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市场 » 股票债券分录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股票债券分录

发布时间: 2021-06-14 02:43:13

① 购买债券时会计分录

购买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按投资的面值)

应收利息(按支付的买价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1)股票债券分录扩展阅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② 金融债券分录

2006/12/31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7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740

2007/1/35
借:银行存款 760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440
借:投资收益 294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7894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440

③ 债券投资的会计科目

债券投资的会计科目是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如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会计学2007年新增加的会计科目,主要为了适应现在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出现的市场交易,取代了原来的短期投资,与之类似,又有不同。
债券投资的账务处理: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④ 购债券怎么做会计分录

1、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记录方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2、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3、如果支付的买价中包含了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则应当借记“应收利息”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4、存款所得利息在会计分录中一定要记入并冲抵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


(4)股票债券分录扩展阅读:

面对着债券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投资者应认真加以对待,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寻找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风险管理的原则和策略,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段去规避风险、转嫁风险,减少风险损失,力求获取最大收益。

(1)认真进行投资前的风险论证 。在投资之前,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分析投资对象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

(2)制定各种能够规避风险的投资策略 。

①债券投资期限梯型化。所谓期限梯型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散投资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上,投资者手中经常保持短期、中期、长期的债券,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部分即将到期的债券,当它到期后,又把资金投资到最长期的证券中去。

②债券投资种类分散化。所谓种类分散化,是指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资于多种债券,如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各种债券的收益和风险是各不相同的。

③债券投资期限短期化。所谓短期化是指投资者将资金全部投资于短期证券上。这种投资方法比较适合于我国企业投资者。

(3)运用各种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巧 。

利用国债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对规避国债投资中的利率风险十分有效。国债期货交易是指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国债现货的同时,相应地作一笔同类型债券的远期交易,然后灵活地运用空头和多头交易技巧,

在适当的时候对两笔交易进行对冲,用期货交易的盈亏抵补或部分抵补相关期限内现货买卖的盈亏,从而达到规避或减少国债投资利率风险的目的。

⑤ 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如何做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按借方差额)
贷:短期投资(按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
应收股息(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润或利息)
投资收益(按贷方差额)

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和为债券时减值的会计分录分别是什么

可以分为计提和转回两种情况:

(一)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二)转回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⑦ 购买债券的会计分录明细

1-1:2007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50
贷:银行存款 2050
借:投资收益 10
贷:银行存款 10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成本。
1-2:2007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3:2007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2007年7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4:2007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2008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5:2008年3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201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投资收益 30
同时:
借:投资收益 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2-1
2010年9月1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应收股利 5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106
2010年9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股利 5
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2011年3月6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3
贷:投资收益 3
2011年3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股利 3
2011年6月8日
借:银行存款 120(扣除交易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投资收益 8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贷:投资收益 12

⑧ 有关债券的会计分录

1、向投资者宣告分配股票股利时,不作账务处理,所有者权益总额不会发生变动; 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时,会计分录为: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一项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
2、支付现金股利时,会计分录:借“应付股利”,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会使负债减少而不是增加;
支付现金股利是对应付股利这一项负债的偿还,而分配股利是对企业所实现的盈利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的分配。
3、发行公司债券时,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等科目,贷“应付债券”,其实质是企业向债券购买方借入一笔款项,所以企业负债会增加;企业发行股票时,会计分录:“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股本”等科目,它不会使企业的负债 发生变化,而会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⑨ 股票和债券在账务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发行债券属于负债,分录: 借:银行存款等 贷:应付债券 如不按面值发行,差额记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发行股票属于权益类科目,增加股本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