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

发布时间: 2021-06-14 15:45:12

㈠ 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分录的区别

1、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分录的入账方式不同

控股公司在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并成本入账。也就是说,购买者(母公司)可以在购买日重新分类购买者(子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

在吸收合并的情况下,通过参赛作品获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其公允价值记录。即:对于抵押品,如果可以确定公允价值,即使不是“非常可能”发生,控制方也应将其确认为估计负债。

2、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分录的价值差额组合不同

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的投资,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价值。

而吸收合并则将参与成本与合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商誉”,负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而非控股合并所指的股权价值。

(1)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扩展阅读:

企业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由于母公司的发展,它促进了股权的集中管理,提高了公司资产运作的效率。通过股权交换和合并,母公司将在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取消原上市公司。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随着集团公司的业务发展,为了避免同行业的潜在竞争,集团的整体运营效率将得到提升。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为了整合内部资源,加快公司上市前的发展,公司将吸收和合并从事相同或类似行业的企业。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是以某一天为基准日,每家公司的净资产是通过审计确定的,每家公司的净资产值是根据每个出资者的权益比例计算的。

㈡ 请问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如何合并

关振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具体的判断标准包括:1.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或母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能够实施控制;2.在企业合并之前参与合并各方在最终控制方的控制时间一般在1年以上(含1年)。判断企业合并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综合考虑构成企业合并交易的各方面情况,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判断。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账务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2.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统一会计政策后)的原账面价值不变;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相对于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作为资产的处置损益,不影响合并当期利润表,有关差额应调整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同时在合并日合并方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视同该主体一直存在产生的经营成果等。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在合并利润表中,应包含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账务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和佣金)。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作为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计入利润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是购买行为,所以不涉及购买日的合并利润表,不可以将被合并方期初至购买日的利润纳入利润表。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将对合并后的企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将合并双方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纳入合并后的利润表,这将极大的提升合并方当期的盈利水平,对已经连续亏损的ST类上市公司无疑是雪中送炭;其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帐面值入账,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的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入账,由于资产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低于合并时的公允价值即评估确认值,因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使得以后年度的经营成本或费用低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账务处理的结果,从而能够产生较高的报告期收益和收益率指标,因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将对合并后企业业绩的稳定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再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所支付的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是调整所有者权益的,不会对企业未来的损益情况产生影响,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可能会形成商誉,商誉不摊销,但在年末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商誉形成了大幅度的减值将对当期的损益产生重大影响。
正因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能会被上市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用来操纵利润,所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企业合并是否是在同一控制下进行的企业合并的判断标准的掌握极为严格。例如在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合并方是否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判断上,不仅要求合并方按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协议方式进行上市公司收购的,自签订收购协议起至相关股份完成过户的期间为上市公司收购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收购人不得通过控股股东提议改选上市公司董事会,确有充分理由改选董事会的,来自收购人的董事不得超过董事会成员的1/3;),同时要求合并方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可以支配的董事人数要过半等等。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企业合并是否是属于同一控制的判断标准的从严掌握,将会极大的遏制以粉饰报表、操纵利润为目的的假重组,而促进以改善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的真重组的进行,还原上市公司资产与债务重组的真实面目,这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及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㈢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确认商誉,为什么要考虑递延所得税

在考虑确认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需要考虑购并时被合并方资产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在确认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需要扣除这部分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在进行合并商誉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3)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扩展阅读

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记入合并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㈣ 请教:IPO前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如何界定

合并不合并或者说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除看是否持有股权外,还需要给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进行处理1

㈤ 您好,我想问下同一控制下几个非上市公司之间合并新设一个新的公司这中间要什么流程

1、A、B、C合并不是直接按净资产计算,你说的同一控制不是X以3个100%控制A、B、C,而是3个40%,那么A、B、C必然还有别的股东,如果别的股东不是一个人,且不受X控制,那么A、B、C合并我觉得应该不能单纯地按照净资产计算出未来在D公司的股份。这个过程需要谈判,从X公司的财务上讲,A、B、C就是单纯地合并,没有谁更贵一些,谁更便宜一些的说法,而对于A、B、C各自的另外60%股东,就不那么简单地认为这只是个财务问题了。比如,A、B的净资产都是1000万,但是A做的是小额贷款公司,B做的是加工业,那么A的资产是什么?不就是现金和应收账款吗,B呢?B的净资产是好多年前购买的土地、房产、设备、车辆折旧到现在的残值加上这么多年的收益。
那么A的现金能卖多少钱?1000万就卖1000万咯,应收账款呢?1000万应收账款,加算利息再折现,1000万多一点咯;
那么B的资产能卖多少钱?10年前买的土地和房产、设备,那时候原值是1000万,现在再卖……你懂了吧,放到现在,土地房产都不止账面上那区区的1000。
如果说从X的角度来看,当然只看净资产就好了,因为东西还在自己手里,但如果从X以外的股东看,如果按账面净资产作价,那么A公司股东不是占了B公司股东的便宜?用现金,以10年前的价格取得了10年后今天高昂的土地……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还是A和B,B如果连年亏损,且公司将长期经营下去,而A虽然每年高利贷利息不是太高,还有几个混蛋不会还钱,但依然每年都盈利。那么B公司的资产再值钱,它也生不了钱,可A公司却能将资金生出钱来,这样的合并B公司股东岂不是占了A公司股东的便宜。
所以,同一控制下X公司记账是可以按照净资产记账的,但实际情况存在差异的,要在其他科目中进行调整。
2、合并后,X想增持至50%以上,不一定靠买其他股东股份,也可以考虑对新生的D公司增资,当然,增资的前提是2/3以上股东同意。

㈥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涉及或有对价怎么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合并日被合并方入账价值以及合并方支付的合并对价均按原账面价值计量,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的后续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在个别报表层面,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依据被合并方于合并日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其与合并方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相应地,或有对价后续的调整也应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合并报表层面,或有金融负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或有金融资产也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但其公允价值变化产生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或是"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则要取决于该项或有金融资产的初始分类:

㈦ 非同一(同一)控制下购买法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借:资产(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贷:负债(被合并方账面价值)

资产(合并方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

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AB企业属于同一个法人名下,两家企业的股权也全部属于此人.现在A企业要把B企业吸收合并,做合并报表的时候实收资本科目怎么处理?主要是B企业的实收资本要放在什么科目?

B企业被吸收合并,失去法人资格,没有所有者权益项目了。A企业取得的是B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非所有者权益,不会涉及到B企业的实收资本.这时候应当各自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B公司编制个别报表就可以。

(7)上市公司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扩展阅读

吸收合并的主要形式有:

1、母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上市公司注销 。

2、上市公司作为吸收合并的主体并成为存续公司,集团公司注销。

3、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

例如:

1、如果是同一集团内的公司,那么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该在合并日按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假设A公司在合并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是4000万元,那么甲公司做的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4000*60%)2400

贷:股本(2000*1)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㈧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报表合并怎么调整

合并报表编制的基本原理是购买法,即参与合并的一方购买另一方或多方的交易。在这种原理指导下,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及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报表为基础,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由母公司合并编制。按合并报表编制程序,母公司应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子公司各自编制的个别报表数据过入工作底稿,然后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消除内部交易对合并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最后计算出合并报表所需要的数据,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㈨ 什么是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1]。
通过合并,合并前的多家企业的财产变成一家企业的财产,多个法人变成一个法人。企业合并是资本集中从而市场集中的基本形式。在日本以及欧美国家,企业合并只要不带来垄断弊端,就被视为合理,甚至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但可能导致垄断的企业合并,会受到反垄断政策的干预。

根据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标准划分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a.概念: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者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b.特征:①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②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合并交易。
概念: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