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持仓收益 » 上市公司重大投资标准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重大投资标准

发布时间: 2021-03-19 02:44:37

上市公司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上市公司请专业的证券资质的资产评估事务所来做投资项目的分析,根据专业的评估报告的分析与计算,做出对投资项目的判断。这种方式做出的判断有理有据,专业,会有一定的费用。大部分上市公司采用这种方式。
另外一种是上市公司根据自己的投资发展部门做出的投资项目的判断。一般评价方法和标准。根据分析评价指标的类别,投资项目评价分析的方法,可被分为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两种。

(一)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

1、净现值法

这种方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所谓净现值,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按照这种方法,所有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预定贴现率折算为它们的现值,然后再计算它们的差额。如净现值为正数,即贴现后现金流入大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如净现值为零,即贴现后现金流入等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相当于预定的贴现率。如净现值为负数,即贴现后现金流入小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小于预定的贴现率。

净现值法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理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净现值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贴现率,一种办法是根据资金成本来确定,另一种办法是根据企业要求的最低资金利润率来确定。前一种办法,由于计算资金成本比较困难,故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后一种办法根据资金的机会成本,即一般情况下可以获得的报酬来确定,比较容易解决,因此通常使用的是后一种方法。

2、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含报酬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虽然考虑了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的报酬率是多少。内含报酬率是根据方案的现金流量计算的,是方案本身的投资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的计算,通常需要“逐步测试法”。首先估计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方案的净现值;如果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超过估计的贴现率,应提高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如果净现值为负数,说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低于估计的贴现率,应降低贴现率后进一步测试。经过多次测试,寻找出使净现值接近于零的贴现率,即为方案本身的内含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在评价方案时要注意到,比率高的方案绝对数不一定大,反之也一样。这种不同和利润率与利润额不同是类似的。

(二)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非贴现的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这些方法在选择方案时起辅助作用。常用的方法为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等,下面进行举例简述。

1、回收期法

回收期是指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有利。

回收期法通俗易懂,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而且计算简便,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陷:第一,它忽略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造成严重的退缩不前。因为许多对企业的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的较大型投资项目,并非在开始几年内就能带来收益,实际上,资本投资的全部目的在于创造利润,而不只是为了保本。第二,由于决策者以回收期作参数,往往会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导致放弃长期成功的方案。特别是对于投入资金大,而且周期长的项目,则不宜唯一使用这一指标。它是过去评价投资方案最常用的方法,目前作为辅助方法使用,主要用来测定方案的流动性而非营利性。

2、会计收益率法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应用范围很广。它在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以及普通会计的收益和成本观念,以会计收益率法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要求企业事先确定要达到的必要会计收益率。在进行决策时,高于必要会计收益率的方案可以入选,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率最高者。

❷ 上市公司重大事件披露包括哪些内容

你好,上市公司重大时间包括以下内容:
(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

(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董事长或者经理无法履行职责。

(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关闭。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

(11)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

(12)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13)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相关决议。

(14)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被依法限制表决权。

(15)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

(16)主要或者全部业务陷入停顿。

(17)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18)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额外收益。

(19)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20)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被有关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

(21)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❸ 求助:关于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资

如果要判断信息披露中的重大投资,应该去看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在应披露交易一章,虽然没有对重大投资的定义,但起码界定了需要披露甚至上股东大会审议的投资的标准。 查看更多答案>>

满意请采纳

❹ 重组工作中多少比例就会触及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一)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二)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三)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购买、出售资产未达到前款规定标准,但中国证监会发现存在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或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的,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责令上市公司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补充披露相关信息、暂停交易并报送申请文件。
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二条……
公众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资产,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一)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公众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二)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公众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公众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表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30%以上。

❺ 上市公司发布重大投资和重组一样吗

不一样 !!!!!

❻ 上市公司发布重大投资算利好吗

这个不好说,具体要看投资什么项目,如果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项目当然是利好,反之则不是。公司投资重大项目是很重大的事项,有关公司的未来盈利状况。长期来说,对公司会造成重大影响。
利好消息:有利于市价上涨的消息。是一种股票术语:就是看好股票未来的上涨前景而进行买入持有等待上涨获利。
做多就是做多头,多头对市场判断是上涨,就会立即进行股票买入,所以做多就是买入股票。
做多相信价格将上涨而买进某种金融工具,期待涨价后高价卖出的市场人士。与空头相反。
外汇中是:做多相信价格将上涨而买进某种金融工具,期待涨价后高价卖出的市场人士。与空头相反。
做多是指预期未来价格上涨,以目前价格买入一定数量的股票等价格上涨后,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价利润的交易行为,特点为先买后卖的交易行为。
做多是股票、期货等市场的一种操作模式。一般的市场只能做多,就是说先买进,有货才能卖出。这种模式只有在价格上涨的波段中才能盈利。即先低位买进再高位卖出。

❼ 股票投资者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是什么

股票投资者选择上市公司的标准是:
一、首先,流通市值的基本要求。
对于流通市值大小的划分,以流通市值靠前的个股作为蓝筹股的基本标准。具体来说,以两市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排行前300名的个股作为最基础的蓝筹股备选库。
二、其次,行业特征及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结合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重化工业、消费升级和城市化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大部分的构成比例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近几年来一直没有摆脱投资主导型的增长方式。目前的这种增长模式虽然会出现局部的调整,但总的趋势难以改变。因此,这个基点也成为划分一线蓝筹和二线蓝筹的基本理由。
三、再次,优良的业绩水平。
提出两个基本要求:一方面,业绩的绝对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另一方面,考虑业绩的变化状况。比较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没有明显滑坡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