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债投资 » 银行间国债指数有哪些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银行间国债指数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6-16 23:05:00

⑴ 中证国债指数到底是什么

中证全债指数(中证国债指数)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跨市场债券指数,也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的首只债券类指数。

该指数的样本由银行间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市场的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组成,中证指数公司每日计算并发布中证全债的收盘指数及相应的债券属性指标;

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投资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基准。该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对异常价格和物价情况下使用了模型价,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债券的实际价值和收益率特征。

中证全债指数体系还包括4只分年期指数和3只分类别指数,分年期指数是在全债指数样本集合中挑选剩余期限1-3年、3-7年、7-10年及10年以上的样本构成相应的指数,分类别指数是在全债指数样本集合中挑选信用类别为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样本构成相应的指数。

(1)银行间国债指数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证全债指数的成分券包括:银行间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及公司债,沪市国债、企业债及公司债,深市国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并满足固定利率、剩余期限一年以上,信用级别投资级及以上等条件。

中证全债指数的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的样本数量分别为71、99、189,市值占比分别为61.2%、30.9%、7.9%。

各分年期指数中证3债、中证7债、中证10债及中证10+债的样本券数量分别为58、101、116、84,市值占比分别为27.64%、30.41%、25.82%、 16.13%。

⑵ 中国债券指数的中国债券指数的概念

2002年12月31日,中央登记公司开始发布中国债券指数系列,该指数体系包括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指数、交易所债券指数、银行间债券指数、中短期债券指数和长期国债指数等,覆盖了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所有发行额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待偿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指数样本债券每月调整一次。该指数系列以2001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期指数为100,每个工作日计算一次。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样本债券指数,是总指数(all- bond index),包括市场上所有具有可比性的符合指数编制标准的债券,适合于那些持有债券类别较为复杂,并会投资流动性差的债券的投资者,能客观反映一国或地区或某一市场的债券总体情况。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价成长指数,是可复制或可追踪指数(Tracker Index)。从总体债券指数中进行抽样选择债券编制而成,或给以流动性调整所编制的债券指数均可称为可复制指数。该指数适合国内职业投资者和QFII投资者及其它基金管理者使用。

⑶ 债券指数的方法简介

根据上表所作归类,中国债券市场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类债券基本均有相应债券指数对其价格演变趋势进行了描述、研究,由于部分债券指数数据缺乏,本文主要对交易所国债、银行间国债、银行间综合类债券以及跨市场的综合类债券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比较。 市场 银行间 银行间 样本范围 国债、金融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编制方法 其他标准与
“中银银行间
国债指数”相同 其他标准与
“同业中心国
债指数”相同 市值法/全收益 指数基期 —— 指数基值 1000 入选样本要求 剩余期限 一年以上 流通规模 1亿 息票类型 固息和一次还本付息 流动性限制 每月报价次数前30支的债券 样本调整 按月调整,只有在本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或已确认将在下月第一个交易日符合入选标准的债券才纳入样本 选取价格 买入申报价 无可用价格时处理 上一次成交日的买入申报平均价 权重 发行量 应计利息结算规则 T+0 利息收入再投资 指数 指数风险收益指标 无 项目 中国债券指数 中信全债指数 市场 交易所、银行间 交易所、银行间 样本范围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编制方法 市值法/全收益 市值法/全收益 指数基期 01-12-31 —— 指数基值 100 1000 剩余期限 一年以上 一年以上 流通规模 50亿 1亿 息票类型 零息券、利随本清、附息券、含期权券 固息和一次还本付息 流动性限制 每月报价次数前30支的债券 样本调整 按月调整:分为常规性、非常规性调整。常规性调整指每月末将符合条件的新上市债券加入指数,剔除不合格债券;
非常规性调整:指数随时针对债券除息、现金流入的产生、暂停交易等事件加以相应调整。 即时调整:将在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企业债在其上市后的第二日加入样本券,若该券在深沪交易所同时上市,则将该券作为上交所国债加入样本;
按月调整:只有在本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将当月买入申报申报前30只左右的债券纳入下月指数样本。 选取价格 收盘价/报价/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的理论价格 交易所:样本券当日收盘价;
银行间:样本券买入申报价 无可用价格时处理 银行间市场双边报价中的最优申买价/债券信息网询价/模型定价 平均买入申报价,或上一次成交日的买入平均申报价 权重 以发行量为权重进行市值加权并对单只债券品种对债券指数的贡献率进行流动性调整。随着样本中债券的加入、退出,券种结构相应调整 发行量 应计利息结算规则 T+0 T+0 利息收入再投资 指数 指数 指数风险收益指标 不祥 无

⑷ 债券指数的指数分类

国债 中国交易所国债总指数 中国银行间国债总指数 中国国债总指数 上证国债指数 中国银行银行间国债指数 中信国债指数 同业中心国债指数 金融债 中国金融债总指数 中银金融债指数 企业债 中信企业债指数 中国企业债指数 综合 中信银行间债券指数(含企债) 中国债券指数(不含企债) 中银银行间综合指数(不含企债) 中信全债指数(含企债) 同业中心债券综合指数(含企债)

⑸ 在哪里能看到债券有指数

150134 德邦德信中证中高收益企债指数
161821 银华中证中票50指数债券
160720 嘉实中证中期企业债指数
001023 华夏亚债中国指数
161119 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发起式
000087 嘉实中证金边中期国债ETF
160123 南方中证50债券指数
240021 华宝兴业中证短融50指数债券
000348 广发中债金融债指数

⑹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有哪些

主要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为主,三类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托管量占比达到85%左右,其中商业银行就达到了70%。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平稳较快发展,市场规模已居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及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为辅、互联互通、分工合理的市场格局,有90%以上的债券托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跨越式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商业银行关系密切。在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之初,商业银行即作为首批市场成员进行债券现券和回购交易。目前,商业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的做市商机构,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级交易商,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核心成员,也是国债承销团的主要成员,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去年以来,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遭到市场个别人士的质疑,一种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持债比重高,单一的投资者结构使得债券市场成为买方市场;还有观点认为,商业银行持有债券与贷款一样仍属于间接融资,银行体系存在较高的系统性风险。上述观点明显混淆了债券与贷款间的差别,漠视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忽视了我国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这一现实。
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
已日趋多样化
尽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初期,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居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发展,近年来商业银行“独大”的局面已有所改变,一是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中商业银行绝对数量增加,但相对数量下降。2008年年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1857家,其中商业银行361家,占比19%。至2015年5月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数总计8366家,其中商业银行832家,占比降至不足10%,表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以众多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主、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机构间市场。
二是商业银行在银行间现券市场交易占比呈下降趋势,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信用债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商业银行参与的现券交易市场占比在64%~68%之间,低于2007年至2010年的71%~75%。分市场看,在利率债市场,2007年至2014年商业银行交易市场占比在72%~81%之间,在信用债市场,交易比重在49%~64%之间,表明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左右信用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三是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比重呈下降趋势,在信用债市场占比已不足五成。2009年年末商业银行的债券持有量为12万亿元,市场占比接近70%,至2014年年末,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升至20万亿元,但市场占比已不足60%。分市场看,2009年年末,商业银行国债持有量为30740亿元,占国债未偿余额的58%,2014年年末这一比例升至70%。2009年年末,商业银行国开债持有量为24126亿元,占国开债未偿余额的75%,2014年年末这一比例大体保持不变。商业银行持有较多的利率债,一方面满足了银行的资产配置需求;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参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提供了便利。在信用债市场,2010年年末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4964亿元,占企业债未偿余额的34%,至2014年年末这一比重已降至23%;2010年年末,商业银行持有短融及中期票据的比重均超过50%,但至2014年年末均已不足50%。
商业银行深度参与
银行间债券市场意义重大
尽管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的持债比重呈下降走势,但总体规模依然较高,这与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有关。以资产规模计算,截至2014年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达134.8万亿元,虽然2014年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余额仅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5.2%,但庞大的资产规模使得商业银行仍是债券市场主要的持有者。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深度参与银行间债市,对于优化社会融资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比14.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规模占比为2.6%。从存量数据看,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7.6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存量为12.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存量为3.9万亿元。数据表明,债券市场已成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决定性力量。
这其中,商业银行作为以间接融资业务为主的金融中介,通过将部分资产配置于债券,既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化,又客观上提高了我国直接融资比重,那种将银行持有债券简单地等同于贷款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一是与贷款相比,债券作为标准化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银行可随时转让。二是银行可通过债券远期、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对债券投资进行风险管理,因此与单独持有贷款相比,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更高。三是信用债发行人往往面临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其所面临的外部约束明显高于银行贷款。四是银行开展债券投资,不仅有助于债券顺利发行与转让,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将一部分资金配置于利率债及信用债,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银行体系风险。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银行间债券市场仍是主战场
尽管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我国直接融资比重依然偏低,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接融资比重,降低银行系统风险,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大力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自2005年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相关制度已初步建立,产品发行和交易已开始采用备案制和注册制,目前我国已迎来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大好时期。未来,我国应遵循国际金融市场一般发展规律,立足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动以合格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在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中,信用风险相对比较突出,但风险对冲工具匮乏。虽然2010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启了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试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交易极不活跃,风险管理功能无从发挥。有关主管部门应打破利益藩篱,携手推动场外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基于前期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可考虑先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以经济主体为参考标的的单名信用违约互换,适时推出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结票据以及信用违约互换指数等其他信用衍生产品,以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三是进一步优化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基本成形。年初至今,人民银行又推动私募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并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申请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额度管理同时取消。未来可考虑将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长线投资者直接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以进一步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范围。

⑺ 专门统计债券的指数有那几个

国债

中国交易所国债总指数

中国银行间国债总指数

中国国债总指数

上证国债指数

中国银行银行间国债指数

中信国债指数

同业中心国债指数

金融债

中国金融债总指数

中银金融债指数

企业债

中信企业债指数

中国企业债指数

综合

中信银行间债券指数(含企债)

中国债券指数(不含企债)

中银银行间综合指数(不含企债)

中信全债指数(含企债)

同业中心债券综合指数(含企债)

⑻ 国债指数是什么它的长期趋势将下跌意味着什么

考试CFA中,纯当自我复习一下

债券指数和上证指数一样是市值加权平均的指数。债券有银行间和交易所2个地方申购,和股票不太一样。债券指数反映的是交易所。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债券和利率的关系是非常大,也就是是说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券的影响要远远大过股票的影响。

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渠道,和股市有一些关系,但是关系相当有限。

我给你分析一下利率对债券的影响。

利率上升--》利差下降(利差是债券专业术语,到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债券指数下降

利率上升说明国家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估计我不说你也知道。

我特意回避收益率和价格的问题,在债券中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总而言之,债券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多数在保险公司和基金规避风险中使用。

我个人不建议个人深入,毕竟,收益率太低了。。。流动性太低了。。。

为啥不发债券板块让我混点分呢。。。

⑼ 中国银行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有哪些

国内的许多金融机构都推出了债券指数,如中信债券指数、中银债券指数等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作为一个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中介和电子平台,于2002年6月10日推出了“银行间债券指数”。由于其发布者的中立性,因此“银行间债券指数”在国内更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你可到中国银行的网站上看“银行间国债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