工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
这些被误导的劳工能否继续就业,取决于通货膨胀是否继续进行。通货膨胀持续的时间越久,其工作依赖于持续的和加速度的通货膨胀的劳工人数就越多。这并不是因为没有通货膨胀他们就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他们被通货膨胀误导到暂时有吸引力的工作中去,这部分就业在通货膨胀放慢或停止之后就会再次消失。因为,“在经济体系的某些方面连续注入追加的货币量,能在那里创造暂时的需求。而当货币数量的增长停止下来或放慢的时候,再加上预期物价不再继续上涨,或长势减慢,这种需求必定终止。而追加的货币量的连续注入,会把劳动和其他资源投入就业,这种就业只有在货币数量按同一速度继续增长或者加速增长的时候才能维持下去。但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就业不可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在过了一些时间之后 ,它只能靠一个会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彻底混乱的通货膨胀率来维持。”
哈耶克认为,加速度的通货膨胀已把经济带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或是悬崖勒马,或是全面崩溃,别无它途。到达这种境地后,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出现大量失业都是必然的,这是社会错误政策深为遗憾但无法回避的后果。这样,通货膨胀一方面通过破坏市场机制,导致供求失调,造成资源在极大范围内的配置不当,使在规模失业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产生许多错误的信息,将劳工引导到并不是社会真正重要的部门中,劳工错误的在部门间转移,实持上加剧了劳工市场的矛盾。因此,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失业增加的原因,而不是治理失业的药方。“现在的失业乃是过去25年实行所谓充分就业政策的直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许多人仍然错误地相信,总需求的增长,将消除暂时失业。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办法尽管暂时奏效,但在以后会带来更多的失业。”另一方面,大量增加的失业反过来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公众向政府施加压力,并随时有可能触发政治动乱。因此,当政府许诺承担充分就业的责任时,为了维持较低的失业率,只能继续增发货币并不断地提高货币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超过生产率增长的每一次工资提高,都必将使总需求增长,因此,货币数量的经常注入成为持续不断的过程,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于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带来了更大的失业,而失业急剧增加又促发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70年代的通货膨胀便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哈耶克认为,“我们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无性质,正如我们在吃得过饱和消化不良之间没有多少能够性质一样,虽然在吃的过程中饱餐一顿可能令人很愉快,但消化不良将随之而来。”
★●以上由jrliu78整理 转载须注明●★
E. 投资过热
投资过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成因
哈耶克认为,要找出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首先必须对通货膨胀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清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不是通货膨胀,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过度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他认为物价上涨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关键看其原因何在。如果是货币数量过度增加而引起的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如果不是货币数量过多,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物价上涨,就不是通货膨胀。在哈耶克看来,并不存在“成本推进”等供给因素造成通货膨胀的情况,只要货币数量不增加,无论是较高的工资,还是较高的石油价格,或是一般进口品的较高价格,都不能抬高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
因此,哈耶克的结论是:只有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从这个定义出发,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过多。
货币数量过多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那么,为什么货币数量会过多呢?哈耶克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执政者把发行货币看作是力量的象征,是实现政府意志的保证。增发货币不仅可以给政府带来丰厚的利益,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而且是执政者追求个人名望的一项保证,是权力的标志。因此,执政者本身就存在着增发货币的内在冲动力。
第二,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为执政者任意增发货币提供了条件。哈耶克认为,仅有执政者的货币发行冲动,而没有政府垄断发行权这一条,政府的意志就不会得以实现,而在政府垄断发行的条件下,政府的意志就很容易实现了。
第三,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为政府的货币发行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基础。哈耶克认为,政府具有内在的货币发行冲动,货币的垄断发行又为这种冲动变成现实提供了条件。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理论基础为之助威,政府的行为是会有所收敛的。在这个问题上,凯恩斯恰恰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论”,给政府实现自己的意志提供了借口,使政府“名正言顺”地持续推行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哈耶克尖锐地批评了凯恩斯。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危害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对这些危害人们一般概括为物价上涨,社会动荡和人心不安等。但实际上,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后果, 是对于市场机制的破坏。这种破坏首先造成了对资源的错误引导;其次导致了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1.关于通货膨胀对资源的错误引导
哈耶克认为,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货币之所以起重要作用,是由于一切价格都以货币表示,一切交易都以货币为交换手段,市场通过货币把它的各种信息传递给有关的当事人,使各生产者,消费者按照市场的指示去行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中立性或者说货币的稳定性是市场信号真实和顺利传递的前提保证。只要排除货币干扰,每个人就能在自由交换经济中根据获得真实的信息并作出选择,在价格机制作用下,市场将调整对不同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资源将被引导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中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促进经济的增长和正常发展。而一旦发生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2.关于通货膨胀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不可能在长期内解救大规模失业。他认为,失业是由于各种商品和劳务需求的分配同生产那些产品量的劳动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之间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的出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的调整,矛盾可自行缓解。当然,新的矛盾可能再度出现,但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种矛盾总是可以解决的。市场机制调节供求均衡的神奇功能不是简单的头脑或聪明的科学家所能测算出来并加以取代的。哈耶克认为:“人们决不可能知道决定这样一种市场秩序的一切因素,因此也不可能知道要有什么样特殊的价格和工资结构才能使各处的供求相等。”因此,任何人为地调节市场供求的努力都成为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力,不仅不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把事情弄得更糟。他认为,失业表明相对价格和工资的结构已被搞乱(通常是由于垄断的或政府的价格制定所引起),而要恢复一切部门劳工供求的一致,就需要改变相对的价格和工资,转移一些劳工,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货币的稳定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货币稳定,就能及时、顺利、真实地传递各种市场信息,调整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正确地引导劳工的部门转移,恢复劳工市场的均衡。但如果出现通货膨胀,情况就发生了逆转。
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能增加就业的效果是暂时的,一旦通货膨胀结束,或当它不再按足够的比率增加速度时,这些就业将会消失,并将引起新的失业。因此,用增加总需求的办法来保证长期内充分就业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哈耶克看来,由于通货膨胀一方面改变着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的货币分配,另一方面引起对物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这样,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追加的货币供应,必定导致对各类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的相对力量的变化,对需求的这些变化,必定导致相对价格的进一步变化,和随之而来的生产方向与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在内)的分配的改变。”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通货膨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工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
这些被误导的劳工能否继续就业,取决于通货膨胀是否继续进行。通货膨胀持续的时间越久,其工作依赖于持续的和加速度的通货膨胀的劳工人数就越多。这并不是因为没有通货膨胀他们就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他们被通货膨胀误导到暂时有吸引力的工作中去,这部分就业在通货膨胀放慢或停止之后就会再次消失。因为,“在经济体系的某些方面连续注入追加的货币量,能在那里创造暂时的需求。而当货币数量的增长停止下来或放慢的时候,再加上预期物价不再继续上涨,或长势减慢,这种需求必定终止。而追加的货币量的连续注入,会把劳动和其他资源投入就业,这种就业只有在货币数量按同一速度继续增长或者加速增长的时候才能维持下去。但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就业不可能无限期地维持下去,在过了一些时间之后 ,它只能靠一个会导致整个经济活动彻底混乱的通货膨胀率来维持。”
哈耶克认为,加速度的通货膨胀已把经济带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或是悬崖勒马,或是全面崩溃,别无它途。到达这种境地后,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出现大量失业都是必然的,这是社会错误政策深为遗憾但无法回避的后果。这样,通货膨胀一方面通过破坏市场机制,导致供求失调,造成资源在极大范围内的配置不当,使在规模失业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扰乱了相对价格和工资体系,产生许多错误的信息,将劳工引导到并不是社会真正重要的部门中,劳工错误的在部门间转移,实持上加剧了劳工市场的矛盾。因此,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失业增加的原因,而不是治理失业的药方。“现在的失业乃是过去25年实行所谓充分就业政策的直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许多人仍然错误地相信,总需求的增长,将消除暂时失业。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办法尽管暂时奏效,但在以后会带来更多的失业。”另一方面,大量增加的失业反过来又加剧了通货膨胀,公众向政府施加压力,并随时有可能触发政治动乱。因此,当政府许诺承担充分就业的责任时,为了维持较低的失业率,只能继续增发货币并不断地提高货币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超过生产率增长的每一次工资提高,都必将使总需求增长,因此,货币数量的经常注入成为持续不断的过程,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于是,持续的通货膨胀带来了更大的失业,而失业急剧增加又促发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70年代的通货膨胀便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哈耶克认为,“我们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并无性质,正如我们在吃得过饱和消化不良之间没有多少能够性质一样,虽然在吃的过程中饱餐一顿可能令人很愉快,但消化不良将随之而来。”
F. 以前三次投资热潮是什么时间
以前三次投资热潮是1993年、2001年和2009年。
详细分析:
1993年,当时邓 小平刚刚南巡讲话,搜索分税制改革还未出现,各地掀起市场经济的第一波投资热潮,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创纪录的62%。
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发生的产能收缩,在这时告一段落,2001年入世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又发生了叠加影响,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迎来黄金增长期,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长,直到金融危机爆发。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中央果断推出4万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30%,拉动中国经济迅速触底回升。
投资热潮引发三大效应:
信贷热潮已经浮现。
中国投资热潮带来的第二个积极涟漪效应是未来几年消费可能会非常旺盛。
对于资产价格通胀,信贷热潮也给资产价格带来了上行压力。
G. 投资过热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投资过热,主要表现为项目的重复建设,会使大量的资源闲置或浪费,造成供过于求,影响社会的正常的物价。资源的浪费回使大量的投资收不回来,造成银行坏帐或股市的垃圾股,从而使投资的环境恶化: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协调,使投资者丧失信心,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H. 最近很火的热点投资有什么
P2P啊,门槛低,收益还可以,算是投资热点吧。
我最近一直投像钱来.也、人人、拍拍这些。
I. 国内外的投资热点是什么
投资热点之一:奥运经济商机无限
一项研究调查报告表明,申奥将会成为未来7年贯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主线,每年为中国经济带来0.3%的增长,7年下来对中国经济累计的贡献将达到1.38万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本将为2800亿人民币,最多不超过3000亿元,由中央政府和北京政府两级财政支出,具体分配如下:130亿元用于奥运会的实际运营,170亿元用于建设奥运场馆,713亿元花费在环境改善,还有一大部分,1800亿元人民币将用以北京市的基础建设。
最新高清晰度的数字电视的竞争会因为申奥成功而加剧。单北京市场就有1200万人口,如果到2008年数字电视普及率达到20%,数字电视网络覆盖的家庭用户就达到100多万户,市场价值达百亿元人民币,肯定有不少商家磨刀霍霍,虎视眈眈。
消息灵通人士说,奥运会申办过程中,通讯设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预计国家在筹办奥运会的工作中,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不会低于“十五”计划中的比例。据北京市新闻发言人唐龙的话说,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为300亿元,其比例超过了先前的预计。
奥运举行时,除了各类ICP(网络内容提供商),TCP(电视内容提供商)、BICP(宽带内容提供商)都将大行其道外,北京还将根据国家建设“数字北京”的规划,建设信息化社区、电子商务、电子政府和远程教育。
各大城市的信息港及信息都市的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一南一北,两座超级都市,已在市场体制的改革、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储备上展开竞争。
北京申奥成功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未来几年,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将会蜂拥而至,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以旅游业为例,巴塞罗那奥运会吸引的境外旅游者达30万人,旅游收入达30多亿美元。
投资热点之二:西部投资人才最合算
日前,参加中国西部开发与融资国际研讨会的中外代表,提醒西部地区的决策者:投资人力资本优于投资物质资本,是一种最合算的投资方向。
参加会议的代表公布了一项成熟的研究成果,投资于人力资本对提高经济增长率最为有效。社会投资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仅提高0.1个百分点。如果人口增长率降低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6至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可提高0.35至0.59个百分点。两者的综合作用可提高人均GDP0.7至1.18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依靠有形资本投入或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型投资方式,已不是最佳的投资取向。改革开放初期,西部地区人均GDP水平高于福建,但到1998年,福建人均GDP已相当于西北地区人均GDP的两倍左右。而在此期间,青海和宁夏等地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与福建大体相当。根据专家的分析,西北与福建的差距,有形物质资本投入作用仅占19%,其它应归结于人力资本、无形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
在所有的资源中,“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具有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核心,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最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以何种方式增长以及速度的高低。西部要想追赶东部,就不应过重依赖自然资源开发、物质资本和有形资本的开发,而应当更加致力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只有这样,西部的发展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短暂的繁荣。
投资热点之三:医药行业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近来一段时间,医药板块盘表现活跃,云南白药、轻骑海药、哈药集团等走势较强。再加上其它一些药业股自身的特殊背景,前段时间曾屡有表现,其发展前景也被基金经理看好。医药作为潜力发展的板块,值得投资者在适当的时候关注。
目前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包括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已达6000多家,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1300多种,总量35万吨,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某些重要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各种制剂品种、规格4000多种,控、缓释技术、微囊技术、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已经应用到药品制剂生产中去。在国外已经研制成功的40种生物工程药品中,我国已经能生产12种。中成药产量近30万吨,中成药品种、规格近8000种。医药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国家近年来在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力度很大,在产权制度方面,企业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组建了一批较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在经营方式方面,鼓励医药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医药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使得总代理、总经销、集中配货、连锁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涌现。
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我国中药最大的优势(这是其他医药子行业所不具备的),入世对于我国中药行业而言提供了一个走出国门、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良好机遇;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受惠于“入世”,则取决于中药行业今后几年的发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已将中药列入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计划在“十五”期间培育20个左右具有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中成药,并争取有2—3个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常政策的扶持对于我国中药现代化的进程显然将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另外,中成药正在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原来限制最严的美国和欧洲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控制。
投资热点之四:国内软件业竞争更加激烈
被称为中国软件业“百花奖”的2000年中国软件十佳评选,历经3个月落下帷幕。众所周知,在前有国外厂商技术垄断、后有盗版肆虐的情况下,国内软件业的发展环境相当严峻。
在这次2000年“十佳软件”排行榜中,瑞星、速达2000+、傲世三国、智能狂拼和红旗Linux是新面孔,尤其后三个产品还是新上市的。这说明当前由于市场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软件新品迭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游戏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精品纷呈。国内游戏软件产品与往年相比有很大突破,不论是产品种类,销售数量以及销售金额都有很大程度的增长。国产游戏《傲世三国》一上市,就由国外著名的发行公司做全球总代销,十几种语言版本同时发行,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Linux软件异军突起。虽然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应用,但它受到了产业界的极大重视,众多的IT厂商对Linux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随着国外知名品牌的纷纷加大投入,杀毒软件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市场份额由过去KV3000和瑞星、KILL三分天下的格局转变到今天KV3000、瑞星、金山毒霸三分天下。
翻译类软件在去年评比中无一上榜。以往备受用户喜爱的翻译类软件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均被挤出了局。这大概与市场上这类软件已经趋于饱和、新产品升级技术不大以及产品价格调高有关。
投资热点之五:连锁零售业虚实结合
由于因特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人都认为零售业连锁店将遭受沉重打击。但不少分析家却不以为然。这些分析家认为,对于许多人而言,购物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有切实的感受,这并非虚拟现实可以提供的。他们指出,那些财力丰厚,管理先进的零售商大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开拓网上市场的同时,推动传统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相结合的新型零售模式。
事实上,现在许多连锁零售商已经有“两条腿走路”的举动。1963年成立的美国第二大药品连锁店“顾客价值药店”,1999年就创下了两位数的增长纪录。它成功的要诀就是新旧结合。1999年春天,它购买了全美第一家网上药店.COM。8月,它干脆推出了自己的网上药店网址,并通过分布在全国的连锁零售店向网上顾客就近送药上门。现在该药店的网上销售额已经占总销售额的10%。
投资热点之六:多媒体将全方位覆盖生活
21世纪是一个被技术包围的时代,但同时人们更渴望大口地呼吸自由与快乐的气息。
多媒体给人们带来的娱乐在今天已经广受注意。据预测,在21世纪,几乎每一个人都将拥有个人电脑、CD机、DVD机、手机、大屏幕彩电以及能控制家庭娱乐设施的电子盒。于是,众多商家做好了迎接这个时代到来的准备。
闻名天下的索尼公司已经把类似微软公司的电脑企业列为潜在对手了。因为对于拥有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和音乐制作公司的索尼来说,在生产“内容”的同时,制造出更多符合网络时代要求的硬件设备是未来扩展市场份额必备的条件。随着索尼产品的不断更新,专家们认为,索尼公司的股票将成为下世纪最被看好的长线投资。
投资热点之七:旅游业需要更优质服务
不过在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已不再满足室内娱乐,人们开始希望有更高质量的休闲生活,更希望亲身去感受未知的一切。于是,一个巨大的旅游市场就这样诞生了。这个时候,旅游公司需要的已不仅仅是精明的代理人,更需要的是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在提供传统的度假旅行一条龙服务之外,还必须提供快捷的个人信息咨询服务,在网站上公布最新的旅游信息。
投资热点之八:公共设施
领域投资席卷全球。事实上,除了以上领域,政府取消管制的公共设施领域也正被许多人看好。
近几年来,从欧洲的电信行业,到南美的水力发电设施,世界各国政府正逐步退出许多曾由官方管制的公共设施领域,通过引入竞争来促进发展。虽然这股席卷全球的趋势才刚刚开始,但它已经大大改变了现在的公共设施领域的面貌。以发电站的发展为例,这个曾经毫无竞争的领域现在正成为许多大公司争夺的目标。目前已在世界16个国家的发电站拥有股份的美国爱依斯公司(AES),由于不断的收购,其股票价格在一年内就增长了24%。
J. 现在哪些投资热门
现在比较火的是现货投资,是目前很热的行业,可以买涨买跌,主要还是看你怎么操作了,操作的好还是很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