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银监会下发了《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为什么这么急啊
展恒理财认为以上监管政策均在情理之中,投资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理性地对待。
首先,我们要了解监管部门出台新的监管精神的真正内因。我们先看一组数字,据统计,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全国信托公司自营资产合计1351.4亿元,负债合计179.96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171.44亿元。管理的信托资产合计30103.71亿元,已经跨越3万亿元大关,与2004年末2102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相比,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增长近15倍。显然信托业这几年快速发展,但与其相对应的风险管控却相对滞后。与此同时信托行业经营模式多属粗放型,有些规模较小的信托公司为寻求发展,积极扩张业务,对投资项目审核不严,滥竽充数的情况时有发生,极大扰乱了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比较复杂,通胀压力较大,流动性相对过剩。在这种内外部共同作用下,监管层出台以上措施,主要目的也是规范信托业健康发展,防范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大方向,无可厚非。
其次,对于信托业中的房地产信托来说,监管层的调控力度更大。监管部门不仅把房地产信托业务的风险资本计提比例提高到3%(最高级),还专门发通知要求信托公司针对房地产信托的合规性风险检查和自查。仔细想来,也能理解。自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新政以来,房地产公司的银行融资渠道被掐得很死,众多资金量紧张的地产公司纷纷涌向信托产品,为房地产公司赢得了一口喘息的机会。由于房地产信托产品收益率较高,接受范围较大,因此发行速度很快(房地产信托产品规模占信托产品总规模的比率由年初的10.3%激增到三季度末的13.4%),但如此高的发行速度必然导致产品鱼龙混杂,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在这个时机,监管层出台针对房地产信托的相关政策也在情理之中,这也是配合国家调控房价的措施之一。
如此一来,我们是否能理解为监管层确实要掐死房地产信托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承认监管层确实在打压房地产信托,但却并不是叫停,只是限制。投资者针对房地产信托保持谨慎的态度是必要的,房地产信托的整顿甚至整个信托业的转型势在必行,也许转型过后,房地产信托会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
『贰』 房地产信托融资中,房地产公司与信托公司之间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关键点:
1抵押物的折扣率,一般目前产品抵押物折扣率45%以上就很难销售了,所以产品的设计很关键。
2.对方信托公司募集资金实力,地产信托目前销售难度很大,尤其是一些类似口碑不好的信托公司,就算产品审核通过,募集资金不成功,只会给需资方带来更多的不利
3.融资成本:投资者收益是市场而定的,信托公司的渠道费最多可收取5%,还有一部分的销售渠道费,这个一定要反复协商,可以多询价几家公司,弹性很高,也需要很高的谈判技巧,一定需要对方出具销售清单,也就销售预备工作对方一定要做好,否则成本别先谈,要做到多询价多了解市场行情,成本高了你们公司负担不起,会直接导致项目的成败
4.股权和抵押物一般都是需要公证过户的,对方也会派常驻监事管理日常事务
5.一般会签融资合同,保障产品的到期,否则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现在必须带律师和注册会计师,信托公司方出面的人要有话语权。。。。。等等
『叁』 单一信托 能否投给房地产企业
可以。找到靠谱的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帮你挑选合适的房地产项目。
『肆』 房产信托的限制政策对楼市有影响,要观望
政府在房产信托方面的限制是想限制开发商集资,开发商集资少了,就会少拿地,少建房子。政府限制房地产是想找更好地产业代替房地产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实际上,房地产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包括对GDP的拉动能力都不是现有产业能够比拟的。
从另外一方面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消费,进出口和投 资。
一,从消费方面来说,中国的现状是六个钱包买一个房子,所以说大部分的消费还是在房地产领域;二,再说进出口,现在中美双方在进行贸易战,所以进出口方面对GDP的贡献一定不如从前;三,再说投 资方面,政府限制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但是没有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又会对房地产的建设产生利好条件。
另外,现在中国在加快城市化步伐,我们的城市化水平距离欧美等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提升城市化水平的首要一步就是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这样又会带动房产的建设。
北京在控制人口结构,其实虽然有很多人因此离开北京,但是离开的这部分人都是在无法在北京买房的人,留下的和后续流入北京的都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可以在北京扎根买房的人,所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综上,政府是制定政策限制房产信托,但是并不能阻碍房地产稳步上升的脚步。
『伍』 房地产和信托有什么关系
就是发起自己的信托产品,中间需要有一个担保方,老百姓把钱给信托公司,不能没有任何担保,这个公司或者你自己担保,或者找其他相关的机构进行担保也可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房地产公司用土地来进行担保,因为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杭州也好还是全国也好,土地属于稀缺资源,它的价值是永远恒定在那里,所以一般都会用土地进行担保。担保完了之后整个项目就成立,成立之后投资者可以进行购买,买入相关的信托产品,信托公司拿到这个钱,把这个钱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房地产公司,整个一圈下来相当于这笔钱从房产公司的融资开始,到信托公司成立这个项目,然后到担保公司进行担保,最后到投资人把钱交给信托公司,最后信托公司把钱给了房地产公司。
『陆』 房地产信托现在还能买么有没有风险
购买信托主要是看信托公司 项目,质押 担保 质押率等等。
并不能因为一个地产信托项目,就否定所有的地产信托项目。
任何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地产类信托是属于收益型信托, 如果投资者是稳健型投资者,建议考虑其他信托的。
信托 欢迎详细了解。
『柒』 为什么有些信托产品能投房地产,而银行贷款却不能
银监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有一些明确的规定,银行贷款,用的是储户的存款,属于金融机构用自身的信誉做业务,要严格控制风险,规定严格的贷款条件,涉及房地产的开发投入资金量,报批报建手续的进度,开发与施工企业资质,等等。银行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就不能做贷款业务。而信托公司稍有不同,贷款业务同样受限制,但除此以外还可以做变相帮投资人融资的直接投资、做阶段性的持股安排,只要把资金用途跟委托方说清楚,合同中写明白,其中风险让资金方清楚了解,那么这种业务风险是资金委托方自己承担,信托公司只是业务发现和推荐、管理,并不承担直接业务风险,所以银监会并没有严格限制,也就属于合规业务。
『捌』 国家允许房地产企业做信托业务吗
房地产公司没资格发行信托,只有信托公司才可以以房地产公司的项目为标的物,发行信托。
『玖』 为什么房地产信托有432原则
“4”是指该项目在信托项目发行时需要保证至少四证齐全: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是该地产类项目的总资金中必须至少有30%的资金来自于融资方
“2”是该地产类项目的融资方至少拥有二级以上(包括二级)的开发资质
四证齐全是国家对房开贷的统一规定,基础条件,硬条件。30%自有资金是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规定,基础条件,硬条件。二级资质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底线要求,保证贷款投向项目的工程质量不产生大概率上的危害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风险事项。总的逻辑都是贯穿着信贷管理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历经多年银行房开贷经营管理经验教训验证,上升为部门和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经得起考验,容不得突破。至于有一证拿不到,事件本身可能包括着当地行政审批部门的惰政、推诿、吃拿卡要,也或者是项目本身确实存在主观问题,但那都不是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力,是他们自己没有切实做好监管或被监管,银行不冒这种风险,有能力自己单挑,银行是不会在底线下开闸的。
话说回来,这年头,房开贷的审批和放款本身就难之又难了,还缺证,基本是靠边站了。目前的监管约束高压下和经济下行周期内,没有银行会同情达不到硬底线的房开贷企业的。银行不是慈善家、它也是企业,是企业就必须守法遵章、稳健经营,否则同情别人、自己违规甚至可能犯罪,就不值得了,所以不会出现冒险干的事啦。
『拾』 房地产信托要求的4321指什么条件
地产类信托的条件是“432”,而非“4321”。
一、4是指项目的四证齐全,分别指:
1、国有土地使用证(土地证,国土局颁发);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局颁发);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局颁发);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局颁发);
二、3是指30%自有资金,即一个项目总投资的30%必须是房企自己出资的。
三、2是指二级开发资质,房企开发资质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是最高级别,四级是最低级别。
拓展资料:
房地产信托就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专业理财优势,通过实施信托计划筹集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一定的收益。
1883年美国首先成立了波士顿个人财产信托(Boston Personal Property Trust),但直到1920年以后,美国投资事业才有了划时代的发展,这也是美国在战后涌现出大量的富豪手中所持有的过剩资金所致。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内容较为广泛,按其性质可分为委托业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咨询、担保等业务。房地产信托的运作流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另一种是日本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