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内生增长评价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内生增长评价

发布时间: 2021-06-17 10:28:01

『壹』 公司上市的好处

负债率降低、可以提升公司品牌、促进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加维护成本、公司透明度提高等。

1、负债率降低

公司上市首先可以减少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上市后,公司从资本市场拿到的是资本,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降低,在银行的信用评级也会提高。在政策出现急刹车时,也不会太过于担心出现资金链短缺。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负债占全部资本的比例,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2、可以提升公司品牌

企业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了解本公司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对于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

3、促进公司的管理水平

上市后,公司必须按照规定引进科学的公司治理方案,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财务体制,这样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上市公司有独立董事,都是各个行业的专家,相当于低价请了个身边的专家。

4、增加维护成本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每年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维护费用,以保证公司的运转。维护成本指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公司在上市后,这些费用会增加。

5、公司透明度提高

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和曝光率,增加了公众对于公司的信心,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在提高公司透明度的同时,不可避免也会暴露许多公司的机密。上市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将财务报表、公司收益情况等一些公司的资料通知股份的持有者。当然也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恶意控股。

『贰』 如何提升公司内生动力

21世纪的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组织内的知识工作者和他们的生产力。”这些论断,都在要求企业在成长中要重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的源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文化的内生力量。
我们认为:企业源动力是指源自于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主创新的内在力量,是企业永续经营、基业常青的发动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自我不断地成长,来自于不断地创造价值,来自于团队整体的发展。企业源动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如下四个特点:自生性——它是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内在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持续性——它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具有强大的后劲;群众性——它体现了团队的集体意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创新性——它能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具有强大的创造力。
当前影响企业源动力的原因
企业层面在企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环境迅速变化的大环境下,对临变应变准备不足,对增长模式和路径创新不足;管理中“唯考核指标”是从,缺少全面的管理手段和动力生成机制;领导干部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工作来往多,思想交流少;安排任务多,提出思路少,公司成立初期那种团结拼搏,同甘共苦的精神有所弱化。
员工层面企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业绩,使得一部分员工盲目自信,战略上看不到竞争对手的发展、进步和成长。部分人员盲目自大,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团队精神弱化,安排工作,解决问题的时候,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首先考虑的是本单位或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没有真正站在客户、基层或生产一线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制定规章制度和完善工作流程;没有真正把重心放在促进市场发展方面。
社会层面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在企业流行,讲排场、摆阔气,花钱大手大脚的不正之风滋长蔓延,艰苦创业的精神丢了,不派车无法工作;攀比的多了,比谁的住房好、车子好、办公楼气派等。
企业强化源动力的主要措施
以正确的目标引导人,形成人本管理机制,合力铸就向心力。
源动力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全员素质,尤其是提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驾驭全局的能力及其经营水平、创新能力和管理艺术,提高全体员工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就出来了。管理的理想境界是员工自治,即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主创新。他们积极鼓励创新,实现知识的采集、管理、运用、转化和共享,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以知识创新带动业务、服务和管理创新,确保员工个人素质与公司运营绩效同步提高。
目标战略化如何把员工引导到一面共同的旗帜下干事创业,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行业领跑者,要坚持“用未来管理现在,用现在确保未来”的管理理念,向世界一流看齐,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积极迎接挑战,还要经常通过事实描绘公司未来发展愿景,增加员工的决心与信心,逐步建立一个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环境促动、政府推动的运行机制,使企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运转。
流程科学化科学的流程是人力资源得以顺利运转的动力之源,也是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要从制度创新入手,改革原有的经营理念、运营模式、组织流程,建立面向市场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企业运营机制,坚持“按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用数字说话”的原则,依靠制度的力量,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发展变化企业内部的“微循环系统”,使企业的管理结构从原来的金字塔式“A型”结构向扁平化的“H型”迈进,克服企业既有组织管理体系的惯性,理顺工作流程,更新员工观念,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保证企业逐渐步入稳健、可持续发
展的良性轨道。通过企业改组改造,达到高效运转的目标。
管理人性化企业管理应时刻关注企业目标与发展,关心员工利益与成长,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根本,也是员工的利益所在。移动企业是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型,员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不仅要把员工放在心里,使之真正从内心感觉出受到尊重,还要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激发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要通过设立总经理信箱、网上在线交流等方式,方便广大员工同各级领导人员的互动沟通,推倒企业内部“无形的墙”。各级企业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维护员工权益,增加企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要主动变管理为服务,开发人力资源,组织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加强民主管理,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环境,把人力资源优势变成智力优势,有效地集合全体员工的智慧和才华,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员工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通过选树、培育企业典型人物等方式,使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逐渐深入人心,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以竞争的机制激励人,养成员工职业精神,活力激发创造力。
在一个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中,仅有主人翁精神,不足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还需要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由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衍生而来的职业精神;每一个中国移动的员工,都应该是一个卓越的、职业化的行家里手和职业经理人;每一个中国移动团队,都应该是一个自省的、高绩效的学习型组织和创新型团队;作为企业内在成长动力之一,职业精神就像一个引擎带动员工拼搏创新,不断提高“职商(CQ)”,在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职业生涯中实现个人价值。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包含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等多种元素,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如何对待工作、对待社会的态度。人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则构成了职业素养。就像世上没有“永动机”一样,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只能来自于企业自身产生的能量和“造血”机制,不仅需要职业精神引领下的员工自治,还需要一个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的组织体系。
我们要摈弃过去那种单纯的“KPI”考核模式,按照“职位明确化、激励差异化、考核全面化、奖惩透明化”的原则,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形成一个处处充满人文关怀,为员工的价值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具有鲜明特色的岗位竞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制度。这一系列制度,倡导敬业乐业、勇担重任、艰苦奋斗、团队协作、务实创新、精益求精、坚韧执著、信仰坚定的职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
职位明确化要从员工的上岗、尽职、考核、升职、降职、淘汰等环节着手,强化岗位管理。建立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能上能下的员工升降流动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及精简、效能的原则,明晰岗位职责,量化岗位标准,细化岗位描述,确定岗位职数,明确各级各类岗位的管理权限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完善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实行全员竞聘,双向选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行员工动态待岗制度,增加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激励差异化评价激励机制的科学与否,是人才活力能否充分激发的关键因素。要以“能力为本、绩效优先”为基础,完善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分配制度。通过建立管理人才能力素质模型、高级专业人才评价体系,探索不同标准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四步法”评价机制:一是由绩效管理办公室收集高级专业人才的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并统一核算高级人才关键绩效指标得分;二是将高级人才工作目标的评估主体多元化,实行由其所在部门领导及员工等对其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共同评价。三是加强高级人才综合素质考核,细分为德、能、勤、绩、廉等五部分内容、18项素质要求。四是从绩效计划完成情况、综合素质考核结果等方面对高级人才的评估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形成个人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材料。坚持收入分配要向关键人才和重要岗位倾斜,充分体现劳动差别、能力差别和绩效差别。
考核全面化首先,大胆尝试以绩效考核为主体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与改革,建立制度严密、职责明确、考核严格的业绩考评体系,全面推行立体化、综合化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和创新,并以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和能力发展计划为载体,通过标准统一化、运作规范化、评定透明化、结果数量化,科学、公正地衡量员工的年度工作绩效,并及时向员工进行反馈,帮助他们随时把握自身工作情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实际贡献,与员工的报酬待遇、岗位轮换、职位升降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其次,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荣誉体系,科学准确的评估员工创造的价值,让员工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围绕激活组织、激励员工,在员工绩效考核的的基础上,对工作业绩优劣的员工,分别进行精神上或物质上的鼓励或惩罚。积极探索构建基于中国移动核心价值观的荣誉管理体系,通过确定统一价值评价标准,对现行荣誉称号进行分层分类,努力实现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员工激励与领导激励相结合,为增强企业软实力作出有效支撑。
奖惩透明化企业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在于员工为企业目标的不断努力。而要使员工为企业目标不断努力,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利用奖惩手段激励员工。要按照绩效考核办法,公开、公正、公平,奖优罚劣,通过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由原来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位工资制转化,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调整内部岗位等级和薪酬标准,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在薪资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点倾斜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关键岗位和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员工。推进简单劳动社会化,在一些责任界限分明、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市场有提供能力的外延业务领域积极推行外包。在人员和岗位的重组中,使员工找到合适的岗位,岗位找到合适的员工,保持人岗相宜、岗易薪变,切实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以战略的眼光培养人,培养务实创新氛围,潜力提升竞争力。
电信企业将面临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发展环境,市场竞争向全面化、深层次发展,且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企业,正在向全球化发展。我们应从长远出发,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来培养,构筑“人才高地”,迎接更加激烈的市场挑战,致力于建设一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专家型的、业内领先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培训制度化完善高级营销、管理、技术等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机制,健全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等环节,逐步造就一支专家型、业内领先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通过各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管理咨询和项目培训等,提高公司领导人员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员工通过多岗位、多角色的实践锻炼,造就了一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成才多元化用“人才价值本位”替代“官本位”,实行岗位分类分层管理。注重人才配置的科学合理性,促进成长通道多元化,将员工分为技术、营销服务、专业管理三类,并在相应的类别设置资深专家、一级专家、二级专家、三级专家、高级主管、主管,形成岗位序列。鼓励员工实现岗位成才,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打通“第二条通道”。员工既可走管理岗位发展路线,还可选择专家人才发展路线,而不再只过管理岗位这个“独木桥”。加大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力度,以能力和业绩为选拔依据,明确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定位和角色要求,优先安排他们参加企业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和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的机会,营造鼓励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根据优秀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条件,安排他们到各级重要岗位,并疏通管理人才与专业人才之间横向发展的通道。如此一来,纵向——晋升更高岗位,争当“岗位能手”、“专业行家”;横向——交流互通,鼓励一部分人成为复合型人才,调动各类人才职业发展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发挥作用。
学习终身化塑造一个“学习性组织”一直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我们以增强员工业务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各项工作协调推进为中心,通过完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坚持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实效性,加强员工岗位适应性培训。按照各岗位的职责描述,根据不同的岗位、层次要求,深入开展岗位培训。在公司推出新的业务类型、开发新的增值项目、实施新的市场策略时,主动预测培训需求、提前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在认真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工作的基础上,掌握员工在不同岗位、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培训需求,突出个性化培训,并据此制定公司的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系统性、战略性地开展公司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大力推广讲座、研讨会、网上教育、拓展训练等多种培训形式,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鼓励员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员工队伍素质和个人价值与公司运营绩效的同步提高,实现公司向学习型企业的转变。
这种人文关怀的人本管理模式、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企业价值导向,促使企业建立一个自主自足、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人本管理体系,激发员工创造力,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不仅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可自主控制的网络、造就特别能战斗的人才队伍、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打造家喻户晓的强势品牌,推动企业做优、做细、做精、做强。这一切,已经随着企业发展历程与每个员工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基因。他们中的精髓要义,流淌在某某移动的血液里,构成了企业的源动力。

『叁』 如何能从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出一个公司以后有没有发展潜力

\转\
假如有两家公司在某一会计年度实现的利润总额正好相同,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们具有相同的获利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两家公司的资产总额可能并不一样,甚至还可能相当悬殊。再如,某公司2000年度实现税后利润100万元。很显然,光有这样—个会计数据只能说明该公司在特定会计期间的盈利水平,对报表使用者来说还无法做出最有效的经济决策。但是,如果我们将该公司1999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60万元和1998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30万元加以比较,就可能得出该公司近几年的利润发展趋势,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从中获得更有效的经济信息。如果我们再将该公司近三年的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等会计数据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就会有更多隐含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信息清晰地显示出来。可见,财务报表的作用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它仅能够反映一定期间内企业的盈利水平、财务状况及资金流动情况。报表使用者要想获取更多的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必须以财务报表和其它财务资料为依据,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资金流动情况。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前景,从而制定未来的战略目标和作出最优的经济决策。

为了能够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存在着的重要关系,全面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可将财务报表分析技巧概括为以下四类: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一: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的前提,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下面,以ABC公司为例进行分析(见下表)。
比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分析:
ABC公司比较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金额单位:元

项目 2001年度 2002年度 绝对增减额 百分率增减额(%)
销售收入 7655000 9864000 2209000 28.9
减:销售成本 5009000 6232000 1223000 24.4
销售毛利 2646000 3632000 986000 37.7
减:销售费用 849000 1325000 476000 56.1
管理费用 986000 103000 217000 22.0
息税前利润(EBIT) 811000 1104000 293000 36.1
减:财务费用 28000 30000 2000 7.1
税前利润(EBT) 783000 1074000 291000 37.2
减:所得税 317000 483000 166000 52.4
税后利润(EAT)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年初未分配利润 1463000 1734100 271100 18.53
加:本年净利润 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可供分配的利润 1929000 2325100 396100 20.54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46600 59100 12500 26.8
提取法定公益金 23300 29550 6250 26.8
优先股股利
现金股利 125000 150000 25000 20.0
未分配利润 1734100 2086450 352350 20.32

①2002年度,ABC公司的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209000元,增幅为28.9%。
②ABC公司2002年度的销售毛利比2001年度增加了986000元,增幅达37.7%。这意味着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③2002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大幅度增长,增长率高达56.1%。这将直接影响公司销售利润的同步增长。
④ABC公司2002年度派发股利150000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0%。现金股利的大幅度增长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二:财务报表纵向分析

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而纵向分析则是相同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纵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财务报表使得在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由于各个报表项目的余额都转化为百分率,即使是在企业规模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各报表项目之间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要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几家企业都必须属于同一行业,并且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程序必须大致相同。
仍以ABC公司的利润表为例分析如下:
①ABC公司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度的65.4%下降到2002年度的63.2%。说明销售成本率的下降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的提高。
②ABC公司的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度11.1%上升到2002年度的13.4%,上升了2.3%。这将导致公司营业利润率的下降。
③ABC公司综合的经营状况如下:2002年度的毛利之所以比上一年猛增了37.3%,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销售额扩大了28.9%,销售额的增长幅度超过销售成本的增长幅度,使公司的毛利率上升了2.2%。然而,相对于公司毛利的快速增长来说,公司的净利润的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原因是销售费用的开支失控,使得公司的净利润未能与公司的毛利同步增长。

三、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三:趋势百分率分析

趋势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种横向百分率分析,但不同于横向分析中对增减情况百分率的提示。横向分析是采用环比的方式进行比较,而趋势分析则是采用定基的方式,即将连续几年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期年的相应数据作百分率的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提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相当有用。趋势分析首先必须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然后设基年会计报表中若干重要项目的余额为100%,再将以后各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相同项目的数据按基年项目数的百分率来列示。
下面,将趋势分析的技巧运用于ABC公司1999——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以了解该公司的发展趋势。根据ABC公司的会计报表编制如下表格。
ABC公司1999——2002年度部分指数化的财务数据

项目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2002年度(%)
货币资金 100 189 451 784
咨产总额 100 119 158 227
销售收入 100 107 116 148
销售成 100 109 125 129
净利润 100 84 63 162

从ABC公司1999——2002年度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我们了解到,ABC公司的现金额在三年的时间内增长将近八倍!公司现金的充裕一方面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公司的机会成本增大,公司大量的现金假如投入资本市场,将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另外,公司的销售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2002年,公司的销售额比基年增长了几乎50%,说明公司这几年的促销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成本的增长幅度,使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度的净利润出现下滑,这种情况在2002年度得到了控制。但从公司总体情况来看,1999——2002年间,公司的资产总额翻了一倍多,增幅达127%。相比之下,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尽人意,即使是情况最好2002年,公司的净利润也只比基年增加了一半多一点。这说明ABC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不高,公司在生产经营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掘。

四、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四: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中之重。财务比率分析是将两个有关的会计数据相除,用所求得的财务比率来提示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然而,单单是计算各种财务比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应将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作各种维度的比较分析,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和经营决策。财务比率分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使各个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财务数据所传递的经济信息标准化。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各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及行业标准的比较成为可能。举例来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苹果公司(Apple Corporation)都是美国生产和销售计算机的著名企业。从这两家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销售和利润情况来看,IBM要高出苹果公司许多倍。然而,光是笼统地进行总额的比较并无多大意义,因为IBM的资产总额要远远大于后者。所以,分析时绝对数的比较应让位于相对数的比较,而财务比率分析就是一种相对关系的分析技巧,它可以被用作评估和比较两家规模相差悬殊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有效工具。财务比率分析根据分析的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流动性分析或短期偿债能力分析;②财务结构分析,又称财务杠秆分析;③企业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④与股利、股票市场等指标有关的股票投资收益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任何一家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手中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支付各种费用和到期债务,而最能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1)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是将流动资产剔除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一个比流动比率更严格的指标,它常常与流动比率一起使用以更确切地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保持在2:1、速动比率保持在1:1左右表明企业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没有任何两家企业在各方面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预示着严重问题的财务比率,但对另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2.财务结构分析。权益结构的合理性及稳定性通常能够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当企业通过固定的融资手段对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资金融通时,该企业就被认为在使用财务杠杆。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外,该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对财务杠杆作用也是相当关心的,因为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受财务杠杆作用的影响。衡量财务杠杆作用或反映企业权益结构的财务比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通常来说,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比率过高,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重新举债的能力将受到限制。(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毫无疑问,这个倍数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高。(3)负债与业主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受到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说明企业利用较高的财务杠杆作用。(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企业若要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倍数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一般来说,债权人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负债比率低意味着企业的偿债压力小,但负债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缺乏活力,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的能力较低。但如果企业举债比率过高,沉重的利息负担会压得企业透不过气来。
3.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经营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经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而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外各方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利润不仅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取得利息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企业维持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保障。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意味着它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反映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净额;(2)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3)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固定资产净额;(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资产总额;(5)毛利率=(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00%;(6)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销售净额×100%;(7)投资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经营利润净利率);(8)股本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投资报酬率×权益乘数)。以上八项指标均是正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意味着它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4.股票投资收益的市场测试分析。虽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潜在的投资者要在几十家上市公司中做出最优决策,光依靠股票市价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同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派发的股利金额等都不一定相同,投资者必须将公司股票市价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综合起来分析,以便计算出公司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都十分关心的财务比率,这些财务比率是帮助投资者对不同上市公司股票的优劣做出评估和判断的重要财务信息。反映股票投资收益的市场测试比率主要有:
①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税后净收益-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通常,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预期利润的增长都会使公司的股票市价上涨。因此,普通股投资者总是对公司所报告的每股净收益怀着极大的兴趣,认为它是评估一家企业经营业绩以及不同的企业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②市盈率=每股现行市价÷普通股每股净收益。一般来说,经营前景良好、很有发展前途的公司的股票市盈率趋于升高;而发展机会不多、经营前景暗淡的公司,其股票市盈率总是处于较低水平。市盈率是被广泛用于评估公司股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一些潜在的投资者来说,可根据它来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并在不同公司间进行比较,以便最后做出投资决策。
③派息率=公司发行的股利总额÷公司税后净利润总额×100%。同样是每股派发1元股利的公司,有的是在利润充裕的情况下分红,而有的则是在利润拮据的情况下,硬撑着勉强支付的。因此,派息率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派发股利的能力。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投资于公司,总是期望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而股票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收益。对于常年稳定的着眼于长期利益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公司目前少分股利,而将净收益用于公司内部再投资以扩大再生产,使公司利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公司实力地位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发展前景看好,公司股票价格就会稳步上涨,公司的股东们就会因此而获得资本收益。但对另一些靠股利收入维持生计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不愿意用现在的股利收入与公司股票的未来价格走势去打赌,他们更喜欢公司定期发放股利以便将其作为一个可靠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④股利与市价比率=每股股利发放额÷股票现行市价×100%。这项指标一方面为股东们提示了他们所持股票而获得股利的收益率;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表明了出售所持股票或放弃投资这种股票而转向其它投资所具有的机会成本。
⑤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权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每股净资产的数额越高,表明公司的内部积累越是雄厚,即使公司处于不景气时期也有抵御能力。此外,在购买或公司兼并的过程中,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及现行市价是对被购买者或被合并的企业价值进行估算时所必须参考的重要因素。
⑥股价对净资产的倍率=每股现行市价÷每股净资产。倍率较高,说明公司股票正处于高价位。该指标是从存量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资产价值,它着眼于公司解散时取得剩余财产分配的股份价值。
⑦股价对现金流动比率=每股股票现行市价÷(净利润+折旧费)÷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这一经比率表明,人们目前是以几倍于每股现金流量的价格买卖股票的。该倍率越低则意味着公司股价偏低;反之则表明公司的股价偏高。
总之,近年来大量的经济案件告诉我们,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欺诈投资者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阅读财务报表时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而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歧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后,将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与狼共舞的年代已经到来,企业间的兼并和个人投资行为越来越普遍,财务报表使用者只有在阅读财务报表的同时,利用分析技巧对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从中获得对经济决策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肆』 如何计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从长期来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归根结底是由其基本面所决定的。影响投资价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净资产、盈利水平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市场情况等各种外部因素。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时,应该从宏观经济、行业状况和公司情况三个方面着手,才能对上市公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宏观经济分析 <1>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证券市场历来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只有把握好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宏观经济状况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会比较优良,股价也相应有上涨的动力。 为了把握国内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投资者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 A.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而言,持续、稳定、快速的GDP增长表明经济总体发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优良的经营业绩;如果GDP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宏观经济处于低迷状态,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也难以有好的表现。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GDP同比增长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1.1%。近一两年来,上市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正是处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整体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上市公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持续普遍上涨。通常,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温和的、稳定的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小;如果通货膨胀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围内持续,且经济处于景气阶段,产量和就业都持续增长,那么股价也将持续上升;严重的通货膨胀则很危险,经济将被严重扭曲,货币加速贬值,企业经营将受到严重打击。除了经济影响,通货膨胀还可能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CPI也往往作为政府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观测指标,今年以来我国CPI高位运行,因此在每月CPI数据公布前后,市场也普遍预期政府将会采取加息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引发了股市波动。 C.利率 利率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利率是资金借贷成本的反映,利率变动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间接地也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贷成本增加,对经营业绩通常会有负面影响。第二,在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利率作为折现因子对其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利率发生变动,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利率上升,未来现金流现值下降,股票价格也会发生下跌。 D.汇率 通常,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进出口产品的价格。当本币贬值时,出口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就会降低,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因此本币贬值时出口导向型的公司经营趋势向好;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本国进口趋于减少,成本对汇率敏感的企业将会受到负面影响。当本币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务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国际竞争力相应降低,一国的出口会受到负面影响;进口商品相对便宜,较多采用进口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 目前,人民币正处于渐进的升值进程中,出口导向型公司特别是议价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趋于黯淡,亟待产业升级,提高利润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进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产部件的企业,因其生产成本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国内的投资品行业能够享受升值收益也会受到资金的追捧。人民币小幅升值,房地产、金融、航空等行业将直接受益,而对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等传统出口导向型行业而言则带来负面影响

『伍』 一个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指标有哪些

总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总资产减去期初总资产之差除以期初总资产的比值。公司所拥有的资产是公司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扩张时期公司的基本表现就是其规模的扩大。这种扩大一般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公司负债规模的扩大。对于前者,如果是由于公司发行股票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投资者需关注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如果募集资金还处于货币形态或作为委托理财等使用,这样的总资产增长率反映出的成长性将大打折扣;对于后者,公司往往是在资金紧缺时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闲置的情况会比较少,但它受到资本结构的限制,当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负债规模的扩大空间有限。
固定资产增长率
即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减去期初固定资产总额之差除以期初固定资产总额的比值。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增长反映了公司产能的扩张,特别是供给存在缺口的行业,产能的扩张直接意味着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在分析固定资产增长时,投资者需分析增长部分固定资产的构成,对于增长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还处于在建工程状态,投资者需关注其预计竣工时间,待其竣工,必将对竣工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增长的固定资产在本年度较早月份已竣工,则其效应已基本反映在本期报表中,投资者希望其未来收益在此基础上再有大幅增长已不太现实。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即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通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多数都是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比较单一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表明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业务扩张能力强。如果一家公司能连续几年保持30%以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认为这家公司具备成长性。
主营利润增长率
即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减去上期主营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主营业务利润的比值。一般来说,主营利润稳定增长且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呈增长趋势的公司正处在成长期。一些公司尽管年度内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主营业务利润却未相应增加,甚至大幅下降,这样的公司质量不高,投资这样的公司,尤其需要警惕。这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也可能存在资产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
净利润增长率
即本年净利润减去上年净利润之差再除以上期净利润的比值。净利润是公司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净利润的连续增长是公司成长性的基本特征,如其增幅较大,表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反之,净利润增幅小甚至出现负增长也就谈不上具有成长性。

『陆』 怎样从财务报表中评估成长性

主要有两块内容
一是财务状况: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情况,资产比例是否恰当,债务是否合理,净资产比上年的增减变化。
二是经营状况,主要是指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包括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存货的周转,盈利能力包括销售、利润情况,再看成本费用比上年是否增加,收入水平是否提高,这些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计算都可以看出来的。

『柒』 上市公司绩效衡量标准有哪些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资料表明,有一个时期,美国每两个星期就有一部关于绩效评价的著作问世,相关的论文更是层出不穷。我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证券交易所是在1990年以后才建立起来的,上市公司从当初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一千二百余家,但有关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和排名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与《中国证券报》联合,1996年始每年进行深沪两市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上市公司》杂志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沪市50强上市公司”评选活动。此后,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建立了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02年2月国家五部委对《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做了修订和完善。尽管如此,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的重心逐步由成本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变,单纯地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的弱点暴露无遗。具体而言,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

其一,单纯地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评价依据,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绩效。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容易导致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行为,为了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常常推迟资本投资,从而造成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战略性考虑,无法提供产品质量、顾客响应度等方面的信息;鼓励局部优化,而不是全局最优化;无法提供有关“顾客需求什么”、“竞争对手是如何运作的”等方面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只能提供历史绩效信息,无法预测未来的绩效发展状况,应用的范围受到限制。鉴于财务指标自身存在的缺陷,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引入非财务指标。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具有评价更加及时、准确;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相一致,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的持续改进;具有良好的柔性,能够适应市场和企业周围环境的变化等优点。

其二,未考虑资本成本因素,从而导致经营利润的计算不正确。使用会计数据评价企业绩效,很可能会忽略机会成本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现有经济指标在计算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投资报酬率(ROI)和每股收益(EPS)时所用的净收益均未考虑资本成本的因素。因此,有些企业从财务报表和一些评价指标上看似乎是盈利,但如果将资本成本因素考虑进去,这些貌似盈利的企业就发生了实质性的亏损。

其三,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不够。传统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关注的焦点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有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关指标,如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等指标却关注甚少,对投资项目的现金净流量指标基本忽视。然而,现金流动的信息更能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一般来说,与特定企业关系最直接的财务信息的可能使用者,最为关心的是企业创造有利的现金流动能力。因此,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是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以及企业投资项目长期现金流量的综合。

其四,缺乏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一项专门会计来核算人力资源起步比较晚。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应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人力资本绩效的评价指标,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

在新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建立一套动态的符合企业竞争环境要求的绩效评价体系十分重要。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笔者认为,创新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应着重考虑:

——建立基于企业经济增加值(EVA)评价体系。鉴于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对资本成本评价不足的问题,借鉴西方国家采用的EVA方法是可行的。EVA即企业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后净收益(NOPAT)扣除企业资产成本(包括权益资产成本和负债资产成本)后的差额,这种方法弥补了会计利润率在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不足,避免了忽略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机会成本,从而使经营利润的计算更贴近实际。

——建立基于经营现金净流量和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一套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增长,促使企业提升未来绩效的评价体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最关注的问题。于是,创新一套基于经营现金净流量和投资项目现金净流量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可能的选择。它一方面可以说明企业经营的现金净流量状况,反映企业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情况,评价企业创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基于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情况,有助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及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弥补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只注重过去经营业绩的不足。

——建立包含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新体系。传统绩效评价体系是针对企业财务指标而建立的,缺乏对企业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网络企业和软件开发企业,人力资本因素更加突出。而且这类企业在上市公司中也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企业的绩效评价应建立包含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新体系,如人力资本报酬率、人力资本成本率、人力资源价值等。

——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由美国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法”认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应源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竞争需要,将财务测评指标、顾客满意度、内部营运和公司创新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从财务、顾客、内部营运、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入手,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和采取的战略,为每一方面设计适当的评价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